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四十四章︰海外通商

活佛喇戈的騙局順利解決,在長安風靡一時的輪回教也終得瓦解,涉案的僧侶以及在背後推波助瀾的官員,一並被擒拿歸案。李世民親自監督案件完結之後的事宜,將輪回教說的贓款盡力追回,歸還百姓。

朝中上下,一片歡欣鼓舞,李世民聖賢之名,再度綻放光彩。

這次案件之中,李昊除了在審理喇戈之時嶄露頭角,後續工作全都未曾露面,將所有功勞全部交給了李世民。大唐終歸是李家的,李昊這個異國君主若干涉太多,恐會引起誤會。

隨著這次風波的平息,連帶著連年征戰引發的後遺癥,也一並得到緩解。李昊當日在殿堂之上的慷慨陳詞,徹底讓世人了接到了軍人的職責。

生而為人,鮮少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可軍人戰士,即便知道九死一生,依舊要奮勇殺敵,飛蛾撲火。這不是他們不懼生死,而是知道身後還有家人,還有家園。

李昊作為靈輝軍主帥,每一戰皆是沖鋒戰前,身先士卒。戰後幾乎掏空國庫,安撫百姓,所做之事,可謂是仁至義盡,若這般還有人記恨與他,實在有些無理取鬧了。

很快,輪回教舊址被李世民花錢買下,新立了一個祠堂,將這幾年來戰死沙場這的排位,盡數供奉于祠堂之中,供萬人祭拜,享受人間香火。

一直記恨李昊的周夫人,也在公堂之上那一番對話後,徹底醒悟,甘願出家為尼,成為了祠堂的主持,管理這萬靈之祠。

看著長安日報頭版頭條上說些萬靈祠的消息,李昊微微一笑,將報紙放下。

「歷經一月籌劃,總算是穩定了民心,陛下果真好手段呀!」李昊笑著朝李世民拱拱手。

同為一國之君,李世民統御一國的手段,可從不必李昊來的弱。古時迷信,有死後為鬼的假說。養靈設祠,讓失去戰士的靈魂享受人間煙火,便可少受苦難,早日投胎輪回。

這一套在百姓甚至是軍隊兵士們那里十分好用,自從萬靈祠建成以後,便在無人會哀嘆戰爭,軍士們也都已死後能入萬靈祠為榮。大唐軍隊上下,士氣大振。

李世民可不會理會李昊拍的

馬屁,轉而問起了另一個問題。

「這幾年打仗引發的後遺癥,如今已在你的籌劃下徹底消除了,那麼接下來,不知鎮安王爺想要做什麼?」

李世民依舊記得當日,李昊借著幾分醉意說的那句話,鎮安王的目的,可不僅只有如此。

正如那一日兩人討論過的,窺視中原風貌土地的國家,可不僅僅只有突厥東瀛。從年前只是因為中間隔著突厥,他們才不好動手罷了。

如今突厥以滅,未來之事會如何發展,可就不好說了。

李昊也看出了李世民的擔憂,不禁苦笑一聲︰「老李,你把我李昊當成什麼了?我雖善戰,卻絕不會好戰。放心吧,大唐和李氏王國的境況我看在眼里,元氣未復之前,我不會再戰了!」

「這就好,這就好!」李世民听到他的保證,這才緩緩松了一口氣。

以李昊的智謀與手段,若他真像開戰,自己這個大唐皇帝還真不一定攔得住他!之前出兵討伐契丹,不也是李昊一手策劃的麼?

「那麼不知鎮安王爺,如今想要做什麼?」

李昊擺弄著手中的茶杯︰「耽擱了這麼久,我也該會李氏王國了。甩手掌櫃當了這麼久,總不好一直讓她們為我代勞吧,偶爾還是要自己管管事情才行。」

「這幾年征戰,你我兩國兵力損失頗大,小李我也不跟你繞圈子了,我知道你鬼主意多,如果有什麼好辦法回復軍隊元氣,就趕緊說出來。」

李世民甚至軍隊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這幾年征戰四方,大唐雖然和李氏王國聯手打下了大片土地疆域。可戰場死傷慘重,大唐的軍隊數量,也銳減了五成以上。沒有足夠的兵力捏在手里,就算是李世民,心里也是慌慌的,

李昊點頭說道︰「辦法倒是有一個,你我兩國以仁義為先,咱們招兵,決不可抓壯丁,必須讓百姓們自己願意。古人雲,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我們征兵的條件令所有人無法拒絕,加入軍隊的人自然會絡繹不絕!」

「你也說了是重賞之下才有勇夫了,咱們兩國,現在最缺的就是錢呀!」李世民苦笑一聲。

之前

的戰斗,國內死傷戰士人數太多,而李氏王國對于死傷將士撫慰金給的特別優厚,大唐毗鄰李氏王國,若相差太多,恐會引人非議,因此李世民只能咬著牙,照著李氏王國安撫百姓的標準來辦。

如今不光是李氏王國,大唐的國庫,也快要被掏空了。

「所以,我們現在要想辦法趕緊賺錢呀!」李昊挑了挑眉,笑著對李世民說道。

「哦?咱們鎮安王爺,又要棄武從商了?」

李世民來了興趣,笑著問道。

李昊搖搖頭︰「也不算吧,李家莊的生意,我已經全權交給婉兒和李忠了,現在重新拿回來,恐怕也跟不上時代。我最多只能之處一條路,具體怎麼做,還是交給他們自己吧!」

「什麼路?」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李世民皺起了眉頭︰「你是說玉門關那條?西邊諸國的確對我們中原的商品十分感興趣,商人們一來一回,也能賺到不少錢。可嘗到甜頭的人太多,那條路上的生意已近飽和,我們現在橫插一腳,豈不是斷人財路?恐會引起混亂呀!」

「自然不是玉門關外那條路了!這條路上的生意基本已經飽和了,細枝末節的一些東西,我自然也看不上。我說說的絲綢之路,在海上!」

「海上?」

李昊攤開雙手︰「自然是了,要不然老李你以為我這麼些年,又是建立水師,又是鑄造戰船,剛剛和突厥鏖戰一場,還沒得休息,就遠渡重洋去征戰東瀛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打開中原海上的通路麼?」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自從東瀛向李氏王國稱臣以後,海上列國對我們中原的確客氣了很多,兩個月前,琉球王還專門派人進貢,想要與大唐永結同盟呢!」

「東瀛島國水師實力雄厚,天下皆知,如今我們聯手在海上將東瀛徹底擊敗,自然而然的,會震驚四海。如今列國都不敢輕視大唐水師,海上的商路,自然也被打開了!陸路運輸,耗資巨大,且速度太慢。海上運輸一艘商船便可運送大量物資,速度也快,我有信心,海上絲綢之路,將會比玉門關那一條,更有潛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