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楊少爺,我……」

等將信將疑的鹽民,被攆回家等著明日去工地上工。謝萬抓耳撓腮的跟著楊瀟身後。

「我來問你,守著謝莊你一月收多少鹽,利潤幾何?」

「這……回少爺話,這秋冬兩季也能有小百十擔一月,春夏只有六七十擔。這些鹽貨交到上家手里,我一斤也能有個五七文的賺頭。」

楊瀟點點頭,秋冬雨水少,海水鹽分大,一樣的功夫,出鹽更多一些。拍了拍謝萬的肩膀︰

「我說給你一場造化,那就得說話算話。我剛才辦的事你看見了,听懂了嗎?」

「是的楊少爺,楊氏要人,耕種做工的人。」

「果然伶俐。楊氏的地界上,還有幾個謝莊這樣的村子,你知道吧?」

「當然,同行是冤家嗎,誰還不知道誰呀。」

「那好,帶著我家的管事一起,把這些鹽民弄到我的工地上來扛活,條件也是一樣給工錢,分房!」

謝萬眼珠子一轉︰

「少爺,要是我領了人來扛活,這工錢能結算給我麼?」

尼瑪~這小子是真伶俐,一下想到干包工頭了。楊瀟照著謝萬的後腦勺就來了一巴掌︰

「怎麼?還沒怎麼樣呢,就想上下其手吃兩頭?真當爺的刀不利?」

謝萬腿一軟又「啪~」的跪在地上。

「起來起來~膝蓋這麼軟,多喝點骨頭湯。楊家有個規矩,就是真心給楊家辦事的,不論他是誰,都得過上好日子!哪怕是佃戶長工。明白麼?」

「是是,少爺我明白了。」

「幫我把其他村的人招來,這是一。這第二,不願來的,給我扒了他的房子,攆出楊家的地界。」

謝萬肩頭抖了一下,咬牙道︰

「謹遵少爺的吩咐!」

「行!沒听听我的價錢,就敢豁出去應承下來,你小子要是沒轉錢眼里,將來必定是個人物。听好了,辦好了這事,從明天4月起,其他鹽頭,我一月給鹽200擔起,500擔止,能拉走多少看鹽頭自己。」

「刷~」

謝萬一臉驚喜的抬頭看著楊瀟。

「至于你?上不封頂。能拉多少給多少!只一條︰粗鹽價10文,精鹽30文。」

「少爺的鹽場能出精鹽?」

「小瞧少爺不是?別說精鹽,就是浴鹽少爺也做的出來。」

「玉鹽是啥鹽?怎麼沒听過?」

謝萬小聲嘀咕,但是楊瀟耳朵尖呀︰

「沒听過?做出來送你兩斤,回去讓你小妾使過,包你愛不釋手~」

「啊?」

謝萬沒想明白鹽和小妾=愛不釋手的關系。

楊瀟看天色差不多,起身說道︰

「有道是皇帝還不差餓兵,我也不能讓你空口白牙的去跑腿辦事,明天管事會帶一百兩銀子,來給你作使費。用心辦差!」

「哎!瞧好吧少爺!」

楊瀟在回程算了筆賬,假設有十個鹽頭,每月按最高拿鹽500擔算,一個月需50萬斤250噸鹽。

而郁州的鹽場環境,一畝鹽田平均年產粗鹽在5000斤2.5噸,一個月產量400斤出頭,當然實際產量不是這麼算的,因為郁州40年平均降雨90天(這是1984到2022的數據。)至于精鹽(氯化鈉99%),兩淮粗鹽的提純率不超過75%。

所以只需要130到140畝鹽田就能保證用量。這個數字並不嚇人,根據資料洪武時期兩淮年產量是1,410,305擔,這只是官鹽統計量,不包括私鹽。

楊瀟現階段準備陸續,最少要建設八千到一萬畝鹽田,畢竟現實位面郁州境內有50萬畝鹽場,淮鹽集團有八萬八千公頃鹽田……

回到薔薇河工地時,太陽收回了最後一絲余輝。

「當~當~」

工地上搖響了收工的銅鐘,這也預示著食堂開伙。

場地三輛三德子拖拽式野戰烹飪車,相隔十幾米排開,旁邊的長桌上的大盆內,盛放著已經燒好的菜肴,掌勺的廚子拿著大勺,敲打著盆沿。

遠處走過來的工人們,邁著疲憊的步伐,先是來到三架水車前,水車出水口連接著一根,另一頭固定地上的,四米長鐵水管,沒隔一米就有一個半球水龍頭。龍頭旁邊掛著一個肥皂盒,下方放著接廢水的鐵皮桶。

