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神白起,威震天下

平行時空——戰國。

雲夢山鬼谷之中。

縱橫家的創始人鬼谷子王詡、三蘇之一的蘇秦、首創連橫的張儀、田忌賽馬的決定人物孫臏、龐涓,皆是盤膝而坐。

縱橫一派幾乎全員到齊。

而最前方的鬼谷子,似乎是在專心致志推演著什麼。

「各位師兄弟,你們說師傅能不能推演出仙人所在的界域?」

蘇秦率先發問。

龐涓回道︰「這是必然,師父他老人家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

「一是神學,日星象緯,佔卜八卦,預算世故,非常確切。」

「二是兵法,六韜三略,變化無限,布陣行軍,神鬼莫測。」

「三是游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七步之才,萬人難當。」

「四是出生避世,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

「師父算出過秦始皇嬴政將以無敵的姿態掃六合一統天下,這在後來已然成為了現實。」

「師傅的一生充滿了神奇色彩,而他的神斷恰是人在天然界預測的應用和浮現。」

「這一次,想必也有可能。」

張儀搖了搖頭︰「難,很難,不是不尊重師傅,而是凡人之力,怎可能和仙神對抗。」

只見鬼谷子王詡口中默念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夫昭生于冥冥,有倫生于無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萬物以形相生。」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日月不得不行,萬物不得不昌。」

良久,王詡睜開雙眼︰「罷了罷了,強求不得。」

「吾等凡人,怎敢與仙神爭輝。」

就在這時,蒼穹之上開始有了動靜。

【感謝各位百忙之中抽空時間來捧場。】

【此次盤點的對象是華夏十大名帥。】

【縱觀整個紀元,華夏歷史就是一部漫長的軍事斗爭史。】

【在有文字記載的近三千年的華夏歷史長河中,有太多的將星閃爍,太多的武學奇才,但在這麼多閃亮的將星之中,能稱得上名帥的卻寥寥無幾。】

【原因無他,實在入選標準太高。】

【此次評選,標準有以下四點。】

【一是要有至少兩場以上的重大有決定性戰役的勝利,帥才,本就是統率三軍,決勝千里之外,如果一個帥才沒有決定性作用,他的存在感肯定是極低的。】

【二是軍事生涯夠長夠閃亮,且生涯中很少有敗績,如果一個名帥屢戰屢敗,那他就不能被稱之為名帥。】

【三是真真實實存在的人物,他的事跡要有文字記載,在一些描寫隋末戰亂小說中被頌為神明的張須駝,卻敗亡于瓦崗,無論如何不能算名帥,以及李元霸這種存在于虛擬之中的無敵人物也不算數,若是將他納入評選標準,簡直太過無敵。】

