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2章 首次任務

哪家的兒郎還能有如此氣色、風度,莫不是官宦子弟、財主子嗣、巨賈兒孫?

但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們的後輩,如何能到這募兵所來應征?!

見到此人,負責問詢、登記的軍士來了精神。

「這位壯士,請問姓名。」

「武蒼穹。」

「哪個伍?」

「武功的武,蒼天穹頂的蒼穹。」

負責問詢、登記的軍士一愣︰「很有氣勢的名字。」

「何方人氏?」

「山南行省千業鎮人氏。」

「嗯,本省人氏。家中有幾口人?」

「雙親,一個弟弟,四口。」

「尚未成親?」

「是的。」

不消說,此人正是陳德,為了方便調查,他便化名武蒼穹前來投軍。

這是因為,陳德估模著︰宗內管理俗務的執事認為,雙方重燃戰火的原因顯得蹊蹺,其內有古怪,那麼悄悄地到雙方對峙的最前線,才能查到真正的原因。

募兵所的尉官,毫無疑問,特別關注這武蒼穹。以他多年的行伍經驗,以及警覺,他對此人的真正目的頗為疑慮。

他便對剛入屋的副手問道︰「一個剛錄入名冊的家伙,你可有留意?」

「頭兒,你是說那姓武的,依我看,他的精氣神和身板,錘煉一番,定是個好兵,哈哈!」

外形粗獷的副手,最初的印象卻是不同。

「你不覺得,這家伙過于與眾不同嗎?」

負責募兵的尉官,不緊不慢地說道。

副手雖然粗放,尉官的言外之音他自然能听得出來,要不然兩人也不能成為搭檔。

「你是說,他有問題?!」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出現這樣的人,不正是乘虛而入嗎?保不齊,是大竺那邊來的。」

尉官說出了他的疑慮。

「細作!暗樁?!」

副手驚呼起來。

「不會吧?!」

副手疑惑道,他一向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的想法。這也是尉官喜歡讓他做副手的原因。

「依你看,將此人派遣何處為好?」

尉官問道,眯起了雙眼。

「自然是最凶險之處,哈哈!」

副手想也不想,月兌口而出道。

「對!正合我意。」

這位武蒼穹,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當即就在他背後,有人有這樣的議論和指派。

不過,這樣的指派,倒是完全合了一位名叫陳德的修士的意。冥冥中,或自有天意。

再次開戰前,戰爭中的一切,基本無特別出格的地方。但是,烽煙再燃後,有幾處就顯得非常不同尋常。

現在,兩國軍隊在鐵闌山至納曲湖一線對峙。這里偏離雙方和談協商的分界線,深入大竺一方約五十里。

大元國一方,原本護送糧草、裝備的護衛隊,傷亡、戰損率相對低許多。自然是因為,護送的路程,基本在戰場後方,受到的攻擊相對而言,少許多。

現在,大元的運送糧草、裝備的三條路徑,全都受到襲擊,而且頻度很高。護送的軍兵、尉官、馬車夫,死狀極慘。而且每一次,運送糧草、裝備的隊伍被屠時,極少有活口。

原本相對安全、輕松的差事,現在,對士兵、車夫而言,幾乎就是去闖鬼門關,人人畏懼,避之不及。

可是,前線十幾萬大軍,每日所耗糧草數量極大,每隔一段時間,必須由後方運送補充。此事再如何凶險,也必須有人去做。

大元的運送糧草、輜重的北路,則是三條運輸途徑中,最凶險的。因為,這條路徑上,遇襲的次數最多。

而這條路徑,最為靠近兩國的邊境。也因此,大元的將領們,都判斷,這些殘忍的襲殺,自然來自大竺。

自然要以牙還牙,大元國一方也派出特遣的小股精干力量,潛入大竺後方,襲擊對方的糧道。

因為皇室的命令約束,大元軍方暫時不便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反倒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糧道的攻防上。

不斷有新兵補充到糧草護衛隊中。武蒼穹現在就成了其中一支北路糧草、輜重護衛隊中的一員。

原本的糧草、輜重護衛隊,人數在兩三百,主要是對付劫道的強盜,這樣的人馬就已足夠了。現在,情況大變,人數已經翻倍,整支隊伍,護衛軍士加上車夫,已經超過一千。

劉俊臣本是駿霓城的都尉之一,主要職責便是守城。但是,他一向與刺史不睦,加上近來,又因募兵,以及錢糧之事,與刺史間的沖突加劇。

駿霓城的刺史,本就不是個好相與的,借著近來糧道不平,需要強力維護,以此為由,便指名道姓,讓劉殿臣擔任駿霓城的護送隊首領。實則有讓他在護送中送命的好盤算。公報私仇,卻又不露痕跡。

