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28章 國內第一次有人真正講清楚了這個技術

送髖技術的修改。

眼下國內的五種送髖技術——

1、骨盆的三軸性運動說。

、擺腿帶髖說。

、蹬地送髖說。

4、中心軸運動說。

5、骨盆前挺說。

從這五個國內傳統送髖技術里面,進行大家最熟悉的一些關鍵鏈接,然後從中盡量延伸到科學送髖領域。

蘇神在小團隊每個人都背好了骨骼和肌肉分布圖後,現在說起來也是十分的流暢。

不會再和最開始說的時候一樣,還要每次停下來解釋半天這個部位在哪里。

「從人體解剖學來說————以人體解剖學對人體跑動或走動過程中的軀體運動進行分析,當人體運動中出現後蹬支持動作時,人體骨盆會相應發生扭轉運動支撐運動系統。在人體系統中,人體運動肌肉與相關骨骼的動作協同和系統配合下,能完成軀體骨骼和骨盆的扭動動作。其中軀體扭動基于軀干的結構,即脊柱是由一系列關聯的椎骨組成,椎骨與椎骨之間依靠關節連接。這些關節和椎間盤可以使相鄰椎骨發生向上向下的伸屈動作,同時也可以小範圍的向身體兩側伸屈。脊柱位于軀干的中央部位,可以起到支撐軀體伸展的作用,胸廓和軀干是人的骨架結構。身體背部肌肉會隨之牽動脊柱運動,胸腔進而跟隨脊柱轉動,這一牽引過程中月復部肌肉也會給予支持。骨盆好像是機器的盤輪,其也是隨著脊柱的運轉而扭轉。身體軀干和骨盆整體結構之間的扭動呈相反狀態,一個向左一個必然向右……」

「以上運動動作的系列配合和形成正是人體送髖動作形成的解剖學解釋。」

「從運動解剖學的「送髖」技術動作來剖析的話————作為人體移動的方式,跑步是有規律的運動。跑步動作時,雙腿雙腳交替離地跳躍,在動作的某些瞬間,雙腳出現同時離地,雙腿向上曲張。所以,「送髖」的實際作用是使得身體重心向前躍進,進一步的能提升水平方向的前進距離。在跑步中,送髖動作時常出現,尤其在專業運動員進行跑步動作時,這一技術動作需要身體骨盆前送動作和前挺動作協調進行……」

「因此從運動解剖學上來說,「送髖」可以減小騰撐比率,有助改善步頻。在途中跑中送髖讓擺動腿一側骨盆產生旋內作用,使支撐腿的髖部後劃、後伸的速度和幅度變快。而支撐腿伸髖產生的速度和途中跑速度的慣性,又壓縮了著地腿膝關節進行退讓性收縮的時間,加快了著地後劃的速度,使人體重心迅速超越垂直支撐點進入快速後蹬伸髖階段……」

「這樣的話‘送髖’技術在跑的各階段中都能主動地調節和利用與外力的作用,縮短各動作的時間,從而來提高短跑的速度。」

「現在來說最後一個方面。」蘇神拿著自己做好的圖紙,繼續講解道︰「從運動生物力學的「送髖」技術動作剖析。」

「運動的準備動作是身體進行後蹬預備,而後蹬力大小是運動員肌肉能力大小的直接反應,但後蹬的實際作用並不是完全依賴後蹬力大小。後蹬的技術、技巧也決定了後蹬實際效果,進而影響了骨盆及腿部移動動作。假如骨盆不能向前,大腿也不能太高,那麼支撐力就會偏離人體的中心,使得人們運動的方向和水平上的分力之間不協調,那麼就得不到理想的結果……」

「腿的擺動向前越有力,那麼大腿後的肌肉就會拉的越長,肌肉向後拉伸可以為向前運動蓄積力量,這就為下一步的後蹬提供良好的條件。大腿拉伸後,骨盆會傾向于身體前方運動,後蹬動作越有力,腿部擺動速度越快。後蹬動作的伸展能夠促進骨盆呈平衡態,而兩腿交替則保證骨盆向前方運動,保障軀體動作的基本條件……」

