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七章 段家人

夜間,段有問無為先生,為何不向拓跋嗣傳些掌法?無為先生嘿嘿一笑,說道︰「我知你有此一問,你實是相問,我與你萍水相逢,與拓跋嗣父子交往已久,卻為何選擇了你,是吧?」

段有稱是。

無為先生說︰「拓跋嗣與其父一般,志在天下,卻不能成為武林翹楚。」見段有直眼望他,接著說道,「爭霸天下,不在于武功高低,而在于胸中韜略。縱武功天下第一,也只是匹夫之勇,反而會激發自身好勇斗狠之心,于自己、御下子民皆有害無益。先前拓跋嗣想要我傳授游龍掌,我未應他,蓋因如此,況他內力不足,也不宜使游龍掌。我將緣故說了,他便從了我意,不再執拗。我只是點拔了他劍法而已。前日當他得知我要傳你游龍掌,他听了不憂反喜,你道為何?」

段有搖頭。

無為先生一笑,說道︰「你心中本無半點念頭,故爾不知其意。我要傳你游龍掌,說明你無爭霸天下之心,你無此心,他則無你這一強大對手,是以……你倆倒是會成為很好的朋友。」

段有恍然而悟。忽然記起一件事來,問道︰「姚仁也無爭霸天下之心?」

無為先生笑道︰「你即已知曉,我也不瞞你,是了,姚仁是我第一個弟子,但我只傳了他游龍掌招式,並未傳運氣之法,一是他內力尚欠火候,二是……我家族中不允許向他人傳運氣之法。」

「那……為何卻要傳我運氣之法?」段有好奇。

「你體內真氣強橫,以你這般年紀,實是我生平未見,傳你運氣之法,你才能將游龍掌發揚光大,我欲罷而不能。」無為先生說,「傳你運氣之法,亦是我族中長輩們商議而定的。」

听無為先生這般說,段有愈發好奇,傳授功夫,卻要族中長輩商定,聞所未聞。欲要問個究竟,但段有轉而一想,此事有可能牽扯到他盛氏機密,若無為師父不明言,還是不問為好。遂不言語。

無為先生思忖一陣,說道︰「我將實情告于你吧。」遂說出一番話來。段有听了,心中震動,良久無語。

原來無為先生這盛氏一門,其遠祖乃是盛國國主。盛國地處魯、豫之間,後被齊國所滅。當時盛氏一門個個武功高強,齊軍來攻,率眾誓死守城,城終破,盛氏一門及城中軍民幾乎被屠殆盡。盛氏只一人逃得性命,其于之後數十年里,殫精竭慮復國,終究無望。于臨終之前,終于大徹大悟,遂立下鐵規︰凡吾後人,皆不得復國,耕讀傳家,安分守己。

無為先生說到此節,贊嘆道︰「遠祖當年鐵規,實是救了我盛氏一門。立國亡國者,勢也,絕非武功高強就能定奪。我盛氏族人,秉性剛直,疾惡如仇,遇事又不善融通,執掌一國,往往法責嚴峻。天下百姓,皆希冀太平安穩,當年齊國來攻,若不死戰,何以落個屠城下場?皆是炎黃子孫,齊國姜氏要治理盛國,只要善待百姓,有何不可?為一己權力私欲,殃及全城百姓被屠,遠祖當年想是想通了此關竅,追悔莫及,才立下鐵規,保全了族人,也使一方百姓免了戰亂。」

由是如此,數百年來,盛氏一門謹遵祖訓家規,竟是人丁興旺,枝繁葉茂,成為魯中世家。其家傳武學,即為游龍掌,族規定為代代只傳一人,且傳子不傳女。

至無為先生祖父一輩,創出運氣之法後,游龍掌威力大增,聲名遐邇。族中又定下規矩︰游龍掌運氣之法,概不外傳。

「族規為何定為代代只傳一人?」無為先生自問自答,「練武有益,但人皆有貪心,人一旦習武,在亂世之際,難免生爭強斗狠之心,此心一生,即要爭霸,小則霸一方,中則霸一國,大則霸天下。爭霸之際,四海不寧,生靈涂炭,于百姓無益,于己更無益。只傳一人,即是抑全族爭強斗狠之心,由一人延續家學,若是家人遇禍或被冤枉,即由此人出面護族。」

「如此說來,師父倒是重任在肩。」段有說。繼爾又道,「傳我運氣之法,難道是族中出了大事,讓我助師父護族?段有義不容辭!」

無為先生說︰「並非如此,族中商定傳你運氣之法,緣故有二,一是你救了我小姑,已有護我一族之舉,我族乃是報答;另則以你資質與根基,不出數年,即能模索出運氣聚力之法,我族只是做個順水人情而已。」

