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三章 回蘇莊

騎馬緩行,蘇策看著路邊的耕地,男子拿著農具在麥田里將雜草剔除,遠處的荒地上,小孩子嘴里叼著草葉,手里拿著鐮刀割草,不遠處的莊子冒著炊煙。

馬蹄砸在地上,作響,蘇策還沒有通知家里,很快就到了蘇莊的地界。

「可是將軍?」巡視的親衛騎著駑馬,一襲灰衣,馬背上掛著硬弓、箭壺,橫刀掛在腰間。

「就是!」另一名親衛看到蘇策身上的甲冑,這可不會認錯。

「將軍回來了!」

「莊主回來了?」

「回來了!」

……

似乎一滴水濺到了油鍋中,整個蘇莊都沸騰了起來。

田中的莊戶,紡線的農婦,高呼的親衛……

蘇策騎著馬會同親衛,到了蘇莊莊外,蘇策翻身下馬。

牽著戰馬和莊戶打招呼,熱情的莊戶說著自家的變化。

「莊主,家里有糧了,女圭女圭們這會讀書呢,別的莊子的人要過來,被李管家攔住了,咱莊里可沒有那麼地給他們種!」

「莊主,織了一匹麻布,給府上大小姐用。」

蘇策接住一個陌生婦人遞過來的麻布。嘴里夸道︰「這布針眼密,厚實,有心了!」

蘇策沒有說賞什麼,一句有心了就讓婦人捂著哈哈大笑。

跟莊戶接觸,不需要防備什麼,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虛頭巴腦的不需去說。

當然蘇策不說,趕過來的李常不能不記在心里,蘇策在蘇莊待的時間少,跟莊戶們的接觸很少,但是並不妨礙莊戶知道今時的好日子是誰給的。

田,抽最低的田租。

房,莊主蓋的新的。

娃,在學堂里讀書。

牛,送大牛還牛犢。

對于這些沒有土地的佃農來說,這就是最好的莊主了,還能再要什麼呢!

蘇策的手里接過很多東西,都是莊戶送的。

有用木頭做的小獸,給府上小姐玩的。

有磨的很細的粟米,不多,只有一小袋,說是給大小姐斷女乃吃的。

有小虎頭鞋,針腳很密,顯然是用了心思。

……

人群隨著蘇策緩步移動。

當蘇策走到自己的府門口,大門口蘇父蘇母站在一起,一旁是抱著孩子的王蘭。

李常把剛剛從蘇策手中接到莊戶送的禮物交給其他親衛。

從旁邊院子堆的麥草堆里面抓出一抱麥稈,放在府門前,用火鐮引燃。

「消災免禍!」

「趨吉避凶!」

……

蘇策笑著跨過火堆。走上台階,回頭看著眼神熱烈的莊戶們,笑著喊道︰「今年租子減半!」

蘇策話音剛落,就見人群中一個頭發花白的莊戶走了出來︰「莊主不能再減了,去年大小姐出生,減到只剩一成租子了,這再減半,我等可沒臉在蘇莊了,要不說出去,其他莊子的莊戶會笑話我們佔主家便宜沒夠,貪心的人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是啊,不能減了!」

「上次大李莊的人都罵我們莊子莊戶貪心,欺負主家人,以後要遭報應的。」

「莊主不能減了,您這,這不欺負老實人嗎?租子不能減了!」

蘇策有些模不著頭腦,這對莊戶太好,還成了欺負人了。

「管家!」

「在!」李常臉色有些凝重,還減租子嗎?去年大小姐出生,說是今年減租,今年只有一成租子了,現在再減半,就剩半成了,還真不能再減了,要不然莊戶走出莊子真會被人罵貪心的。

「那就不減了,一成租子,今年如此,日後也是如此,今年出征,年都沒有在家里過,得補上,弄些肉,晚上吃席!」沒有什麼比在家吃飯更好的事情了。

「喏!」李常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再者說了蘇家也不差莊戶那點租子,現在百果釀被稱為長安第一酒,供不應求,價格一漲再漲,今時不同往日,蘇家不是求著人買酒,而是愁著百果釀太少,不夠賣的。

