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九章 廢墟稱王,年號洪武。

到了八月,明國疆域東到無間沙漠,北到天黃河,西到鵝水,南到梵山。

若是看西域地圖,可見明國已經佔了半個西域,將鵝水之東的西域七州,盡數收入囊中。

姜水周圍的大片疆土,全部被明國拿下。姜藥作為姜氏子孫,不但完全收復了姜水地區,還發揚光大。

西域武家勢力只剩下鵝水以西的一半疆域,而且精銳盡喪,惶惶不可終日。

反觀明軍,因為俘虜了大量聯軍精銳,遴選之後補充明軍,使得明軍軍力空前膨脹。

潯州城內,姜藥正在召開大會,听取臣下稟報。

中書令秦宇道︰「…精挑細選之後,編入我軍之降兵,武尊兵凡三十二萬余,武宗兵凡三萬六千余,武真兵兩千四百,武神將主一百八十二…」

「如今,我軍加鬼軍和獸軍,計有大軍七十萬,皆為精兵強將,虎視西域…」

「…繳獲上等萬里馬七十八萬匹,完好盔甲四十五萬副,行軍洞府六十七萬套…」

諸將听得都是精神振奮。

明軍的選拔從來都是精益求精,一旦選上,待遇也比武閥聯軍要好。這七十萬大軍,可不是武閥七十萬可比。

明軍經過連番大勝,實力大漲,已經徹底成為一支強軍,兵威日甚一日。

就是天下強國,也不敢隨意小覷了。

秦宇繼續說道︰「…繳獲四州武家資源,靈玉兩千三百四十七億…總價值七千多億,已經全部登記在冊,轉交戶部…」

姜藥听到各種資源價值七千多億,已經全部收為國庫,心中頓時踏實了很多。

變法強兵的資源,夠了。

這些年,尤其是秦宇打下騅州和阜州之後,明國財政大為改善,已經開始盈余。

也就是說,再也不需要姜藥大肆補貼。明國不但兵強,百姓也越來越富足。

明國修士的平均修為,比武閥高一大截。也沒有住不起洞府,吃不起靈米的修士了。

隨著變法政策深入人心,明國從中央到地方郡縣,已經完全鞏固了寒門當政格局。

明國雖然還是小國,卻已經成為天下唯一律令制集權國家。

通俗說就是︰小而強!

秦宇說完了軍務和繳獲,話風一轉的說道︰

「主公,如今我大明七州在手,已佔西域半壁江山,而且整個姜水也都收回。臣以為,為了振奮人心,主公該稱帝了。」

同樣隨軍的織城也說道︰「中書令說的對,主公如此功績,西域百姓多賴主公而活,主公深孚眾望,為何不能稱帝?」

兵部尚書封恪立刻附和︰「主公若不稱帝,大明國威何在?百姓豈能安心?將士豈能安心?」

隨行的群臣紛紛出列,請求姜藥即刻返回樂水天城,效法諸國國君,登基稱帝。

就是端木弘道等神教武聖,也建議姜藥稱帝。

他們雖然是神教之人,可是這些年幾位聖人突然聲明聖子就是教主,神教大事全部托付給聖子。

他們當然也只能忠心聖子。

姜藥早就料到群臣會勸進。可他前世兩次君臨天下,如今佔了區區七郡之地,就登基稱帝?

對他來說,實在是兒戲一般。

拿下半個西域就敢稱帝,姜藥自問沒有這麼厚的臉皮。

「不可。」姜藥搖頭,「如今稱帝諸國,即便是楊隋,那也是十幾郡在手。清楚涼周齊,誰不是好幾十州,國土何止千萬里?」

「我大明不過新佔七州之地,還沒有半個隋國大,寡人怎敢稱帝?就算拿下西域,寡人也不宜稱帝。」

「神洲一日不統,寡人即一日不稱帝。」

姜藥一揮手,「稱帝之議,到此為止,諸卿不得再提。」

秦宇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姜藥的心思,他也沒指望姜藥答應。他的目的,也不是讓姜藥稱帝。

