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大獎,人氣獎被鐘良收入囊中。
這個消息跟長了翅膀一樣,很快飛回國內。
傳播速度之快,甚至比那記者發的‘鐘良叛國’的文章還快了幾分。
一下子就把之前的負面輿論給沖淡了。
微博、頭條等網絡直播平台,熱議的都是鐘良獲獎的事。
完全把‘鐘良叛國’相關的新聞給掩蓋下去。
要是不注意,甚至都以為這種負面新聞從來沒出現過。
杰哥看了一眼微博之後,總算明白了鐘良為什麼那麼淡定了。
這些負面只是小菜一碟,只要鐘良獲獎,什麼負面都會被沖散的,完全不需要杰哥在網上做任何解釋。
因為涼粉會在此時被喜悅沖昏,關注的都是鐘良獲獎的消息,沒人再去關注負面。
搞不好那個記者也明白,這篇文章對鐘良造成不了多大影響,所以趕在頒獎禮正在進行,還沒有進入正式頒獎的時候把那篇文章發出來。
如果是頒獎典禮結束之後,那篇文章才發出來,根本不會有人關注,因為到那個時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鐘良獲獎的事情上。
不過對方也不在乎,短短半個小時不到,就收獲了10萬+的流量,這篇文章已經超值了。
如果換個明星,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是絕對不可能達到10萬+流量的。
並且還不用擔任何風險,畢竟那記者是寒國人,鐘良要找他麻煩,會很麻煩。
最起碼此時此刻,那記者是這樣認為的。
【鐘良榮獲金唱片大賞人氣獎】
【在金唱片大賞首位獲獎的明星竟是他】
【鐘良︰龍國的驕傲】
……
鋪天蓋地的娛樂新聞,都是與鐘良獲獎相關。
甚至連那些跟鐘良無關的金唱片大賞的舊新聞,在此時被關鍵詞給帶出來,導致一些看入迷的網友,到最後才發現不知不覺間看了部分舊新聞。
這就是鐘良的人氣,連舊新聞都能夠盤活。
除了國內的新聞,連寒國那邊發新聞的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迅速。
寒國人最信賴的媒體KBS、寒國日報、京鄉新聞……等等寒國人氣媒體,幾乎在鐘良獲獎的十分鐘內,就進行了報道。
雖然只是娛樂板塊,與正規的新聞沒辦法比,但是也是佔據了娛樂板塊的頭版頭條。
點進去,入眼就是鐘良戴著墨鏡跳騎馬舞的經典動作。
不過有細心的龍國網友發現,這些寒國媒體發的娛樂新聞,不論是標題還是內容,絕口不提鐘良龍國人的身份,不知道是商量好的,還是默契使然。
但不管怎麼說,這已經是很大的牌面了。
之後,隨著頒獎典禮的持續進行。
不論是國內媒體還是寒國媒體,全都發現草率了,報道的速度太快,搞得好像鐘良只獲得了一個獎項似的。
實際上,從人氣獎開始,鐘良就一直上台沒有停過。
頒獎典禮現場一直播放《江南style》的副歌也沒停過。
鐘良第二次上台領獎,是音源大賞,就跟年度最佳歌曲的意思差不多。
「音源大賞獲獎的是︰鐘良!」
然後,第三次。
「……獲獎的是︰鐘良!」
第四次。
「獲獎的是︰鐘良!」
第五次。
「鐘良!」
……
獲獎感言也在逐步變化。
就跟人反復說一句話,重復到後面完全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了。
「嗯,謝謝,謝謝金唱片,謝謝我的粉絲,謝謝你們。很開心,額……記得看我的電影。謝謝!」
「嗯,謝謝,謝謝金唱片,謝謝我的粉絲,謝謝你們……記得看我的電影。謝謝!」
……
……
第N次。
「嗯,謝謝,謝謝我自己……不是,謝謝你們……嗯,看電影!」
涼粉、寒國的粉絲,人都傻了。
領獎領到說感言都詞窮了,而且越來越短,越來越敷衍。
整個過程就是,鐘良不斷上台領獎,回去坐下,上台領獎,回去坐下,上台,回去……如此反復,就仿佛偌大的金唱片大賞,就是為鐘良一個人辦的。
也難怪,主辦方一定要等鐘良,一定要把他請到現場。
否則這麼多獎項,每次念到鐘良的名字,他都沒有上台,或者隨便找個人代領,粉絲怎麼想?觀眾怎麼想?主辦方豈不會很尷尬?
