第96章為諸位請功(求月票啊!)
「我們這不是不敢置信嘛!」黃文山一臉不好意思,突然一拍桌子慷慨的道︰「明少,你說吧,哪怕這次少賺一點,只要能謀個官身,你以後就是我黃家的恩人。你說怎麼做,我黃文山豁出老命來也跟著明少你干!」
「也算我一個!嘿嘿!哪怕不賺錢,我也干了!」
「明少,還有我!」
一個個糧商立馬就拍著胸脯下保證。
別說劉東明有八成把握,哪怕只有三成他們也敢賭一波!
作為商賈,他們絕對算得上這個時代嗅覺最靈敏的一群人。
越是風雨飄搖的年代,就越要有權!
否則的話賺得再多也沒用,指不定哪天就給別人做了嫁衣。
現在劉東明有法子,他們自然是拍雙手贊成!
劉東明拍了拍手,笑道︰「大家都知道北方戰亂,各地糧價蜂擁而漲,不知道各位前輩覺得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當然是民不聊生了!」黃文山當即就回答道。
不只是戰亂,還有天災,一旦發生天災人禍各地真的是民不聊生。
很多的地方吃草根,吃樹皮,甚至賣兒賣女!
這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事實!
「那民不聊生之後呢?」劉東明又問了一句。
「民不聊生之後自然是掙命了!」墊江縣復興袍哥會龍頭齊柏山開口了,只听他一字一句的道︰「命都快沒了,當然是掙命要緊!到了那個時候什麼江湖道義都是屁話,為了一塊饅頭就算殺人又有何妨?「
「哎!」劉琦臉上生出幾分不忍,嘆了口氣才道︰「天災人禍,人命如草啊!你們可能不知道,當年重慶大旱,當時一條人命還不值半斗粗糧。都說流民亦流寇,這話一點有何不假。
在場的也就幾個老兄弟看到過那場面,黑壓壓的人群就這麼朝著你走過來,那眼神就像地獄里的惡鬼一般,沒有感情,也沒有任何的情緒,就像行尸走肉一般,唯一的想法就是吃。
吃一切他們能夠看到的東西!」
說著,劉琦指了指北門方向,道︰「就北門那邊,知道為什麼外面的樹都不大嗎?那就是當年被那些流民給吃的。樹皮,草根,能吃的都吃完了。
最後要不是城防營的大頭兵出來鎮壓,那些人能把城門都給吃了!最後硬是打死了幾十號人才鎮壓下來。不過即便如此,後面政府方面也組織各方士紳籌糧方賑,如若不然天知道會成什麼場面!」
劉琦只不過在闡述一個事實,但是七大糧商都有種心有余悸的感覺。
他們幾乎都參與了那場大旱。
可以說他們其實就是主角。
流民沒吃的找誰?
自然是他們這些富戶、士紳還有商賈。
但凡是高門大院的,不管是誰,一旦發生天災,門外肯定守著不少的災民。
這些人能活的時候一個個的多是牛羊,可一旦活不下去了,那就心狠手辣不顧一切了。
「是啊,天災人禍,躲不掉自然要掙命!」劉東明嚴肅道︰「而這種事情正是上面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一旦鬧開,各位想想必然是黃煙滾滾,各地揭竿而起!
而這就是我們的機會!只要我們能夠幫助政府打壓糧價,讓那些百姓能有一口吃的,哪怕吃的是糠咽菜,我們都是有功之臣。到了那個時候,諸位前輩,你們覺得我們會不會被委任官職?」
其實到了1937年,各地方上對于軍政人員的委任已經不太嚴格了。
月復部安穩之地還好點,在一些戰亂省份,買官、賣官,甚至拉起幾十號人自封將軍的草頭王也大有人在。
而民國政府方面也為了安撫人心,虛以委蛇,頒發一張委任狀讓心凶膽大之輩出任地方官員,協助穩定治安。
既然有了先河,那麼後來者自然可以依葫蘆畫瓢。
劉東明的想法很簡單,打壓各地糧價,讓百姓有口飯吃,不至于變成流民。
可以說于民國和百姓來說都是好事。
而對于他自己和七大糧商同樣是好事。
縱然只是掛個閑散官身在,日後很多事情也會方便的多。
「那明少的意思是?」黃文山皺了皺眉,問道。
打壓糧價,最好的辦法就是平價賣米。
可是從兩湖拉米到北方去賣,不僅僅只是運輸的問題,更多的還需要打點各方地頭蛇和白面上的人物。
而這些絕對是一筆不菲的數字。
如果真要平價出糧恐怕非的流一大波血才行。
不僅是黃文山,其他幾位糧商都有這樣的想法。
可是面對著官身的誘惑,他們也只是問問,其實心里還是堅定不移的。
「自然是步步為營!」劉東明道︰「從川渝直接運糧到兩湖,然後在兩湖開設超市。那樣的話兩湖的糧價必然下跌!
然後我們便依照這個辦法不斷朝著北方推進。咱們每到一地,不僅可以大把賺錢,與此同時當地的米價也會被壓低到最大的限度。
就這樣操作幾個省,你們說我們以保護商隊為名,向政府請願組建幾個護糧團,你們覺得可不可行?」
劉東明還沒說完,眾人都不禁眼前一亮!
對啊!
護糧團!
這個名字好!
咱們有著高尚的愛國情懷,為了打壓糧價不惜奔走四方。
可是各個地方都不太平,組建一支護糧團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並且為了各大具有愛國情懷的商賈身家性命的安全,這個團長之職自然需要糧商擔任
那豈不是每個人都能弄個團長當當?
而且最關鍵的是,團長下面還有副團長,營長、副營長
那豈不是說只要政府同意,各家還能安排不少人進入軍伍當職!
那就真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
而且!
這個辦法可行性非常高!
畢竟民國政府無非只是提供一張委任狀而已,這東西要說值錢也值錢,可要說不值錢也確實是廢紙一張。
畢竟這種幾乎同等于私兵的護糧團一切軍備和糧餉一般都不會由政府出,而政府方面卻能得享安定,何樂而不為呢?
看著七大糧商興奮地老臉通紅,劉東明也不禁心里樂開了花,當下朝著眾人再次一抱拳道︰「既然諸位前輩還有諸位龍頭不反對,那麼從現在起,諸位手里的一切資源和人手都將由我調配。
咱們爭取一個月內把兩湖的糧價打下來,兩個月內將超市開到河南、以及安徽一帶,那時候晚輩當為諸位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