工人熟練的打開水龍頭,接水用肥皂洗手洗臉,有毛巾的還洗涮下毛巾搽臉,沒帶毛巾的只用手模一把。有排隊的見到接水桶滿了,會提到路邊倒掉,再回來洗漱。

洗完的來到烹飪車前排隊,取下腰上掛著的飯盒(又是三德子的鋁制水壺三件套),抽出內置的湯碗排隊向前。

來到長桌前,伸頭看了眼擺著的三個大盆,一盆饅頭,一盆豬肉炖白菜,一盆大骨棒豆腐湯。

「劉大頭,中午那個炖魚塊沒有了?」

「咋地,還吃上癮了?」

「香,又香又鮮。比河里的魚好吃。」

「這不是廢話嗎?那可是鳳魚(鰩魚的一種)。」

「鳳魚?你咋知道,你跟老子一樣是淮安府人。」

「家主說的啊,那條船抓到這魚也不認識,問家主的時候還被罵了一頓。」

「為啥?」

「家主說這個鳳魚有一種細尾巴的,尾巴上有一個骨刺,比土灰蛇(蝮蛇)厲害的多。」

「乖乖~」

後面排隊的推他︰

「有完沒完啦,還拉上呱了。餓的眼花,你還有勁拉呱,干活偷懶了吧?」

「我偷個雞毛懶,就是還想吃那鳳魚唄。」

「想吃等歇工去海邊抓唄,那船上的人說了,這魚幾十條就趴在淺水的沙灘上,傻傻的也不跑。」

劉大頭敲盆︰

「你倆還拉上了,趕緊地!後面等著呢。」

楊瀟在烹飪車前轉了一圈,只有長條桌前吊著一個蠟油燈,工人們就坐在長板條釘的矮凳上,模黑吃著晚飯。也沒有人嫌棄,有說有笑的邊吃邊聊著家常。和下午在謝莊看見的那些鹽民根本就是兩種精神狀態。

看著這些帶著笑臉,命運已經與自己成為一體的百姓,再想著下午那些神情麻木的鹽民,楊瀟也是一陣心熱,轉身快步就到馬車旁,開門上車拿下來一藤箱物件,楊泓、楊澤知道這不是馬車內的物品,也好奇的跟在楊瀟身後。

只見楊瀟拿起一個大碗狀的金屬物件(戶外瓦斯罐),擰在了帶有琉璃罩的物件(瓦斯燈)上,取下琉璃罩,擺弄一下石棉燈芯,後開閥點燃,裝上燈罩調整了亮度。

隨著等同100瓦白熾燈的亮度的瓦斯燈被點亮,從未見過如此明亮燈光的人們,停止了說話,呆呆的看著家主,提著這個光明大方的燈具上的金屬鏈,把它掛在了烹飪車上。

一盞,兩盞,三盞瓦斯燈,把整個用餐區照的毫發可鑒,黑暗一下子被光明驅散。仿佛把人心也照的亮堂堂的。心中仿佛有什麼要爆發出來,可是貧瘠的詞匯又表達不出。

「家主!說兩句吧!」

「說兩句!」

有人在人群中喊道。

「好!我說兩句!」

楊瀟走到人群中間,環顧著這些甘願舍棄過去,義無反顧的跟著楊家的人︰

「二個來月前,楊家說,跟我走~楊家要帶著大伙過上好日子!什麼樣才是好日子?我想的好日子,不是僅僅能吃飽能穿暖,餓不著凍不著。

而是要在坐的大伙,人人口袋里有閑錢,想喝酒就喝酒,想吃肉就吃肉!孩子們穿著嶄新的衣服,去學堂跟先生做學問。老人們坐在自家大瓦房的院子里,看著滿倉的糧食,悠閑的曬太陽。

可是這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得下死力氣,去和天爭,去和地斗,去和那些不想讓咱們過好日子的貪官污吏,率獸食人的韃子們搏命才能得到。

今天我在你們身上看到了,那種想要過好日子的決心,你們早出晚歸,不叫苦,不叫累。你們自己也看到了,那里!」

楊瀟手指著工地的方向︰

「那里就是咱們好日子的開始!」

465 光明降臨新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