當這又好笑,又令人無比自豪的一幕,以新聞視頻的形式快速傳回到國內。
國內的明星看過之後,流下了感同身受又幸災樂禍的眼淚。
「哈哈哈,棒子也感受到了吧,也感受到鐘良的壓力了吧?」
「笑死我了,這群寒國人竟然敢評鐘良的歌曲,那不是自取其辱嗎。」
「跟在國內差不多,鐘良一旦開始領獎,根本停不下來。」
「寒流明星也享受一下被鐘良支配的恐懼吧,哈哈哈……」
也不怪國內這些明星幸災樂禍。
實在是這樣的場面,他們經歷過太多次。
但是每次都是他們,沒有新人進來,感受不到被鐘良只配的恐懼,這些明星就沒辦法釋放自己的情緒和壓力。
現在好了,寒國人腆著臉請鐘良過去,結果自己的明星一個大獎都沒有撈著。
少女時代、神話、東方神起等等寒國頂流組合,剛開始還有說有笑的。
甚至因為坐得離他們並不遠,每次鐘良起身上台的時候,這些寒國頂流明星還會跟他打一聲招呼。
次數多了之後,他們全都麻了,笑容越來越僵硬,直到最後完全笑不出來。
第N次後,他們開始自己聊自己的了。
少女時代︰「哇,鐘良歐巴真真真厲害呢,這麼多獎,怎麼拿得走啊?」
神話︰「大概需要用到箱子吧,不知道主辦方會不會提供。真的太羨慕了,他一次竟然能領到這麼多獎。」
東方神起︰「還是我們的寒語歌曲最棒,可惜是一個外國人創作出來的,真的是可惜了。」
「真的呢,要是鐘良是寒國人的話,我們寒國才更有面子。」
「我真的好奇怪哦,他一個龍國人是怎麼寫的寒國歌曲,而且寫得還那麼的好,就跟他住在江南區一樣。」
「這首歌要給我們唱多好,一定比他現在還要火。」
「……」
各種酸言酸語從他們的嘴巴里說出來。
盡管聲音很小,只有他們自己能听到,但是在公開場合這麼說,足可以看出他們那種酸溜溜的心態了。
至于龍國和寒國的娛樂媒體,在接連報道兩次之後,已經不可能停下來,他們只能選擇繼續接著報道下去。
而每一次,在娛樂新聞板塊,鐘良都居于頭版頭條。
看不了直播的粉絲,看到鐘良接二連三地被報道,一會兒一個獎,一會兒一個獎,簡直驚呆了。
而且還是隔一會兒來一個,隔一會兒又來一個。
那種感覺,就跟看奧運會似的,一會兒就來個金牌獲獎報道,一會兒又來一個,寒國國內不知道,但是龍國國內,直接沸騰了。
許多人以為,鐘良這一趟寒國之行。
頂多就是受邀參加頒獎典禮,拿一個安慰獎,卻沒想到鐘良不但沒拿安慰獎,拿的全是大獎,還拿了很多很多。
拿到麻了,拿到感言詞窮了,拿到不想上台了。
原以為這種盛況,只會的國內發生,如今看來,絕對低估了鐘良在國外的人氣。
四大導演看到這些新聞報道,高興得合不攏嘴。
對于他們來說,鐘良越火,他主演的電影上映之後票房只會越高。
張毅謀美滋滋地微信群里說道︰「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電影到國外上映,反響應該會很不錯啊。」
李鞍發了個得意的表情︰「那可不,你也不看看主演的是誰?鐘良鐘先生,現在已經算是國際明星了,等這三部電影上映,鬧不好躋身國際一線巨星。」
徐客︰「那還用說,必須滴。有鐘先生在,沒有意外。」
于歪看糊涂了,他發信息問道︰「怎麼是三部,馮導那部不在國外上映?」
三人沒有回答,等馮曉剛自己回。
沒過一會兒,馮曉剛就回了,很顯然他一直在關注群里,不過一直在潛水罷了。
「上個蛋!我想了想,唐山大地震還是不要在國外上映了,這種體現咱們龍國家庭親情,無私奉獻,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老外絕對看不懂。」
「與其到國外上映,對牛彈琴,還不如專注國內。」
唐山大地震是絕對的好片子。
無論是劇情還是寫實感,都是一等一的。
但是這部電影表現的主題,體現的是無私精神,犧牲自己成就別人。
就像電影里出現的救援隊伍,很多是民間組織,自發的,一分錢不要。這種精神,這種行為,老外是絕對不能理解的。
也只有龍國人,經過五千年儒家文化的燻陶,才擁有這樣的思想,這樣的品德。
那些建國才三四百年的國家,根本沒有這樣的文化底蘊。
馮曉剛思考再三,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于歪︰「馮導這樣是對的,何況你那片子的主演並不是鐘先生,到了國外搞不好沒什麼人看,不到國外上映是對的。反正到時候,我一定去貢獻一張票。」
張毅謀︰「我們的文化,他們是不會懂。即使這次有鐘先生主演,也不知道在海外上映後會怎麼樣呢。」
李鞍︰「對啊,我心里也很忐忑。」
徐客︰「老外看不懂很正常,他們並不如我們對各種差異文化有足夠的包容心,即便海外上映票房不理想,問題也不一定出在我們這邊。」
馮曉剛︰「哎,揪心哦。我反正不打算在海外上映,你們三個加油啊,讓老外看看什麼叫做真功夫!」
三人沒回,他們心底忐忑,老外真能接納真功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