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四章 曹操分兵

九月二十三日凌晨,曹軍的營寨忽然升起炊煙,黑夜之中,炊煙並不可見,但風中的煙火味卻無法掩蓋。霸府在曹軍營壘南面布有極多斥候,很快就聞到了這股嗆人的味道。

半夜造飯,事出非常,必有異動。斥候雖不明軍情,但絲毫不敢耽誤,當即將消息傳回漢軍大營。

此時劉備尚在酣睡,被親隨叫醒後,他本來頗為疲倦,但得知曹軍似有密謀,他陡然一驚,即刻派令兵去各部喚醒將領僚佐,令他們到帳中前來議事。

漢軍大營如今與文昌亭毗鄰,與曹軍大營相距亦只有三十里,對騎士快馬而言,不過是兩刻鐘即至的距離。故而雙方若有異動,時間要分毫必爭。劉備在等待的時候心想,莫非是曹操孤注一擲,打算半夜斫我大營?但他隨即又否決掉,曹軍本就兵少,一旦斫營不成,便撤都撤不出去了,曹操便是要孤注一擲,也不會選取這般魯莽的戰術。可若非如此,曹操打算做些什麼呢?

待幕僚們盡數到齊後,劉備就此事向他們咨詢。昭余都尉朱皓也持曹軍不會出戰的觀念,說道︰「曹軍雖有異動,但在夜里派萬人斫營,也斷難成行。而曹瞞乃是知兵之人,斷不會行此蠢事。」但至于曹操意欲如何,他也難以揣測,「既不會斫營,那明公不妨稍待片刻,想必天亮之前,很快就有消息。」

眾人都說這是持重之言,劉備也認可,便叫火營先去造飯,和屬下們一面用膳,一面等待前線斥候的信報。

就這樣過了近一個時辰,幾乎每刻便有前線信報傳來,不過訊息卻令人難以捉模︰曹營造飯之後,南營卻一直沒有動靜,便連巡營的將士也沒有增減,仿佛一切如常。眾人都道是事出反常,曹營如此平和反倒是令人不安,本來對斫營持否定態度的將佐,此時也不免心生疑惑,心想莫非曹操真有戰意?

可一直等到了卯時,天上的星辰都褪去了,東方的天跡里出現了些許黃白的水色,曹營依舊沒有動靜。眾人都沒有睡足,等了大半夜,此時也不免都雙眼惺忪,哈欠連天。

這時,徐庶忽然站起來說︰「不好,莫非是曹操派人分兵向北了?」

眾人還未反應過來,徐庶上前對劉備道︰「如今朝廷以三路圍剿河北,最有成效的乃是北路鎮北將軍一行,想必消息傳過來後,賊軍不甘束手,想趁段公立足未穩,乘日擊之。」

劉備連忙派斥候繞至重合城後打探,再回來時,果然回報說,在城北發現大量兵士的足跡,已往北去了。

听到這,徐庶又自責道︰「唉!賊軍既然造飯,必有行動,長久不南出,便定然是往北去了,我竟沒有想到!賊營造飯至今,已過了兩個時辰,想必該走的都走了,我們已追不上了!」

劉備聞言勸慰道︰「段忠明亦是知兵之人,從未逢大敗,曹賊即使派兵北上援助,我看也難以取勝。」

話是如此說,可曹操分兵的消息傳到耳內,帳中諸將都極為振奮。以袁譚為首的將領請命說︰「這不正是霸府的策謀的局面嗎?三路發兵,令賊子顧此失彼。如今賊人還敢在我軍前分兵,實不知生死也!我軍正可以十倍之師,發兵圍攻,仍曹賊有三頭六臂,也難逃掌握!」

法正也跟著說道︰「明公率三十萬大軍來此,天下皆以為無人可當。可一路東來,前不能攻克濮陽,後要與賊子咫尺對峙而無所得,恐天下皆謂明公無能,全賴龍首之謀劃,此亦可乎?」

張羨附議道︰「現在賊軍貧弱,正是將士建功立業的機會。眾軍都懷謀求富貴之心,如果躑躅不前,恐奪三軍之望啊!」

徐庶卻反對道︰「如今正是決勝的時刻,豈能如此孟浪?濮陽未下,就可知賊軍非是等閑之輩,我軍若因富貴而出,又豈能無輕敵之心?一旦舉止失措,便是空擲將士性命!諸君慎之!」

劉備等各人說罷,發現荀攸、陳王劉寵、建平將軍董承三人都沒有言語。他知道荀攸是因為荀彧投敵還避嫌,于是又問劉寵與董承的意見。

劉寵說︰「大將軍乃是社稷之臣,霸府主君,親臨戰場,自行其是,豈能由我等置喙,若前方有敵,大將軍一聲令下,我等奮死廝殺便是。」

董承則說︰「我以為袁氏耕耘河北數載,還是得料敵從寬,做久戰的準備好。」

劉備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知曉了,便對各將發令,令贊同進攻的站左邊,不贊同的站右邊。一時間,大部分人都站在了左邊。劉備捻須笑道︰「人心思戰,可作戰!」于是下令各部回去準備,今日諸將先歇息一日,明日再準備一日,後日便出營進攻。

