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李氏在範榮華的攙扶下走到了雍正面前,雍正看在眼里,心中有些異樣。

要知道,平常人見官,總會有一些畏懼之心,見到自己的人,知道自己是官,說話做事就算再想自然,也是會有一些僵硬不自然之處。

便是些武林人士,見到官府之人,也是會選擇避而遠之的。不過,卻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官府代表的就是麻煩。

可是面前的這個李氏,在自己面前非但沒有畏手畏腳,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優越之感。

雍正暗暗納罕,面上卻是不動聲色的模樣,只是默默等待著李氏的下一舉動。

那李氏雖然頭發花白,但是突然之間讓人覺得她極有氣勢。

扶著李氏的範榮華輕聲說,「娘,我扶著你跪下吧。」雍正是官,範榮華則是一般的平民,自然是該下跪的。

不過,李氏都緊緊抓住範榮華的手說︰「且不忙著下跪,我有一件東西要給包大人看看。待包大人看過之後,我們再提下不下跪,便也不遲。」

雍正心中存疑,便由得他們動作。

李氏指使著範榮華把她的包裹拿給雍正。

雍正接過,順著李氏的意思,把包裹打開。包裹內是一個錦盒,雍正生性多疑,有點擔心起這錦盒內的東西來。于是暗暗側過身子,讓錦盒不至于對著自己的身體,這才緩緩打開。

錦盒打開後,里面只有一個金色的珠子。那珠子足有一個嬰兒的拳頭大小,閃著微微的光芒,端得不是凡物。

雍正開始還不知究理,不過,一細想,卻是想起以前自己還是皇子時,讀的雜書中曾經有一篇文,卻是寫的包拯所審的案子中的狸貓換太子。

正正是牽扯上皇宮大內的故事。這樣的一個寶珠,除了皇宮之中的人,其他人又怎麼可能擁有!便是擁有了,又哪有可能守得住。

這麼一想,雍正便越覺越真,恨不得把這兩個牽扯上自家皇阿瑪的人給就地正法了。免得把狸貓換太子一案給牽扯出來,壞了皇阿瑪的名聲。

要知道,李氏的兒子若是太子的話,那麼皇阿瑪的位子哪里還坐得穩。

畢竟,傳言曾說李氏的兒子忠僕帶出了宮,有說是八賢王不忍心讓皇子流落民間,而讓他頂替了自己剛好過世的小兒子。也有說那皇子確實是流落了民間的。

若真是八賢王的小兒子的話,那一定是皇阿瑪無疑了。

因為宋真宗雖有兒子,卻大多早逝,在其病得不行之時,因為沒有兒子可以繼位,便過繼了八賢王趙德芳的小兒子,那便是皇阿瑪了。

可是若不是八賢王的小兒子的話……

那皇阿瑪現在的位子,便坐不安穩了。

不過,雍正總是做過皇帝的人,心中自有丘陵。遇到此情此境,心中雖有些慌亂,可是行動上卻很是沉穩。

無論如何,此事總該讓皇阿瑪知道,讓皇阿瑪來定奪的好。總不該自己越蛆代庖,倒顯得不倫不類了。

心中這麼決定,對著李氏便是一個樣子了。

「原來是貴人來訪,便是學生失禮了。」雍正隨便見了個禮。畢竟李氏看不見,而範榮華則是不懂這些。

李氏本來就不知道這個戶部尚書會不會幫自己,但是也不過賭一把罷了。當今皇上不是劉太後的親生兒子,劉太後又垂簾听政多年,雖然現在已經退居幕後,卻也頗有影響力。而李氏賭的,也不過是皇帝會不會想要利用自己,來削弱劉太後的影響力而已。

