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紫雲閣。
仿佛細長版滑膛炮的天文望遠鏡,底座固定好,只有角度需要根據時機現場調整。
李世民坐主位,四妃相伴,在長安的皇子皇女齊聚。
東宮太子到位,眼神冷漠,渾身泛著「生人勿近」的氣息,唯有李泰與兕子敢靠近他。
李世民暗嘆一聲。
過去,或許朕對高明真是苛責了。
李淳風對李世民拱手︰「陛下,天文望遠鏡已經安裝調試好,可以觀星了。」
李世民懂個屁的觀星,無非是入目星星更大一點而已。
兕子的想法與眾不同︰「看甚星星呀?兕子要看月亮,要看嫦娥!要看玉兔!」
李淳風調整了角度,試著看了一眼月亮。
成,對眼楮沒有傷害。
兕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天文望遠鏡下,認真地瞅了又瞅,突然癟嘴︰「書上都是騙人的!月亮里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哼!」
韋德妃驚訝地瞪著眼楮︰「晉陽公主說的是真的?妾身看一眼。呀,感覺像在看輿圖!」
「兕子可不要胡說,商朝的巫卜書、秦朝的《歸藏》、西漢《淮南子》都有嫦娥奔月的記載,如何沒有?」
李泰一板一眼地爭辯。
兕子不滿地撅嘴︰「臭王兄,你不會自己去看嗎?」
看看就看看。
李泰站到天文望遠鏡前,仔細分辨。
往日看上去美輪美奐的月亮,輪廓依舊,可是卻不再有美感,一道道的陰影,隱約分辨出是山脈。
但是,怎麼就感覺那麼丑陋啊!
甚麼嫦娥、玉兔,甚麼廣寒宮,根本不見蹤跡。
「兕子,是為兄錯了。」
李泰老實地對兕子拱手認錯。
李泰是君子,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
剛剛上朝的王惡被李世民帶入立政殿。
這里已經超越朝臣應進入的範圍,但在特殊情懷下可以進入,還不算皇帝真正的後宮。
王惡迷糊地看看李世民,看著殿上懸掛的月球表面圖。
立政殿里,從韋德妃到兕子,從李承乾到李泰,全都注視著王惡。
「這誰畫的呀?」
王惡心里吐槽,手法稚女敕,畫工粗糙,這也拿出來丟人現眼?
「藍田侯,明達畫得好看不?」
兕子笑嘻嘻地表功。
「晉陽公主畫得頗有童趣,一看就是很認真觀察過的。」
王惡挑起大拇指贊道。
人吶,誰還不是個雙標狗呢?
「王端正,本王自幼博覽群書,巫卜書、《歸藏》、《淮南子》都有嫦娥奔月之說,可為甚用天文望遠鏡看了之後根本沒有廣寒宮呢?」
李泰率先問出了尖銳的問題。
王惡微微一笑︰「大王覺得,臣著的《西游記》,若干年後是不是有人會考證,到底有沒有那只猴子呢?」
一句話把李泰的問題噎了回去。
是啊,憑甚就覺得,古人只會紀實呢?
萬一那只是古人寫的小說呢?
「藍田侯能否解惑呢?妾身頗覺好奇。」
韋德妃適時打圓場。
「臣才疏學淺,就隨意講解一下淺見。晉陽公主的畫作,大致上反映了月亮正面的地貌,臣以為,月亮自身就是一個不規則圓形的球體,那些明亮部分是高原,陰暗部分是平地。」
李治舉手︰「藍田侯,為甚明亮部分是高原?不應該是平地嗎?」
「問得好。在這里要糾正一個絕大多數人理念中的錯誤,月亮本身是不發光的,在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只有太陽這一個光源。我們看到的月光,不過是月亮反射了太陽的光芒而已。」
「所以,高原離我們所在的地球近,反射的光芒就更亮一些。」
「那麼,月亮與我們腳下的地球是甚麼關系呢?大致的說,就是地球的護衛,每年都有天外隕石砸下來,但是更多的還是被月亮擋了下來。」
求知欲強烈的兕子敏銳地抓住了話題︰「藍田侯,講講太陽系吧!」
李世民也點頭︰「王端正莫要藏私。」
「天上繁星點點,太多的臣也不能盡解,就只粗略地說說太陽系吧。以此刻殿中情形比較,陛下就是那太陽系唯一的中心,太陽,負責散發光和熱。」
李世民得意地撫須。
這個比喻,妥帖!
「太子便如水星,離太陽最近,被太陽拉扯著,也為太陽的熾烈灼傷。」
李世民心頭涌起一種奇怪的感覺,這廝是來說天文的,還是來勸諫的?
冷漠的李承乾心頭一抖。
沒錯,這就是孤如今的處境。
「魏王如金星,離太陽略遠,能享受到光和熱。」
「晉陽公主如地球一般,離太陽不遠不近,享受著光與熱,護衛如月亮一般保護著,生機盎然。」
兕子笑嘻嘻的,頗為這形容高興
「晉王如火星,與地球互為姊妹。」
「德妃娘娘如木星,操持著後宮事務。」
地球的比喻,擱誰身上都會出問題,唯有兕子可以平安承受。
誰讓她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女兒呢?
「那麼,誰是土星呢?」
平日頗為謹慎的李君羨竟然也開口了。
「當然是李將軍,護衛著皇室的安全了。」
李君羨啊,別怪本侯。
是非只因多開口,誰讓你多嘴的?
李世民這廝,看上去心胸廣闊,其實小氣巴拉的,王惡這話,難保不在他心頭種下一根刺。
「可是,古人說天圓地方,藍田侯言下之意,額們腳下的地竟然是圓的?」李泰老學究的毛病又犯了,開始在爭辯。
「地如果是方的,那麼,邊界又有誰見到了?」
王惡的反問將李泰問住了。
唯有圓,才能解釋得了沒有邊界的問題。
李世民目光閃爍,許久才甕聲甕氣的道︰「王端正啊,今日之言,不得有一句泄漏,這太陽系的知識,除了你家子嗣,不得教授給任何人。否則,斬!」
王惡愕然︰「若是宮中走漏消息……」
李世民嘿嘿冷笑︰「還是斬你!」
王惡只能苦笑︰「陛下聖明!」
王惡可以肯定,剛才李世民這廝已經動過鳥盡弓藏的念頭了。
畢竟,這些理論推出去,儒家那「君權天授」的理論沖得稀巴爛,不利于大唐的統治。
所以,伴君如伴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