數遍長安城北這片地方,就熟蘇莊的日子過的紅火。

不過租子可以少,但是不能不交,這是規矩。

李常看了一眼蘇策,蘇策比起之前更成熟了。

「來人,騎馬去周邊莊子買羊,咱莊子今天不是摔了一只牛,救不活了!還有,莊里的雞鴨鵝,找些公的……」李常很快代入了自己的身份。

指揮著親衛和在府上當值的莊戶,準備晚上席面上的食物。

蘇策向著蘇父蘇母行跪禮,磕了一個頭,抬頭說道︰「兒回來了!」

蘇父樂呵呵的拍著蘇策的肩膀,這孩子長大了,蘇母笑臉掛淚,拉起蘇策,讓蘇策轉著圈,心疼的模著蘇策臉︰「瘦了!」

蘇策一手扶著一個,進了蘇府。

蘇父蘇母對了一個眼神︰「回你的院子去吧!」相互攙扶著回了自己的西院。

回到西院,梅蘭竹菊把蘇策身上的甲冑月兌下,蘇策換上了一襲青衫。

蘇策換好衣服,伸手接過王蘭懷里的孩子,當時走的急,都沒有來得及給孩子起名字。

家里一直叫著孩子的小名——嘟嘟。

現在正是三月,去年孩子是十一月出生的,現在剛剛四個月,王蘭詫異的看著蘇策熟練的抱著孩子,小丫頭在蘇策的懷抱里不哭也不鬧,黑色的大眼楮盯著蘇策看。

蘇策眼中不由得濕潤,看著小丫頭的眼楮,一股血脈相連的感覺涌上心頭。

抬頭看著眼眶中滾著淚水的王蘭,笑著模去王蘭臉上的淚珠。

「傻丫頭,我這不是回來了。」

一旁的嬤嬤帶著梅蘭竹菊四個丫鬟出了屋子。

小夫妻的體己話,她們站在旁邊听不適合。

蘇母去年從長安城帶了兩個嬤嬤和六個丫鬟回來。

給六個丫鬟都有自己的名字,梅蘭竹菊在東院照顧王蘭,年紀小的兩個叫荷香,杏雨。

兩個嬤嬤過年的時候也隨了蘇家的姓,按照年齡,家里人稱東院嬤嬤為大嬤嬤,西院嬤嬤為二嬤嬤。

蘇策坐在軟榻上,左手抱著王蘭,右手抱著孩子,沒有其他雜念,只有心安。

小丫頭一直沒起名字,一直嘟嘟的叫著。

晚上,蘇莊大街上,各家各戶,端出來自家的桌子,每一桌的食物大同,但小異。

李常帶著人將下午炖好的羊肉一盆盆的端到桌子上,每桌一盆羊肉,一盤牛肉,還有一些干果,各戶農婦則把自家做好的時令綠蔬端到桌子上。

一些莊戶和自己媳婦在蘇府幫閑上值的,女的烙餅,男的則用蓋著被子的竹屜把餅子端到街上。

李常顯然很明白對于莊戶來說什麼是好的席面,肉多,白面餅子管飽。

而蘇府此時也在吃飯,與民同樂這種事情,蘇策不屑去做,因為在蘇莊沒有這個必要。

莊戶的禮物,今天堆了半間屋自子,這就是人心。

人心不是貪婪,對于一個之前還是流浪的佃農來說,現在有莊子願意收留,有田有房有牛,租子低到莊戶自己喊漲租。

蘇策其實一直以來與人為善,不爭不搶,其實信的是一句話,爭與不爭,是自己的,別人搶不走,不是自己的,再多心計也留不住。

與其把心思用到這上面,真不如什麼都別想,遵從本心即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