而現在,李氏覺得自己賭對了。李氏讓自己的聲音越發的和藹可親起來︰「包大人太客氣了。老身現在也不過一介平民,哪算得上什麼貴人呢。只是……以後怕就要仰仗你了。」

說完,李氏慈和的說︰「榮華,來,給包大人叩個頭。」

範榮華听得雲里霧里,卻還是听話的給雍正跪下,叩了個頭。畢竟雍正是官,範榮華覺得本來就該跪的。

旁邊的沈氏不明究理,但是听著自家兒子的話,那李氏是個不能得罪的。沈氏覺得,這個家的家主是雍正,便听雍正的安排便是了。于是,就站在一旁,悶不哼聲。

雍正緊緊盯著面前跪倒在地的中年人,有一剎那懷疑範榮華就是李氏生的皇子。可是一對年紀,卻是大了許多,明顯不是。

不過,因為範榮華是李氏的人,倒也不好明著得罪他,所以,雍正趕忙將範榮華扶起。「這位……太客氣了,很不必如此的。」雍正也不知道如何稱呼面前二人。

李氏是個細心的,也知道雍正此刻的尷尬,忙道︰「老身姓李,而榮華姓範,是我的干兒子,包大人叫他榮華便行。」

「這如何使得。」雍正開口,意欲推辭。

不過,李氏正是想和雍正打好關系,便是好言相勸。雍正‘無奈’,只好隨了貴人的意思。「那學生便得罪稱一聲榮華吧。」

一時間,倒是‘皆大歡喜’!

不過,正事卻還是要說的。「李夫人,此事茲事體大,還要勞您在府上多住幾日。待我明日進宮稟明皇上,再讓皇上來定奪。可好?」

李氏來包府的目的就是如此,見雍正絲毫不推托,反而直接就說要明日就進宮與皇上說明,便不由得喜出望外。只是口氣還須謙虛︰「老身一介婦道人家,如何懂得這些東西。一切听包大人的安排便是了。」

雍正聞言,點了點頭。「包明。你且在翠竹苑整理兩間房出來。讓侍衛們好好守著,莫讓閑雜人等擾了李夫人的清靜。听明白了嗎?」

「是。奴才明白了。」包明低眉順眼的回答。

★☆★☆★☆★☆★☆偶是分割線★☆★☆★☆★☆★☆

第二天早朝之時,雍正便給端坐于龍椅上的康熙遞了個眼色。

昨日包府中發生的事情,康熙早就在包明的來信中得知的一清二楚。

雖然包明並沒有看到,李氏讓範榮華遞給雍正的包裹里是什麼物件,但是,自從知道自家四兒子就是包拯之後,康熙就把他知道的,關于包拯的那些民間傳說都細細的回想了一遍。

雖然康熙知道的雜書很少,可是康熙年輕時卻是最愛微服出巡的。是以,也看過一些很多關于包拯所審的案子的故事。有听說書知道的,也有是看戲知道的。

就是因為康熙這段時間把包拯所審的案子給細細的回想了一遍。如今,康熙一听來找雍正的老婦人姓李,而她的干兒子叫範榮華,又看到包明的信中所寫,雖然他沒有看到那包裹中的錦盒里是個什麼東西,但是卻能看到一道微微的金光時,康熙便想起了‘狸貓換太子’的案子來。

更何況,劉太後的手上就有一顆寶珠,听說是宋真宗所賜。當年,與劉太後一起得了這顆寶珠的就是與其一同懷孕的李妃。

康熙曾經見過。

那時他剛剛過繼給宋真宗,劉太後,也就是當時的劉皇後因為康熙還‘小’,對他沒有太大的忌諱,對他也好,常常帶著康熙去自己的房間玩耍,只為了增進自己與未來的皇帝之間的感情。

康熙就是在那時,在劉太後的房中見到過這顆金色的,散發著微微的光芒的寶珠。

待到下朝之後,雍正並未同前幾日一般,急著往外走,反而只在大殿中待著。

果不其然,康熙的人很快就前來,請雍正于側殿議事。

雍正隨之前去。

雍正哪里不知包明是康熙的人,也知道包明必然是將他所看到的昨日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稟報與康熙了。

只是,有些事情的細節,還是要自己與康熙說一聲比較好些。

更何況,李妃的事情尚要康熙決定,是查,還是直接殺人滅口的。

雍正將事情一說,康熙沉吟片刻,方道︰「劉太後對朕來說,確實是個麻煩。只是,這個麻煩卻是有另一種解決辦法的……」

雍正听罷,不太明白康熙話中的意思,便想問。

康熙卻未等雍正發言,直接開口︰「老四,你且穩住李氏。只說你已經稟報與朕,朕已經知曉,只是劉太後畢竟是看護著朕長大的,朕對劉太後有著仰慕之情,所以事情並不好辦。」然後,康熙輕笑道︰「你尚要勸一勸朕,讓她只管放寬心。朕必會應允你調查此事的。」

雍正蹙著眉頭,無奈之下,也只能點頭應允了下來。

出了皇宮,雍正也先不回戶部了,直直的就讓轎夫往家趕。

進了家門,去了翠竹苑,與李氏說明了此事。

李氏雖然心中糾結不安,卻仍是答應了下來,只說會靜靜等候雍正的消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