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一章 高句麗淵源,鄭家的禮單

十幾天一晃而過。

真元聚于氣海,從泉水到江海,便是修為積蓄的過程。

李承乾在地宮密室中專心閉關,已經將第五枚蓮子的藥力吸收,並吃下了第六枚蓮子。

意味著,他已經將明玉易筋經修煉到了第六層,並擁有了五十余年的功力。

此時。

李承乾不但功力在人間已當得上深厚之稱,全身骨骼也幾乎徹底玉化。

並呈現淡金之色,剛硬而純粹,宛若佛骨。

即便不論神通,單憑這具被明玉真元淬煉過的肉身,李承乾在同境之中也罕有敵手了。

不過,他左腿不便的問題沒有解決,對戰斗的桎梏自然仍在。

因此,目前還是以神通為主的戰斗方式,更適合他。

此外。

通常功力達到五十年,便可以嘗試沖關,晉升第三境了。

但李承乾這里,自然要等完全吸收第六枚蓮子的藥力,將明玉易筋經修煉到第六層圓滿才開始沖關。

那時的把握必然更大。

並且,最多也就遲一個月而已。

「殿下。」

密室的大門突然被人打開,武照的聲音將李承乾從沉修中喚醒。

「那兩個高句麗的女刺客招了嗎?」李承乾睜開眼時,自然而然問道。

畢竟,在他閉關之前,武照正在做的就是親自審問二女。

「沒有,這對姐妹比之前的蓮夭還倔,真真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婬。都說高句麗人以死硬著稱,我算是見識過了。」

武照身穿一襲淡黃的紗衣走過來,上面刺繡著牡丹,華貴又不失淡雅。

娥眉秀氣,臉上卻漸漸有了身居高位後自然而然生出的雍容貴氣。

越發端莊淑惠,儀態萬千。

「高句麗人當然死硬,不然何以連抗隋煬帝三次遠征,在前隋覆滅中居功至偉?」

李承乾輕哂一聲,驀然陷入回憶。

高句麗和高麗,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甚至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高句麗的建立者,叫做朱蒙。

是遼東政權扶余國的王室成員,因為內部爭斗而從扶余國出走,建立了高句麗國。

扶余國自然不能容忍高句麗的存在,數百年間屢次對其發動征討,常年爭戰,遺憾的是高句麗是最後的勝利者。

高句麗滅掉扶余國後,疆域極大擴大,涵蓋了遼東及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成為東北亞霸主。

高句麗和扶余國的主體民族一脈相承,都是雜糅了扶余人、契丹、鮮卑、漢人、新羅人等諸多民族的穢貊族。

前世歷史上,高句麗國滅亡後,國民大部分融入了中原,最後被漢族同化。

直到200多年後,又一個從朝鮮半島南方崛起的王國建立了。

為了給自己增加光環,震懾周圍其它小國,這個國家決定踫瓷,給自己取名高麗國。

但實際上,和高句麗最多也就是一個踫瓷的關系。

所以,從歷史傳承上來講,高句麗自古以來就是大中華的一部分。

李承乾前世曾對南朝鮮的某些行為異常憤懣,專門查找資料研究過,故而對這段淵源十分清楚。

正因為如此,李承乾早已下定決心……

一旦封王遼東,首要目標就是征服同化高句麗,繼而橫掃朝鮮半島。

將這片地域,徹底教化成大唐王土,直接將某個號稱可以創造宇宙的民族扼殺在搖籃中,免得出來惡心人。

便在李承乾沉思之時,武照已然來到身後,曼妙起伏的嬌軀直接趴在他背上,一邊耳鬢廝磨,一邊笑道︰

「不如太子哥哥,不如你用自己的魅力去征服她們。此二女修為不俗,玉貌花容,清麗月兌俗,至少在東宮當侍妾綽綽有余。而且她們在高句麗的地位必然不低,若有她們為內應,對殿下收服高句麗也大有裨益呀。」

