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章 東征序曲

炎興元年元月十一,冀州袁紹也派使者抵達長安,作為東征更蒼的回應。

使者乃是冀州治中從事郭圖,他在朝堂上說,冀州去年連戰一歲,直至十一月才堪堪休戰,士卒疲累不堪, 正需要歇息。而歲初時,魏、趙各郡國又時有黑山賊軍侵擾,以致百姓奔走,田野荒蕪,冀州牧不敢大意,只能先以剿賊安民為重,實無力再派大軍襄助,只能輸送十萬斛米面以作糧財,供朝廷東征之用。

既無兵械甲冑, 也無馬匹船只,只有十萬斛米面,陳沖雖然心中早有準備,此時也免不了失望,畢竟如今東征最不缺的,便是糧草,出征的人馬不多,這麼多米面也只會成為累贅罷了。

等郭圖離開後,劉備對陳沖說︰「袁紹還是蠻精明的,這樣一來,好像是給了什麼,實際上又什麼也沒給,還抓不住他的把柄。」

陳沖則說︰「往好處想,無論是用作今年的春種, 還是提防災荒, 到底是有些用處的。」

等到十七日時, 幽州的援軍穿過冀州, 即將抵達河橋的消息傳到關中,劉備當即向關羽傳令,令他先派人到雒陽迎接幽州軍,自己稍作整軍,隨後就到。

與之前數次征伐相比,此次劉備出征的兵員並不算多,論數量只有兩萬余人,但這也是不得已,畢竟大戰之後,各地都出了一些不得不休兵的考量。比如匈奴騎士年年隨劉備東奔西走,龍首原一戰又折了且渠智牙斯,部族中多少有些怨言。又比如有晉陽等地亦受黑山軍侵害,田野正須人員需要人戍守開墾。而且還有傳言說,鮮卑首領軻比能這幾年迅速崛起,取代了原本的鮮卑單于蹇曼,並且有重新發兵並州,奪取平城的跡象,故而雁門軍劉備也不好抽調了。

但自進京以來,朝廷菁華盡入劉備囊括,雖然兵數不振,但其中良將如林,謀臣如雲,極為可觀,又勝過從前幾分,其中知名的有︰

度遼將軍、蒲子縣侯張飛所部,

偏將軍、長平亭侯段煨所部,

上黨太守、關內侯張楊所部,

西河太守、關內侯秦宜祿所部,

弘農太守、關內侯射堅所部,

京兆尹、關內侯司馬防所部,

東平校尉、董亭侯劉德然所部,

左尚書僕射、戲亭侯荀攸所部,

劉備開大將軍府以後,在陳沖建議下,設置諫議從事與軍師從事二職,多從年輕輩中遴選,陣容盛極一時,其中聞名州郡的就有︰

扶風法正、孟達、耿紀,泰山羊秘,敦煌張猛,安定皇甫堅壽,京兆韋康,弘農董遇,馮翊郭凱,會稽朱皓,河南種邵等。

除此之外,還有拓跋鮮卑的小帥拓跋匹孤加入。在部族之中,他無法與拓跋力微競爭單于之位,故而也絕了繼承大位的念頭,于是想自領八百部眾,加入劉備軍陣里領立一番功業,劉備對此自然是歡迎備至。

便是劉備自己也未曾料想過,今日軍中人物能有如此豐茂,對此他喜不自勝,對陳沖夸口說︰「國家英杰匯聚一堂,豈是黃巾舊部可比?此去關東,我必一鼓而復失地!」

陳沖知道他此時志得意滿,正在興頭上,也不去打攪他的興致,但心中還是不甚放心。這是因為佔領長安後,必須有人在朝中主持大局,再想像之前那樣,出現兩人同時策馬軍中,指揮同一場會戰的情景,恐怕已是難以復現了。最後分工的結果是,陳沖在長安穩定後方,劉備在外負責征戰。

可決議雖定,但陳沖對成敗還是有幾分憂慮。

于是在劉備拔營前,陳沖把徐庶叫到小築里,問他說︰「元直,你跟隨我身邊,有多長時間了。」

徐庶聞言,知道陳沖要說一番深入肺腑的談話,于是鄭重坐在陳沖前,點頭說︰「我十五歲跟隨老師學習,距今已經有八年了。」

「這些年你都學到了些什麼?」

「老師教導我史學、經學、術數、地理、天文、兵學、名學、墨辯。學生雖不敢說全部掌握,但還能說是從不懈怠。」徐庶說到這,抬頭看了陳沖一眼,又說︰「但我從老師身上學得最多的,還是人本之道。」

陳沖听到後面幾句,非常滿意,敲著桌案問徐庶道︰「何為人本之道?」

徐庶整頓片刻語言,字句答說︰「無非是八字,術為道用,道為術本。術無是非,而道有焉,世人以道非術,或以術非道,皆是謬誤。而世人皆道老師臧否孔孟之術,卻不知老師心許孔孟之道,若能令孔孟復生,與老師亦為知己。」