【四是還得足夠有名,這點很好理解,所謂名帥,就得足夠有名,而不是無人知曉的人。】

「開始了,終于開始了!」

「這一次,我大唐將霸榜,大唐無雙!」

「一邊去,我大漢還沒說話。」

「你說的這個大糖,它甜嗎?」

「它不是甜,它是那種很特別的那種。」

「五天!你知道這五天我怎麼過的嗎?」

「我已經五天沒有听到盤點的故事了。」

各朝各代的眾人,看到這熟悉的投影,頓時激情澎湃。

王翦︰「這一次,我必須佔得一席之地,名帥榜單,是為數不多的機會,我必須要抓住。」

年羹堯︰「這一次,我大清必須有人上榜!」

徐達︰「大清?是那個打輸了賠款,打贏了也賠款的大清嗎?國家都治理不好,還想來評選名帥,也配?」

高長恭︰「話說,這次評選必須有我了,上次落選太離譜了。」

李靖︰「華夏十大名帥盤點?那我李靖有話說,從這個評選標準來看,我李靖是肯定能上榜的,諸位誰贊成,誰反對?」

趙雲︰「帥才?我趙子龍也可以假裝自己是帥才!」

名帥盤點呼之欲出。

各個朝代的三軍主帥,都忍不住內心的激動。

「有趣,實在是有趣。」

「華夏十大名帥,不知道我大秦會出現幾位?」

始皇帝嬴政心中升起一股期待的想法。

「武安君白起,軍神王翦,還有如今大秦第一勇士蒙恬,不知道他們三人能不能上榜?」

其他平行世界的帝王,也飛快處理好手中的政務,準備迎接下一個盤點榜單的到來。

終于,天穹之上的投影開始發生變化。

「啪、啪、啪」的聲音響徹大地。

「嗯?這古怪的聲音!」

「這聲音可不興放啊!」

「哈哈哈,這聲音,我喜歡!」

伴隨著一股蕭殺的背景音樂響起。

一片現場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

天地之間彌漫著濃郁的血氣,還有一股濃濃的殺氣。

在這股濃郁的血氣下,一切都是模糊的。

仔細一看,才能看到大地上一片狼藉。

到處都尸橫遍野,滿地瘡痍。

尸首成山,骷髏成林。

足以看出戰爭的慘烈。

陣陣氣沖雲霄的殺氣如同排山倒海般,朝著觀看投影的眾人壓來。

這股血腥之氣,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有些體質較弱的普通人,早已經忍受不住,身體不停顫抖,雙腿也是直發軟。

這股殺氣,絲毫不亞于洪武大帝朱元璋出場的時刻。

「這濃郁的殺氣,究竟是何人?」

「有點像是李靖,那個男人,畢竟是大唐第一軍神啊,沒有他,大唐豈會打如此之多的勝仗。」

「李靖厲害是厲害,但第一個出場的肯定不是他,依我來看,這是武安君白起,只有他,才有這種濃郁的殺氣,要知道戰國時代死了那麼多人,一半都和白起有關,可以說白起的雙手,沾滿了血腥。」

正當眾人討論時,一道散發著肅殺氣息,目光如虎般凶狠,堅毅挺拔的身影,朝著眾人走來。

每踏一步,便要帶起無盡殺戮。

「這是!武安君白起!」

始皇帝嬴政看著這從遠方走來,越發熟悉的身影。

腦海中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個答案。

對!

也只有武安君白起,才有這樣的殺氣。

對!

這位令敵軍聞風喪膽的無敵統帥,配得上十大名帥這個榜單。

就在眾人討論紛紛時,蒼穹之上出現了幾行大字︰

【此地由來是戰場,平沙漠漠野蒼蒼。】

【恆多風雨幽魂泣,如在英靈古廟荒。】

【趙將空余千載恨,秦兵何意再傳亡?】

【居然祠宇勞瞻拜,不信骷髏亦有王。】

一首出場詩後,投影上的那道身影說話了。

「吾寧伏受重株而死,不忍為辱軍之將。」

「好一個不忍為辱軍之將!」

平行時空的項羽看到這里,頓時感同身受。

此人和他一樣,都有強大的自信和崇高的信仰。

敗?

可以敗!

但是,敗歸敗,絕不認輸。

更不會向敵軍委曲求全。

這就是華夏兒女血液中流淌的骨氣!

若是骨氣都沒了,那還叫人嗎?

所以項羽很不明白那叫門天子朱祁鎮的所作所為。

為了活命,出賣自己的國度。

如此行為,怎麼有臉存活下去的?

【本次盤點華夏十大名帥,同樣不分名次,出場順序的不同並不代表人物本身貢獻不同。】

「是的,猛將都沒分名次,若是名帥分名次的話,那也太滑稽了。」

「是啊,這種東西若是真的分名次的話,恐怕有人會因此打起來。」

「是啊,我華夏史上名帥輩出,若是分名次的話,這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如果分名次的話,不在一個時空,根本沒有具體的依據,強行比較,恐怕會讓人笑掉大牙。」

【盤點華夏十大名帥。】

【正式開始。】

【上榜人物——武安君白起。】

【所屬朝代——戰國時期秦國。】

殺一是為罪行!

殺百是為罪孽!

屠萬敵為雄。

屠得百萬敵為天下雄主。

而白起正是這樣的人。

他的外號太多。

殺神!軍神!人屠!

白起的一生,征戰無數,卻沒來沒有打過敗仗。

「果然是白起!」

「看到視頻開頭的那股殺氣,咱就猜想到是白起,結果還真是。」

「也是,除了白起,誰還能有他這股無敵氣勢?」

洪武大帝朱元璋點了點頭。

結果沒有超月兌他的意料。

其他平行世界的帝王也在驚嘆。

對于白起,他們都是報以肯定的態度。

這樣一位人物,沒有哪個皇帝,不希望自己的世界里有白起這樣一位人物為自己所用。

…………

白起,乃是兵家的代表人物。

他的戰斗能力也好,大局觀也罷,都是非常出眾的。

白起有著出色的大腦,戰無畏的精神,精準的判斷能力,臨危不亂的指揮能力……

集眾多才能于一生的白起,是不可戰勝的。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

一生之中從沒打過敗仗!

