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于蘇斯︰你干嘛不進來呢?
兒童販子們的表演時間並不算多, 但依然成功地給了觀眾們一個頗為震撼的開場。
而在介紹了‘本職工作’後,這群兒童販子又簡單地用對話方式,三言兩語地告知觀眾——他們正準備乘船逃難。
——咱們還和以前一樣過日子不成嗎?
——不成啊, 世道變了。國王下令,要嚴懲兒童販子。
觀眾們听到這里, 不禁露出了贊同的表情。
‘對啊,這種惡劣的職業早該被取締’;‘兒童販子就該嚴懲’。
然而, 荒謬的是……
正確的法律沒有孕育出正確的結果, 反而滋生出了更多的罪惡。
——好多孩子都被丟掉。
兒童販子們互相告誡地說︰「出門千萬別帶孩子了,哪怕是親生的也不行。」
「……所有帶孩子出門的人,在州長、法官和警官那里都是形跡可疑的象征,都要被逮捕、被扣押,被審問的。」
「他們到時候會問你‘這孩子是從哪來的’,‘你怎麼證明孩子是你的’?如果你沒辦法證明,上帝啊,那就有大/麻煩了。」
所以, 孩子是惹禍的根源。
當然啦,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在這個時候,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能解決這個禍源——把孩子隨便找個地方一扔,萬事大吉!
于是,這群兒童販子們一邊聊天,一邊登船,一邊還身體力行著他們剛剛說過的話。
當那個之前混在他們中間, 努力幫忙做事的矮小身影——其實就是一個小孩兒,也想跟著他們一起上船時,立刻就有兩個人對視一眼, 默契地一擋、一撞,將那孩子撞得一個趔趄;接下來又有一個人,故意拿肘彎用力向後頂他,將他的小身子給頂的一偏;又有人干脆直接拿拳頭來粗暴地推搡他;最後,是站在舞台上表演的那位兒童販子們的頭,他像抓貓一般扯著這孩子的後領,將他往後一拽、一扔,然後,自己連蹦帶跳地上了船,再一腳利落地將船搭在岸邊的跳板給踹開,接著,毫不猶豫地大喊了一聲‘開船’!
在這個過程中,音樂是很輕快的,甚至……那群人在欺負小孩、將小孩推來搡去的時候,一個個還都踩著音樂的節拍,表演出一種荒誕卻滑稽的節奏感,像是一出逗人玩的鬧劇。
但當船慢慢地離岸後,音樂聲便急轉直下,變得淒涼又悲慘起來。
被拋下的小孩孤零零地站在岸邊的岩石上。
在黑暗中,他一動不動地眺望著,眺望著那艘小船漸行漸遠……
寒風呼嘯,大雪飄飛。
站在岩石上的小孩露出了因為寒冷而瑟瑟發抖的可憐神態,沒有呼喊,因為呼喊不會有人回應;沒有大罵,因為大罵只會耗費體力……他只是做出眺望和等待的姿態,然後,用稚氣的嗓音喃喃自語著︰「他們不會回來接我了。」
在自言自語完這句話後,扮演幼年笑面人的安東尼奧從岩石上爬了下去。
在觀眾看來,這僅僅是從一個高高的岩石上爬了下去,但實際上,幕後的工作人員們開始操控起了舞台升降,一部分舞台被升起,另一部分舞台下降,過程巧妙得不會讓人出戲,卻剛剛好地將舞台分割成了上下兩個部分。
在上面的那部分舞台里,兒童販子們坐在船上,船一起一伏,仿佛正在海浪中行駛;
而在下半部分的舞台上,則是安東尼奧扮演的幼年笑面人開始在荒野中跋涉前行,艱難求生。
此時,兒童販子們的海上航行顯然是沒什麼意思的,所以,照在上頭的燈光很快就暗了下去。
相對的,下半部分舞台的燈光就亮了起來。
在觀眾們驚奇的目光下,安東尼奧扮演的小孩在狂風暴雪中一步步艱難地前行著,而伴隨著他前行的步伐,巨大的舞台居然也開始緩慢地旋轉著移動了起來。
于是,這場謀生之旅便神奇地從靜態表演變成了一場動態的表演,本來正常表演僅僅是在舞台上走動的短暫距離,也從視覺感官上變成了一場不管多麼努力也無法走完、漫長、令人無力,又沒有終點的旅程……
