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自那日說開之後,雍正本以為康熙對他已經是死了心了。誰知道連著幾天以來,每日間的賞賜不斷,讓雍正頗有些鬧不清康熙是想做哪般。

明明之前兩人才說好的,既然無緣,便不該強求,可是現在是怎麼回事?(作者︰四爺你錯了,只有你說,老康可沒答應啊!)

雍正每每謝恩,接過宮中的賞賜之後,神色都會晦暗不明。

罷了,也許是自己想岔了也不一定。畢竟皇帝賞臣子一些物什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胤i這段時間正是與雍正如膠似漆的時候,難免便會被胤i撞上康熙賞禮下來的場面。

恭送了宮里的太監,雍正轉頭一看,卻是胤i。

「怎麼不多睡會兒。」雍正問。

胤i勾眉輕笑︰「雖然我一向不喜歡早起,可是有人打上門來了,我總該是要來看看的吧。」

「什麼打上門來了。」雍正蹙眉輕斥。「不過是做皇上的賞賜了做臣子一些物件罷了。又不是什麼特別精貴的東西。」

「嘖嘖嘖!這還不精貴啊?」胤i微帶醋意。「看看,前朝時李太白的《蜀道行》的字畫,白玉魚扳指,連著你平日里著的衣裳都備了,可真夠周到的。還有……」胤i看到一樣物件,突然停住了。

雍正奇怪,順著胤i的視線望去,卻是見到一座梅花瓶。

宋時的梅瓶,多為鴨蛋形,月復較豐,有的小口為洗口,器體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長而接近于直線,底部比較小,器體的最小直徑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處理手法多樣,常有稜角分明的轉折,整個形體秀長優美。

可這梅瓶,卻不是宋時的模樣,而是肩部特別豐滿,幾乎成一條直線,腰部以下收得較直,正是清時梅瓶的模樣。

而且,正是雍正當年的御書房內擺放多年的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梅瓶一模一樣。

這一刻,便是雍正也忍不住動容了。

剛剛一听是康熙賞賜的東西,雍正根本就沒有細听,如今才知道,賞下來的器物中竟然有這麼一樣。

看到胤i如此行態,雍正略一疑惑,然後唇角微勾︰「二哥莫不是在吃醋?」

「這不是明眼就能看的出的嘛!你可別裝傻啊!」胤i毫不在意雍正發現自己的小心眼。

「二哥,你在意這些做什麼。」雍正一揮手,讓下僕將東西交到管家那兒,讓其登記造冊然後放到庫房內。但是對于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梅瓶……還是決定先把它放到書房中去吧。

畢竟,那釉里紅的工藝可是難得的。此時畢竟不是清時,沒有年希堯他們來幫著制這麼純正的釉里紅了。

但是,胤i那邊兒還是要安撫的。「二哥,難不成你對我就這麼沒信心嗎?」

胤i一愣,答道︰「我哪兒是對你沒信心啊!我明明是對皇上沒信心啊!他對你本就有著感情,而男人又總有種劣根性,不能得到手的東西,那感情便會越發的放大,怕只怕他失去了耐心,牛心左性的想要得到你。」

雍正冷哼一聲,「虧你想的出來,皇上可不是那種人。所以啊,你要在意皇上,倒不如在意一些遼國那般的動向。」

「遼國?」胤i冷哼一聲︰「戰敗之國,何足言勇!」

「那遼國可是硬骨頭!」雍正斜瞅胤i一眼,看在胤i眼里那就是媚眼,頓時便是美滋滋的。但雍正的品性胤i清楚的很,還是勉強的穩住了神志,免得一時沒听清楚雍正說些什麼,而被罰上好些時候不能見他。「哪個國家都一樣,總有主戰主和的兩幫人。那遼國國君已經是很老了,我們很該注意一下繼任他的人都會有誰,爭取讓他們鬧起來,好讓我們大宋漁翁得利。」

