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五章 東宮十三首其十,長安送文成公主!

長亭外,古道邊。

晚風拂柳笛聲殘,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長安城西十里之外的長亭,人流車馬,排起一條數里長的長龍。

不但禮部高官盡數在場,連已被默認為即將被冊封為新太子的魏王李泰,也親自到場。

因為今天,是文成公主西去吐蕃和親的日子!

這座長亭,便是最後送別的地方了,文武百官都只能送到這里為止。

余下的路,公主就只能在隨行侍衛宮女的陪同下,孤獨走完。

李承乾身為太子,理應替聖上前來送行。

畢竟,文成公主是為大唐的安寧而遠赴萬里和親。

但他並沒有現身,于是魏王李泰理所當然成為了主角。

「文成,此去關山重重,再相見不知已是何時。」

李泰端著一杯酒,說道︰「王兄敬你一杯,大唐子民和本王,都不會忘記你為大唐所立之功。」

說完,舉杯仰頭,一飲而盡。

「謝魏王兄,王兄恩情,文成銘記于心。」文成公主笑了笑,也將手中酒杯內的米酒飲盡。

這是告別酒,不能不喝。

但想到此去離家,余生恐怕都沒有再回來的機會,心中感傷,眼角便情不自禁地流出淚珠。

周圍文武官員見此,自是一番好生勸慰。

就連吐蕃使者,也拍著胸脯保證,會讓文成公主成為整個吐蕃最尊貴的女人。

如此,才讓她漸漸止住眼淚。

這時,魏王李泰看向始終在一旁束手而立,幽然不語的武照。

李承乾沒能來,所以武照代他來了。

李泰忽地眉頭一皺,上前道︰「文成為大唐遠嫁吐蕃,皇兄身為太子,卻不來親自相送,難免讓文成寒心啊,民間又會怎麼想?」

這是要給李承乾安上一個薄情寡義的帽子麼?

武照微微一笑,直接無視李泰,蓮步輕移,來到文成公主面前,從袖籠中取出一張紙箋雙手遞過去。

「公主,太子殿下因偶染傷寒,抱病在身,無法親自前來。又想到公主並不缺身外之物,故而特意寫了首詩,讓照兒代他送給公主殿下。」

「哦,送行詩麼?」文成公主秀眸發光,接過樸素的紙箋,便迫不及待地打開看去。

自從那首「男兒何不帶吳鉤」傳遍大唐後,誰不知道太子殿下的詩才?

可惜,一直只有一首詩傳出,以至于某些人咬死太子只是曇花一現,沽名釣譽。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遠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短短數十字,從文成公主口中輕輕吟出,

最後一個字音落下,在場大部分人都陷入寂靜。

用驚嘆的目光看著文成公主手中的紙箋,實則是看著它所代表的李承乾。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這一聯,又是注定流傳千古的名句!

非文采飛揚者,一世難以寫出。

如果一首千古名詩是巧合,那連續兩首,還是巧合的概率就無限小了。

此時的大唐,詩文還遠沒到鼎盛之時。

因此,剛才這一首,幾乎便可以冠絕初唐了。

這時候,不少禮部的官員,都不由開始感慨,或許……

李承乾是一個被當太子耽誤了的頂級詩人。

文成公主回過來身後,目不轉瞬地盯著武照︰「此詩……何名?」

武照巧笑嫣然︰「東宮十三首其十,長安送文成公主。」

「替我謝謝太子哥哥!」

文成公主將紙箋捧在心口,面色泛紅,可見內心的激動。

從古至今,能有幾個女子的名字,和名詩絕句一起流芳千古?

日後,無論誰談起這首詩,都必然會念到「文成公主」這個名字。

相比于因和親,她更喜歡自己因這種方式而被世人銘記。

這會讓她,在吐蕃時不至于那麼孤獨……

看著文成公主心滿意足的模樣,武照都不由微微吃醋。

東宮十三首中,她可還沒見到一首是專門為自己寫的。

「公主,一路保重,咱們定還會有再見之期。」

武照對文成公主意味深長一笑,旋即走到吐蕃使團的團長,那名一身黑袍,面容蒼老的老者面前,用清麗而明澈的聲音說道︰

「大唐太子殿下請你給吐蕃國王代一句話……如果將來,他不愛公主殿下,吐蕃容不下她了,請將公主還給大唐,她永遠是大唐的公主,太子殿下的妹妹。」

此言一出,周圍成百上千之人無不動容。

送一千樣別禮,說一萬句珍重的話,都抵不上武照剛才這一句!

大唐太子,是在以自己的名義作保,大唐永遠是文成公主的家,是她的後盾!

如果將來吐蕃容不下她,便把她送回來,大唐依然會視她為公主。

這才是兄長該有的態度和氣魄!

與之相比,魏王李泰在這種場合,竟然還在陰陽怪氣自己的皇兄。

格局未免太小了!

最終,吐蕃使團的老團長打破寂靜,沉聲道︰「請太子殿下放心,我王已在拉薩紅山上為公主建造王宮,公主殿下永遠是吐蕃最耀眼的明珠。」

「最好如此。」

武照再次露出意味深長地笑容,而後和眾人一起,目送文成公主坐上遠行的馬車離去。

至于李承乾……

並非沒有趕回來,而是在不遠處的一座山丘上駐足遠眺。

當日他在翠雲山芭蕉洞完成血脈升華後,就和鐵扇公主和紅孩兒一道東返大唐。

在進入大唐境內之前,鐵扇公主直接帶著他在空中飛行,只用小半天時間,就到達了邊境鞏州城。

而後,才重新回到地面,低調趕回長安,並順利在文成公主出嫁前到達。

但他思忖一番後,最終選擇讓武照帶他去,自己並未現身。

因為他很不喜歡這種道別的場合。

武照去,和他去的效果是一樣的,該說的話帶到就是。

「太子哥哥!」

武照來到山丘上見到李承乾,立刻沖上前迎面抱住他,仿佛一刻也舍不得分開。

「走吧,東宮還有很多事等著你處理。」

李承乾笑著在她越來越豐滿的上輕輕拍了一下。

現在東宮的主要任務,便是將大批災民送往營州。

然後便是從每天絡繹不絕來投靠的人中,選擇優良者錄用,並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

李承乾親自看過名單。

還真從中發現了幾個歷史上有名的人才。

譬如鼎鼎大名,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

現在,他還只是個窮困潦倒了三十年,因吃得多賺得少,被媳婦嫌棄的莊稼漢。

終于,再次被夫人嘲諷後,一怒之下來報名去遼東參軍。

選拔中,因為家世清白,為人忠誠,力氣大,故而被分到玉刀衛。

李承乾發現後,果斷讓他直接去遼東邊軍,留在自己身邊當侍衛實在太屈才了。

此外,還有包括佛門和道門分支在內的眾多門派,要將山門遷往遼東。

這些具體事務,自然都交給武照處理,李承乾只負責大方向的規劃,並從中尋找如「薛仁貴」這樣被埋沒的人才。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兒童」紅孩兒需要不斷安撫。

他當妖大王野慣了,在長安城也坐不住。

武照只得將東宮剩余的玉刀衛交給他操練,只要不練死人,就隨他去折騰,消耗精力,順便提升玉刀衛的戰斗力。

至于李承乾自己……

一心一意的練字。

只練一個「天」字。

練字當然只是表象,真相是他在修煉「字符萬象」神通。

而「天」字,便是他為自己選定修煉的第一個字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