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的人跑這一趟, 當然有寇承平從中活動的原因來。
寇承平和教坊那邊喝了回小酒,狂吹一通暢清園的發展前景, 對方便答應去問問韓端的意思,這種事從前沒有先例,還是得韓端這個一把手點頭才行。
得了教坊那邊的準信, 寇承平又與徐昭明結伴去尋盛景意告知這個消息。
盛景意最近在聚眾讀書, 她給身邊的丫鬟們制定了進修計劃, 考核成績高的丫鬟可以贏得跟她出去浪的機會。
當然, 這是次要的,主要還是讀書機會難得,小丫鬟們都很珍惜,哪怕盛景意不督促, 她們也學得很起勁。
換了別的主家,誰樂意掏錢給自家丫鬟讀書練字?
也就她們運氣好,才踫上了盛景意這麼好脾氣的姑娘!
盛景意狠狠地過了把「為人師」的癮,小小地彌補了一下自己曾經有過的大學夢。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不過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慢慢來就是了。
徐昭明兩人尋過來時, 听見的便是小院內傳出的朗朗讀書聲。
徐昭明邁步就要往里走, 寇承平卻拉住了他,說道︰「現在和從前不同了,你別冒冒失失往里跑。」
以前盛景意與他們往來得很隨意,他也覺得盛景意既然出身秦淮河畔, 自然不必守那麼多禮數,可如今盛景意可是謝家女兒,人家哥哥還在這,他們可不能在和以前那樣隨便。
徐昭明沒覺得現在有什麼不一樣,不過寇承平比他懂人情世故,寇承平既然開了口,他也停了下來,叫人先入內通傳。
盛景意很快迎了出來,邀他們到園子里的涼亭內說話,口里說道︰「教坊那邊有準信了?」
寇承平與徐昭明對視一眼,沒問「你怎麼知道的」,只點頭說︰「對,韓世兄那邊應下了。」他頓了頓,好奇地問盛景意,「韓世兄曉不曉得你現在是謝家女兒?」
盛景意道︰「知不知道有什麼關系,我與韓府君不過數面之緣,又沒什麼交集。」
徐昭明道︰「你兄長與韓世兄相熟,韓世兄應當是知道的。」
盛景意很清楚許多事不過是做做表面功夫,私底下大伙恐怕都心知肚明,是以她也不怎麼擔憂此事。
只要大部分人不把她這個「千金樓小當家」和謝家六娘聯系起來,她就不會帶累謝家。
至于包括韓端在內的這些知情人,知道了應該也只會憋著,畢竟她也沒想著禍害他們或他們的家里人,宣揚此事對他們沒什麼好處。
他們這種出身的人絕不會拼著和謝家交惡的風險去干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三人閑聊幾句,寇承平又轉了話題,問道︰「你讓我把牙行那邊適齡的女孩兒都簽下來,我已經叫人去留意,這批女孩兒有差不多兩百人,暢清園用得著這麼多人嗎?而且那可都是剛在牙行記了名,沒好好教過的,年紀又不大,暢清園那邊用不上吧?」
現在暢清園的丫鬟都是他們幾家人調撥過去的,按著盛景意的要求,挑的全是能識文斷字的人。
要培養出這樣的丫鬟可不容易,連他們家里也沒多少符合條件的,在外頭更是壓根雇不著。
要是隨便雇幾個丫鬟頂上去,那他們端午那天豈不是等同于虛假宣傳?
盛景意道︰「我與唐先生她們商量過了,她們平日里審稿選稿也不忙,可以輪流給這些丫鬟上課,先從《千字文》開始學起,學得快的一年應當能把三千個常用字認完。」她見徐昭明和寇承平面露茫然,補充說道,「這期間她們的月錢和吃用都由我負責,不會動公中的錢,就是得佔用暢清園兩個院子安置她們和給她們上課。當然,我也不會白白給她們花錢,她們的契書上得寫明一年期滿後自願續簽三年。」
這些剛到牙行的小丫鬟大多十歲左右,學個一年,干個三年,剛好到快及笄的年紀,不耽誤她們回家嫁人。
徐昭明明白了盛景意的意思,這是自己按需培養丫鬟。他說道︰「既然暢清園是我們一起搞的,哪有你自己單獨掏錢的道理,當然是從公中出。」
寇承平說道︰「這些小丫鬟倒是有福氣,許多人想請唐先生她們到府上任教可得給不少束脩,等閑人家還請不著!」
盛景意夸道︰「還是多虧了寇公子把諸位先生請了來。」
要不是看在寇承平家中長輩的面子,這些人她和徐昭明一個都拉不來。
定國公的面子?
