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V111】一家齊心

小鐵蛋拉著三個小女乃包去村子里找同伴了,小小村霸回歸,儀式感是必須的。

一家人開開心心地聊了會兒天,大伯與大伯母去灶屋忙活午飯,俞邵青跟進去,讓大伯母瞪眼轟了出來,俞邵青閑不住,轉頭去喂馬。

燕九朝話少,姜氏話也不多,二人就那麼坐在堂屋里,姜氏笑眯眯地看著燕九朝。

俞婉納悶道︰「阿娘,你為什麼一直盯著他看」

姜氏笑︰「他好看。」

俞婉︰「」

燕九朝說起了俞邵青與姜氏、小鐵蛋搬去隔壁的打算,俞婉當初買的是丁家的舊宅,因是圖便宜實則宅子又破又小,屋頂漏雨,冬冷夏熱,當然,擔心他們在女婿家住得不自在,燕九朝的意思是先暫住,把舊宅子推了重建,建好後兩邊的宅子打通就不分家了。

雖說那並不是一個常住的家,可到底也是家,能與娘家合成一座大宅,俞婉打心眼兒里是高興的,就是委屈燕九朝,看上去像倒插門兒似的

俞婉趁人不備,捏了捏他的手心,恐他說她青天白日不規矩,又迅速地把手松開了。

燕九朝感覺到掌心一抹溫熱的柔軟,蜻蜓點水般轉瞬即逝,他朝她看過來,她卻已經去與姜氏說話了。

「阿娘覺得怎麼樣」俞婉問。

姜氏溫柔地說道︰「都听阿婉的。」

她阿爹都听她阿娘的,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

俞婉與姜氏說話,燕九朝大多數時候只是聆听,他的氣質、他的出身都決定了他與這個貧窮的村落格格不入,但在他的臉上看不到不分不耐,不時有村里的孩子好奇地跑來看他,被人圍觀了也不見他惱,他只是很耐心、很安靜地坐著,修養這種東西有時與名聲無關,他是她听過的最聲名狼藉的人,卻也是她見過的修養最好的人。

這邊,俞婉與家人說著話,另一邊,羅家人上門了。

這可真是太意外了,當初俞家人建房動土請他們來都不來,今兒是怎麼了,竟然自己找上門來

羅家人不知俞家都在老三這邊,他們坐著馬車神氣活現地進了村,一路直奔俞家老宅而去,蓮花村他們也是來過的,以往過來都會有一大群鄉巴佬圍著他們看稀奇,羅家人都做好讓人圍觀羨慕的準備了,哪知村口的孩子各玩各的、嬸子媳婦兒們各忙各的,竟是連眼皮子都沒抬一下。

「他、他們是沒看見嗎」郭芸娘嘀咕。

俞家老宅沒人。

問了隔壁才知是去了老三家。

羅家人去老三家時沿途看見原先的田埂上豎起了一排排嶄新的房舍,郭芸娘再度嘀咕︰︰「是哪個鄉紳老爺搬進來了嗎」

羅家上門的是郭芸娘與小兒子羅成,郭芸娘是大伯母與郭大佑的妹妹,比大伯母嘴甜會來事兒,嫁了個城里的商人,卻並不是附近的縣城,只不過在鄉下人眼里,縣城就已經是挺難高攀的好去處了,要不怎麼能坐上馬車呢,她的姐姐兄長卻是連牛車都買不起呢。

馬車停在了俞婉家的門前。

郭芸娘神色清高地下了車,本以為自己牛氣沖天,哪知抬眼一瞧就見門口停放著一輛更大、更奢華的馬車鎏金華蓋、紫檀木車身、四匹高大威猛的汗血寶馬,直把她家的騾子馬嚇得瑟瑟發抖

