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三章 離 別

此時段有眼觀心,心隨氣,全身布滿真氣,遇襲自動反震,對周遭情形視而不見,听而不聞。

高千山大驚失色。靳溢亦自驚駭,他本欲半分半分減力,但覺段有內力排山倒海而來,自減半分,則一瀉千里,重傷無疑!要提醒段有,卻無法開口,此時張口氣即外泄,與收半分勁力後果一般。

正在此時,門內倏忽飄進一人,停于靳溢、段有兩人前,失聲而道︰「大哥,段兄,你倆怎的如此?!」

來人卻是靳鑫!

靳溢心內大喜,急示意靳鑫抵住段有。

靳鑫腿成弓步,伸出雙掌,緩緩抵至段有前胸。靳溢撤了半分力道,忽見靳鑫雙臂微微顫動,急用力抵住段有雙掌。過得一陣,再撤半分力道,再用力抵住。如是五次後,段有亦緩緩減力,兩人分開,各自長出一口氣。

靳溢暗呼僥幸。段有卻是呼了口濁氣。

兩人同時問靳鑫︰「你怎的來此?」

靳鑫道︰「我來救師弟。」卻見靳溢苦笑搖頭。

段有問︰「你師弟,是何人?」

「孫晉。」靳鑫說,「吾教少教主孫晉,听聞被五大頭人拘禁,靳鑫特來向城主討人。」說著轉向高千山,行了一禮。

殿內一時靜默。過一陣,靳溢忽說道︰「城主,段小友,我先告辭了,那樣東西,待我重新查過。」便要離去。

高千山說道︰「靳門主且慢,吾米教少教主孫晉等諸人,你與此少俠……噢,令弟靳鑫帶回去吧,此後事宜,我與孫斯理論,倘若吾米教一意孤行,定要擾我羊苴咩城,壞我民風例俗,我不惜揮師瓊州,直搗其老巢!」說畢叫來門外親兵,讓其傳旨放人,之後大步殿而去。

高千山一走,即有守殿兵士進來,欲清殿閉門。段有請其殿外稍候,先謝過靳鑫相助,又留靳溢,說有事相議。

靳鑫向段有告辭道︰「我去大牢接少教主,即刻離開羊苴咩城,段兄,改日再敘。」又附于他耳旁,低聲說,「我助段兄一臂之力,鳳、凰、台。」說畢詭秘一笑,跟隨親兵而去。

經方才一戰,段有已對靳溢心生佩服。兩人空手過招時,若其全力施展,他已然落敗。江湖之人,實戰最是能察其品行,遂欲將繼絕環之事明言相告,以開月兌高千山,確保其安全。

即與靳溢至殿內里首,坐定。段有小聲說道︰「前輩所言圓形之物,晚輩知道,因其絕密,幾無人知。」

靳溢臉色突變︰「你知……繼絕環?」

段有不語,從懷中取出一布包,層層剝開,露出玉玨,說︰「此為母親遺物。」見靳溢面露疑惑,遂將玉玨一分為二,說,「此物正是繼絕環。」便將其中奧秘與傳聞簡略說于靳溢。

靳溢恍然大悟,說道︰「少俠真乃仁義之人,你若不明示這些,我如何能知?倒是冤了城主。我知此秘密,是十幾日前一游方郎中所言,那時他于珠崖一山上采藥,不慎滾落,懸于山崖,正遇我路過獲救,他便透露于我,只道羊苴咩城城主手中,有物名繼絕環,關乎一大寶藏,藏有無數兵器與財寶。」

頓得一頓,他接著說道︰「據我靳氏族譜所記,我珠崖靳氏,乃古時黃帝後裔,由此緣故,我祖上有一夙願,即一統天下,承繼黃帝榮光。漢朝時,先祖組建黃巾軍,橫掃中原,無奈最終落敗,我氏幸存者遠避珠崖,更名換姓,數百年來,其志不泯。」

靳溢仰頭嘆一聲,續道︰「直到數年前,我遇到尊師無為先生,他一番肺腑之言,如醍醐灌頂,我方消了此念,不再一意偏執。尊師言道,天下黎民百姓,受戰亂之苦久矣,現我神州大地,有國十數個,本已紛攘不寧,雖則差強人意,然數國制衡之下,百姓尚能喘息,晉朝兩湖、江南之地,已是國安民穩。靳氏若起兵,勢必江南大亂,江南亂則晉朝亂,晉朝亂則天下大亂。到時天下百姓皆浸戰火,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同為炎黃子孫,靳氏于心何忍!

