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二章︰陳松的辦法

「富平侯出身秦地,當封賞秦國公,以示朝廷氣量!」藍玉站在朱元璋的身後,不知怎麼,竟然說出了這麼一番話。

剛剛說出口,藍玉就後悔了。

藍玉真的不知道,自己怎麼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秦國公是國公當中,地位最尊貴的稱號。

況且,從唐朝之後,秦國公這個封號就成了禁忌。幾乎很少拿出來封賞官員。

封賞秦國公,不就是在委婉的說,陳松以後會造反嗎?要知道,當年的李世民,可就是秦國公。

不就是在說,陳松以後肯定要禍害大明的天下嗎?

這是給陳松說話嗎?這是在捧殺,這是巴不得陳松去死。

朱元璋看向藍玉,冷冰冰的掃了一眼,然後冷冷的哼了一聲。

繼而又朝著前面走去,就好像藍玉剛才沒有說這話一樣。

走在藍玉後面的常家兄弟,可差點被朱元璋剛才的樣子嚇壞了。

朱元璋剛才看他的時候,那眼神讓藍玉有一種,被一只洪荒猛獸盯著的感覺。

差點讓藍玉坐在地上,等朱元璋的目光離開之後,終于松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藍玉急忙朝著朱元璋追去。

朱元璋的表情又很快恢復了原樣,給朱雄英說著各種各樣的事情。

在目前這個階段,只要朱標和朱雄英還活著,藍玉這些人就沒有什麼問題。

歷史上的藍玉可要比現在囂張多了,那個時候朱元璋都能容忍,別說現在了。

只要朱標和朱雄英還活著,那就沒有什麼問題

朱元璋回去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陳松不知道朱元璋什麼時候回來,又去了幾次,沒見到朱元璋的之後,只好決定第二天再將這事說給朱元璋。

盡管比較著急,可也不急于這一天半天的。

在御書房中,朱元璋還在教育著朱雄英。

這個架勢,要比教育朱標時還要上心。

爺孫倆就這麼說著話,不知怎麼說的,說到了今天藍玉說的那些話上。

朱雄英站在朱元璋的面前,有些疑惑地看著朱元璋,「秦國公從唐朝之後就不再封賞官員了,今天舅姥爺」

「別說他了!」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朱元璋冷冰冰的打斷。

朱雄英乖巧的站在朱元璋的面前,看上去有些局促不安。

看著這個樣子的朱雄英,朱元璋的語氣柔和了很多。

「藍玉的心思,俺如何能看不懂呢?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以後不要再說了。

記住一句話,你的老師永遠都是你的老師,他還是你的姑父。你的舅姥爺永遠都是你的舅姥爺。這兩句話給俺死死的記住,不準忘了!」

朱元璋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將件事情冷處理了。

朱元璋的心思誰能猜透?為什麼這樣安排,恐怕只有朱元璋自己心里清楚!

「今天天色不早了,趕緊回去睡覺吧!」朱元璋拍著朱雄英的腦袋,臉色和煦的說道。

朱雄英點點頭,告了一聲別,就朝著外面走去。

看著朱雄英的背影,朱元璋臉上的期待越來越明顯。

模了模自己臉上的皺紋,朱元璋沒來由的長嘆了一口氣。

夜漸漸地深了,朱元璋還在批閱著奏折。

御書房外面的天空和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

陳松站在臥室中,手中拿著一枚銀幣和幾張精美的寶鈔,笑眯眯的看著坐在床上的朱靜安。

「你看看這幾樣東西,覺得如何?」陳松將手中的這些東西在朱靜安的面前晃了晃。

朱靜安眉開眼笑,將這些東西從陳松的手中接過。

認認真真的看了幾眼,笑道︰「這些東西都很好看啊,這該不會就是你以前說的寶鈔和銀幣吧?」

朱靜安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

陳松點點頭,「是的,這就是我之前給你說的寶鈔和銀幣。再過幾天,這些東西就要開始發行了。我特意拿回來了一些,讓你看看。要是你覺得都沒有什麼問題,那就可以開始發行了。畢竟,你可要比我心細多了!」