郭芸娘愣住了,她懷疑是不是自己來錯地方了。

恰巧此時,一個衣著鮮亮的貴婦人打屋里出來,真不明白這種窮鄉僻壤怎麼會有打扮得如此體面的婦人,比她身上的緞子華貴多了,頭上的珠釵也是足金的,那款式小縣城買不到,一定是京城的。

她不敢在這樣一位貴夫人跟前拿架子,定了定神走上前,態度謙和地問道︰「請問這位夫人」

這里是俞家三房嗎

話未說完,貴夫人驚訝地出聲了︰「郭芸娘」

郭芸娘一听這熟悉的聲音,當即一愣,難以置信地看著對方道︰「大大姐」

這個被郭芸娘認作了貴夫人的對象正是俞家大伯母。

大伯母變化太大了,再不是郭芸娘印象中那個滿臉滄桑的黃臉婆,她看上去比郭芸娘更年輕,氣度上也好生壓了郭芸娘一頭,郭芸娘的記憶中,這個大姐總是自卑地躲在人後,因為她長相平庸、五大三粗,吃得多、老得快,她背地里暗笑她是豬,她就是上不了台面的豬。

郭芸娘做夢都沒料到會看到自家大姐如此光鮮的一面,這絕不是靠幾件華麗的衣裳打扮出來的,郭阿香整個人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郭芸娘傻眼。

「出什麼事了」大伯走了出來。

郭芸娘也是听聲音才認出自家姐夫的,她的目光落在大伯毫無障礙的腿上,目瞪口呆道︰「姐姐夫的腿不瘸了」

這時,俞峰與俞松打鎮上買菜歸來了,雞鴨魚肉都不稀罕了,二人買了時令的蔬菜與瓜果,羊肉切了五斤、羊腿兩只、驢肉十斤、大白鵝一只,再有兩條肥碩鮮美的鱖魚。

菜有人送呢,在後頭,二人著急見妹妹先拎著一籃子瓜果進村了。

二人都換上京城大布莊里買來的新衣,新衣貴死了,可用大伯母的話說,他們如今好歹也算皇親國戚了,不能丟了阿婉的臉,再貴也得買

二人本就是十里八鄉難得的俏兒郎,又跟著秦爺、崔掌櫃等人打交道,世面見了,身上的寒酸氣與小家子也一點一點地磨去了,再配上這身體面的衣裳,活月兌月兌兩個富貴人家的公子哥兒

郭芸娘徹底說不出話了。

「進屋坐吧。」大伯母說,阿婉回門,她不想鬧得太難看。

郭芸娘帶著羅城進了屋。

屋子還是這麼破,會不會是打腫臉充胖子

這個揣測讓郭芸娘的心里好受了些。

從小到大這個姐姐都是她的陪襯,她是天上雲,姐姐是腳下泥,當見慣了一個人低賤的樣子,所以更接受不了她爬到自己的頭上。

大伯母不想讓郭芸娘母子污了新姑爺的眼,讓俞婉帶著燕九朝回屋,俞婉嫌屋里悶,拉著燕九朝去了後院。

大伯與兄弟兩個去了灶屋,姜氏去幫忙。

熱鬧的堂屋一下子變得空蕩蕩。

乍然受了冷落的郭芸娘有點兒懵。

她小兒子羅城則是早沉不住氣拉下了一張馬臉。

郭芸娘到底沒忘記自己是來做什麼的,她笑了笑,看向大伯母道︰「大姐啊,我听說阿婉嫁人了,這麼大的事兒你怎麼都不來告訴我」

大伯母譏諷道︰「喲,這倒成我的不是了,我們家請你的次數還少嗎郭芸娘你自己說說,你來了幾次上次動土建房,我沒讓人給你帶消息麼你來了麼」

郭芸娘訕訕,俞家擺席,她一貫懶得理會,一是嫌路途遙遠,二是嫌俞家窮來往了也沒個奔頭,早先倒是還隨了份子錢,上次直接沒理會,讓大伯母鬧了個沒臉,這事兒換她,她得記大伯母一輩子,可大伯母素來是被作踐的那個,郭芸娘覺得自己就算真把大姐得罪了,大姐也會無條件地原諒自己。