「這樣一來,在運動生物力學上,送髖能夠節省運動耗能,送髖完成後,後蹬姿勢保持正確位置,在很大程度上能快速減少骨盆活動區域。」

「你們都明白了一點吧,先把握住人體解剖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力學。然後我們就可以得出,這五個國內的論點,到底哪些是不對的,哪些可以吸取,哪些必須要取締。」蘇神在上面說著,小團隊里面的人,因為已經被蘇神打了一個比較好的知識基礎,听起來勉強還能跟得上去。

其余的人,那听著叫做一個……如听天書。

完全就是,每個字都認識,拼起來後,就徹底對于其含義,表示懵逼起來。

而這些人,居然還能听得下去,並且不斷點頭,還在提問。

這些人都是些什麼人啊。

學霸嗎?

學霸這年頭還來跑步?

這段時間,的確是成績不夠好的,才去選擇走體育,導致別說科學知識科學體系,就連基礎的九年義務教育體系,都有點掌握不扎實。這樣的話,自然沒有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科學體系的基礎條件。

就和未來的士兵一樣,知識素質和知識結構的提升,都是必然的趨勢。

你別看那些歐美運動員不怎麼樣。

但真正能混出來的,都是這方面的專家,擁有正兒八經的大學畢業硬學歷。

這一點,國內首先就沒有幾個大學,擁有這種運動學的專業,其次起步太晚,學生和老師素質也不夠硬,連環效應下,才出現了眼下的「每況愈下」「惡性循環」。

因此蘇神還記得蘭迪他們一過來,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這方面的知識,不僅僅教練自己要熟稔于心,也要求運動員同樣掌握,這樣的溝通效率和訓練效率,才會達到巔峰。

看起來浪費了時間,其實在整個訓練體系中,反倒是會事半功倍。

這也是蘇神為什麼,每次都需要他們先把相關理論背下來的原因。

掌握著理論,你自己起碼在大方向上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也能夠更好的反饋和反思。

而不是單純的就是跑跑跑,練練練。

可其實自己什麼也說不出來,什麼也講不清楚。

一問三不知。

但這里也有人很上道,比如「大齡青年」勞逸,這種機會,簡直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

以前很想要學習跑步方面的專業知識,卻苦于根本沒有機會,現在有了,哪能放過。

他雖然是農民出身,但是足夠吃苦,而且做事踏實,反倒是這里面背下來最快的一個。

很快也抽空進入了蘇神這邊的小團隊「旁听」。

蘇神看到了也不說什麼,反倒是對于勞逸的態度,十分的肯定。

而你可以看到,就連寧德鮑,也都在一邊時不時記錄著筆記,不斷思考和反思這些知識點。

袁郭強好奇走過來,也被這個場面震撼住。

因為……

這個技術細節的詳細程度和透徹度,整個國內。

就連他。

也都是第一次見人這麼清晰清楚,講清楚。

在蘇神之前,這個技術在國內,那叫一個混亂。

別說五個技術整合,就連絕大部分主教練,都不知道這五種到底是哪五種。

這個少年。

真是天才。

而且是T型天才。

難怪寧德鮑這麼重視他。

為了他,寧願賭上整個職業生涯。

這樣的人,哪個真正的種花體育人看到了,不願意舍身保護。

讓其平安成長?

腦海中,又想起了前幾天剛來時,寧德鮑和自己說的那一番話——

「袁指導,也許這個田徑界,可以沒有我,甚至沒有您,但是,不能沒有他。」

「不管您信不信,他一個人,足夠頂過眼下萬人矣。」

當時覺得夸張,是不是太過了,是天才也不代表可以重要到這個程度吧。

現在呢。

袁郭強。

內心動搖了。

他覺得。

寧德鮑說的……

的確有那麼幾分道理。

PS︰還有,加更!!!加更!!!(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