劉俊臣對此心知肚明,卻是不敢違命。得令之時,肚子里,就不知將刺史咒罵了多少遍。

駿霓城的護送隊,保護著八十多輛裝載糧草、器械的輜重,這一日正行至一處大好所在。

左手邊是波光粼粼,清澈見底的湖面,道路右側則是郁郁蔥蔥、蜿蜒起伏的山坡。

眾人一時心情大悅,放松了一直緊繃的心情,一邊行進,一邊觀覽湖光山色。

唯劉俊臣一人面沉似水,因為,他無論如何高興不起來。

冷不防,一聲 哨,從右邊傳來。

輜重隊伍中,有人立即醒悟到,他們這一趟差事,近乎死亡之旅,並非言過其實。

數十支,抑或是上百支箭矢,帶著呼嘯聲,從右側山林中射出。立馬就有軍士、車夫、騾馬中箭,輜重護送隊中就是一片慘呼聲。

緊接著又是第二波箭矢射來。輜重隊伍,有了防備,雖也有中箭的,傷亡比起第一波箭矢攻擊,是少了許多。

間隔極短,第三波箭矢攻擊襲來,可是收效更微,故而,再次響起一聲尖銳的 哨,忽地,馬蹄聲奮起,數十匹駿馬當先從山林中沖出,馬上騎士高擎著寒光閃閃的刀劍。

輜重隊伍中,有弓弦聲響起,是這邊的弓箭手率先發起反擊。箭矢鳴嘯中,就有騎士落馬,或是馬匹中箭去勢頓緩。可是,旁邊的馬匹、騎士仍然氣勢不墜。其後,山林中又有馬匹餃尾沖出。

眨眼間,雙方已經短兵相接。

兵刃交擊,血肉橫飛。

短瞬間,輜重隊伍就被對方攔腰斬成兩截。

中部的大元軍士抵擋不住敵人的攻擊,紛紛往隊伍兩頭退卻。

騎在馬上的襲擊襲擊指揮者,看到這一幕,與他以往經歷的基本相似,放下心來。

就任由手下分成兩撥,往輜重隊伍的頭尾攻擊前進,就要像以往一樣,驅散了這些大元人後,就可將這些輜重付之一炬。

可是,他突然就看到,對方竟然在一前一後,各自結成了一個結實緊密的盾牌陣。

「壞了!」

他心里剛這樣想到,就看到盾牌縫隙中,突然刺出十幾支長槍,就有他的五六位手下,被扎落馬下。

現在的戰場,主要就是大元國的這條官道,其一邊是湖面,一邊是山林,形狀狹長,加上輜重佔據了部分路面,更讓戰場顯得局促狹小,不利于騎兵的展開沖殺。

長槍盾牌陣讓大元軍士站穩了腳跟,開始由兩頭往中間壓迫,襲擊者開始節節後退。

駿霓城的這支輜重護送隊,交戰中能取得如今的局面,自然就是出于劉俊臣的手筆。

劉俊臣被刺史借故指派為護送隊首領後,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他立即就從守城軍中,挑選出五百精兵,加上自己的幾十位得力老部下,並入原先的輜重護送隊,形成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隊伍。

原先駿霓城的輜重護送隊,大半是新兵,加上一些老弱的軍士,經劉俊臣的這番改造,戰力已今非昔比。

襲擊的指揮者,看出這支護衛隊的首領就在隊伍後方,他立即下令讓手下,全力向後部攻擊。

他打的是擒賊先擒王的主意︰拿下對方的首領,他們人數再多,也無濟于事,很快崩散。

這一輪攻防,堪稱慘烈。

馬匹撞擊盾牌的聲音、長槍刺入身體的人聲音,刀劈人骨的嘶啞聲、慘叫聲,混雜一起,讓人毛骨悚然,也讓人熱血沸騰。

看得出來,襲擊者乃百戰之兵,勇悍無比,付出幾十人馬的代價後,大元護送隊後部的長槍盾牌陣,被他們徹底擊垮。

馬匹、騎士匯成一股洪流,殺氣騰騰,大元的軍兵,再攔不住他們。兵鋒直指劉俊臣。

劉俊臣的老部下擋在他面前,但是,對方過于凶猛,不久他們就傷亡大半。

眼看對方就要直接威脅劉俊臣,忽有一人,如從天而降,持刀擋在劉俊臣的前面。

攻擊者向前,都被他一刀一個,沒有一合之敵。曾有四五個同時往前沖,他便橫刀一掃,刀芒閃過之後,對方刀折人斷,這一幕讓進攻的騎士人人心寒。

但是,沒有收到退卻的指令,這些人仍然奮勇向前。可是盡被那人斬于馬下。此人站在那里,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襲擊者的首領,在後面觀察了好一陣,知道事不可為,便又發出 哨,這次是退卻的號令。

馬蹄隆隆,他們留下了一半的弟兄,沒入官道旁的樹林。(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