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盛景意兩人點完長明燈, 一前一後走出寺外。

盛景意總覺得虛澤小和尚送他們離開時目光怪怪的。

盛景意沒多想,和穆鈞步行回修琴老師傅的店里去。

她們一來一回耗了不少時間, 琴也修好了。

老師傅見他們回來,笑呵呵地給他們取出琴來。

難得遇到把好琴,老師傅很是不舍地說道︰「我雖然很喜歡這琴, 卻不想再看到你們抱著它來找我。」

盛景意知曉老師傅是個愛琴之人, 自是連連答應, 付了錢與穆鈞相攜而去。

老師傅收好修琴錢, 想到盛景意討價還價以及熟練的掏錢動作,再想想穆鈞安安靜靜抱著琴來抱著琴走的模樣,心中通透了。

果然,養這麼好看的男人就是費錢!

這不, 連剛才那位小娘子都得精打細算過日子。

兩人取了琴也沒立刻回家,而是去了城東的琴行選琴。

琴行伙計一看兩人相攜進店,兩眼一亮。

未婚男女一起逛街,不是兄妹就是未婚夫妻,不管是當哥哥還是當未婚夫,不都要好好表現嗎!

這單穩了!

伙計熱情地上前招呼︰「姑娘想要什麼?我們這里新琴古琴都有, 桐木、杉木、花梨木任君挑選, 保證有您喜歡的, 實在不行還能來料定制!」

盛景意听著這利索的嘴皮子,不由笑了起來。

她本就長得好,笑起來更是讓伙計都晃了神,一時都忘了推銷。

既然是要練習用的, 盛景意沒往名貴里選,只挑了自己覺得順眼又順手的。

她順便問穆鈞有沒有看上的琴,看好了她一並付錢。

穆鈞沒挑過琴,比照著盛景意的選擇挑了把差不多的。

等兩人抱著琴走了,伙計們才回過神來。

伙計們進行了一番熱烈討論,都覺得這一對兒長相雖然挺般配,家世人品般不般配卻有待商榷!

瞧瞧吧,那位公子年紀輕輕的,居然這麼不思進取,買琴都要女孩子付錢。

看他們男未婚女未嫁的,從長相和年紀來看也不像兩兄妹,怕不是個上門女婿!

可惜他們沒那位公子長得好,要不然那小娘子能看上他們的話,倒插門他們也願意的!

盛景意可不知道自己一個來回,給穆鈞這位「太子候選人」的軟飯生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兩人已到家。

穆鈞先把他母親留下的琴抱回去,盛景意則讓立夏幫忙將兩把琴抱去他們同門四人平日里讀書的院落。

李陽華正在那埋頭苦讀呢,瞥見盛景意與立夏各自抱著把琴進來,有些驚奇地放下書走出來。

都已經是自家人了,沒那麼多講究,李陽華毫無形象地伸了個懶腰,舒展一下手腳,接著才問道︰「你們買了琴?」

立夏听到這話就癟癟嘴,她是在她們姑娘和穆鈞出去後才曉得這事兒的!

立夏氣鼓鼓,她們家姑娘如今出門越來越隨意、時常忘記她這個丫鬟!

再想想興許是穆鈞哄著她們家姑娘出去的,立夏就更生氣了,穆鈞不作妖,她都忘記這人可能對她們家姑娘心懷不軌!

盛景意邊揉著立夏的腦袋邊說道︰「去了趟天禧寺,剛巧想學學琴,就順道去琴行買了一把。」

李陽華聞言兩眼放光。

他立刻追問︰「你不會彈琴?」

「沒學過。」盛景意老實回答。

她看得懂曲譜,唱得也不差,甚至還能編編曲寫寫詞,音樂底子是有的。

就是沒踫過樂器,也不知能不能學會。

「那我教你!」李陽華激動地說道。

李陽華倒不是對盛景意有什麼非分之想,單純只是被打擊多了。

現在突然發現盛景意也有不會的東西,李陽華當然恨不得立刻上手表現一下,好好重振雄風。

誰樂意一直當墊底的啊!

穆鈞放好琴過來,听到的就是李陽華這句話。

他想了想盛景意那學什麼會什麼的本領,抬眸看了眼李陽華,又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穆鈞一臉乖巧地說道︰「我也許多年沒彈過琴了,很多東西都不記得了,三師弟把我也一並教了吧。」

李陽華快要被這巨大的喜悅沖昏了頭。

他听到了什麼!

穆鈞,學習進度永遠和他天才小師姐並駕齊驅的天才小師兄,也不會彈琴!

他,李陽華,一次性超越了他們兩個人!