說完,徐庶低下頭,听陳沖評價。

陳沖顯然非常開懷,他從腰間取下一塊玉韘,放到徐庶手里,對他說︰「我曾在八年前買下一塊玉石,因其玉料剔透,通體無暇,一直放在身邊。但因為玉料極軟,我怕匠手出錯,壞掉這塊璞玉,故而遲遲不敢讓人雕琢。可是玉石不經雕琢,終究只是玉石而已。我昨日下定決心,將這塊玉石雕成一枚玉韘,今日送給你。」

徐庶打量手中這塊玉韘,見翠綠的玉面上雕有游龍盤雲,樣式精巧絕美,令他愛不釋手,而更讓他感動的,是陳沖話語中的殷殷期望。他一時哽咽,竟不知說何是好。陳沖則笑著說︰「從今日起,你便是大將軍府的軍師祭酒了。」

正月十九,陳沖與百官到渭橋上為劉備送別。

車馬蕭蕭,春風沉醉,原上的積雪已化去大半,但露出的黑土中還未有綠芽,倒是兩岸中有一些杏花已然開了。陳沖站在百官之前,立于渭橋西側,先听五十余人在橋邊齊奏《甲士列陣曲》。

與橫笛吹奏不同,這里有鐘鼓齊響,似層層鐵騎踏地而來,飛鳥驚起,猛獸駭奔,激起熱血昂流。眾人細听其中曲調,頗有西戎之韻味,只因這是古代秦軍流傳下來的軍歌。

劉備領著與他的新幕僚們從官道上走過來,與陳沖握了一下手。劉備的手,有力而粗糙,這是長期使用斫刀弓矢留下的痕跡。而劉備的身後,全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有那麼一瞬間,陳沖覺得自己有些老了。但他隨即又感到欣慰,國家有更多的青年,才有更好的未來。

臨行前,陳沖叮囑說︰「若能收降他們,還是當以收降為上。」他從胸中取出一塊灰黃色的帛布,雙手交到劉備手里,帛布上面透著紅黑色的痕跡,顯然都是用血寫就的。

劉備知道,這是張角投降前寫的血書黃天符,他很快想起那段與黃巾交戰的時光,神色一時間也有些恍惚。他鄭重收下,點頭道︰「我知道的。」而後又問陳沖說︰「庭堅,當年我們在巨鹿分別時,你作詩相贈,我非常喜歡,今日可還能作?」

陳沖這時候沒什麼興致,但他知道劉備喜歡,便隨口吟後世南朝鮑照的名句相贈︰「雙劍將別離,先在匣中鳴。煙雨交將夕,從此遂分形。一為天地別,豈直限幽明。神物終不隔,千游儻還並。」

劉備極為滿意,他上馬撥轉馬頭,抖擻韁繩,正要策馬,又轉回頭來,沖著陳沖大聲說︰「等我捷報!」說罷回頭打馬而去,張飛徐庶路過時,也同他揮手,領著兩萬人馬踏上渭橋向北面跑去,陳沖站了一個多時辰,直至所有人都消失在昏澀的天地盡頭,他才領官員返回長安。

這次東征人數雖少,但時間一定不會短,陳沖對此心中有數。當年能在半年內逼降張角,是因為對方起事倉促,毫無根基可言,陳沖只要追索糧草斷敵補給,縱使不足萬人也能讓黃巾窘困至極。

可如今的更蒼軍與之不同。他們先在青州肆虐多年,根基深厚後又建制改元,物資民心皆已充足。可見絕不是如赤眉軍那般能夠短期內消滅的對手,最差也當是隗囂公孫述一流。但好在關東有曹操、公孫瓚襄助,想必劉備也不至于吃虧。

不過想到這,陳沖也覺得自己想得有些太遠了,劉備此時要做的,還是先按照此前自己的計策,到襄陽劉表處誆出兵來。

從二十三日開始,東征軍的軍情陸陸續續傳到長安,進展非常順利。

二十五日,大將軍劉備領軍抵達雒陽,與幽州的援軍匯合。不過這次的幽州統帥並非是公孫瓚,而是劉虞派來的別駕從事田疇,其帶有五千騎軍,一萬余步卒。但劉備並不失望,因其還多帶了八千匹戰馬,田疇毫不藏私,將這些戰馬都盡數贈予劉備了。

稍作整軍後,劉備按陳沖謀劃,帶大軍經伊闕、廣成南下,于二月初三突然進入南陽郡內,沿路不攻城池,不掠奴財,堂而皇之地路過魯陽、博望、棘陽、育陽、新野、朝陽、鄧縣,直到襄陽城下。而沿路城池得知這支軍隊乃是朝廷軍隊,皆心存疑慮,不敢稍加阻攔,只向襄陽不斷報信。

襄陽對此一頭霧水。畢竟朝廷事先沒有通告,他們毫無準備。若說朝廷要發大軍討伐,但是觀其大軍作態,孤軍深入境內,違背兵家常理,也不似要大動干戈。可若說朝廷沒有敵意,終究是發兵入境,怎能不叫人心生警惕呢?

但最終在蒯良建議下,二月初六,劉表領州府幕僚盡數渡過漢水,于漢水北岸設宴,犒賞劉備全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