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事實證明真的是殷錚想太多。

楚雲聲送完袁蒙回來,對殷錚搬床睡客廳的舉動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反應十分平靜。

為了慶祝楚雲聲和殷錚的加入,晚上張非凡張導演狠心咬牙拿出一千塊,請劇組的人下了頓館子,拉近了下大家的關系。

劇組的人員大多都是張非凡的老班底,口風嚴,沒什麼亂七八糟的事。

況且楚雲聲和殷錚不管怎麼落魄,也比這小劇組檔次高得多,所以也沒人不識相地說些有的沒的,都是親親熱熱地喝酒聊天,飯桌上一派和諧。

劇組第二天早上要開劇本研討會,所以晚上也沒有別的安排。

楚雲聲沒喝多少,回了房間洗完澡,就早早躺下睡了。

他不是鐵人,這些天的忙碌已經把他榨干了,腦袋一挨床,意識就立刻昏沉了。

與楚博士完全相反的,是在小客廳里輾轉反側,以被裹的殷錚。

他最近本來就失眠,再加上楚雲聲就睡在一門之隔的臥室里,殷錚提心吊膽的,在腰臀上壓了兩層被子,背靠著牆壁,還猶覺得不安全。一晚上驚醒了三四次,都是夢見楚雲聲掀開他的被子在捏他。

殷錚覺得以前的自己絕對受不了這個委屈,但現在,他不得不受。

第二天早上,劇本研討會在導演的房間開。

神采奕奕的楚雲聲和仿佛被掏空的殷錚佔據著兩張單人沙發,互不干擾地翻看著修改過的二稿劇本。

對面的長沙發上,導演、編劇、制片人都快擰成一團,大打出手了。

三方就修改後的劇本意見不同,且各持己見,軟硬不吃。

王編劇自然是對自己的劇本最滿意,不想再進行第三遍修改,費時費力不說,還可能推翻原本的人設和邏輯。

電影比起電視劇,更注重一環扣一環的邏輯性和劇情性,節奏一旦出了問題,就會讓整部電影的水平大打折扣。

導演張非凡則是典型的藝術家想法,很看好這個劇本,但又總覺得它缺了點什麼,所以苦思冥想地改動著。

而制片人當然是更希望劇本可以拋棄一些晦澀敏感的部分,增強點賺錢能力。

最近嚴打,張非凡又不是什麼有後台有靠山的大導,別最後辛辛苦苦花著錢拍完了,卻因為敏感性的東西連審都過不了,無法上映。

三方撕扯不斷,臉紅脖子粗地爭論著。

最開始楚雲聲還打算听听,後來發現吵得越來越沒營養,才兩耳不聞窗外事,低頭開始看劇本。

憑心而論,《天青殺》這個劇本確實還不錯。

它不是商業類型片,也算不上文藝片,甚至于它的主角也稱不上一個討人喜歡的正面角色。

但這個劇本想要講的東西,和市場上大部分民國片或抗日片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天青殺》的主角,也就是楚雲聲要演的角色,是個民國時期的人販子,叫原青。

販賣人口這件事古來有之,在晚清和民國時期因時代的混亂,而達到頂峰。

原青出生在窮山溝里,五六歲的時候因為相貌出眾,被人販子盯上,騙走了。人販子將原青賣給了一對城里的年輕夫妻。

年輕夫妻受過高等教育,沒有孩子,對原青很好。

但可惜好景不長,原青的年輕養父在一次抗議□□中被當街開槍的憲兵射殺,養母受了傷,要吃好多藥。

這時候原青只有十歲出頭,被教得很好,細皮女敕肉,碼頭上鋪子里做工都不會要這樣干不了活兒的孩子,他無法,只好挨家去討飯。

在那個餓殍遍地的年代,沒有誰家有多余的剩飯願意給原青,只有一些大戶人家不在乎,會偶爾大發善心,施舍他一點。

原青仗著長相漂亮,會說討喜的話,就經常去城里的幾個富人家。但也正是因為相貌精致,原青被一戶人家的老太爺看上了。

老太爺收了原青做小廝,給原青養母治病,原青一度把老太爺當成自己的大恩人。

但在幾年後一個尋常的晚上,老太爺對原青下手了。原青反抗逃跑,失手打死了老太爺。

電影的故事也正是從這里開始。

原青手上第一次沾了人命。

人命在人的心中是完全不一樣的存在。人可以殺雞殺鵝,殺牛殺羊,沒有太大心理負擔,但殺人是不同的。

原青那段日子是壓抑而又癲狂的,眼前時不時會出現老太爺的幻覺。

他逃到了一個小鎮,卻意外遇到之前拐賣他的人販子。

像瘋了一樣,他將那個人販子咬死了,並且繼承了人販子的財產幾個幾歲大的孩子。

他坐在四處漏風的破房子里,呆呆看著那幾個餓得皮包骨的孩子,就那樣看了一夜。

這樣的世道下,他放他們走,就等于是在讓他們送死。但原青本身也就只是個十幾歲的半大孩子,沒有能力養活這麼多張嘴。這些孩子的年齡也太小,完全不記得自己的家在哪里,有家也無法回。

