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桐若有所思。
「我听說她在京市有分公司,有什麼需要的,盡管要跟大哥開口啊。」
顧桐對顧辰道。
他們堂兄弟以前關系就不錯。
穿的時候,就在一起玩兒了。
只可惜顧辰還小,顧桐可比他大了好幾歲。
他每次跟在他們後面,總是有種被嫌棄的對象。
如今大家都長大了。
顧桐也知道,顧辰現在的生意也做得很大。
「我們單位都用的是你們公司的通信手機,質量也挺好的。」
「那就好,再多拿幾十台也沒問題的。」
「哪里要得完那麼多?」
「這手機現在更新很快。
目前最火的是智能手機,可以打電話的同時,也可以上網,還可以做很多事情。
我們公司也在開發一些小程序,很適合各個單位使用。
平時開會什麼的,也能用得上。」
顧辰介紹道。
顧桐當時就瞪大眼楮道︰
「還可以開會使用?」
「當然,非常實用的。」
顧辰道。
說完,他把手機打開,調出一個軟件,很快就跟方剛還有紀遠和劉玉蘭聯系上了。
這個軟件就是他們四個人互通關系時候使用的。
屏幕上可以看到另外三個人在做什麼。
他們跟顧辰打招呼道︰
「老板,不會現在有什麼指示吧?」
「當然不是,只是跟我大哥閑聊天而已。」
「那行吧,祝你們聊天兒愉快。」
顧辰把電話給掛了。
顧桐在一旁非常吃驚。
「這麼說,我也可以用這個跟你的嫂子和佷子聊天兒?」
「當然可以,只要他們在國個也有信號,也有這個手機和軟件。」
顧桐覺得這個手機和軟件好,當場便道︰
「那我把手機和軟件寄給他們好了。」
「不用了,我們牌子的手機在國外也有售賣的。
可能比國內還要貴一點兒。
你讓嫂子和佷子去門店拿,我讓銷售部的打聲招呼,免費給他們送。」
「那行,那就謝謝你了。」
顧桐有些激動。
這樣以後就不用只能打手機,見不著面兒了。
顧桐由衷感嘆道︰
「如今的這社會可真是好啊。」
「是,大哥,你還記得有一本叫未來之家的書嗎?」
「未來之家?」
「對。這書里面早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就已經把這些寫在里面了。
里面還提到了科技在各個方面和領域的運用。
就比如醫學上的機械臂,可以代替人來做手術。
采用激光的手段,拔除人體內的病灶時,又快又準。
還減小出血量,減輕病人的痛苦。
是不是很神奇?」
「的確是很神奇,你說八十年代就這樣的奇書了?」
顧桐又追問道。
「不是奇書,而是科幻小說。」
「對對,是科幻小說。
是誰寫的?」
顧桐忍不住問道。
顧辰並沒有回答,只道︰
「我當時會想到投身通信行業,研發制造這些東西,就是因為受到了那本書的啟發。
事實證明,那本書里寫到的生活,並不是未來。
就是現在。
只不過它出現的時間早了快二十年。」
顧辰感嘆道。
說是科幻小說,倒不如說是未來世界的一個預言。
而上面提到的各類新奇的玩意兒,都一一實現了。
比如高速公路,超市,快餐店,在這個時代簡直就是遍地開花。
房地產開發成了每個城市發展的重要舉措。
但其中存在的風險也不言而喻。
顧辰想到了自己來這兒的目的。
「大哥,我這次來,還真是想請你幫幫小雅。
他們公司正在招標一塊地的開發權。
不過她沒有具體說是哪里的地。
听說現在有些棘手。
所以她才會利用周末的時間來這邊開會。
就是希望能拿到那塊地。」
一听說是來拿土地開發權的。
顧桐便若有所思道︰
「這京市如今很多區域都在開發。
就是不知道你說小雅要拿開發權的地是在哪個區?
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
我們也要按程序和政策來。」
顧辰點了點頭︰
「如果按照實力來,我當然相信小雅的公司沒有問題。
就怕有一些公司是不按實力來,而是走的其它渠道。
這對小雅的公司來說,就太不公平了。」
顧辰提出了自己的擔心。
顧桐恍然,指著他晃了晃手指道︰
「好,我明白你什麼意思了。
我一定會想辦法幫你把關的,絕不讓你的小雅吃虧。」
「那就太謝謝你了,大哥來,我敬你。
今年過春節要是不出國的話,就到津市來和我們一起過年。」
「好,一定,我也很想二叔和二嬸兒。
有空一定來。」
顧桐說的二叔二嬸兒,就是指的顧長明和傅雪。
兩個人約定好了,只要顧桐不出國,就會去津市。
再說劉雅去了公司之後,就召開了緊急會議。
目前來講,招標會還沒有開始,並不清楚有沒有把據拿到標的。
只是因為不確定,所以分公司的領導人才給劉雅匯報了這一情況。
還分析了另外五家公司的情況。
所謂的五家公司,其實是五位在京市很有地位的人,都在爭這一塊地。
而和這五家公司相比,劉雅的分公司似乎是最沒有發言權的。
也就是說,一旦真的去爭,很有可能機會就是那五家公司的。
分公司的負責人把劉雅找來,是希望能增加勝算。
劉雅則打算在公司開完會之後,就去會會那五位公司的領導人。
不過同行之間會面,是不可能談到這次競標大會的。
誰也不傻,不可能把底標給暴露出來。
這樣不就是被別人刺探到軍情了嗎?
但劉雅有她的能力,那就是,可以提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只要和這幾個人見面,就能大概知道,他們對這次開發權競爭有什麼想法。
到時候就能知己知彼了。
她打著自己的算盤。
不過第一家打去電話,說是請吃飯的時候,就被對方拒絕了。
顯然對方就像是知道,和劉雅見面,沒什麼好事兒似的。
劉雅也不急。
反正還有另外四家,一家一家的來。
這五家,分別姓袁,邵,秦,萬,林。
他們對應的,都有一定的家世和背景。
這里不一一介紹。
拒絕和劉雅見面的,是袁氏負責的那家公司。
劉雅又分別給邵,秦,萬,林打了電話。
有兩家,也就是秦家和林家給了回應。
這兩家在京市的地位也相對較弱一點兒。
也就是說,另外三家是不怎麼看得上劉雅的請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