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沒有預測功能, 自然不知道日後自己那個有點裝逼的稱呼,他現在正忙著給新開林品閣(連鎖店)上新。
林泉發現,他好像有點世人的通病,那就是喜新厭舊。
每次一開一個新店, 他都會忍不住一直上新, 而等開一段時間,新鮮勁過了, 他上新的動力就低了。
而現在, 林品閣剛開, 正是上新動力最足的時候。
林品閣雖然已經有主打的風油精和副打的放大鏡,可這在林泉眼里怎麼夠,後世學校小賣鋪那麼點貨都成千, 他的林品閣這麼大,怎麼能只有區區兩件商品呢?
上新,必須上新!
只是該上些什麼呢?
林泉在思考。
在書院, 文房四寶自然是首先考慮的。
筆?
林泉搖搖頭, 古代讀書人對筆的要求都很龜毛,不是狼毫就是羊毫,這些筆, 在現代也不便宜。
墨?
理由同上, 現代的好墨也很貴。
硯?
理由同上,現代的好硯台也不便宜。
紙?
林泉眼楮一亮, 這個可以考慮。
古代的紙, 好的如宣紙,差的如草紙,雖然種類也不算少,可畢竟好的太貴, 差的雖然便宜,但質量又太差,其實對讀書人並不算友好。
現代的紙,卻種類繁多,更是因為工業生產,價格極為便宜。
而最主要的,紙這個東西保質期長,儲存簡單,運輸起來也不算麻煩。
打定給林品閣上點紙後,林泉回到現代,開始選貨。
因為古人用的是毛筆,所以在挑紙時,林泉選的都是適合毛筆的紙張。
在上網了解了所有適合毛筆用的紙,林泉首先pass掉了宣紙。
林泉以前一直以為寫毛筆字畫毛筆畫的就是宣紙,可等查了之後,才知道不是,嚴格的說,只有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手中制作的宣紙才叫宣紙,而其他我們平常看著比較便宜的,用機器生產的,叫書畫紙。
涇縣的宣紙,一刀就要幾千甚至上萬!(一刀是100張)
這紙放古代也就這個價吧,林泉心道,所以林泉毫不猶豫的選了價格便宜的書畫紙。
其實機器造的書畫紙也不差,尤其在現代工藝下,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可價格卻便宜的多,林泉搜了一下網上,一刀居然才一二十塊錢,而這居然還不是批發價。
林泉搜了下阿里巴巴,果然更便宜,幾塊錢一刀的比比皆是。
林泉選了個評價最好,廠家直銷的,訂了一批生宣、熟宣和半生半熟宣。
宣紙的生熟不同、效果不同,林泉不清楚古人買回去到底是作寫意畫還是作工筆畫,干脆三種全買,讓他們自己挑。
幾天後,宣紙到貨,林泉就把宣紙帶到了古代。
在送給各連鎖店前,林泉打算先在自己這上一點試試。
結果,林泉突然發現,他居然沒地方上宣紙!!
他開連鎖店光忙著發展下線去,居然忘了開個總店!
而之前因為風油精是在精品鋪和藥品鋪上的,放大鏡是在精品鋪上的,他還沒察覺到,可如今來了宣紙,這個既不適合放在精品鋪也不適合放在藥品鋪,更不適合放在胡品鋪寵品鋪,他才覺得不對勁,這才反應過來把最重要總店忘了。
林泉無力扶額,幸虧這沒有開連鎖店的,要不知道了,肯定笑死他了。
不過好在林泉有錢,既然忘了開,那就再重新開一個好了。
林泉在這里這條街瞅了一圈,瞄上了對面的墨寶齋。
說起林泉之所以選對面而不是繼續向兩邊,其實還是林泉強迫癥發作,覺得既然名字不一樣,那還是對面感覺好一點,而恰好他對面還是墨寶齋,原本就是買文房四寶的,這不就讓林泉瞅上了。
在林泉的金錢攻勢下,胡品鋪對面的墨寶齋,成功被林泉收入囊中。
買下墨寶齋後,林泉就按照之前要求加盟店的樣式,自己也裝修了一下,當然他這裝修的更好更奢華。
裝修完,林泉掛上了「林品閣」的大匾。
嗯,這以後就是林品閣總店。
林泉決定以後新品展示、分店提貨、員工培訓等等都放在這。
當然那是以後,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先把風油精、放大鏡、紙擺上。
不過開張前,林泉又買了四個伙計和八個保鏢,按照之前員工培訓培訓了一番。
如此準備妥當,隨著一陣鞭炮聲,林品閣總店正式開業了。
……
開業的第一天,林泉帶著伙計在閣中招呼蜂擁而至的讀書人。
因為之前擔心讀書人性子慢、不愛扎堆,林泉特地派人去各大書院做了一波宣傳,說林品閣開業頭三天,閣中的風油精半價。
事實證明,無利不起早,有利……早起又何妨,林泉今日一開門,整個閣中讀書人就爆滿,還有源源不斷的讀書人正朝這趕。
不過好在讀書人比一般人重禮儀,見面比較謙讓,所以閣中人雖多,倒也沒顯得太過擁擠。
而林泉和幾個伙計,則分別在三種商品前,幫眾人介紹,購買。
因為之前風油精、放大鏡都已經在各書院上了,林泉就讓四個伙計守著,而林泉則自己站在紙前,想著等會賣時順便觀察一下眾人對紙的看法。