「這倒是不可能的。」胤i說罷,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來︰「前方來報,遼國已經有了新的繼承人了。那遼國新君你也認識,正是你在廬州時的好友,耶律良才。」

雍正接過信,展開後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怎麼會是他?」

「他應該是再就讓耶律俊才和耶律文才發展勢力了。再加上他在大宋潛藏多年,也算是對遼國有功的,其父前段時間雖去世了,但他留下來的勢力也不是可小看的。其中種種並不一一細表,總而言之,此刻的耶律良才估計已經繼位了。」胤i一一說著,想起在江南時,耶律良才要求雍正答應他一件事的事情來,臉色沉重。

「若是他的話……」雍正想到以前與耶律良才相處的片段,心中對于遼國的緊繃情緒便有些放松了。「也許,宋遼兩國可以友好上一段時間。」

「人總是會變的!」胤i毫不客氣的說道︰「即使以前在廬州時,他品性純良。可是當他掌了權之後,周圍的人總是對他說要他攻宋呢?他可以撐得了多久?」

「總歸,他對大宋是有著一定的善意的。總比那些主戰派的人登上遼國君主的位子好吧。」雍正不太明白胤i在生什麼氣。「你怎麼了?听你的語氣,對耶律良才似乎頗為不屑?可是他做了什麼?」

胤i被噎住了。

胤i無奈的嘆了口氣,有個遲鈍的情人真是又喜又悲啊!

「不管如何,估計這個消息不過這幾日便會傳到皇上的耳朵里。到時候,我們便看皇上的意思行事吧!」胤i不欲在這個話題上與雍正再多糾纏。

雍正听罷,道︰「正是這個理兒。」

兩人便不再理會這個事兒了。

★☆★☆★☆★☆★☆偶是分割線★☆★☆★☆★☆★☆

沒過幾日,在早朝之上,果然就收到遼國的來信。

康熙當著眾人的面把信打開,上面寫著的,卻是新君意欲與宋國修好,同時邀請宋朝派來使者參加他的繼任大典。同時,也毫不在意的表達了一番對雍正的思念之情,因為他們在廬州時的友情。

當然,信中的這些事,康熙自是不會說的。但他也知道,耶律良才的意思是,希望來使中,有雍正的存在。

康熙是皇帝,很自然的考量了一番自己這邊的得益。雖然有好處,但是他也知道耶律良才對雍正有些不可告人的心思。

康熙已經有了胤i這個情敵了,怎麼也不願再鬧個耶律良才出來。

少不得,這次來使中還得派胤i、胤祥或者胤禎去。不為別的,單單是為了守住雍正,不讓他與耶律良才的關系太近,也是要的。

最後,還是決定讓這三人都一起去了。

本來是不想讓胤i也去的,但是後來一想,那胤i始終是雍正心里的人,自己能忍他跟雍正在一起,便是一起去了,又能如何呢。

少不得,雍正還是得有胤i才能制住了。

不過,多數來說,還是胤i被雍正制住的時候多一點。

康熙看完信後,那思考時間也不過是一點。然後便將信中內容說了出來,然後便問朝中大臣,應該派哪些官員前去遼國。

臣子們議論紛紛。這些官員們大多的養尊處優的,遼國一行過于凶險,大部分人都是不願去的。不過,總有些人除外。

比如,此刻站出來的八賢王趙德芳。

「臣願往!」趙德芳站了出來。

大宋中的使者,總該有一位皇族比較好。好的選擇有三廉王、八賢王和襄陽王等人。但是八賢王以前就曾出使過遼國,選他,還是比較好的。

其後,又有幾位大臣站了出來,說是願意前往。

康熙考慮片刻,便點了趙德芳為主使,又讓雍正為副使,並由胤i帶兵護送著,又有幾位官員們,一同隨著去了。

然後又道,放他們明日一日的假期,後日,使團便出發。

眾人听罷,又是一番跪地謝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