「從那之後,我不再執著復國,尊師炎黃子孫本為一家之言,牢鐫于心。想當今神州,十數國並起,終戰亂不止,理應大同,方能國泰民安。若是有秦皇嬴正、漢帝劉邦這般人物,能快速一統天下,我靳氏願鼎力相助。

「故爾,得知繼絕環秘密後,我思量了一番,即來拜訪城主,先提出萬金交換,後支你出殿,明告于城主,提出助城主謀取天下。想羊苴咩城兵強馬壯,城主高千山亦是當今英雄豪杰,有此寶藏後,無疑于如虎添翼。哪料城主非但不知此環為何物,更無意逐鹿中原。我倒是唐突了,更不知此物乃五玉合一。

「至于孫晉被拘之事,我是到此處後,听坊間傳聞方知。孫晉乃吾米教主孫斯之子,孫斯又是我故交,故人之子,不可不救。另則,愚弟靳鑫與孫晉師同門,若是被其得知消息,依其性情,勢必將事情鬧大。未料他已知曉,幸而並未胡鬧,直接來找了城主。」

段有听罷,即將玉佩遞于靳溢,靳溢細細看了,還于段有,說道︰「你母親遺物,自當由你保存,待我訪得另外三塊,合而成環後,我們同去起寶,再獻于明主,如何?」

段有承應。他本欲將高千山那塊玉佩給予靳溢,又想未經高千山首肯,不能擅自作主,便裝好玉玨,送靳溢出府。

次日一早,段有練完功後,即向段和平宅院走去。按約定,每日上午他去頭人家向段佰、段博等人傳授打狗棒法等功夫,午後指點何、尹、張三家後生。

剛院門,見高千山一親兵匆匆趕來,說是城主相邀,有要事商議。

確是了大事︰五大頭人齊齊失蹤!

前殿之中,高千山坐立不安,一殿文武大員、段博、何一恭、昌家隆及尹、張兩家幾人滿臉焦慮。段有進殿後,眾人一說,即知原委。

卻是今日早朝時,五大頭人皆未到,高千山派人傳喚,五家才知情形不對。乃是夜間五人聚于鳳凰台大廳議事,一夜未歸,五家家人皆以為頭人留宿鳳凰台,一早徑直去了城主府上朝,未料卻是失蹤了!

五大頭人齊齊失蹤,自是非同小可。高千山下令全城找尋,繼爾想到夜間靳鑫越牆入城主府之事,猜測與靳鑫有關,即邀段有前來,一同參詳。

段有思忖一陣,忽地腦中靈光一閃,記起夜間靳鑫離開時所言及其詭秘笑容,也未說破,只道︰「此事難料,請五家家人隨我到鳳凰台實地查看。」

何一恭說︰「我們已在鳳凰台細細查了,除了打斗痕跡外,再無其它。」

段有說再去細查,便率高躍飛、段博、何一恭、昌家隆諸人前往鳳凰台。

鳳凰台上,一廳六室。室在大廳兩端,五大頭人議事之余,可于室內憩息。大廳之中幾案破損,間有布片、發絲,顯是經過激烈打斗。

段有細查之下,終于發現線索︰一案幾之上,有齒狀物劃過痕跡。顯是靳鑫飛輪所致!

夜間靳鑫向段有一字一句說鳳凰台三字,五大頭人應被拘此處,亦或不遠。

段有下了鳳凰台,四下里一張,一旁高躍飛與段博說周遭早已搜遍。

段有不語,手持竹棒,向台壁上咚地一杵,繼爾一步一杵,沿台壁而行。

「我知道了!」一尹姓壯年人突然喊了一聲,向段有說道,「鳳凰台下確有一空墓穴!」

段有喜道︰「在何處?」

壯年人急至一處,說︰「就在此處。」說著抬腳踏去,卻無空通之聲。段有竹棒杵過,亦覺瓷實。壯年人肯定道,「就在此處,二十年前,吾米教數人曾在此穴居,墓門即在此處。」

段有竹棒杵了數塊大石,隱隱覺得一石有異,細瞅之下,果見一塊三尺見方大石,四周並無灰漿與其它大石粘連,心道,是此處了。段博與一少年二人齊推那大石,卻是紋絲不動。

高躍飛說聲讓開,扎一馬步,雙掌「呯」地推去,亦無果。他「欸」了一聲,瞧瞧大石兩邊縫隙,似已明白,將手指伸于一邊縫中,摳住大石,往一邊猛一使勁,大石仍是不動。段博等人欲搭手,卻是只能再容得一人。段博遂與高躍飛一起用力,大石卻依然不動。

段有笑笑,說︰「我來。」即支開二人,腿成弓步,十指入縫,真氣運轉間,大石緩緩移動。高躍飛等諸人嘖舌不已。

大石挪出寸許,段有轉身移另一邊,如是左右反復數下,大石已移出壁面一尺許,便張臂抱石,左右挪動,不一時,大石移出,足有三尺厚,現出一幽幽黑洞。

眾人點了火折,跟于段有身後,貓腰進洞。進內丈許,洞即變大,能容三人並排直立行走,卻是一路斜斜而下。

十余丈後,眼前豁然開朗,即見高萬山、何重子、段和平、牟志昌、張家頭人及五個家人在一大石室之中,皆口塞衣袍布,被縛于石幾、石條之上,瞪眼向這邊望著。(到縱橫中文網看正版《繼絕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