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章 大漠深處

這是父親教的日月混元功法,說是日前後一個時辰,是天地陰陽之氣最為濃郁、最為純淨之時,每日此時吸納,可強身健體,寒暑不侵。學武之人此時習練,可事半功倍,長此以往,則丹田凝實,氣力大增。段有自五歲練起,幾乎日日不綴。

練過日月混元功之後,段有尋著挖了些蓯蓉、鎖陽,折了一捆柴禾,回到窩鋪。午後,他練了一個時辰的段家棍術功,就又去尋找蓯蓉鎖陽,捊沙米,拾柴禾。趁著秋天,得多準備食物和柴禾,尤其是柴禾。老人帶的火石不多,需要儲火種,不能讓火熄滅,故所用量大。

二十多天後,黑獒丹增已完全康復,日日跟著段有,奔跑如飛。段有便在下午和丹增一起去捉兔子。兔子很多,一天能捉三四只,段有晾曬了很多兔肉干,偶爾還能捕到黃羊。

段有也漸漸知道:此處名叫青土湖,介于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間;老人名叫韋陀,是極西一個叫加德滿都河谷的人,十年前與丹增發前來中土,三年前來到涼州,被一伙兵匪搶劫,又遭彌勒教教徒追殺,逃到此處。有天在湖邊沼澤地一沙包上摘食沙棘果時,被蝗蛇咬傷左腿,氣力大減,幾成廢人。後來毒氣蔓延,無法解除,韋陀只得將一整條左腿咬牙齊根砍下,雖保得性命,但毒已侵入五髒六腑,身體虛弱至極。

盡管老人說這些時神色平靜,段有卻听得驚心動魄,一想起自斷一腿時的慘烈,就心悸不已。

段有讓韋陀帶他和丹增到那片沼澤地去過,未費多少周折就找到了蝗蛇。那蝗蛇和螞蝗差不多大小,體型也相同,只是頭部尖細,呈褐黑色,平時在水邊洞中,一有刺激則游,速度如箭,活動範圍不大,丈許以內。後來段有帶著丹增又去過幾次,他總覺得這蝗蛇毒能解,但又想不辦法,只得作罷。

段有每日練功不綴,漸漸覺得身體有了變化,小月復內暖烘烘的,腿腳勁力勃勃,走路時隨時都想跳躍,手上氣力也似在快速增強。段有不知,這其中很大緣故其實在于蓯蓉和鎖陽,這兩種沙漠至寶,只要服食其中之一數次,普通人能精氣充盈,練武之人更能大增功力,段有日日將其當飯吃,練功自是一日千里。

段有練功時,韋陀老人一直在笑眯眯地看,這天,他忽然對段有說:「陳道友,你每日早上練的那日月混元功,我看不懂,我們那里練武功,是從淬體開始的。」

「甚麼叫淬體?」段有頗有興趣。

「淬體就是練肌肉。」韋陀說,「淬體時,先在身上裹上布,用木棍打,皮膚會慢慢變硬,繼續打,皮膚又慢慢變軟,之後便做俯臥撐、仰臥起坐,舉石頭,幾年後,身體瓷實,有了大塊肌肉,氣力也大了,才練招式。」

韋陀的話,像是為段有打開了另一扇練武之門,段有天生對武學領悟力極強,一下就想到,將父親教的,和韋陀說的,兩兩結合!

次日,練完日月混元功後,段有就將自己月兌得赤條條的,在沙坡上練「鯉魚打挺」,這是五歲時父親教的,段有初時練了一個多月才能打起,如今正好可淬後背,效果應較裹布棍打差不了多少。練過三十六下「鯉魚打挺」後,段有又練「丹增撲狼」——這是他自創的招式名稱——身體展開,往前一撲,在沙上滑行一段距離,作三個俯臥撐,也不站起,像丹增一樣手足並攏,足蹬手伸,再往前一撲滑行,再作三個俯臥撐,再前撲滑行,如此反復三十六次。段有前胸後背火辣辣的,手臂酸困。

丹增一直跟著段有跳躍,後來見他動作單一,已無興趣,跑到窩鋪上叼來棍棒,往段有面前一丟,左撲右跳,意欲和他玩耍。平時段有練段家棍術時,丹增常追著棍棒咬,段有就和它耍幾下,此時乏困,不想動彈。丹增見段有不理不睬,就低聲咆哮,作勢欲撲。段有坐于那里,揚起棍棒,意欲唬開丹增,未料丹增一撲而上,從段有手中生生搶走棍棒,人也被撞得從沙坡上倒滾了下去。

段有站起,見丹增站在沙梁上,望著他,威風凜凜,跂高氣揚。段有一指它道:「惡丹增,你來真的呀,好好好,我們就大戰三十回合。「說著走過去撿起棍棒,一棍掃去,丹增一躍避開,再掃,再避開。段有漸漸加大力道,還是沾不了丹增皮毛,倒是被它又奪了棍棒撞倒。

