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忘掉了睡前的不愉快,還是很快進入了夢鄉。
時間似乎在流轉,到了小時候,和爺爺一起的時光。
「爺爺,哪個是真大聖啊?」
電視機前,一個可愛的女孩,指著屏幕中的兩個美猴王,問道。
穿著舊式軍裝的老人撓了撓頭,猶豫地說道。
「打了唐僧那個是假的,在觀音菩薩那里的是真的。」
女孩眨了眨靈動的眼楮,說︰「可我覺得唐僧壞死了,就該打他!打他的才是真大聖!」
徐老爺子這下可頭疼了,孫女好像說的沒錯,這唐僧確實惡心人。
不對啊,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這可不行,必須糾正孫女的想法。
「假大聖打了唐僧,還想一個人取西經,獨自霸佔取經的功勞,這怎麼可以呢!」
「可那些個豬八戒,沙僧,唐僧,除了會拖孫悟空後腿,還會干什麼?本來功勞就是大聖一人的!」
徐老爺子听到這話都呆了,合著小白龍不是人唄?
啊不對,是這思想太危險了,孫悟空取經本就是歷經磨難成長嘛,要團結一心才能渡過難關,怎麼能提倡個人英雄主義呢?
孫女這是詭辯嘛,可是怎麼反駁呢?
老爺子想的焦頭爛額,自己這孫女啥都好,就是太聰明了!
西游記續集之真假美猴王繼續演著。
這大聖與那行者連打三天三夜,打到觀音菩薩那,打到唐僧面前,打到天宮,打到地府,最後終于來到如來面前。
佛祖對著眾佛講經。
突然,如來笑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斗而來。」
兩個猴子互相拉扯,被八大金剛攔下。
隨著孫悟空一頓告狀,如來這才說道。
「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然又有四猴混世不入此十類之中。」
觀音菩薩問道︰「敢問是哪四猴?」
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
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
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
女孩看著電視,目不轉楮,這是她第一次听到這個名字。
隨後,真悟空大喝一聲,金箍棒揮下,六耳獼猴便被打死了。
徐老爺子看著突然哭泣的孫女,不知所措。
「小若薇,怎麼了?」
女孩轉身,眼淚止不住地流。
「爺爺,真大聖被打死了,嗚嗚。」
老爺爺連忙抱住孫女。
「乖乖,別哭,大聖沒死啊,你看,孫悟空又帶著唐僧去取經了。」
「我不听,我不听,他是假的,真大聖不會這樣的,他是假的!」
老人家沒轍了,只能苦著臉哄孫女開心。
很快,回到家的母親就看到了這一幕。
「爸,她又怎麼了?你別老慣著她。」
「誒,女孩子就該慣著養!」
老人對媽媽講述著事情經過。
作為母親的婦人笑了笑,她是大學中文老師,當然研讀過西游記,所以她知道怎麼正確教導女兒。
「若薇,來,媽媽告訴你,西游記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
女孩對母親還是有敬畏之心的,止住了眼淚。
「西游記講的不是取經的故事,而是講著孫悟空怎麼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英雄的故事。」
「首先從悟空學藝的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說起,若薇,你知道嗎,靈台,方寸,斜月三星,都是指心的意思,所謂悟空,就是指要心無旁騖,孫悟空,就是心猿的意思啊。」
徐若薇听呆了,她能听懂母親的意思,但正因為如此,才會被強烈震驚。
「菩提本無樹,所以根本就沒有所謂菩提祖師,悟空修的道,就是他內心之道。」
「這心啊,就像人一樣,從出生開始的純淨無瑕,一無所知,到接觸社會慢慢成長,先是變成一個天性貪玩,無所畏懼的孩子。」
「這就是為什麼悟空去搶了龍王的金箍棒,去撕了生死簿,去砸了凌霄寶殿,因為他天不怕,地不怕,是一往無前的齊天大聖。」
女孩的眼楮滿是小星星。
「可是,你想想,他做的事都是對的嗎?他憑著自己有武力,把別人對他的包容忍讓全視而不見,自己想干嘛就干嘛,這樣,不是個英雄,他只是一個貪玩的熊孩子。」
「就像你一樣,沒事只會找你爺爺哭,羞不羞!你知道嗎,爺爺就是你的七十二變,你的金箍棒!你比孫悟空還貪玩,你都鬧了不止一次天宮了!」