陳松坐在了朱靜安的旁邊,看著朱靜安。

朱靜安認認真真的查看著手中的這幾張寶鈔和銀幣。

不得不說,這些寶鈔和銀幣制造的非常精美,就算是平時里非常心細的朱靜安,也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翻來覆去的看,實在是看不出什麼問題,將這些寶鈔和銀幣還給了陳松。

「這些寶鈔和銀幣我看不出什麼問題,非常的完美。」朱靜安說道。

「既然如此,那明天就要將這事稟報給陛下!」陳松說道。

……

天空大亮,陳松打著哈欠走進了金鑾殿。

朱元璋高坐皇位,臉色不太好看。

究其原因,是開春之後,北邊的韃子又開始入侵大明邊境。

雖然也只是小股規模,可來的次數多,也招人怨恨。

看著滿朝文武,朱元璋非常想問,看有沒有什麼辦法,將北方的事情一勞永逸的解決了。

可想了想,朱元璋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草原上的韃子不是泥捏的,加上草原廣闊無邊,一時半會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思來想去,還是將這個問題拋了出來。

這下子,朝堂就像是炸開了鍋一樣。

以藍玉等為首的武將認為,想要真正的讓北方無戰事,就必須要不斷的對草原發起戰爭,不斷的攻打草原,讓草原上的那些人沒有心思休養生息,消耗他們實力。

可朝中的文官們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覺得,在對付草原上的這些韃子的時候,應該以圍困為主,封鎖長城到內地的所有入口,沿著長城進行防守。