段有連連吃虧,心中已有火氣,便施展涼州棍術,夾帶段家棍術功法,掃、挑、點、撩、繞、擊——向丹增劈頭蓋臉進攻,意在擊中一次,挽回面子。哪料到,他暴風驟雨般的進攻,還是奈何不了丹增,丹增避了幾避,瞅個破綻,極速撲來,再次將他撲倒,手中棍也再次月兌手。

段有沮喪地大叫一聲,丹增見他臉色不善,叼著棍棒一溜煙跑回窩鋪,鑽于韋陀身後,賊頭賊腦。

次日,段有在淬體之前挑戰,依然落敗,連丹增的毛都沒沾。第三日、第四日……一連斗了七日,結果與第一第二日一模一樣。

段有冷靜了下來。

細想原因,段有得結論:一是氣力不夠,抗不住丹增;二是手上無勁,握不牢棍棒;三是速度不快,追不上也避不開丹增。

找到原因,就要對癥下藥。

于是段有便在韋陀的指點下,列了練功計劃:每日一個時辰日月混元功,三十六下「鯉魚打挺」,三十六下「丹增撲狼」,抱舉三十六下大石頭,左右手照目標各扔一百零八次小石頭,左右手指照目標各彈一百零八次小石子;同時,每次手與地接觸,都要有意用手指插地,抓捏沙土,每天要從沙丘陽面爬上、躍下三十六次;還有,每天和丹增到青土湖中戲水半個時辰,冬天除外。其余時間,除去拾柴禾、挖蓯蓉鎖陽、捉兔子、烤肉食等外,段有就和丹增比武、打斗。

在于丹增打斗的過程中,段有漸漸將涼州棍術與段家棍術融為一體,且自行琢磨一些招式,打斗時不拘招式,隨勢而使。與丹增的爭斗也從開始的一敗涂地慢慢轉為能抗衡小半個時辰,盡管仍被丹增撲倒,但被撲倒次數越來越少,被搶去棍棒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偶爾還能擊中丹增。

有天,段有堅持了半個多時辰後,才被丹增撲倒。但在段有倒地之際,手一甩,一塊拳頭大的石頭砸在丹增腿上,丹增夸張地叫一聲,遠遠躲開,再行撲過來時,段有又一石頭飛去,擊中丹增,丹增吃疼,怒目而向,卻不敢撲來。段有飛石追去,丹增落荒而逃。

段有洋洋得意。終于贏了!

沒想到,這一天竟成了一道分水嶺,從此以後,段有再也沒被丹增撲倒過! 一看情形不利,他就飛石頭,讓它近不得身。後來石頭變成石子彈擊,效果亦是一樣,再後來段有只用棍棒,照樣能逼住丹增。

不知不覺,八年過去了。

段有已成壯碩少年,渾身皮膚黑紅如銅,肌肉塊塊,堅硬突凸,刀刺不入;手指若劍,似能洞穿一切;走路欲躍,上沙丘如履平地。尤是小月復丹田之中,終日真氣勃發,鼓動欲噴。手中棍已使得隨心而動,純熟入臻。丹增已非對手,進攻時在他眼中已破綻百,閃避時速度亦不夠迅捷,當年在他面前威猛無比的黑獒,現今已成他腳下病貓!

段有興奮不已,自覺已能打敗任何對手!

正在段有思忖著與韋陀、丹增一起走沙漠時,忽然一人飄然而至,引發了未料到的變故。

這日黃昏時分,段有正在烤兔肉和魚肉,忽見從前方沙坡上走來一只駱駝,駱駝上騎坐一人,一只眼罩著一鏡形黑罩,滿臉橫肉,正是當年追殺他兄妹的獨眼鬼——漠北五虎中的老大,神虎額日敦巴日!

這獨眼鬼當年被人重金所聘,率白虎、黑虎、紅虎、青虎前來涼州,本欲在西北創一片天地,未料在抓捕段珍一家時弄得灰頭土臉,不但未抓到一人,還接連折了四人。當年威震大漠、令人談之色變的漠北五虎,只剩下了他一人。數年過來,他意興闌珊,遂不告而辭,搶了一峰駱駝,橫穿沙漠,意回漠北。在沙漠里走了兩天一夜,路過青土湖要歇息時,見到了段有、韋陀的窩鋪。

獨眼虎見是一個腰圍皮的黑臉少年,旁邊坐著一個病蔫蔫的獨腿老人,還有一條高大的黑獒,就吆駝徑直到窩鋪,一躍身從駱駝上跳下,說烤肉真香,大爺我真有口福,就伸手向烤肉抓去。

段有一直冷眼看著獨眼鬼,這會兒突然一聲暴喝:「獨眼鬼,不認識小爺了嗎?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說著操起一齊眉棍,指向獨眼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