原青最後決定,還是把他們賣掉。

他帶著他們歷經艱險,到了大城市,又耗費很長時間,跌跌撞撞地選擇著那些善心的父母。

這個過程太難了,其中有孩子餓死了,有孩子受不了自己走了,也有孩子被其他人販子搶走,原青拼得頭破血流,也沒奪回來,反而被狠狠教訓了一頓,瘸了腿。

當他把孩子全都賣完時,他忽然發現,自己已經十八歲了,但十八歲的他卻沒有任何謀生手段。

他這些年接觸了很多人販子,各型各色的都有。有快要餓死,被迫走上這條路的,有為了錢財舍棄良知的。

都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原青卻認為這句話十分流氓。他不可憐,也不原諒任何一個人販子,包括他自己。

但他認為自己和其他人販子還是不同的。

他不像其他人販子那麼沒良心,只要給錢,什麼都干,不拿孩子當人看,完全當成賺錢的商品。

他開始萌生一個想法,他認為自己可以救那些孩子。

于是,原青開始從其他人販子手底下買孩子。

這是個在所有人看來極其愚蠢的行為。

好點的孩子沒人會賣給同行,願意月兌手賣給原青的,不是痴傻兒,就是身有殘疾的。

原青也不嫌棄。

他教這些孩子認字兒,能賣的賣給好人家,不能賣的就帶回到小村子里,一塊下地種田。吃不飽穿不暖,有上頓沒下頓,原青的日子過得一團糟。但他很心滿意足。

直到他看到自己賣出的一個孩子的尸體。

這個世道,好人都少,又哪有什麼真正的好人家呢?

原青裹個草席,葬了那個孩子。

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他在小村子被日軍屠戮了。

那些人販子趁虛而入,合起伙兒來弄啞了原青,看他長得不錯,將他賣給了供人消遣的大煙館。

原青逃離無望,備受折磨。

他在大煙館待到二十歲,遇到了殷錚飾演的男二號,軍閥杜明耀。

杜明耀看中了他,將他帶出大煙館,寵他,愛他,對他好到了極致。

但卻也將他引向了更深的深淵他教他吸食鴉片。

杜明耀用寵愛和大煙控制原青,讓他成為了一名情報人員,或者說,間諜。

原青的過往全部被粉碎,他在杜明耀的身邊開始畸形地成長。他竊取無數的情報,殺過無數的人,直到有一天,杜明耀派人來殺他。

他在絕望中潛逃,被一戶普通的農戶救了。

農戶的女兒幫助他戒掉了大煙,原青開始慢慢說服自己放下過去,愛上這個少女。然而,就在婚禮當日,一伙日本憲兵沖了進來。

所有人都死了,火光沖天。

原青卻醒了。

他頭一次覺得這麼清醒。

他活著離開了村子,一走就是三年。

再出現時,他成了別人口中的「漢奸」,幫著日本人做喪盡天良的事。

他周旋在這個烽煙並起的亂世,游走在冰冷的刀刃上,出賣了可以出賣的一切,最後,在一場戰役里設計炸毀了日本總司令員的火車,扭轉了這場對華夏至為關鍵的戰爭。

戰後,他沒有死去,而是上了軍事法庭。

而他的對面,痛罵他賣國,為他執行槍決的,是跟了他時間最長的孩子。

那個孩子開了槍,原青沒有任何辯解。

槍響。

他荒唐的一生,終于結束了。

這部戲題材有些敏感,劇情有洗白漢奸的嫌疑,還摻雜了同性戀劇情,是真正的劍走偏鋒。各大投資方都不敢下注,整個劇組東拼西湊,窮得要死。

制片人還是看在監制的面子上,才願意接下來這部劇。敏感話題太多,一個不慎,這片子就可能賠得當褲子。

但楚雲聲卻挺看好這個電影。

劇本研討會撕逼撕了整整兩天,第三天的時候監制大人駕到,腳踢導演,拳打制片人,舌戰編劇,把三方都收拾老實了。

劇本最終定稿,和第一版差別不大。

張非凡不太擔心楚雲聲的演技是否能勝任十幾歲到三四十這個年齡跨度的原青,所以這幾天他都一心一意地給花瓶殷錚開著小灶,深入分析杜明耀這個人物。

楚雲聲跟著听了幾次,對張非凡教人的能力感到很佩服。楚博士本人就是一個自己能干,卻教不了別人的人。

所以他很欣賞能做老師的人。

時間過得飛快。

劇組人員很快到齊,開機之後,斷網斷聯,就差上交手機。

不少配角一進組,看到楚雲聲和殷錚都亢奮不已,直以為自己在做夢。後來確認了消息,才不由感嘆劇組真是消息嚴,關于楚雲聲和殷錚進組的消息根本沒人知道。

楚雲聲在小城里全封閉拍著戲,不理世事,都差點要忘了這本傻叉原著小說的主角是陶安。

而陶安,一直在盯著殷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