「主公高風亮節,不驕不躁,實在是天下諸侯表率,足令那些稱帝之人蒙羞當世。不過,不過我大明不久就能混一西域,為宇內強國。」

「若是主公不加尊號,實在是于大明士氣有礙。是以臣以為,即便主公不願就帝位,起碼也應該稱王。我大明國體,總不能和諸國差距太大。」

稱王,這就是秦宇的真正意圖了。

「不錯。」兵部尚書封恪說道,「主公就算暫時不稱帝,那也不能不稱王!否則,無以彰顯我大明國威!」

「對,請主公稱王!」

「稱王!」

「主公若是不願稱王,將士怎不寒心!」

「主公,眼下國公之爵,諸國都有,主公怎可與他們同列?明國公之位,已經不合時宜!」

「主公不稱王,徒惹天下人恥笑!不知道的,還以為主公心存退路,有了降周之心!」

群臣紛紛勸進,一副姜藥不稱王就撂挑子的架勢。

中書令秦宇趁熱打鐵,「這些年,西域一直有讖語,說︰明王出世界,聖人降姜水。主公應該順天應人,不負天下寒門所望。」

姜藥眼看群臣態度堅決,當然也察納雅言,不拂眾意。

「好,既然諸位認為寡人應該稱王,以振國威,以安民心。」姜藥露出一絲苦笑,「那寡人若再執意拒絕,倒是于心有私了。」

「也罷,寡人就遂了諸卿之意,加號明王!」

秦宇肅然拱手,長揖道︰「臣秦宇,拜見大王!」

「拜見大王!」群臣都面露喜色。

他們知道,稱王不止是僅僅改稱號那麼簡單,而是大明正式成為王國,他們的身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諸卿免禮。」新鮮出爐的明王姜藥笑道。

轉眼間,天下就多出了一位明王。

「大王。」秦宇很自然的改口繼續說道,「我大明既然已為王國,那麼就該有自己的年號了。」

「之前,我大明用的是明某某年,如今各國皆有年號,若我大明沒有,不利于凝聚人心。」

「臣請大王裁定年號!」

姜藥微微一笑,他若是自認為是楊玄明或李遂,一定會沿用前兩世的年號。可他既然不認為自己是前兩世,那當然要取全新的年號。

而且,既然代表寒門立國,開創二十多萬年來的第一個律令制國,那麼當然要有自己的年號,和天下七個武家政權分庭抗禮。

雖然心中有數,不過姜藥還是想听听眾人意見。

「這年號事關重大,諸卿可有美號?」

端木弘道心存霸氣,當先說道︰「大王,如今天下不算魅貘蠻夷,共有八國。既然我大明立志一統六合,征服諸國,那可以叫︰收國!」

什麼?收國?

姜藥聞言,忍不住嘴角一抽。

這不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年號麼?霸氣是足夠霸氣了,可是…

「不妥。」秦宇立刻出言反對,「收國,雖然听著提氣,可很容易令諸國側目,顯得太狂妄,野心太大。就是盟友楚國和隋國,都不會高興。」

群臣都是點頭,同意秦宇的意見。收國,的確太霸氣了,太高調。你想把別的國都收了,別人能不提防?

「臣以為,大王道行天下,廣大武德,不如叫道武!」

道武!

群臣聞言眼楮一亮,這個年號確很好,也很符合大明的國策。听起來也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姜藥卻是暗嘆一聲。

道武好不好?

說實話,很好。

可問題是,讓他想到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道武帝怎麼死的?是被臣下刺殺的。

拓跋珪不得善終啊。

姜藥怎麼能用道武來作為年號?

膈應。

姜藥也不再征詢群臣意見了,就直接開口說道︰「如今天下大亂,大爭之世開啟,我大明需布武天下,必須武德洪大。」

「以寡人只見,我大明年號,就定為洪武。改今年為︰大明洪武元年!」

洪武?