屋里進來的人雖多,不過大家都是男人,購物比較明確,都是先去風油精那,然後有老花眼的去看看放大鏡,買完自己需要的,才在屋里四下隨便看看。
所以林泉一開始倒是很清閑,也有機會看著大家買東西。
林泉發現,風油精是真的好賣,大概由于風油精是消耗品,許多學子都十瓶二十瓶甚至幾十瓶的囤,而放大鏡就差了許多,只有幾個買的,其他的應該大概是已經在書院買了。
看來連鎖店主打風油精果然是正確的。
眾讀書人買完自己想要的東西,就開始在店里轉起來,當然也有些是看到林泉,過來打聲招呼,然後眾人就看到林泉身後一摞摞的紙。
「林品閣居然也賣紙?」過來的幾個讀書人有些驚訝。
林泉知道林品閣前兩樣都是奇奇怪怪的東西,眾人對林品閣都印象都定位在新奇上了,猛一看到天天常見的東西,反而感覺不真實。
林泉笑道︰「各位勿奇,這可不是各位常用的宣紙,這是林品閣特有的書畫紙。」
說著,林泉每種抽出一張給幾人看。
幾人听了新奇,忙湊過來看。
現代人認不出宣紙和書畫紙,是因為現代人用真宣紙本來就少,甚至許多人壓根沒見過真宣紙,可古代的讀書人卻不同,這些人經常用宣紙,所以仔細看兩眼,都不用上手,幾個人就驚訝道︰「果然和平日用的宣紙有些差異。」
後面許多人听到幾人驚訝聲也圍了過來。
「林掌櫃,這是什麼紙?」有人忍不住問。
林泉笑著說︰「這是書畫紙,和宣紙相似,也有生、熟、半生半熟之分,只是材料有些不同,不過用起來效果差不多。」
听說和宣紙一樣,幾個讀書人的好奇心頓時被引了起來,幾個人忍不住說︰「不知林掌櫃可否讓我們試試?」
林泉笑道︰「在下正有此意。」
林泉把紙遞給他們,然後指著一旁早已準備好的筆墨。
幾個讀書人當即準備試一試。
幾人沾了沾墨,提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甚至還隨意作了個畫,這一看,頓時更為驚訝。
「這紙居然用起來和宣紙十分相似,生熟感覺都不差。」
林泉听了,笑了笑,「效果確實有仿宣紙之能。」
「這紙多少錢一刀?」幾個人迫不及待問道。
「十文一張,一刀一兩銀子,一次買五刀送一刀。」
「十文一張,當真!?」一群讀書人听了狂喜,頓時雙眼放光的看著林泉。
林泉笑了,「林品閣的招牌在這,我難道還會說話不算數。」
一群讀書人頓時大喜,忙都過來挑紙。
林泉站在一旁,看著一群讀書人興奮的在那呼朋喚友的選紙,對眾讀書人的反應毫不意外,現代人見古代留下的書畫都是宣紙,以為古人練字寫字作畫都用宣紙,這其實是錯誤的,古人其實只有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作文章作畫才舍得用宣紙,而平常讀書練字寫字,窮得一般用樹葉、草紙,富得一般用黃麻紙。
至于原因,宣紙太貴啊!
古代一張普通的宣紙,都要幾十文,如果開個詩會,可能光紙錢,就得幾兩銀子,這也是讀書人為什麼開詩會費錢的原因。
這還只是普通宣紙,要是那種有名氣的宣紙,如大名鼎鼎的澄心堂,連皇帝賞大臣,都論張賞。
因此古代只要不家里富的流油,是不可能天天用宣紙的。
甚至如果用宣紙做完自己的大作,一般還會送去裝裱,這才是傳到後世都是宣紙的原因。
所以一听到林泉這紙質地如此白,還如此便宜,真容不得這些讀書人不激動。
一兩銀子一刀(100張),那豈不是意味著以後開文會,一兩銀子的紙就綽綽有余。
于是,凡是來的讀書人,幾乎都買一兩刀回去,甚至還有些讀書人無師自通學會拼團的,幾個人合買五刀,這樣就可以多得一刀,幾人平分。
一個上午,居然將林泉采購的所有書畫紙搶購一空。
而許多來晚的,看到同窗手里拿得紙,頓時悔得腸子都青了,忙堵著林泉問還能有麼。
林泉當即保證多得是,不用急,其後紙送來,會直接送到各大學院的分店,一個價。
眾讀書人這才放下心來,紛紛回去,打算回去就催著自己書院的林品閣快來提貨。
眾讀書人一走,林泉就麻溜回現代進貨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林品閣持續上新中……
感謝小可愛們提供的宣紙,後面鉛筆、蠟燭正在排隊中~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珺玖素雲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瑤最可愛、筱黃裳、可樂雞翅包飯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阿羅羅 30瓶;戲夢xm、可樂雞翅包飯、饞嘴的貓、糯米女圭女圭、江南茶葉、熙 10瓶;挽墨、鴨子 5瓶;遲到的鐘、夏目的貓粉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