段有一笑,算是認可了無為先生之言。以家傳絕學報答,足見盛氏一門誠意。

無為先生又道︰「此游龍一十八掌,完全會者,應只你我二人,將來若有品行端正者,你亦可傳其招式。若有為帝為王者性情殘暴,嗜殺平民百姓,當憑此警戒或誅殺,又名降龍十八掌,一人力有不逮時,可再傳一人,招式與運氣之法皆傳。」

「降龍十八掌,專誅殘暴君王,好!」段有胸中豪氣頓生。

次日一早,無為先生即離去。段有又在平城待了數日,將游龍掌後十五掌習練至小成。十二經脈倒是無須再行專門習練,游龍十八掌已將十二經脈囊括在內。

只是仍無半點段玲音訊。離擂台比武已過了近兩月時日,想來妹妹不在魏國。段有便打算向拓跋嗣辭行,離開平城,先到洛陽,再返回涼州高溝堡,一路打听,按與陳積、陳忠、陳聚約定的時日趕回。若仍無消息,再行定奪。

這日夜間,段有正要出門去世子府,忽一故人來訪。

是陳義,數月前從涼州高溝堡瑞安府逃走的陳義!

陳義進院後徑直入屋,于幾案上提起茶壺,沏了一盞,徐徐而飲,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

段有冷冷說道︰「你叫陳義,還是姚義?」

「敝人姚義。」他說道,「江湖上‘仁義二杰’之一、大秦散騎常侍將軍、此次出使北魏國的使者,姚義是也。」

段有听聞這幾日姚秦國的皇子姚弼來魏國和親,想是姚義陪同而來。他可不管他使者與否,喝道︰「好,姚義!喝過此盞茶後,交出《青囊書》或是自斷一臂,二選一,之後滾開!」

「痛快!」姚義將茶盞一頓,「我喜歡痛快,第一,《青囊書》定會交于你。第二,那圓形之物」向段有低聲說句「我倆都勿說出它名字」,之後接著說道,「那物什十之八九在你們段家人手中。那物什實是我家傳之物,非‘佛面雙蠍’的,你幫我找到。第三,你拿那物什交換《青囊書》,我另加一個人,段玲!」

段有忽地氣粗,失聲而道︰「玲兒在哪里?!」

姚義盯著段有眼楮,說︰「交出那物什!」

段有急道︰「我實不知那物什在哪里,你還我玲兒,我幫你找到那物什,段有絕無虛言!」

姚義雙手一攤︰「我尚未找到令妹,不過有點線索。」

「告訴我線索,我承諾不變!」

「不行!」姚義說道,「據實說吧,我姚義是小人,且以我小人之心度你君子之月復,我可不想雞飛蛋打。段玲是你的命,那物什是我的命,咱們一命換一命,我定會全力找尋令妹,且絕不傷害她。至于《青囊書》,搭配物而已,我來時未帶,若帶了,沖你方才承諾,我早已還你了。走了!」便欲出門。

段有擋住,說︰「說出玲兒下落,否則你出不了門!」

姚義仰首哈哈哈大笑。就見院門內進來兩人,一人魏軍裝扮,另一人秦軍裝扮。

姚義指著秦軍裝扮之人,向段有說︰「此乃我大秦飛馬將李粟。」又指向魏軍裝扮之人,「這位軍爺是魏國拓跋世子所派,專門在外面保護你的,外面還有十幾人。你說,我倆這架,能打起來嗎?」說完,昂首挺胸出門而去。

姚義離開不久,一個黑影自屋頂輕飄飄落下,尾隨而行,一直到姚秦國皇子姚弼住處,見姚義進去,自言自語道︰「有哥,我幫你找到妹妹、奪回《青囊書》,讓你驚喜一場。」

是楊惠彬!

此時,段有正向世子府走去。

姚義說有了玲兒線索,玲兒極有可能在姚秦國,否則他沒那般自信。段有想即刻向拓跋嗣辭行後連夜出城,趕往姚秦國找尋玲兒,若能遇到師兄姚仁,則再好不過。

到世子府前,見大門緊閉,門前只有兩個兵士守衛,卻是面生。段有數次來世子府,府中兵士皆已熟悉,今見換了新人,也不為異,就向守門兵士行了禮,自報名號,請求通報。

哪知兩個兵士卻對段有毫不理睬,段有只得再說一遍︰「涼州段有,拜見世子,請軍爺通報一聲。」

兩個兵士望了段有一眼,仍不說話,就似啞巴一般。

段有只好隔門朗聲說道︰「慕容幫主何在,段有求見。」

過了一會,听得院內有腳步聲至,接著府門開了一道縫,慕容易閃身出來,挽了段有胳膊,沉聲說道︰「世子在內院,有請段公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