這個舉措,不僅能夠為朝廷節省大量的銀錢,還能讓朝廷的兵馬免于兵戈。

雙方人就這個分歧吵的不成樣子,朱元璋沒有任何勸阻的意思,任由這些官員不停的吵。

朱元璋高坐皇位,右手托著下巴,靜靜的看著。

藍玉目呲欲裂,指著一個文官,破口大罵︰「北方韃子的厲害你們難道忘了嗎?若是沒有我們這些人,你們哪里能有如今的太平日子?」

這個文官雖然懼怕藍玉,可還是有一股子倔脾氣。

「你們打下了江山不假,可是治理江山不是打打殺殺。要是像侯爺所說,每年都征伐草原,那錢誰出?戰死的士兵又如何撫恤?」這個文官梗著脖子,寸步不讓。

藍玉一副暴脾氣,說著就要擼起袖子上去揍。

可這里畢竟是金鑾殿,也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

陳松老神神在在的看著眼前的場面,一句話都沒說。

眼前這些人說的辦法,大明剛好都實行過。

洪武年間一直到土木堡事變之前,朝廷實行的一直都是藍玉的辦法,不斷的對草原進行征伐。

征伐有用嗎?當然有用,直接將北元擊破,使其分解為瓦剌和韃靼兩部。

可是,結果也僅僅如此。

草原上的部落多如牛毛,今天把這些人殺了,明天那些人又興起了。

只要草原還在一天,光靠殺,是壓根殺不光的。

土木堡事變之後,文臣開始掌權,修長城,斷絕和草原的往來,打算困死草原。

這樣有用嗎?有用,這個策略之下,以至于一口鐵鍋都能在草原上賣出高價。

可是呢,草原上的韃子吃不飽飯,又將目光放在了大明身上,又開始南侵。

終明一朝,也沒有把草原問題解決。

哪怕是那個以奴才著稱的朝代,和草原的關系,也僅僅是合作關系。

在機關槍沒有出現在的時代,草原騎兵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外掛。

陳松那面無表情的反應看在朱元璋的眼中,雖然知道陳松對草原之事接觸不深,可朱元璋還是想听听陳松的看法。

「咳咳!」

朱元璋咳嗽了兩聲,喧鬧的朝堂寂靜不少。

目光放在了陳松身上,朱元璋問道︰「不知常青可有什麼想說的?」

眾人的目光也一下子集中在了陳松身上。

藍玉的目光中滿是不屑,文官的目光中滿是輕蔑。

不管是那一方,都瞧不起陳松,他們都不覺得陳松能說出什麼道道來。

也是,來大明這麼長的時間,陳松所做之事基本上和商賈有關,這樣的事情,幾乎沒有過深的研究過。

「粗鄙商賈,敢談國事?笑哉!」

不知道是誰低聲嘲諷了一句,引得朱元璋猛然一拍面前的桌子。

冷冰冰的環視一周,也沒有過多的呵斥。

強大的威壓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

陳松還是剛才那副樣子,老神在在,沒有任何的憤怒。

站了出來,手中的笏板高舉過頭頂。

沒有急著回答,而是想著該如何說。

朱元璋也沒有追問,靜靜的等待著陳松的下文。

大殿中的官員們也只好靜靜的等著陳松。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大約七八分鐘之後,陳松終于說話了。

「陛下,草原部落多如牛毛,靠殺靠困,根本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此言一出,唏噓聲四起。

一下子將朝中最主要的兩個辦法給否決了,一下子得罪了兩派人馬。

朱元璋瞪了這些人一眼,那唏噓聲瞬間消失。

「如何?」朱元璋問道。

「陛下,臣以為,草原之所以頻頻南侵,和天氣有關。若是草原風平浪靜風調雨順,他們是不太可能會南侵的。

要是草原天氣反常,牛羊死絕,是很有可能南侵的。」陳松一臉平靜的說著。

這是一個新的說法,從古到今,幾乎很少听人說起過。

朱元璋來了興趣,問道︰「何以見得?」

「陛下,可以設想一下,現在咱們大明所處的中原是窮山惡水之地,而草原是風調雨順之地,不知陛下會怎麼想?

如果大明現在糧食絕收,百姓面臨餓死之際,朝廷面臨崩潰之際,而北方的草原卻風調雨順,糧食大豐收,不知陛下該如何?」陳松款款而談。

「搶他娘的!」

根本就沒有任何思考,朱元璋幾乎月兌口而出。

臉上閃過一絲疑惑,又陷入沉思當中。

短短幾句話,就說明了草原韃子南侵的主要原因,而且听起來還非常有道理,這是以前很少見到的。

朝中的官員們也沒有急著反駁,在不明確朱元璋現在的心情,貿然開口,只會被罵。

陳松也沒有著急著說話,也靜靜的等待著。

許久之後,朱元璋看向陳松,「你說的很有道理,那該如何解決草原之事呢?」

其實,朱元璋並不報多少期待。

這事從古到今幾千年來,要是有解決的辦法,早就解決了,哪里還能等到現在?

說起來,陳松目前也沒有多麼好的辦法。

至于什麼,分化他們,同化他們之類的辦法,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前提,那就是先將他們這些人摁在地上狠狠的捶一頓,先把威嚴立住再說。

要是沒有這個前提,就貿然說這些,那是腦殘。

沒有絕對的武力,沒有人會任由外人擺布。

只有先將他們這些人狠狠的捶上一邊,讓他們先從內部瓦解,才有解決的辦法。

陳松想了一會兒,還是沒有把自己的辦法說出來。

一是因為這個辦法不適合當下,二是因為現在前元還成建制,對大明還是一個威脅。

「臣沒有辦法!」陳松無奈的搖了搖頭。

眾官員在看向陳松的時候,又變成了譏諷。

可看著陳松的朱元璋,卻覺得陳松沒有說實話。

朱元璋想了一會兒,沖著朝臣擺擺手,「下朝吧,下朝之後,常青來一趟御書房!」

眾人臉上譏諷又詭異的消失。

這是怎麼一回事?莫名其妙的?

陛下,您不應該罵他胡亂說話嗎?這是怎麼一回事?

藍玉更是一頭霧水,目光不停的在陳松身上掃來掃去。

朱元璋走出了金鑾殿,往御書房而去。

陳松也沒有停留,直接去了御書房。

朝臣們看著陳松離去的背影,瞬間議論紛紛。

「這是怎麼一回事?這不應該啊!該不會是陛下剛才不滿意他剛才說的那些話?」

「那這事我怎麼知道?還是要看陛下的意思!不過,我倒是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

「陛下要是罵的話,當朝就罵了,不應該這樣啊!」

各種猜測興起,這些官員們都無法參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