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442 百味樓兄弟敘話

一條三丈蜈蚣船,就是張管家雇的快船。八名水手喊著號子,整齊的操縱著八根排槳,順水是相當快捷。

同樣夜里不行船,第二天未時(下午2-3點),金陵西關水門已經在望。當然這個船是過不了西關的。張管家結算了船費後,一行人上岸步行進城。

越靠近城牆,衣衫襤褸的流民越多,搭著窩棚,多見婦人和孩童,看樣子是男人出門乞食討活去了。(古時城牆範圍內不得有建築,所以也只有這塊是流民聚集地帶。)

「17世紀,歐羅巴還沒有城市超過這里。」

斯塔娜左右看著說道。

「這個時期金陵城內,住戶最少30萬人口,整個金陵地區有110萬人。還有大量隱戶沒有算在內。」

楊瀟伸出手掌,做了一個抓舉的動作︰

「這個民族只要把矛頭對外,學歐羅巴那樣的殖民政策,世界就是我們的。」

「根據我的計算結果,這樣的人口基數,建立一個橫跨三個大洲的帝國,超過70%的概率。」

「必須的~」

楊瀟躊躇滿志,狠狠地說道。

悅來客棧,也不知道是哪位位面大能,建立的夸位面連鎖企業。哪個位面要是沒有這家客棧,必定是虛假小世界。

「客官,這個套院有上房三間,下房五間,廚房、柴房、牲口棚一應俱全。」

「好,就這里了,張管家~先定一個月。」

一行人就在鈔庫街悅來客棧安頓下來。第二天一早,張管事帶著石柱去兵部打听消息。

楊瀟和斯塔娜坐在院子里,面前擺著一張地圖。

「師兄為什麼要栓上院門?」

「因為地圖在這個時代,是禁止接觸和傳播的。」

「不許傳播和接觸地圖?這是什麼道理?」

「怕百姓造反唄~現在這種戶籍制度,把人限定在家中,出門50里,就兩眼一抹黑,你還能做什麼。」

「這件事就能區別東西方觀念的詫異。歐羅巴小國林立,土地更養活不了太多人,除了相互攻伐,就是動員百姓殖民。為了能讓這些人順利抵達殖民點,恨不得一人手里塞一張地圖。」

「有利有弊吧,多少古文明消失在歷史中,華夏文明得以保存,也是有它的道理的。你看西方歷史,那些成功殖民,在新土地上生存下來的人,最後還有多少人心懷母國?」

「師兄打算從哪開始?我的分析是這個地區必須有煤鐵資源,這樣才能迅速攀登科技樹,與土著們形成技術代差,這樣才能以絕對優勢碾壓。」

楊瀟搖搖頭︰

「你的分析太理性了,完全不考慮現實情況。有鐵有煤的地方,我們現在怎麼拿到手?這些資源不是實行專賣制度,就是在達官貴人手中。

三年後,天下一片混沌才是我們出手的時刻。現在我們只要人。金陵城牆外,各地朝不保夕的那些人。

所有資源都在那里不會消失,可是人不行,在清溪鎮米價已經二兩多白銀一擔,金陵城不用想也是更貴,你認為現在的環境,不算戰爭,三年要餓死多少人?」

「人?」

「哎~這不怪你想不到,你存在的時代,機器已經造反並取代了人類,所以你沒有這個概念。

你認為的代差是什麼樣的?飛機大炮還是鋼鐵巨艦?你能指望這些大字都不認識一個的人,能使用和驅動這些?這不是你們機器人,灌輸一段代碼就能成為最專業的操縱者。現代世界銷量最大的為什麼是AK,而不是M系列?」

舒服~一通亂噴居然把TX給噴暈了,楊瀟大大的滿足。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守了三天,兵部沒有楊家任何消息。倒是國柱叔爺老家得到消息,派人從嘉興趕到了金陵。在兵部門口與張管家相遇。

「瀟哥兒,這位是國柱叔女乃女乃家遠房佷子,王三爺。」

「見過三爺,您受累。」

楊瀟抱拳見禮。

國柱總兵家人口不旺,楊姓子佷幾乎都跟著上了戰場,剩下的都是未成年。只能拜托舅爺家出面。

「哎~家中接到總兵殉國的消息,也是沒了主意。總兵為國征戰殉國,朝廷居然連個事後哀榮都沒有。那洪總督居然以戰事不利為由,處置楊家部將。真真是小人!