李婉娘听到這段對話從書中抬起眼看了看自家哥哥,又把注意力集中回書中,當做什麼都沒听見。

她這個哥哥什麼都好,就是做事不過腦,多受幾次打擊應該能學聰明點,所以她就不給她哥提醒了。

李陽華很有當老師的勁頭,挑了個好地方擺琴,又叫人把琴桌之類的東西全搬過去。

金陵的園子最不缺亭台,他們學琴之處便定在一處臨水的亭子里頭。

涼亭頗為寬敞,兩把琴並排擺好,亭中竟也不顯擁擠。

李陽華分別調試了兩把琴,覺得音色都不錯,便給盛景意兩人講起彈琴的基礎手法來。

盛景意認真听李陽華講解。

李陽華解說時對上盛景意灼灼的雙眼,不知怎地覺得耳朵有點燙,連帶耳根都在發燙。

李陽華強迫自己鎮定下來,認認真真講完所有基礎手法,才輕咳一聲,正兒八經地詢問道︰「你們听懂了嗎?」

「懂了。」盛景意與穆鈞都點頭。

「那你們輪流試試看。」李陽華邊說邊從旁邊拿起兩本基礎曲譜,「要看曲譜嗎?」

「不用,」盛景意說道,「我都記得的。」

她記性本就好,在千金樓又每天和曲譜、詞譜打交道,別說基礎曲譜了,更難的曲譜她都倒背如流。

穆鈞也表示自己不需要,並且坐在一旁讓盛景意先試探。

盛景意坐到另一把琴前,手輕輕按在琴弦上,不知怎地想起當初那個滿心渴望、什麼都想學的小女孩。

那時的她很努力地想把日子過好,現在她已經能決定自己的生活。

她想買琴便買琴,想學什麼便學什麼。

等宣義郡王之事一了,她可以做所有她想做的事。

盛景意初次彈琴,便也沒想太復雜,隨手試了幾個音。

見李陽華在旁煞有介事地點著頭,滿臉贊許地表示「對,就是這樣」,盛景意也就大膽地在腦海里搜尋起適合的曲子來。

她想到前些時日才看過徐昭明為《唐詩三百首》譜的新曲,都是簡單又好上手的,轉眼間已有了主意。

盛景意開始試彈起其中一首《登鸛雀樓》。

隔壁院子里,西岩先生正在屋中研究著一本棋譜。

起初隔著院牆听到有琴聲傳來,西岩先生也沒太在意,直至那斷斷續續、時隱時現的琴音連成了曲,他不由起身走到窗前細听起來。

都說字如其人,琴音也一樣。

琴不過是工具,能彈出什麼樣的音全憑彈琴者的一雙手與他們的心境。

這曲子起調很平和,听不出彈琴者琴技如何,甚至隱隱有點生澀,听得出完全是新手所彈。

直至彈到「欲窮千里目」一段,琴音才顯出幾分崢嶸氣象來。

西岩先生在心中思索起來︰應當是他的四個學生在彈琴,只是不知現在是哪個學生在彈。

他的四個學生里頭,穆鈞沉靜少言,鮮少顯露鋒芒,彈起琴來應當與這不同。

李陽華性情沖動,藏不住事,琴音里也不會有這種氣象。

李婉娘眼中只有自己關心的事,平時往往隨遇而安,應該也不會是她。

只剩盛景意。

盛景意雖是女孩兒,心志卻比尋常男子要堅定許多,想法也比尋常男子大膽——這琴聲里表達出的「更上一層樓」的勁頭,很可能便是出自盛景意之手。

西岩先生一面在心里做出判斷一面靜靜听完一曲,也沒派人去看看猜對了沒。

他坐回案前極輕地嘆息了一聲,才再次拿起棋譜隨意翻看起來。

相比西岩先生的平靜,李陽華就有點受不了了。

他一臉幽怨地看著盛景意,仿佛一個被辜負的痴心人,而那個十惡不赦的負心人正是盛景意!

許是因為李陽華的表情太明顯,彈完一曲的盛景意忍不住問道︰「我彈得不對嗎?」

對上那有著三分茫然三分不解四分無辜的澄澈雙眼,李陽華幽幽地說︰「沒有不對。」

問題就是,第一次彈琴怎麼可能直接成曲啊?!

沒有不對才是最不對勁的好嗎!

你確定你是第一次彈嗎?!

要不是盛景意的眼楮烏溜溜的,瞧著又真誠又認真,李陽華都要懷疑自己被耍了!

李陽華看了眼坐在一旁的穆鈞。

這一刻,穆鈞在經義、策論、算術這些方面的表現迅速出現在他腦海中。

他們的天才小師姐已經表演完畢。

接下來是天才小師兄的表演時間!

李陽華思索片刻,面不改色地起身說道︰「我先去個茅房!」說完他麻溜地起身離開涼亭,拒絕再留在這個傷心地。

假的,都是假的!

這個世間對他們這種平平無奇的普通人根本不會有一點點愛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