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9章 和氣生財

沒有人會嫌錢多,除了後世的馬爸爸。

當然,那是因為有錢了才會這麼說。

方杰這一世肯定不會後悔創建了沸騰游戲,也不會嫌自己賺的太多,他可是有鴻鵠之志的,現在這麼一點錢還不夠塞牙縫的。

所以《武林》正式收費第二天,1月8日這天,他與主動找上門來的《石器時代》代理商京城華義代表進行了一番協商之後,簽訂了一系列代理合作協議。

《石器時代》跳票後,京城華義就一直在研究沸騰游戲的各種套路,密切關注著《武林》這款游戲的動態。

經過一番調研和內部討論後,京城華義最終確認了一件事——與《武林》打擂台就是找死行為,《石器時代》根本不能打。

倒不是覺得《石器時代》的游戲性不如《武林》,而是意識到其他方面,尤其是宣發方面,根本玩不過對方。

沸騰游戲的那些套路,新浪新聞只是很膚淺地進行了一番分析,屬于外行人看熱鬧,並沒有抓住真正要命的地方。

只有業內,比如京城華義這樣準備具體上手的公司,才能深刻感受到沸騰游戲所帶來的巨大威脅和變革。

沸騰游戲真正牛逼的地方在于,線上全渠道打通,線下繞過了連邦、育碧軟件實體連鎖店,建立了以全國網吧為網點的自己的線下銷售體系。

這個套路是學不來的,不是說弄個FLASH動畫或者搞笑視頻,就能像沸騰游戲一樣,立于不敗之地。

應該說,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套路,而是戰略布局。

沸騰游戲公司的確只是一家成立了才4個月的公司,可沸騰游戲公司的老板方杰,早在公司成立之前幾個月,就已經開始進行了布局。

從目前的情形來看,許多布局可謂是深謀遠慮,戰略眼光超前,硬生生地趟出了一條路出來,並且處處卡在了其他隨後想要跟上的網游公司的要害上。

以往的游戲行業宣發和銷售模式,全部走的是線下,刻錄光盤、印刷,與軟件連鎖店簽訂代理銷售行業,分發到全國各地銷售網點,玩家買游戲光盤,自行到網吧安裝程序,然後進入游戲。

而沸騰游戲則徹底顛覆了這種模式,並且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為廣大游戲公司打了個樣,趟出了一條陽光大道。

可以說這個新模式,不光給整個游戲行業帶來了巨大變革,也讓軟件實體零售行業突遭當頭棒喝。

業內很多人士分析,不出意外的話,軟件實體零售行業怕是會從此一蹶不振,要不了幾年時間,還有沒有這個行業都很難說。

這個結論,不光是京城華義,業內其他游戲公司,包括很多互聯網公司,比如三大門戶網站,也都十分清醒地意識到了。

所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京城華義,最終不得不低下頭,直接找沸騰游戲投子認輸。

所謂和氣生財,既然打不過,甚至想打都還要看人家給不給你機會,那就別打了,還是互利合作吧。

方杰這邊,也不介意合作。

吃獨食這種事還是算了,搞壟斷是要不得的。

畢竟本國姓社,不姓資。

資本雖然有很強大的力量,可一旦做的太獨,那是國家說讓你躺下,你就得躺下,不光屁都不敢放一個,還得把胸口拍得啪啪直響,表示無條件接受安排,否則……嗯。

另一方面,自己的時間精力畢竟有限,游戲行業百花齊放才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

這樣既可以加速國內人才的培養,又可以促進國內網絡環境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提高國內網民和游戲玩家的基數。

尤其是《石器時代》這樣的網游,確實對開發眾多女生玩家用戶有著很積極的作用。

依方杰所想,《武林》上市時,上百萬人涌入游戲,最終留下來的卻並沒有那麼多,但也說明大家對網游還是挺感興趣的,《石器時代》完全可以從中挖一塊蛋糕出來,培養擴大玩家用戶群。

反正《武林》與《石器時代》是兩款風格迥異,玩法也不盡相同的網游,玩家用戶群並不重疊,不存在那種你死我活的零和競爭關系。

合作協議簽署的當天,騰訊方面就把正在籌備的《放置青銅》項目取消了。

不錯,騰訊不敢把《武林》這款游戲弄個《放置武林》,但早就盯上《石器時代》了。

既然你「石器」,那我就「青銅」嘛,只要你敢上市,那咱們的《放置青銅》隨後就跟上。

結果《石器時代》很聰明,也吸取了《萬王之王》的教訓,沒給騰訊這個機會,合作協議中有好幾頁就是專門約定這方面問題的,因為京城華義最擔心的不是《武林》,而是有可能莫名其妙突然冒出來的《放置石器時代》。

雖然騰訊放棄了《放置青銅》項目,但卻成為了《石器時代》的渠道商之一,可以拿到點卡銷售的20%渠道提成,也沒吃虧。

而方杰旗下的51ka,則成為了全國總經銷商,每張點卡享受30%的高額提成。

不過這也是行業慣例,一般來說游戲開發商只拿20%,比如開發《石器時代》的島國公司,京城華義這樣的游戲代理商負責國內運營,拿到50%,剩下30%利潤就是給渠道商的。

而當下全國最大最強的渠道商就是51ka,連騰訊都是跟著51ka混飯吃,更別說其他三家門戶網站了。

如果是前世,以騰訊的尿性,肯定要自己搞個「91ka」出來,但今世他們的大老板是方杰,他一句「不允許」,此事便只能作罷。

騰訊管理層方面很不甘心,也因此意識到,家里有個講節操的主不利于公司的未來發展。

所以方杰與京城華義簽完協議的第二天,騰訊的管理層們便集體找上門來,提出要開啟新一輪融資。

融資方都已經找好了,就是南非MIH公司,前世也正是這家公司救活了騰訊。

今世正常情況下,有方杰這個一向都很好說話的金主,騰訊方面是不可能再接受其他公司融資的,反正他們知道方杰並不缺錢,尤其是陳一丹還知道大老板在海外還躺著好幾百萬美元。

但是MIH公司提出的條件實在太誘人了,讓公司所有高層忍不住有了其他的想法。

MIH公司是主動找上門來的,只強調了兩件事。

第一︰MIH給騰訊的估值是6000萬美元!

第二︰MIH希望成為第一大股東!

以上兩句話合起來一分析,就知道MIH人傻錢多,一旦融資成功,至少是要真金白銀投入2000萬美元以上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