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了春聯,吳有勝把梯子拿來。
中午做飯的時候,特意蒸了一小碗的糯米飯,放在鍋里面,這時候拿出來,糯米飯還是溫熱的,正好適合用來當貼門聯的粘合劑,要是沒有糯米飯,就家里的稻米飯,加些熱水,弄成糊糊狀,也是可以的。
楊玉秀抓了一些糯米飯,糊在門聯的四邊,涂抹的相對均勻些。
弄好了後,遞給吳有勝。
吳有勝接過門聯,踩著梯子,來到差不多的高度,在大門的正中間,把橫額貼好,最後再撫平褶皺。
上下聯和一些福字也是如此操作。
「爸爸,這個我來,我要自己貼在我的窗戶上。」等輪到屋里的窗戶時,燕子自告奮勇的搶過寫了大紅色的「福」字的正方形紅紙,嚷嚷著。
「行,那就你來。」吳有勝輕笑一聲,也沒有阻止。
「姐姐,幫我牽著這邊,我先把一邊給貼好。」
「好。」玲兒應了一聲,然後稍稍的踮起腳尖,幫著燕子順著字帖的一邊。
「爸爸,我放正了沒有?」燕子回過頭,問道。
「往左邊一點兒,再往上一點點兒,好,可以了,就這個位置。」吳有勝後退了兩步,看了看,提點了一下。
「嗯。」燕子先把正上方的一個角給貼好,再從左往右,慢慢的撫平紙面,最後才是底下的那個角。
「完工。」燕子高興的拍了拍手掌,很是興奮。
「咦,不對。」
「怎麼了?」吳有勝疑惑的看著燕子。
「爸爸,你應該拿相機把我剛才貼紙的動作給拍下來的。」燕子嘟著嘴,有些失望的說道。
「呃,那你等一下,我去把相機給拿出來,再給你拍一張就好了。」吳有勝一想,也沒多大的事兒,就順應閨女的心意,去拿了相機來。
畢竟,這些東西,長大了,也是值得回憶紀念的,有條件的話,應當是給保存下來最好了。
「來,站好了,玲兒,你也一起,一只手放在窗紙上,看向鏡頭,笑一笑。」
很快,吳有勝就給兩人連拍了好幾張照片。
「爸爸,我看看,拍的好不好。」等拍好了,燕子連忙跑到吳有勝跟前,想要看拍的照片怎麼樣。
「嗯,還不錯。」燕子點了點頭。
「爸爸,你等下幫我們把照片打印出來,下午我們把照片貼在牆上,我們先去玩了。」
姐妹倆在吳有勝跟前玩鬧了一陣子,就去別處玩了
貼好了門聯和窗紙,整個院子,都變得喜慶了不少。
「阿勝,我去準備食材了。」楊玉秀看了看時間,就說道。
「嗯,也好,要不要我幫忙?」
「不用,你忙你的去吧。」
「行。」
楊玉秀進了廚房,開始為晚上的年夜飯,做準備。
一些食材,都需要從下午三四點就開始處理,要不然來不及,比如殺雞殺魚,以及切菜等
時間來到了下午五點鐘。
「玲兒、燕子,你們快去洗澡,穿上新衣服,等下一起去敬神。」吳有勝喊來正在院子外玩耍的兩人。
這邊的風俗,在大年三十的傍晚,吃年夜飯前,每家每戶,都需要敬神,也即是給祖宗和去世的親人祭拜。
吳有勝雖然不是李家村的人,但是,好歹也算是一份子,一般過年,都會來祠堂這邊祭拜一番的。
「知道了。」玲兒回應一聲,就帶著妹妹進來了。
很快,兩人就洗完了澡,然後穿著一身的新衣裳出來了。
五點半左右,吳有勝也穿上了一件新衣服。
「玉秀,敬神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沒?」
「好了。」
廚房里,楊玉秀回了一句。
吳有勝拿著一個籃子,去了廚房。
出來時,籃子里就多了些貢品,一只雞,一條魚,一盤臘肉,一碗米飯,一碗酒,還中間還有一盤水果。
「玲兒,把爆竹給帶上。」
「好 。」
吳有勝提著裝滿了貢品的籃子,手里拿著一把引燃了的線香,蠟燭和爆竹,都由玲兒姐妹倆拿著。
很快,三人就來到了祠堂。
「小勝,你來了。」
「嗯,濤哥。」
吳有勝朝著張壽濤等人點了點頭,然後放下籃子,把鞭炮拆開。
「呃,小勝,要不,你先打了鞭炮,我們再給祖宗行禮。」張壽濤也提著個籃子,不過,里面的貢品就沒這麼豐盛了,只有一條魚,一碗米飯,還有一小碗的臘肉。
張壽濤的兩個兒子,張大龍和張二龍,也跟著來了。
來敬神的,一般都會打幾個爆竹,爆竹一響,那些先人,就會知道今天是除夕,也能來享用貢品。只是,張壽濤和其他村里人,都買的小爆竹,散的那種,不是一大串的鞭炮。
「嗯,也好。」
吳有勝讓姐妹倆走遠些,順便捂住耳朵,然後拿著散發著火星的線香,先是打了三個散的爆竹,之後,就點燃了大鞭炮。
「砰~砰~砰~」吳有勝的三個散爆竹,威力較為驚人,就好像炮彈一樣,響了後,感覺地面都震動了一下,眾人耳朵都被巨響給震了一下。
眾人都嚇了一跳,有些小孩子甚至是身體抖了一下,還不等張壽濤等人問詢什麼,劈里啪啦的鞭炮聲,就不絕于耳。
硝煙彌漫,吳有勝把貢品的籃子護在身後。
三分多鐘後,鞭炮聲才終于停了。
「小勝,你的爆竹,真給勁兒,在哪兒買的?」
「在城里面買的,一根就要兩毛錢呢。」吳有勝笑著回應。
「嘶,這麼貴啊。」眾人搖了搖頭,有些吃驚,本來要是價錢不貴的話,張壽濤等有些身家的,也想買幾個玩玩,只是一听一根爆竹就要兩毛錢,那還是算了
吳有勝閑聊了幾句,也沒耽擱什麼時間,爆竹打了,鞭炮也放了,就拿出三根線香,以及一對蠟燭,點燃了,插在供桌上的一個圓形的青銅大鼎中。
「玲兒,燕子,來作揖。」
吳有勝手里提著貢籃,雙手抓著籃子,放至胸前,站直了,兩腿微微的並攏,彎腰三鞠躬。
姐妹倆也照著做,雙手合十,態度嚴肅的也鞠了三個躬。
ps︰各地的風俗都不一樣,我們這邊過年,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