等眾將走後,劉備留下關羽張飛,及親信近衛如陳到,軍機幕僚如法正、徐庶、荀攸等人密議作戰之事,談到方才眾人的議論,劉備說︰「我此次攻營,八成把握總有吧。即便有二分危險,為天下平亂事,此戰也值!諸將確實思戰,只有董承這般天子近臣,才不願作戰。庭堅雖然在出征之前多加叮囑,但前線戰事千變萬化,也不是他能盡料的。」

徐庶說︰「話雖如此,明公,還是要多加小心啊,賊軍如此分兵,定然多有謀劃。不若我軍四面包圍他營壘,將其餓殺,如此才可萬無一失,又何必決勝負于一戰呢?」

劉備聞言,不由稍有心動,他正要繼續派斥候打探曹營中還剩下多少人。可此時斥候不請自來,對劉備報告說︰重合剩下的曹軍忽然棄營而走,往西面奔去了,原本留下的曹營,此時被付之一炬。劉備連忙出營去看,他的主帳就立在營壘中的最高處,正可看見北面天跡中有烏黑硝煙滾滾而上,灰燼的味道也依稀彌漫在風中,原本林野中歇息的羅雀也察覺到不對,此刻都撲騰著飛起來,在寒風中叫嚷著。

劉備自然知道這其中的意味,他臉色鐵青,回帳對徐庶說道︰「曹操也知道分兵不利,現在就已率部西走,元直的計策看來是用不成了。」張飛問道︰「接下來我們如何做?」他話一出口,自己便也知了答案,「大哥若是派兵去追,我願為先鋒。」

劉備低首問道︰「追,去哪兒追?他們將撤往何處?」

法正說道︰「不管怎麼說,向西都要渡過絳水,這並非易事,一旦為我軍趕上,其倉促必敗。再說回來,賊軍難道敢放開渤海,讓我等北上幽州?如此一來,大勢定矣!我料定其向西是假,撤往南皮是真!南皮是渤海郡治,可容數萬人堅守,他們定然是想借此堅城,拖到北路援軍平亂而返!」

荀攸對此也頗為贊同,他說︰「當務之急,是先派騎軍趕至絳水,搜索沿岸船只,不讓敵軍渡河。我大軍隨後壓上,阻其于南皮,若其守城,則攻之。若其野戰,則滅之,必然獲勝!」

如此一來,計策很快就定下。劉備當即派張飛率騎直奔漳水,自己則派部眾去通告各部︰原定的休息計劃取消,全軍今日就要拔營向西,直指南皮。

九月二十五日晨,一隊曹軍斥候受曹操命,潛伏在南皮城南約十五里,一個名叫東曲鄉的地方。他們穿著從兗州帶來的漢軍軍服,藏匿在一條沙河的蘆葦蕩里,打听著南面漢軍的動向。

他們只待了一日,等到次日天微微亮的時候,大地開始有隱約的顫抖,人馬嘈雜的聲音也漸漸傳來,一名斥候在蘆葦邊緣看了一眼,對此行的首領說︰「不好,朝廷的大軍已經到了。」

斥候首領乃是曹軍新任的都伯李典,他呼了口氣,對同行的四名屬下說︰「他們終于到了,估計決戰也不遠了,我們走,快去通報曹公!」

一行五人飛身上馬,李典在前,其余斥候在後,沿著蘆葦向南皮城邊飛馳而去。一出蘆葦蕩,他們就撞上了漢軍的行列。因他們穿著漢軍的衣服,所以路上的軍人沒有阻攔。他們見漢軍成縱隊向前,綿延沒有盡頭,騎士戎馬都首尾相連,各色鮮艷旗幟隨風飄揚,如此壯觀,真是從來沒有看見過,不免心驚膽戰。跑了一會兒,看見前面有幾騎奔來,持弓矢招手讓他們停下。

李典毫不猶豫,搭弓就射,將領頭的人射落馬下,然後撥馬往河灘沖去。

旁邊的騎兵,領頭的就是劉備的心月復愛將太史慈。太史慈說︰「這必是賊軍斥候,不要放走他!」策馬待十來騎追來。接連發弓矢,將李典後方的四名斥候盡數射殺,再要射李典時,只見他策馬躍入水中,很快又跳上了對岸,已經月兌離了太史慈的箭程。

見已月兌得自由,李典便在對岸對漢軍幾次揮刀,而後策馬離去。這一幕落入不遠處劉備的眼里,他笑著對劉宣說︰「我的兒子也當像此人一般,橫刀立馬,有股霸氣!」

劉宣頷首,又說道︰「斥候既然在這里,想必賊軍也不遠了。」

很快,劉備便收到消息,說曹操大軍正列隊于絳水與漳水之間的北皮亭前,不成營壘,似要與我軍大戰。

于此同時,李典也渡過漳水,向曹操和他的幕僚匯報道︰「賊向北而來,去亭里不過十五里,戎馬如雲,騎甲耀目,軍容之盛,世所未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