都說十四五歲的少女發育最快。

李承乾現在算是親身體驗到了,後背傳來溫潤柔軟的觸感,讓他都不禁難以把持。

再想起傅君婥姐妹,頓時更加心猿意馬。

差點就要被武家小娘子得逞,破了自己和她的約定。

好在,李承乾修煉的明玉易筋經是佛門功法,在提升定力方面效果顯著。

當下板著臉,道貌岸然道︰「以你的性格,沒有結果不應當專門來稟報。說吧,究竟有什麼事?」

「什麼都瞞不過太子哥哥。」

武照突然轉身坐到他懷中,雙手勾住脖子,臉色微紅,露出一抹羞赧之意,但還是主動將櫻唇湊上前索吻。

李承乾閉關十幾天,她卻沒有閉關,這麼久不能親近,自是飽受「相思之苦」。

這也算是他們雙修修煉明玉易筋經和蓮華洗髓經的「後遺癥」……

越是修為高,相處越久,就越是不想分開。

半晌。

武照才用衣袖幫李承乾擦掉嘴角晶瑩的玉津,溫柔笑道︰「是鄭家的人來了。」

「哦,終于來了。」

李承乾眼楮一亮,問道︰「他們帶了哪些東西?」

「東西沒有,只有一張禮單,殿下自己去看吧。」

武照嬉笑著痴纏一番,才扶著李承乾起身。

其實少女本矜持,只是愛得深了,才不想顧及了而已。

片刻後。

崇文館密室上方的書房中,李承乾在此召見鄭家來使。

「滎陽鄭知道,見過太子殿下。」

鄭家來使,竟是一名須發灰白的老者,龜背鶴形,身材高大,自有一股深沉如淵,讓人難以揣度的滄桑氣度。

他用近乎空洞的目光看著李承乾,雙手呈上一張名單目露。

「這是個六境之上的高手!」

李承乾暗自驚奇,看來鄭氏為了保下鄭觀音,連本應隱世的族老都出動了。

宮無後從鄭知道手中將目錄取來,放到書案上。

李承乾將之打開,從上往下看︰

銅錢一百萬貫。

制式虎頭明光甲一千套、細鱗甲一千套、步人甲一千套。

百煉陌刀一千把、精鋼橫刀五千把,鐵胎硬弓一千張。

糧草五十萬石。

四書五經五百套。

山字戰傀五具!

魂字破境丹五枚!!

……

饒是李承乾早有心理準備,也不禁暗自倒吸涼氣,差點被鄭家的誠意感動得熱淚盈眶。

銅錢一百萬貫是多少?

其實也不算太多,貞觀年間大唐一年的國稅收入大概是三千萬貫。

但一個家族拿出百萬貫,不能算少了。

而鎧甲、兵器,更是足以組建一支近五千人的精銳大軍。

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民間私藏甲冑是大罪。

但對于世家而言,有些事做了只要沒被發現,就不算違法。

當然。

不出意外的話,這些甲冑兵器中,應該有相當一部分是當年建成太子所藏……

五十萬石糧草,沒什麼好說的。

即便是現在的李承乾,都還不能完全闢谷而不吃飯。

至于五百套四書五經,李承乾就不知道鄭氏怎麼想的了。

或許對這些千年傳承的世家而言,無論什麼時候,經文書籍都是最重要的東西之一。

他們認為重要,所以便當做寶物送給李承乾。

以上這些,已經讓李承乾看到誠意。

但真正讓他對這張禮單滿意的,還是排在最後面的五具字符戰傀,和五枚魂字破境丹。

前面那些,歸根結底只是武裝普通軍隊。

而後面這兩樣,則是修行界難得的寶物!

PS︰新的一周了,跪求兄弟們搞點推薦票和月票,試水推很重要!

另外,感謝書友燈a火a闌a珊和書友151101102529538的打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