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存孝之猛,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強大的唐朝巨人在安史之亂後元氣大傷,最後終于在藩鎮之亂和黃巢民變的聯合打擊下轟然倒地,再也沒有站起來。】

【大唐轟然倒塌之後,在它的尸體上,五個短命王朝相繼建立起來,又相繼都很快地退出了華夏的歷史舞台。】

【在這個時期,名將能臣都不多,偏偏猛將倒不少,翹楚者有︰打虎李存孝、鐵槍王彥章等等。】

【其實後唐莊宗李存勖頗有李世民之風,把作戰當成游戲,多次親自出戰遇險,都沒有受傷,武藝應該不錯;後唐明宗李嗣源在對契丹作戰時曾經單騎三次突陣,斬殺一名契丹酋長;周德威有三次單挑獲勝、斬一將、擒二將的記錄;李存審多次先登陷陣,都可以稱得上是猛將。】

【但是,五代史中最鼎鼎有名的猛將莫過于李存孝,他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的地位相當于《說唐》中的李元霸,天下無敵。】

【一些野史中曾說李存孝引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這都是夸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連第二名的王彥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幾合。】

【李存孝常伴于李克用身邊,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存孝身穿鐵甲,手拿鐵馬鞭,腰上跨著弓箭與長矛,每每沖鋒陷陣,其勇猛勢不可擋,敵軍听聞其名聲就聞風喪膽。】

【梁國猛將見李存孝攻取潞州,不戰而退,攻取晉州,緊閉城門死守不敢出來迎戰。】

【攻打絳州時,守城將士听聞李存孝到來,連戰斗的勇氣都沒有,趕緊棄城而逃。】

【李存孝所到處,大都見他如見煞星,避之不得,可見其勇武異常。】

【就連北宋文臣也評論道︰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挺身陷陣,萬人闢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昔武皇之起並、汾也,會鹿走于中原,期龍戰于大澤,蓄驍果之士,以備鷹犬之用。】

【故自存信而下,皆錫姓以結其心,授任以責其效,與夫董卓之畜呂布,亦何殊哉!惟存孝之勇,足以冠三軍而長萬夫,苟不為叛臣,則可謂良將矣。】

「這個李存孝的地位,竟然可以匹敵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

「乖乖,這可不得了。」

「李元霸是什麼怪物,大家都懂。」

「既然這李存孝可以匹敵李元霸,那就是他也非常的牛叉啊。」

「那不然呢?別人李元霸只是一個虛幻的人物,而李存孝在咱華夏真真實實存在過,能一樣嗎?」

「服了,真是服了!正史的記載雖然很少,但也不難看出這家伙就是個狠人啊。」

「不是在打勝仗,就是在打勝仗的路上。」

「果然,存在即是合理的,能夠入選這猛將名單,肯定是有原因的。」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真是好高的評價!」

各個朝代的吃瓜群眾直拍大腿。

該死!

真是該死!

又被燃到了!

另一個世界,張遼和甘寧看到這里,自然也看到了那句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張遼笑了笑,喃喃自語道︰「好啊!這是仙人稱贊我張遼啊!」

「這不就是暗示嗎?」

「看來我上榜有很大的機會啊!」

「不過我張遼上榜,也沒啥問題啊!」

「細數我張遼的戰績,那也是非常不錯啊。」

「白狼山之戰,我率領先鋒,沖鋒陷陣,一馬當先,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

「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軍中謀反,進軍江淮擊滅陳蘭、梅。」

「合肥之戰,更是我張遼的成名之戰,我率領八百將士沖擊東吳十萬大軍,能一直沖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這世間有幾個人能做到?」

「我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甘寧、凌統等東吳大將,還差點活捉孫權老兒,難道不夠勇猛嗎?」

「我張遼威震江東,除我之外,還有何人?」

張遼意氣風發。

想起自己的經歷,也算是感慨萬分啊。

回想起以前,自己所在的雁門郡經常遭到胡人的殺掠洗劫,雁門郡的軍民曾與一些匈奴人聯合反攻檀石槐,卻大敗而還,死傷慘重,自己自幼就經歷了大量的邊塞戰亂。

從顛沛流離到如今的地位。

這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啊!

甘寧︰「李存孝這般人物,還的確是個狠人啊!」

「也不知我甘寧,和猛將榜單上那些猛人比起來,究竟如何?」

「我還記得,那年曹操率大軍號稱四十萬攻打濡須口,飲馬長江,主公率兵七萬迎擊,派我率三千人為前部督,密令我夜襲曹軍的前營。」

「我也沒讓主公失望,我率其裹甲餃枚,潛至曹操營下,拔掉鹿角,沖入曹營,斬得數十首級,然後全身而退,也算是一段佳話。」

「如此勇猛,也算是世間少有了吧?」

大秦末年。

項羽坐在營中,看著李存孝的盤點視頻,也是略有所思。

「李存孝?可以比肩吾?」

「吾之勇猛,天下誰人不知?」

「看得出來,這李存孝的確有些本事,可想要比肩吾,可沒那麼簡單。」

項羽雙眼中綻放出強大的自信。

這是西楚霸王的絕對自信。

「吾之勇猛,試問秦軍,恐怕無人不知。」

「巨鹿一戰,吾破釜沉舟,以少勝多,吾之決策和凶猛,難道不應該被列入榜單之中嗎?」

「這種榜單,吾只會位居第一,若沒有吾的名號,也不用再看了。」

項羽喝了一大口酒,豪情萬丈。

此時的項軍,多次大破秦軍主力。

而項羽本人,每次作戰,也是英勇善戰,勢不可擋。

所以在他看來,若是評判武將之猛。

他之猛,只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天空的投影在繼續︰

【李存孝,猛歸猛,可惜死得太慘。】

「死的太慘?」

「可別啊,我挺喜歡這個猛將啊,能不能給他一個完美的謝幕。」

「這都是怎麼了?真就武將沒有好下場唄?」

「看看這上榜的幾大猛將,哪一個是安度晚年而死的,要不就是帶著遺憾,要不就是慘死,這李存孝,也要步他們的老路子嗎?」

【復奪潞州之戰,李存孝功勞最大。】

【但李克用卻任命康君立為昭義留後,僅以李存孝為汾州刺史。】

【李存孝憤恚不滿,一連數日茶飯不思。】

【當時,朝廷以張浚為招討使,征討河東,李克用命李存信、薛阿檀率軍抵御張浚,又命李存孝屯兵趙城。】

【不久,張浚在陰地關被晉軍擊敗,退保晉州,李存孝率部攻晉州,張浚遣軍迎戰,結果又被李存孝擊敗,從此緊守城池不敢再戰。】

【李存孝因考慮到不宜俘虜朝廷宰相,遂解圍退兵五十里,任由張浚逃走。】

【這都為日後李存孝的背叛打下了基礎。】

【唐景福元年十月,時任邢州節度使的李存孝做出了一個令其後悔終身的決定,那就是趁著義父李克用北擊幽州李匡威之際,他在南面發動了叛亂。】

「叛亂?李存孝這等人物,竟然會背叛?」

「不可能吧,李克不是給予了他很多的機會嗎?他為何會選擇背叛?」

無數人不解。

也有不爽李存孝的人說道︰「哈哈哈……背叛?所有背叛者都得死!」

「靠,我看你是嫉妒吧!」

「原因都還沒出來,你為何覺得別人就該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