弦樂器奏出名為自然的主題,一位男低音歌手在幕後用一種低沉的聲音來吟唱著大自然的殘酷和可怕,他的歌聲充滿了感情,使得觀眾听到歌聲就能聯想到飄零的樹葉、搖曳的木,寒冷、危險和孤獨……
隨著安東尼奧前進的步伐,沿途的布景也在工作人員緊張的忙碌中,被不斷、快速地替換著,一望無際的冰原、圓弧形的丘陵、矮小的灌木叢……
在這個過程中,燈光師也沒忘記那群乘船遠走的兒童販子們,時不時給他們那邊一點兒燈光。
于是,觀眾們看到,兒童販子們遭遇了一場海上暴風,他們的船變得顛簸起來,風吹得更猛了,這些人類當中的渣滓們在船上東倒西歪、搖搖晃晃,大喊著︰「快!快!升起船帆……」
兒童販子們的出場僅僅就這麼幾分鐘,很快燈光又一次全部暗了下去。
另一頭,被遺棄在海岸邊的幼年笑面人還在荒野中跋涉。
配樂變得越發荒蕪起來,間或還有海浪聲、狂風聲,野狼的嚎叫聲。
在人們不經意之間,一個個十字架悄無聲息又陰森森地從舞台上緩緩升起,它們分散在荒野的角落中,看似不起眼,卻又宛如地標一般,在黑暗中靜靜矗立,無比巨大又觸目驚心,而懸掛在上頭的一個個死人們,身子姿勢各異地傾斜著,唯一相同的是,已經腐爛成骷髏的腦袋無力地耷拉著,身上的衣服早就被動物,或被風撕碎成了一根根破布條子……
走到這里的孩子,傻乎乎地站在一個十字架前,呆呆地仰起頭。
風吹動起了尸體,骷髏架子在風中呼啦啦地蕩起了秋千,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龐大的、活動的黑色影子就這麼籠罩住了小孩,將他嚇得用手抱住腦袋,轉身狂奔。
這時候的音樂變得急促起來,每一個音階都比前一個音階要高……
直到那孩子突然停住腳步,音樂才隨之轉了調,又變得緩慢起來。
此時,觀眾們已經被那些栩栩如生的布景、巧奪天工的舞台效果搞得一陣陣目眩神移了,而不斷變換音樂又讓他們的情緒更加投入,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情感都不由自主地隨著劇情不斷地起伏變化。
所以,當安東尼奧在狂奔中驟然停下時,他們情不自禁地也升起了好奇之心,想知道出了什麼事,于是,全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目不轉楮地注視舞台,生恐看漏什麼。
音樂安靜下來。
許久,一聲脆弱的嬰兒哭聲劃破了天際。
長笛適時地奏出了宛如嘆息般的憂傷曲調,燈光配合地緩緩移動,移動到了正前方……
在那里,是一個已經凍死在風雪中的女人。
女人全身被大雪掩埋,身體早就凍得僵硬,頭微微低垂著,維持著一個好像是在哺/乳的姿勢,她雙臂緊緊地將小嬰兒抱在懷里,看不出是什麼表情,但只看姿勢和角度,卻能讓人聯想到,她臨死時,充滿擔憂和悲傷的目光一定是在凝視著懷中的嬰兒……
這一刻的音樂帶有一種宗教的意味,聖潔而悲憫。
潔白的光打在舞台上,懷抱嬰兒的母親,身邊飄飛著一片片晶瑩的雪花,仿佛一尊油畫中的聖母像。
矮小的身影走了過去,將嬰兒抱離了已經凍僵的母親。
他把衣服月兌下來包裹住嬰兒,又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對方。
于是,一個被遺棄的孩子,拯救了另一個失去母親,即將凍死的嬰兒。
在舞台的上半部分,兒童販子們正在電閃雷鳴的狂風暴雨中哭泣、尖叫。
有人跪下祈禱,有人奔來跑去地呼救,有人試圖去抓船帆,去拿船槳……
「船滿了!」
「什麼滿了?」
「水滿了!」