郭芸娘敷衍地說道︰「我那不是听了哥哥與嫂嫂的胡話,誤會大姐不想與我們來往了嗎」

大伯母冷聲道︰「不想和你們來往我還請你來吃席,我是瘋了嗎不過你說的也沒錯,我如今的確不想與你們來往了,你們這樣的親戚,俞家高攀不上。」

郭芸娘沒料到一貫忍氣吞聲的大姐會講出如此不留情面的話,莫非她听到的傳言是真的,俞家人如今攀上大戶人家的高枝兒,所以這個大姐不再稀罕他們羅家了

後院,俞婉一邊听著郭芸娘與大伯母的談話,一邊把郭家、羅家的關系與燕九朝八卦了︰「不是大伯母不講理,你可別誤會大伯母。」

她開始在意他對她家人的看法了。

燕九朝嗯了一聲。

堂堂燕城少主竟然坐在農家後院兒听這種七大姑八大姨間的八卦,還听得一臉認真。

「你到底什麼事兒」大伯母沒好氣地道。

郭芸娘往後院兒的方向張望︰「阿婉今日回門吧我怎麼沒見著她她是沒回還是」

大伯母打斷她的話︰「你是想見阿婉,還是想見我們新姑爺」

當然是新姑爺,郭芸娘眼神閃了閃。

大伯母冷聲道︰「我算是看出來了,你是不是听說阿婉嫁了個好人家所以跑過來打秋風了」

郭芸娘拉下臉道︰「大姐,你別把話說得這麼難听都是自家親戚,什麼秋風不秋風的我我就是來看看你們」

「現在你看完了,可以走了」大伯母下了逐客令。

「」郭芸娘當場噎住。

俞婉听得解氣極了,想起大伯母在羅家受的氣,真是活該郭芸娘被轟出去。

「大姐,大姐有話好好說你別鬧得這麼難看,讓新姑爺看了笑話」郭芸娘又不傻,俞家再有錢坐得起那麼貴的馬車嗎四匹馬,那得是多大的官兒才有資格乘坐的,阿婉那死丫頭是真的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郭芸娘說的沒錯,不能讓燕九朝看了她娘家的笑話,大伯母強忍著把火氣壓下了。

郭芸娘趁熱打鐵道︰「大姐,從前都是我不對,不該听信哥哥嫂嫂的讒言疏遠了大姐,大姐怪我是應該的,可不論怎樣咱們都是親姊妹,咱們這層關系不能斷了呀。」

大伯母冷眼看著她。

郭芸娘以為大姐讓自己打動了,抹了一把並不存在的眼淚道︰「實不相瞞,我在羅家的日子也不好過,都是表面風光,暗地里誰不笑我是個沒見識的村婦大姐,我這輩子就這樣了,我認了,可我兒子不能這樣忠兒、城兒都是念書的好苗子,他們才念了幾年就都考上童生了忠兒病了沒能跟來,我今日帶了城兒過來就是希望大姐能幫兩個佷兒謀條出路的。」

大伯母道︰「既然他們這麼厲害,還用得著我謀出路嗎何況我怎麼謀你未免太看得起我了。」

郭芸娘訕訕道︰「這不是快秋闈了嗎我尋思著」

大伯母冷笑︰「尋思著我拜托新姑爺給你找個關系,讓他們順利把秋闈給過了」

郭芸娘眼楮一亮︰「姑爺這點本事總還是有的吧」

說的像是燕九朝若是辦不好這事就是多沒能耐似的,俞婉氣呼呼的,腮幫子鼓成了一只小倉鼠。

燕九朝看著她為自己生氣抱不平的樣子,眸子里不經意地掠過一絲笑意。

大伯母怒道︰「你讓新姑爺給你兒子走後門兒,你把他當什麼人了」

郭芸娘哎呀一聲道︰「大姐你別生氣嘛,你看咱們姐弟妹三個,只有忠兒、城兒念書,日後他們有出息了,不也是給大姐你長臉嗎」

這話戳中大伯母的痛腳了,她生了兩個兒子,個個都是泥腿子,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怪郭芸娘事事壓了她一頭。