還好同僚幫襯,讓楊家人扶靈回鄉,才有了婉轉的余地。只是現在恢復官職有些困難,畢竟金陵兵部也不能太駁洪總督的面子。」

楊瀟直接擺手︰

「叔爺殉國,不但無功,子佷部將反受連累。咱們還要這官職干嘛?等著再次被送上前線征戰?為這樣的朝廷值得嗎?要我說丟官最好。亂世將至,先顧著自個吧~」

「你!這……」

王三爺被這番言辭給嚇到了,手指著楊瀟,哆嗦著說不出話來。最後一摔袖子摔門而去。

「瀟哥兒?四少爺~這是什麼話說的,真不要這世襲的官職了?」

「張管家,你不懂,等見著大伯,我再跟他細說。這官是不能再做了。」

「這官怎麼能不做呢,楊家世襲的千戶,這可是子孫萬代的大事。」

「見個七品縣令都要磕頭,這也算官?好了張管家,你只要盯著,看大伯到金陵後,我自有打算。」

一個蘿卜一個坑,明末候補文武官絕對不必在職官員少。二天後張管家就在兵部的告示上看到。大河衛原來楊東霆的職務,一個叫徐世運的千戶頂替了。

管家打听到這是走的魏國公徐弘基的門路,據說這位千戶是國公爺,不知道出了幾服的親戚。更不知道使了多少銀子。

「四少爺~這可怎麼辦~對不起祖宗呀~」

楊瀟看張管家捶胸頓足的樣子,也是啥也說不出來。不管怎麼說,這些人與楊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大伯有後續的消息麼?」

「沒有,只有王三爺帶來的消息,大爺已經啟程。王三爺除了在兵部打探消息,還有就是等著接靈。」

「兵部現在對大伯等人有了定論沒有?現在復官是別指望了,能去職返鄉就好。」

「只能在外打探,職方司郎中也要100兩的進門銀子。」

「你……沒銀子你說話呀,我以為是什麼事呢。等著!」

楊瀟回到臥房,提出一個藤箱,放在桌子上帶來,里面碼的整整齊齊的各式首飾盒,掏出一個打開︰一串七彩琉璃手串(人造水晶)

「這個夠麼?」

「這串琉璃手串流光溢彩,晶瑩剔透,200兩不能再少了~」

楊瀟有拿了一個顏色略有不同的手串,兩個一起塞到張管家手中︰

「拿這個砸~不求官職,只求平安。這麼一箱子,金陵鎮守太監也砸趴了吧?辦事去吧~」

「哎~哎~四少爺放心~老漢絕對能讓幾位爺平安歸家~」

楊瀟擺擺手讓張管家退下。給銀子有這玩意好使麼,不行還有養殖珍珠~走盤珠~

咳~咳~怎麼說呢,雖然衙門叫有理沒錢別進門。但是只要收錢,這個還是相當有信譽的,據管家說這位兵部職方司的郎中,自己收了一串,又替楊家送了一串給主事。主事相當有魄力,當場開出處理文書,楊氏諸人功過相抵,去職歸鄉。

這下楊瀟也放心了,不管怎麼說,這些也是這個位面本身的血親。苛待他們那以後絕對在史書上有一筆。

再說自己都要造反了,不是~大明朝沒幾年了,自己只是舉旗驅除韃虜,嗯~對~驅除韃虜!你說這老楊家還拿著大明的俸祿,那不是白眼狼了麼~為國盡忠灑盡熱血,卻被免職回家。為了黎明百姓再次提槍上陣,驅除韃虜搶到手的地盤,還憑啥姓朱?

等南明那會,你老朱家都兩皇帝互相攻伐不斷,我們老楊家出錢出力的,不為自己那不是傻子麼?所以大哥就別說二哥了,誰拳頭大誰說了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