連平局都沒有。

以少勝多的代表作有。

以眾圍寡的代表作有。

輕裝前行、突襲敵軍大營的代表作有。

高牆厚土、利用城池資源擊敗敵軍的代表作有。

功城拔寨、野戰突圍的也有。

各種類型的戰斗他都參與過。

他就是天生的帥才。

在戰國那個混亂時代,白起無敵般的身姿,讓敵軍膽寒。

白起一生領兵作仗無數,共殲滅六國軍隊一百余萬。

這是多麼恐怖的數字。

攻破六國城池大小約九十余座。

秦昭王十三年,新城之戰得新城。

秦昭王十四年,伊闕之戰拔五城。

十五年攻魏,取六十一城。

十六年攻佔垣城。

二十一年,攻趙,得光狼城。

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鄧五城。

二十九年,再攻楚,佔郢,平定巫、黔中郡,兩郡至少應有十城。

三十四年,攻魏,拔華陽。

四十三年,攻韓陘城,拔五城。

白起既是高超的戰術家又是高明的戰略家。

其指揮的戰爭的規模之大,戰斗之殘酷後世鮮有能比者!

何謂戰國,就是戰爭,政治等國家大事都發生在春季和秋季!

白起在冬天奇襲魏國河內,開創冬戰先例。

這也是華夏軍事史上第一次運用步兵大規模攻城戰。

…………

「佩服,不得不佩服。」

「白起此人,實在太猛。」

「如果白起在朕的手中,攻打高句麗會不會輕輕松松?」

「朕打不下高句麗,李世民的兒子竟然將高句麗滅亡了!」

「朕很不爽,要是朕能將高句麗滅掉,那麼歷史會不會變化?」

隋煬帝楊廣略有所思道。

到了這個時候,他依然放不下高句麗。

高句麗已經成了他的一個執念。

…………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國力就已經十分強大了。

秦昭王十二年,秦國制定了東進擊敗三晉圖謀天下的大戰略,強將成了秦國最急需的人才。

秦昭王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後繼續貫徹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順應時勢出現在華夏歷史的舞台上。

所謂時代造英雄,亂世出英豪。

戰國這個時代,注定將會是白起一展雄風的舞台。

秦楚丹陽、藍田之戰後,楚國國勢走向衰微。

伊闕之戰,秦軍大勝,秦國意圖展開南面攻勢,繼續削弱楚國。

秦昭襄王寫信給楚頃襄王,要率領諸侯與楚「爭一旦之命」。

楚頃襄王只得同秦講和,並娶秦女為婦。

以後的秦昭襄王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楚頃襄王都與秦昭襄王政治會盟,表示服從于秦。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楚國出現一位善用弱弓射雁的人,楚頃襄王听說後覺得稀奇,就召來詢問。

此人卻是一位主張合縱的縱橫家,他用楚國過去的光榮歷史和今天的恥辱激勵楚王。

楚頃襄王也有向秦報仇之志,于是派使臣前往各諸侯國,進行合縱伐秦的活動,秦國听聞後決定予以楚國更大的打擊。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水以北土地給秦講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國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漢北上庸之軍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而後秦軍越過秦楚邊境山區,自斷後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直圍楚國的都城郢都。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秦軍穿插到楚軍背後,大破楚軍,攻佔楚國都城郢,焚燒了楚王的墳墓夷陵,向東進兵至竟陵,楚軍潰不成軍,退卻到陳,楚頃襄王將陳作為都城,仍稱作郢。

同年,秦又攻佔了楚國巫、黔中郡。

楚頃襄王遷都到陳後,聚集楚東地的武裝,僅得十余萬人,向西雖奪回了被秦佔去的江旁十五個邑,但已不能同秦抗衡。

經過秦國一連串的打擊後,楚國一蹶不振,直到最後被秦滅亡。

秦國以郢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

秦王認為白起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至此,白起名震天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