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四章 青史留名,算計吐蕃

吐蕃與大唐聯姻,終究是大勢所趨。

唐皇李世民只思考了三天時間,便決定冊封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為文成公主。

詔令公主一個月內進京,準備和親事宜。

李承乾無法阻擋,便只能退而求其次,盡可能讓這件事往對大唐有利的方向發展。

于是。

李道宗和文成公主剛到長安不久,他便以賞花的名義,請父女二人來東宮。

李承乾姿態做得很足,親自到宮門前迎接。

李道宗見之,連忙下馬拱手行禮︰「微臣見過太子殿下!」

她身旁文靜端莊的美貌女子,也一同斂衽行禮,自是文成公主無疑。

「王叔折煞承乾了,快快請起。」李承乾伸手將李道宗扶起。

李道宗是太祖李淵的堂佷,一生身經百戰,功勛卓著。

武照緊隨其後地笑道︰「盛夏日頭曬人,郡王和公主殿下還是快快入宮吧。」

文城公主看向她,仔細打量,悠然笑道︰「沒猜錯的話,這位就是未來的太子妃吧?果然是人間絕色,難怪能讓太子哥哥非君不娶。」

好話誰都愛听。

武照不由笑眯了眼︰「公主殿下說笑了,論容貌,妾身可遠不及公主。」

文成公主笑而不語。

說話時,一行人向後踏入宮門。

讓人驚奇的是,文成公主身後始終跟著兩個皮膚黑黝黝的魁梧大漢。

身上的皮襖露出半邊肩膀,看起來非常粗獷。

李宗道解釋這是吐蕃使者專門派來保護文成公主的高手,好說歹說都堅持要寸步不離地跟著她。

因為按照吐蕃人那一坨簡單腦子的思考,唐皇李世民已經下旨同意聯姻,擇日就會送文公主去吐蕃。

等于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已經領了證,只差一個婚禮形式而已。

也就等于公主已經是吐蕃王妃,他們自然要為王妃的安全負責。

大唐人向來喜歡勾心斗角,自相殘殺,他們還真信不過。

有理有據!

李宗道和文成公主拗不過,也就只能答應這兩個吐蕃大漢跟著了。

東宮有一座曲池,正值盛夏,荷花盛開。

池邊有一排長廊,宛如涼亭,微風襲來,陣陣沁人心脾的荷香便飄然而至。

在武照的有意引領下,她和文成公主停在池邊長廊東側,李承乾則和李道宗來到長廊西側。

文成公主對盛放的荷花及水中色彩斑斕的魚兒都不感興趣,目光一直不離武照,隨後更是露出羨慕之意地笑道︰

「大唐美女成千上萬,能讓太子殿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卻只有妹妹一人而已。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女子能相提並論,我能想起的也不過是一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妹妹注定要青史留名了。」

武照很享受這種感覺,心中幸福洋溢,但表面還得不好意思地笑道︰「就算留名,也不是什麼好名聲,說不得後人會給我安上一個蠱惑太子的妖女名號。」

文成公主輕輕搖頭。

武照的情況和褒姒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妥妥的昏君行為。

而李承乾不過是個太子,還沒得到江山,所做所為也沒有傷害國家和百姓。

因此,後世之人對他的關注點,自然更多放在他的用情至深上。

史書怎麼寫暫且不提,民間肯定會欽佩向往者居多。

與此同時,李承乾也在和李道宗交談。

他直接開門見山道︰「王叔,依你之見,大唐與吐蕃能在聯姻之後便百世修好嗎?」

李道宗聞言,頓時詫異地看向李承乾。

他沒想到,李承乾竟然會直接問這樣的問題。

沉默片刻後,李道宗驀然嘆道︰「難啊!縱然松贊干布在世時可保和平,他死後也難免人亡政息。」

「這就是了。」

李承乾笑道︰「所以還請王叔把關,帶去吐蕃的書籍務必以詩詞歌賦為主,農耕工技之類的就別帶了。另外……承乾向王叔舉薦一個人,王妹若帶他隨行和親,可為大唐立不世之功!」

「哦?」

李道宗驚奇道︰「何人有此等能為?」

李承乾輕輕拍手,一名臉龐圓潤,一身紅袍僧衣的中年僧人從廊後走出。

來到面前,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法淨見過郡王。」

「就他?」

李道宗眉頭大皺︰「不世之功?」

李承乾負手而笑︰「佛門寺廟,無論在哪里都擁有免稅、田地、免兵役徭役等諸多特權,使得大量財富涌入寺院。古時嚴重者,十分天下財,而佛有七八,絕非虛言。並且僧人每日只需吃齋念經,不用勞作,不事生產……

如此,一旦佛門取代苯教,在吐蕃大興,甚至以教權取代王權,吐蕃的耕戰體系必定不攻自潰,國力大減,從此再不足為大唐邊患。」

「以佛愚其民,弱其國?好計謀!」

李道宗眼楮發光,贊嘆不止︰「此計當真絕了,若能成功,吐蕃休想再翻身。」

他數十年南征北戰,閱歷豐富,自然知道一旦讓佛門做大,甚至成為最高統治者的後果有多嚴重。

更重要的是,這一計還很有可能成功。

其一,苯教是吐蕃的本土教派,勢力範圍局限于吐蕃一隅。

雖然有地利,但底蘊卻遠不及佛教。

其二,據他所知,苯教在吐蕃一家獨大,早已引起王族的不滿和警惕。

王權和教權,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此消彼長的。

如果文成公主通過和親,將佛教帶到吐蕃,並建議松贊干布以佛教制衡苯教,他會不會答應?

肯定會!

君王都喜歡玩平衡之術,尤其是明君。

歷史上,佛教的確就是這樣發展壯大,最後反客為主,將苯教吞並。

所以,這是赤果果的陽謀。

光明正大地挖坑,讓人往里跳,對方還心甘情願。

李道宗回過神來後,突然話鋒一轉,問道︰「殿下有如此好的謀算,為何不稟報陛下?」

李承乾淡然回道︰「父皇日理萬機,這等小事就不必勞煩他了,王叔以為呢?天有不測,人有旦夕禍福,世事難料……他日法淨大師若為吐蕃佛宗教主,王叔也多條退路不好嗎?」

李道宗聞言,頓時目不轉楮盯著他,神情無比嚴肅。

他陡然意識到,這位太子殿下,絕不像外間傳言的那樣只是個風流種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