眾人感覺很不錯,不比道武差,甚至更大氣一些。

「洪武甚美。」秦宇等人表態。

姜藥說道︰「今年新出產的靈玉,可以印上洪武真幣四字,讓廣大修士知道洪武之意,凝聚大明命心。」

少年明王幾句話,就裁定了年號。

大明洪武元年開始了。

封恪道︰「大王,年號既定,可我大明還沒有定下王京。樂水天城也只是暫時國都,大王應該選定正式的國都了。」

最早,明國國都在青凰城。後來明國吞並整個丘南,國都搬到樂水天城。

可是如今,明國已經奄有七州,佔西域半,都城當然不能再放在樂水天城。

是時候另選都城了。

姜藥想了想,「我大明真正的都城…」他指指東邊,「應該在無間沙漠深處,那里曾經叫長安!」

「可是現在,就定在姜水神農天城。發十萬俘虜,重建神農天城。」

群臣都是心中有數,已經猜到,主公一定會定神農天城為都城所在。

畢竟,神農天城不但是姜宗的宗城,也是西域巨城,而且位在姜水中央,位置重要。

如今收繳了很多武閥的建築真材,還有大量俘虜可用,剛好來修煉神農天城。

明國君臣效率很高,也就是半天功夫,及定下了稱王,年號,都城三件大事。

至于在新佔四州推行變法,全部按部就班的辦理。

三州的變法人才,已經源源不斷的入駐新佔四州了。茗山書院這些年培養的變法官員,足夠四州之用。

端木弘道說道︰「大王,如今我大明兵強馬壯,應該一鼓作氣,繼續西征,滅掉趙魏元和晉閥,拿下整個西域,不能讓他們有喘息之機。」

「不管是不是貪多嚼不爛,臣以為先拿下再說,也不用顧及和魔域接壤,我大明將士,不怕和魔族打仗,剛好磨煉新兵。」

秦宇卻是說道︰「暫時不宜西征。倒不是我大明沒有實力一統西域,而是若是現在一統西域,那麼碧落部就會將抗擊魅貘的兵馬,調到東邊。」

這是肯定的。明國若是一統西域,碧落部就會面臨很大壓力,怎麼可能將主力放在北方協助罟山部抵抗魅貘?

碧落部一定會抽掉前線大軍南下,防備突然強大的明國。

那麼,影響的就是抗貘大局。一旦北方抗貘聯軍兵敗,魅貘大軍長驅直入,那西域豈能獨善其身?

不得不說,秦宇的考慮很周到。寧願暫時不統一,也不能刺激碧落部,讓魅貘佔了便宜。

但秦宇的話還沒有說完。

「不過,也不是完全不能西征,只是要安撫碧落部。起碼要讓碧落部相信,我大明沒有攻打魔族的打算。」

「但這點很難,若是我軍統一西域,碧落部就夾在涼國和大明之間,他們受此壓力,很可能就會投靠涼國。」

「碧落部歸涼,罟山部肯定也會歸涼。那麼涼國就一家獨大,我大明的西面,就會出現一個超級強國。到那時,東有大周,西有大涼,我大明就被鎖死在西域了!」

還是紫宙最懂自己啊。姜藥拊掌道︰「紫宙言之有理,這也是寡人為何停止西征的原因。」

「我大明不能讓碧落部和罟山部歸涼,而是應該讓他們歸隋!」

「只要兩部歸隋,就能連成一片,制衡涼國,成為大明和西涼之間的屏障,隋國在東邊有一大塊飛地,就能最大限度制衡強涼。」

「而我國是隋國盟友,碧落部和罟山部歸隋之後自然也是盟友,既能為我國牽制強涼,也能為我國擋住魅貘南下。」

「所以,何時促使兩部歸隋,我軍再一統西域。」

秦宇笑道︰「大王高瞻遠矚,廟謨深遠,何愁大明不能一統西域?諸位多點耐心就是了。」

「兩部歸隋之時,就是我軍西征之日。」

「大王放心,促使兩部歸隋之事,臣會重點去辦。」

姜藥很放心,「那此事紫宙就多多費心了。」

……

八月十八,一個消息忽然從西域傳來,驚動天下。

佔據半個神洲西域的姜藥,在姜宗故地神農天城祭祀神農和祖宗,自稱明王,年號洪武!

在西域修士傳播的影像中,姜藥身穿北斗七星雲紋冕服,頭戴九旒冠冕,在群臣擁護下,登上神農天城的廢墟神農天台。

之後,姜藥竟然在神農天台的廢墟上,正式稱王。

這一幕,被稱為「廢墟稱王」!

廢墟稱王意味著,姜宗將和明國合二為一。姜龍城將以姜宗宗主,神農後裔的尊貴身份,登臨明國王位。

姜藥「廢墟稱王」後,封姜秀城為姜水郡主,姜菜為黽山郡主,姜靈韻為陽山郡主。

又尊其母穆蒼月為王太後。

秦宇,商萱等重臣,皆封侯!

楚國,隋國,甚至遙遠的齊國,得知消息後立刻派人來祝賀。

而涼國,周國,清國,卻保持了沉默!

PS︰晚上還有工作要加班做,先發了。蟹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