定國公的面子不管用,他是武將出身,雖然給自己拼來了爵位,可許多讀書人照樣不鳥他。
如今大部分讀書人向來都堅定不移地奉行「能不打仗就不打仗,能用錢解決就用錢解決」「要面子是不可能要面子的,我們只想世界和平」的基本原則,堅決不給武將北伐的機會,好保有目前的安定平和。
按照主和派的想法,只要不打仗,他們就能安安穩穩地苟著;要是打起仗來,他們還能往哪跑?往嶺南去嗎?他們可沒有東坡先生的豁達,被貶去嶺南還說什麼「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他們只想苟在繁榮富饒的江南!
三個人商量好暢清園的事,又湊一起敲定國子監文會的各項細節,務必要保證能搶光邱文敬的風頭。
盛景意也是昨兒回了趟千金樓,才從柳三娘那得知她家二娘少年時遇到那個說「我雖然要成親了,但我愛的是你」的渣男,居然就是邱文敬的四叔!
得知這個邱文敬居然是渣男的佷子,盛景意在心里感慨了一番遺傳的強大,竟連渣都能代代相傳。
感慨完了,盛景意又想了不少加強國子監文會影響的主意,進一步完善前些天給徐昭明的草案,務必要襯得邱文敬那邊的文會黯然無光!
懷著這種想法盛景意干勁十足,想法不停地往外蹦,听得徐昭明和寇承平直點頭,摩拳擦掌地期待起文會這種和他們壓根不沾邊的玩意來!
暢清園首秀告捷,許多人都在觀望暢清園還會不會有新動作,結果觀望了幾天,卻發現那邊沒什麼動靜,只是一口氣雇了兩百多個小丫鬟,還全是剛被領進城的那種。
暢清園把這些丫鬟全弄走了,是準備用這樣的丫鬟糊弄她們嗎?
不得不說,很多人心里是失望的,畢竟她們錢花得那麼爽快,就是沖著端午那天的良好體驗去的,要是下回過去全換成毛毛躁躁的小丫頭,想想就覺得不得勁!
好在幾天之後,消息靈通的人家都得了消息︰暢清園臨街的小院里時常傳出小姑娘們的朗朗讀書聲,雖然讀得不怎麼順暢,還得先生領著讀,但听著也很新鮮。
過去誰曾听過這麼多女女圭女圭齊齊朗聲讀書。
有人特意去打听了一番,得知暢清園那邊統一給買去的丫鬟授課,都覺得暢清園的東家怕不是錢多得燒手,誰家買了丫鬟不是讓她們干活而是讓她們讀書去的?
人家書香門第的丫鬟會讀書是雅事,你一個對外營業的園子,雇人時簽的全是活契,費心教會丫鬟讀書,回頭她們干幾年跑了,那不是白費勁嗎?
還有些丫鬟的家里人從別人口里得知了此事,腆著臉跑來問暢清園要不要男娃子,她們可以把男娃子也送來干活。小姑娘家家的,讓她們讀書太浪費了,那麼好的紙筆,給她們家里的兄弟用多好?
對于這些人,暢清園的管事一律不見,叫人直接打發了,還告訴他們要是再來的話就把他們女兒也攆了,到時可他們女兒沒豐厚的月錢可拿了。
一提到到錢,這些人總算消停了,人家不願意讓她們用男娃換女娃也沒辦法,誰叫人家是出錢的?他們再鬧下去了,女兒被人退回牙行,怕是找不到這麼好的下家了!
暢清園總算清靜下來。
經此一事,唐氏等人對這批「女學生」都多了幾分憐惜,教起她們來耐心更足了。
小姑娘們也願意學,個個都挺勤勉。
她們出身不好,小小年紀就被送去牙行供人挑選,干個幾年活、給家里攢幾年錢,便要隨便找個人家嫁了,再給家里換回點聘禮。
她們都從家中姐姐以及其他長輩口里了解過這樣的未來,所以面對砸到自己頭上的餡餅,她們一開始都是不敢置信,現在被父母過來一鬧,她們更是害怕失去這個機會,一刻都不敢放松,連上茅房都用竹篾片在地上寫寫畫畫,怕忘記剛學的生字。
盛景意從唐氏口里得知這些事,免不了有些嘆惋,重男輕女這種事從古到今都不少。
唐氏最近精神倒是越發好了,她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她所學的東西從前都用來吟風弄月,現在卻可以幫到這麼多孩子,這是她以前從來沒想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