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1章 吳三桂,你還敢裝死?(第二更)

五華山,列翠軒,東廂書房。

吳三桂日常辦公的書房里面,現在坐滿了人。吳應麒、吳世琮、夏國相、胡國柱、郭壯圖、吳國貴、馬寶、方光琛、汪士榮這些個人在昆明的心月復全數到齊,當然還有一個祖澤清和兒子祖良梗了。

傳說中臥床不起的吳三桂,現在就精神抖擻的在書桌後面坐著,臉色鐵青,殺氣四溢。

這回吳三桂真的怒了,被尚之信和楊起龍這兩個陰險小人給激怒了!

他現在可真是人在山中坐,鍋從天上來啊!

他吳三桂招誰惹誰了?這倆貨為什麼要這麼害他呢?之前搞出個崇禎遺詔已經夠讓人頭疼了,都搞得他都裝病不起了。

現在居然還說崇禎遺詔是他吳三桂自己搞出來陷害自己的他有毛病啊,自己陷害自己?

就算他吳三桂要造反,也不會這麼瞎搞啊!

造反這事兒最好得突然發難,打朝廷一個措手不及,這樣才容易成功啊,哪有先羅織罪名陷害自己的?

現在這算什麼事兒?反還沒開始造,就已經搞得全天下都知道吳三桂要反了。

康熙皇帝那邊一定在防著雲南了說不定已經把八旗天兵派到四川和湖南封堵道路了。

八旗天兵都堵家門口了,你說這雲貴的反要怎麼造?

這反造不成,吳應熊和他的幾個兒子卻有可能活不成這可如何是好?

吳三桂一想到自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而且一送還是一大家子,難過的眼淚都要下來了。

吳三桂的那些心月復一個個也都愁眉苦臉的,不知道該說啥好了。即便是方光琛、汪士榮這兩個謀士,也有一種無計可施的感覺了。

現在這局勢,吳三桂這一派和大清朝廷之間已經沒有任何信任可言了。

最好的情況也就是康熙皇帝忍住暫時不殺吳應熊僅僅是暫時不殺而已。

如果大清朝廷把朱三太子、朱三太孫給鎮壓了,接下去肯定會殺吳三桂全家的。

但是吳三桂現在起兵造反好像也有點尷尬朱三太子已經在廣東做大了,打掉了尚可喜不說,還拿下了廣州城。所部兵馬展現出來的戰斗力好像都不亞于八旗天兵了。

吳三桂現在加入進去,恐怕就真得去「奉詔勤王」了。

到時候朱三太子是老大,吳三桂只能當個大跟班不是名義上當大跟班,實際上卻挾天子令諸侯,而是真正的跟班!

最後這反造成了,頂多也就得個永鎮雲南的好處,繼續當平西王。

所以這反啊造得沒意思啊!

可是康熙皇帝萬一頭腦一熱,真的把吳應熊一家給殺了,這反還能不造嗎?

讓人欺負到這程度還不反,那豈不是要讓人看扁?到時候人心一散,雲南的隊伍還怎麼帶?

可是吳應熊一家現在都在北京呆著,殺不殺的,都在康熙一念之間啊!

兩個謀士正發愁的時候,吳三桂忽然開口了,「劉軍師信里面說先取三分天下,再靜觀天下之變。你們怎麼看?」

劉玄初寫了封長信,也讓祖良梗帶來了昆明。他在信上並沒有提及怎麼營救吳應熊,但是卻提出了應該爭天下的路線圖。他建議吳三桂先北取四川,再入甘陝。佔住陝西的形勝,再收攏西北壯士,然後聯合不服滿清的蒙古王公,趁著明清交戰的時機,進取北京。

實際上這個計劃並不是什麼三分,但吳三桂卻只看到了四川加雲貴的局面。

不過他現在能提出這個問題,已經是進了一大步了,至少表明他已經打算造反了!

「王爺,」汪士榮搖搖頭道,「您年事已高,而皇上和朱三太孫都只有二十歲上下。這靜觀」

方光琛沒有直接回答吳三桂的問題,只是意味深長地看了吳應麒、吳世琮一眼。意思很明白了——這倆貨是能老老實實靜觀的主兒嗎?

「爹,」吳應麒這急性子已經忍不住開口了,「這三分天下可不行啊!過去劉皇叔能搞三分天下那是因為四川是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戶口百萬。而如今的四川在籍丁男不過一萬多人,成都、重慶這樣的名城大邑之中都猛獸橫行了。這樣的地盤根本不可能取之為根本啊!」

吳三桂的義子吳國貴也道︰「義父,二哥說得對啊!咱們雲南的人口本就不多,貴州也沒多少人,四川又是這個鬼樣子。哪怕全有三省,人口都不見得能超過廣州一府啊!」

吳三桂聞言只是一聲嘆息,這個雲貴人口本來就少,可四川在明朝的時候則是天府之國現在之所以會變成這副鬼樣子,他吳三桂的責任也不小!

他當年在四川和南明勢力拉鋸征戰多年,也沒少干屠城殺良的事兒。雖然被他殺掉的四川人肯定沒有滿洲天兵殺掉的多,但殺了那麼多年,殺掉的人加一起,幾十萬人恐怕還是有的如果這些人還在,再加上繁衍生息多出來的數量,現在四川怎麼都有一二百萬人口吧?

如果有這個數,吳三桂還有信心在四川和雲貴經營出一個能傳承數十年的小朝廷。

吳三桂想了想,又抬眼看著吳國貴道︰「國貴,我家就屬你主意多了,那你說說,老夫若真要造反,該怎麼打?」

這吳國貴不僅是吳三桂的親兒子和干兒子中鬼點子最多的,也是長得最帥的,五官挺拔,白面長髯,風度翩翩。听了吳三桂的問題,當下就拈著胡須,思索一番道︰「義父,孩兒以為這反不造則已,造就要有席卷天下的決心,決不能留戀雲貴的安逸。

所以孩兒建議盡起雲南之兵,先向東取荊楚人口密集之地,而後再征發壯丁,大舉北上,直趨河南,剜中原之月復心。

同時,我們還可以聯絡廣東朱三,約之平分天下,再請其泛舟走海路北上,一舉襲取江東膏腴之土,斷清廷之財源。如此縱然不能混一天下,但是南北二分還是可期的。」

吳國貴現在提出的,大致上就是歷史上吳三桂造反之後的進軍路線。

只是吳三桂當時打到長江邊上听說八旗天兵到了對岸的荊州就慫了。而和吳三桂聯手的鄭經也挺慫的,在拿下了潮、惠、漳、泉四府之地後,說什麼都不敢走海路去長江口賭一把大的。只有耿精忠傻乎乎的一個勁兒打浙江,但是卻打不過清兵,推進到溫州、衢州就萎了。

不過這回先反起來的朱天王、朱和爺倆可沒那麼慫,如果讓他們平定了廣東全省,肯定會北向江南!

所以吳三桂實現這個「二分天下」的可能還不小的。

想到這里,吳三桂點了點頭,已經下了決心,不過還是沒有當著一群手下挑明,只是嘆口氣道︰「若應熊能回來就好了。」

說著話,他就看向方光琛和汪士榮了。

這回是吳三桂的故交兼心月復幕僚方光琛開口了,「王爺,您裝了那麼多時候的病,康熙依舊不為所動看來只能再進一步了!」

再進一步?吳三桂看著方光琛,「廷獻,你的意思是」

「裝死!」

「裝死?」吳三桂眉頭大皺,「要怎麼裝?」

方光琛道︰「您可以既裝死又裝活來個秘不發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