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一零章 瑟瑟發抖的人們

一年幾百萬兩白銀的利潤,真的可以讓人瘋狂。

朝廷大佬們沒有了鹽,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撈油水,不可能為了那樣的利潤鋌而走險,對一個皇子下手。

但有些人靠著鹽發家,所有的一切都只靠著鹽的就不一定了。

到底是誰動的手,除了動手的人,沒有別人知道。

動手的人再大的膽子也不可能說出來。

朝廷那些大佬們都快瘋了,他們怎麼都沒想到自家陣營里面會出這麼一個瘋批,做出這種瘋狂的事情來。

他們一直以來,能夠和皇室對抗的,就是他們代表著讀書人這個階層,皇帝想要治理這個國家,就必須要依靠他們這些讀書人。

字都不認識的人,那怎麼來治理國家?

沒有人來治理國家,天下就會大亂,損失最大的就是皇室。

可是,現在連皇子都被殺了,又如何讓皇帝相信這個天下在文官們的手上得到了治理?

皇帝一怒之下掀桌子,他們這些沒有掌握兵權的人,又如何對抗?

雖然兵部屬于文職,卻管制著武將,可是他們對于那些當兵的並沒有直接管理的權力。

可是,將門現在明擺著和皇室承認利益共同體,不理會兵部的命令,兵部也沒有辦法。

而且皇帝完全有權力強行的罷免兵部所有官吏,直接讓自己人過去接管,讓他們連下達命令的機會都沒有。

由此可見,真的要弄到魚死網破的那一步,輸掉的一定是文官集團。

他們的贏面在于皇帝不會想著將這錦繡山河給弄得亂七八糟。

可現在他們自己就將這局面給弄得亂七八糟了,連皇帝的兒子都給刺殺掉。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晉王被刺之後,那些大臣,特別是跟鹽商沒有任何關系的大臣,都趕緊出來向慶熙皇帝表達哀悼之情,並且嚴厲的抨擊了刺殺皇子的惡劣事件,要求刑部和順天府嚴查此事。

慶熙皇帝對于那些大臣們要求刑部和順天府介入晉王被刺案的奏折,就朱批了一個「所奏不準」回復。

不是留中不發,而是直接表示反對。

還是讓五城兵馬司來查辦此案,由魯國公和一個王爺親自督辦。

表明了就是不相信這些文官了。

這讓那些大佬們更是不安。

有的人更想著早一點離開京城這是非之地,躲過這一場災禍。

可是在這個尷尬的時候,他們連辭官都不敢了。

——辭官這種事情在很多時候都被視為向皇帝施壓。

現在人家的兒子都被刺殺了,還要向他施壓,那豈不是火上添油?

一時間,京城的文官們都瑟瑟發抖,準備著迎接皇帝的暴怒。

還有一個瑟瑟發抖的人,那就是齊王。

他听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懵逼了,然後被巨大的恐懼給控制了自己的思維。

大家都知道有資格競爭太子之位的就是他和晉王。

晉王被殺,他是明面上的最大獲益者,別人首先要懷疑的就是他。

——沒有了晉王這個競爭對手,太子之位不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嗎?

他甚至有一些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手下腦子一熱,想出這個方法來。

听到這個消息之後,他連忙問了最信得過的那幾個心月復,問他們跟晉王被殺案有關聯。

得到的答復當然是否認的。

只要腦子沒問題,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最大的獲益者,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正是因為這個道理太淺顯了,所以,他們不能夠做這樣的事情。

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們可不是什麼狗屁的最大獲益者,而是最大的嫌疑人。

得到那些心月復沒有參與此事的回復之後,齊王這才趕緊進宮向慶熙皇帝表達痛失兄長的哀悼之情,當著慶熙皇帝的面,哭得涕淚交加。

慶熙皇帝全程冷著臉,一句話都沒有跟他說。

這也讓齊王越發的心驚膽戰。

可是慶熙皇帝都沒有表達質疑,他想要辯駁都無從辯駁。

回到王府,越想越是不安,長吁短嘆,徹夜難眠,對刺殺晉王的凶手,也是痛恨不已。

他覺得他是這個案件之中,除了晉王以外,最大的受害者。

慶熙皇帝沒有理睬齊王,倒不是懷疑齊王是幕後指使,他覺得這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略等于無。

他不理睬齊王,主要是不滿齊王這段時間的作為。

這段時間他正在和文官集團斗法,齊王卻硬要參與進去,助長了文官集團囂張的氣焰。

如果沒有齊王的參與,也許晉王都不會被殺。

現在的慶熙皇帝只是柳青的一個分身,對齊王自然不會有什麼父子之情。

——哪怕是慶熙皇帝本身,對齊王的父子之情就不是很濃,不然也不會老想著改立晉王為太子了。

齊王與文官集團勾搭在一起,在柳青心中增添了那一份厭惡,所以明知道齊王心中恐懼,也沒有去寬慰他,而是冷面相對。

——你要恐懼,那就恐懼去吧。

——想要當太子,想要當未來的皇帝,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你和那些文官們勾結在一起,和我作對的時候,就應該要想到結果,不一定會是你想的那麼美滿,可能會很殘酷。

——現在你就慢慢的去體會那種殘酷吧!

慶熙皇帝的心中,還是有著怒火的。

這幾天來,梅貴妃肉眼可見的變老。

明明只有三十幾歲的人,幾天之前還艷光四射,冠絕後宮,壓得三千粉黛無顏色。

可這幾天時間,已經憔悴了很多,臉上生出皺紋,頭上都看到了白發,看上去就像四五十歲的一般。

這幾天一粒米也沒進,開始還知道哭自己的孩子,過了一兩天,連哭都哭不出來,就躺在床上發呆。

慶熙皇帝過去見她,她就跟沒看到似的。

這些年,這個女人心心念念的都是自己的兒子,想著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成為未來的皇帝。

為了這個目的,她在皇帝面前小心奉迎,生怕犯了什麼過錯,激怒了皇帝,帶累到兒子。

可是現在這個兒子被殺了。

多少年的希望落空,感覺自己的生命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要不是宮女攔著,這幾天的時間里,她都已經死了不知多少回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