「媽媽,我不是,我沒有。」女孩因為被母親說中了,氣的臉通紅。
婦人笑著把女孩摟在懷里,哄道。
「你犯了錯,要被媽媽的五指山打手板,所以呢,大聖犯了錯,也會有五指山懲罰他呀。」
「人和心,都一樣,不能一輩子當個小孩子,總是要長大的,這五百年就是孫悟空的成長,就是教會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像你去學校,老師和同學就不會像家里這麼慣著你了,你必須和悟空一樣長大。」
說著,美婦人寵溺地刮了刮女孩的鼻子。
「六耳獼猴,其實就是之前悟空的意象,悟空打死六耳獼猴,就代表他要和過去的自己告別,而按照劇情,接下來,他就要去火焰山,降服牛魔王,你知道嗎,牛魔王不像電視劇里這麼搞笑,他是悟空的大哥,是平天大聖。
在原著里,悟空和牛魔王打了很久,最後借著神仙助陣才降服牛魔王,就像當初二郎神降服他自己一樣,這個過程,就代表悟空徹底戰勝了曾經的自己。」(原著里,只有兩人真的能在武藝上戰平悟空,就是楊戩和牛魔王。)
「九九八十一難就是教會你成長的真經,孫悟空從一開始的肆意妄為,變成一個真正心懷慈悲,為弱小的人著想的英雄,他不屑天庭地府,但他清楚,要想成事,就必須要學會理性,所以悟空不會再因為自己一念之私,亂用武力,他是一個俠,他不需要任何虛名,他就是他,姓孫名悟空。」
說罷,媽媽也想起了小時候听父親講孫悟空的故事,想起了那位偉人的詩詞,說到底,她也是有遺憾的,和女兒一樣,她也想讓悟空反抗唐僧,但她清楚,因為作者的時代局限,導致原著的悟空並沒有達到那麼高的境界。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無論如何,孫悟空,一直都是中國人心中的英雄啊。
可是,在場的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
對于從小孤獨,沒有朋友的徐若薇來說。
她心里不需要一個偉大,理性的英雄孫悟空。
體弱多病的女孩,經常在幼兒園被欺負,所以,漸漸的,她不再愛說話,變得父母認為的文靜。
但她很堅強,所以不會被這些小事而改變內心。
不過,隱藏在內心深處,她其實不想長大,她只想躲在自己家里。
所以她只希望有一個,為她大鬧天宮,踏碎凌霄,放肆桀驁的齊天大聖。
至此,女孩的心中,住下了一只心猿。
一只名叫六耳獼猴的齊天大聖
媽媽,爺爺。
或許是夢境過于真實,少女仍然在不斷喃喃著。
對于徐若薇來說,之前的苦難,其實再如何,都咬牙堅持過去了,都不斷鼓勵自己挺過去了。
唯有對于自己相處十七年的親人無法相認這件事,她無法接受。
少女不斷地在被窩里翻轉。
身子不安地顫抖。
哪怕和白澤生活的短短幾天,其實被照顧地很好,甚至對于從小朋友很少的她來說,是一段很有趣,很難忘的經歷。
但人總歸要面對現實的。
沒了父母的孤單,對于她來說,無外乎天塌下來了。
白天在學校時同學們突然多出來的目光,以及李老師那同情的視線,都讓她很難受。
她想忘記這些,但實在做不到
這幾天白澤不是沒給她去確認,事實上看完之後更絕望了。
因為徐若薇從白澤口中得知,原本自己的家,父母居然生了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孩子
本來少女心中保留著希望,以為爸爸媽媽頂多是忘了自己。
結果知道這個情況後瞬間崩潰了。
白澤哄了好久才緩過來。
其實他還有沒說的,徐若薇的父母,連性格都大變了,夫妻倆完全不和睦,似乎和之前都不是一個人了。
世界線就這樣離奇地變動,仿佛這一家過了另一個人生。
據徐若薇明白的,白澤後來問了文大人。
最後得知,果然是張子安那畜生故意改的,真是禍害萬年的狗雜碎。
無奈這種事文大人也愛莫能助,他畢竟是有自己操守的人,必須以身作則,如果自己為了私情都亂改生死簿的話,那某種意義上就是自己壞了規矩,更加無法讓底下官吏信服了,他本就是新上任,必須得注重這些,不然只會鬧的和之前一樣,那張子安就白殺了!
這世上還沒有生死簿誰敢反復改兩次的
說到底是規則之內,想要改變這個,那就只能打破規則了
但這種事遙遙無期啊。
怪只怪她自己這離奇的命運吧
黑夜中,靈光不斷匯聚,君山島上,湘妃娘娘雕像,栩栩如生。
當年娥皇和女英為夫君舜帝之死,哭死在這里。
而此時徐若薇似乎也對應上了。
少女的淚水從眼角滴落。
灑在了西游記上。
此時正好翻頁到。
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