「這種事能走後門嗎」俞婉問燕九朝。

「不能。」燕九朝斬釘截鐵道。

功名是買不到的,除非代考與泄題。

當然燕少主若是願意,這都不叫事兒,只是燕九朝不會這麼做。

郭芸娘又道︰「好好好,是我錯了,我不該宵想這個,那那新姑爺是京城人,讓他在京城給忠兒、城兒找個好先生總是沒問題吧你和新姑爺說一聲,就讓忠兒、城兒住到他家去」

大伯母听不下去了。

別說阿婉只是她佷女兒,就算是親閨女,也沒讓姨父家的人這麼打主意的

郭芸娘當新姑爺是什麼冤大頭嗎她說住過去就住過去,她說請先生就請先生,還說不是打秋風,都打到他娘的天上去了

大伯母哪兒還顧得上讓不讓燕九朝看笑話,揪住郭芸娘的肩膀將她拽了出去。

「哎大姐大姐」

「你放開我娘」

羅城去推大伯母,俞峰兄弟掄著棍子沖出來,羅城嚇得屁滾尿流,一把蹦到了馬車上

大伯母將郭芸娘拽出了俞家︰「郭芸娘,你若真來看我,我好酒好菜招待你,但你若是打阿婉與新姑爺的主意,別怪我翻臉不認人」

郭芸娘氣得夠嗆︰「郭阿香你有錢了就不將自家親戚放在眼里了是吧」

「那還不是和你學的」大伯母反問。

郭芸娘再度噎住。

大伯母厲喝︰「還不快滾要人攆是嗎」

俞峰、俞松掄起手中的棍子,郭芸娘趕忙跳上馬車,灰溜溜地走掉了。

鄉親們一陣哄笑。

秋風沒打成,還讓全村人看了笑話,郭芸娘氣壞了。

今兒這氣是出了,可大伯母擔心自己與郭芸娘的事丟了阿婉的臉面,遂走到後院,與燕九朝解釋道︰「讓姑爺見笑了。」

城里人遇上這種事怎麼解決她不知道,但一定不是像她這樣。

「無妨。」燕九朝說,隨後看向也走到後院的俞峰兄弟,「讓他跟我上京城念書。」

眾人順著燕九朝的目光一瞧,俞松

「你弄錯了吧這是我二哥,這個才是我大哥。」俞婉指著俞峰說。

俞家兄弟早年也是進過村學的,只可惜沒念進去都回到家里種地了,都不是念書的料子,但若非得選出一個,那一定是俞峰。

俞峰性情沉穩,懂事听話,俞松卻是連坐也坐不住的。

「沒錯,就是你二哥。」燕九朝篤定地說。

大伯母擺擺手︰「小松不是念書的料子,他念不進去的。」

燕九朝讓俞婉拿了一本書來,隨手翻開一頁,指著一個字道︰「念。」

強大的皇族威壓與氣場讓俞松不敢撒謊,俞松老老實實地念了︰「仄。」

「念。」

「柰。」

燕九朝又指了幾個字,俞松全都準確無誤地念了出來,燕九朝讓他背千字文,他比小鐵蛋背得更順溜。

俞家人驚呆了,大伯母的嘴巴都合不上了,她小兒子識字什麼時候的事

俞婉問道︰「二哥你什麼時候學的」

俞松撓撓頭︰「就就你教鐵蛋,我听到了」

只听了幾遍就能記住誰說她二哥不是讀書的料這根本是個學兜子好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