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考慮到這個問題有些復雜, 林泉覺得對這個問題分步分析,看看具體哪里有困難。

就像如何把一頭大象裝進冰箱,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打開冰箱, 第二步把大象放進去, 第三步關上冰箱。

別管能不能做到,步驟起碼先清楚, 這樣才能找出應對方法。

林泉也是這個思維。

如何把糧食成噸運到古代。

林泉經過思考, 覺得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 先在現代買好糧食。

第二步,把糧食運到家。

第三步,穿到古代。

第四步, 把糧食拿出來賑災。

確定好步驟,林泉就開始研究每一步的可實行性。

第一步,在現代買好糧食, 這個簡單, 直接去糧站或者農貿市場買就行,以咱們國家的儲存量,這絕對是想買多少有多少。

第二步, 把糧食運到家, 這也不算麻煩,直接雇個車拉就行。

第三步, 把糧食送到古代, 這個也不麻煩,宅靈直接幫忙就行。

第四步,把糧食拿出來賑災,這就有問題了, 他得把糧食放哪,才能正大光明的拿出來,不引起別人懷疑?

直接送林記?林泉搖搖頭,林記突然冒出大筆糧食,肯定會招人注意。

送到海寧的別院,充當海船拉回來的?林泉更搖搖頭,眾所周知,中原地大物博,外國土地貧瘠,所有的海船,都是拉著糧食、茶葉、瓷器出海去和外國換各種值錢的東西,還從來沒听過從外國拉糧食的。

真要拉了糧食回來,才引人側目吧!

畢竟誰听說了,不想去看看這艘傻帽的海船。

所以海船的事不行。

那能不能說在海寧城收糧食?林泉也搖搖頭,海寧離沂州不算遠,沂州旱情這麼嚴重,海寧肯定也一樣,所以海寧壓根不可能收出大量的糧食,那林泉的糧食突然冒出來,說是在城中收的,誰會信!

所以海寧假裝收糧食也不行。

林泉在思來想去後,突然想到了一個地方︰

他之前為了商隊落腳,在官道旁買的那兩座別院!

這兩個別院,他當初是私自買的,後來他拉著商隊落腳,眾人才知道是他的,也就是眾人對別院之前並不清楚。

如果他突然告訴大家,其實他別院原來還藏了好幾地窖糧食,這是不是也很合理。

畢竟古人很喜歡窖糧食,甚至直到現代,農村很多人家里還儲存著幾缸糧食。

林泉頓時決定這個方案可行。

只是這個方案的前提,他的別院得有地窖,可他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別院別說地窖,連個坑都沒有。

不過沒地窖,可以挖啊!

林泉和小言說了一聲自己要出門,就回到正院,拿了一把鐵杴瞬,移到了其中一個別院。

他的別院只是用來落腳的,平時沒有商隊時,直接大門一鎖,一個人都沒有,所以林泉來也沒有顧忌,直接扛著鐵杴在他自己的正院找了個隱蔽的地方,就開始挖了起來。

林泉計劃的很好,兩個宅院挖兩個地窖,然後填上糧食,可林泉低估了挖地窖的工程量。

一個小時後,林泉看著自己挖的一層淺淺的小坑,無語望天。

以這個速度挖,他要挖到猴年馬月?

林泉氣得直接穿回現代,從網上開始搜工具。

經過搜索比較,林泉看上了一款地鑽挖坑機,用柴油的,林泉怕耽擱時間,也沒在網上下單,而是直接到市里機械市場買了一個。

去加油站加滿柴油後,林泉拿到了古代,開始挖坑。

果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柴油挖坑機的效率杠杠的,只是一天,林泉就在兩個別院挖出兩個大地窖。

同時林泉也慶幸,幸虧他這別院買的在官道邊上,周圍無人,要不也不敢這麼痛快的使機械。

挖好坑後,林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縣糧站。

古代比現代晚兩個月,現代正值夏天夏收,糧站有不少農民伯伯來賣小麥的,有賣新的,剛打下來的,也有賣去年陳的,想更新一下家里的糧堆,所以糧站沒加工的小麥倒不少。

考慮到古代今年的新麥還沒結穗,林泉直接買了一批去年的陳小麥,雇車分批拉回了車庫,然後又和宅靈分批填在兩個地窖里。

如此費了兩天忙完,林泉回到林記,帶著手下商隊出發了。

阮兆站在自己糧庫前,看著迅速減少的儲糧,愁得直嘆氣。

因為旱情並不樂觀,城中百姓搶糧的勢頭越來越重,雖然知府已經下令百姓到米行買米,一次只能買一斗,可擱不住百姓一家老小齊上陣。

這幾天米鋪的賣糧速度,幾乎已經是平日的十倍。

再加上城外他要支撐兩家的粥棚,這每日糧食的消耗,連他都觸目驚心。

阮兆正在門口嘆氣,里面清點糧倉的管事出來,「東家,里面的存糧還不夠五日了。」

阮兆听了更是發愁,果然,這事情想的比他還糟一點。

管事見阮兆愁眉不展,湊上前,小聲說︰「東家,要不先關米鋪吧!」

阮兆皺了皺眉,「關米鋪存糧雖然是缺糧時常用手段,可容易引起眾怒。」

雖然經常有米商在大災時故意囤糧不賣,等著升價,可這也有風險,如果被窮餓的百姓知道,很容易形成□□事件,所以雖然眾米商想囤糧,可也得每日賣,起碼不能斷了百姓希望。

管事也覺得這事有風險,「那要不要降降城外粥棚的糧。」

「這個萬萬不可,那粥棚林公子吩咐了,都是他出,他走前特地叮囑我要弄好粥棚。」

管事也知道阮記背後是林記撐著,頓時也不說話了,只是感慨。

「林公子心善,只是這粥棚總有力竭的時候。」

阮兆也嘆氣,「盡人事听天命,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要是真大旱來臨,除非遠走他鄉,否則誰都逃不過。」

其後幾日,城中各大米鋪依然在苦苦堅持,城中最大的米鋪率先斷糧了,他家鋪子最多,被搶的最狠,而其他米鋪,也陸續斷糧中。

就在阮兆也眼瞅著要斷糧時,林泉終于帶著一隊車馬運著糧食回來了。

只是阮兆看著林泉帶來的糧食,絲毫不見喜色。

杯水車薪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