「水滿了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船破了,進水了,船要沉了!」
「我們得想辦法減輕船的重量,不能任由船沉下去!」
「把沒用的東西……不,所有的東西都扔下去。」
這個時候,舞台上下兩個部分都亮了起來。
不同于上半部分舞台‘船即將沉沒、一團亂’的極動表現,下半部分的舞台卻是極靜的場面。
安東尼奧扮演的幼年笑面人光著上身,抱著小嬰兒繼續前行,然後,他終于走到了人類聚居的城鎮,開始挨家挨戶地敲門、求助,但沒有人理睬。
專心致志看著舞台的觀眾們快要看哭了。
他們看著這個孩子拖著疲憊又沉重的步伐,一步步地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茫然無助地望著四周,而四周有著一排排的房子,房子上還有著小窗戶,可沒有一個人開門,哪怕是打開窗戶向外看一眼的人都沒有……在領略過大自然的殘酷荒野後,可憐的孩子又感受了一番屬于人類城市的無情荒野。
另一邊,舞台的上半部分,兒童販子們正垂死掙扎地哭嚎著。
他們的首領,之前站在舞台中央,面向觀眾的那一位演員站了出來,無助的高舉著手臂,絕望又驚慌地問︰「我們還有可以扔到船外、減輕船重量的東西嗎?」
「有!」一名兒童販子突兀地回答。
「是什麼?」首領問。
「我們的罪惡!」
那名兒童販子沉重地回答。
哈!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這群人類當中的殘渣居然也悔悟了。
也許真的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在一片沉默中,首領拿出了筆和一張羊皮紙開始記錄曾犯下的罪惡,在記錄的過程中,他還唱了一首[願主寬恕我]的歌。
這位男演員的嗓音並不屬于特別出色的那一類,但勝在發揮穩定,且頗富舞台表現力。
在演唱這首歌的時候,他眼神驚惶,面色蒼白,看似沉穩的表象下,是肉眼可見的絕望和痛不欲生,他謙卑地懺悔罪惡,用拳頭捶打自己的胸口,不斷祈求主的寬恕。
……等到一曲唱完,羊皮紙上的罪惡也記錄完畢。
所有兒童販子們都挨個兒走過來簽名畫押。
然後,那位首領才將這張懺悔的羊皮紙和一些罪證都卷起來,裝進一個葫蘆中,塞好繩頭後,放入大海,仍由這滿載罪惡的葫蘆隨波逐流,將未來的一切交托給大海、命運,或者什麼不知道的神靈,直到有一天被發現。
接著,這群已經不會被主寬恕的罪人們雙手合十,低著頭,跪在了船中。
伴隨著宗教意味極濃的音樂和一聲聲[在天我等父者,我等願爾名見聖……]的齊聲吟唱,船一點點兒地沉了下去……海水會淹沒他們的頭顱,所有人都將跪著淹死!
上半部分的舞台就這麼歸于黑暗。
同一時間,在下半部分舞台上,被拋棄的孩子也終于找到了願意接納自己的人。
流浪藝人于蘇斯打開了大篷車的車門。
透過車內一抹溫暖的燈光,他朝著那個可憐的、抱著個累贅嬰兒的孩子伸出了手,語氣不耐卻是好心地問︰「你干嘛不進來呢,小東西?」
這一刻,樂隊暫停了幾秒,直到孩子抱著嬰兒,在于蘇斯的允許下,感激又開心地鑽進車里時,才弦樂齊奏出了一段動人又輕快的樂章,這是自整部劇開演以來,最溫柔和充滿感情的時刻。
至此,
幕布方才緩緩落下。
罪惡與純潔,死亡與新生。
……第一幕終于結束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對付著看吧,我後悔很多次選擇寫《笑面人》了。
以往胡亂編,沒壓力,寫壞無所謂,但名著改編……唉!
總之,一切不好都是我的鍋,原著很好很棒很有思想,感興趣地可以看原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