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二章 蒼天饒過誰

根本就不顧自己身上的傷勢,楊再興和阿術兩人喝的痛快。

一場酒宴下來,眾人可以說是相互熟悉了不少。

不過這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更何況,在場的人壓根還不屬于一個時代。

所以,酒足飯飽之後,趙匡胤等人準備離開了,而此時,文天祥也帶著妻女返回了皇宮。

整個過程,忽必烈倒是沒有任何的小動作,說到做到。

臨別之際,忽必烈看向趙匡胤笑道。

「宋太祖,你宋朝的江山,朕收下了。」

聞言,趙匡胤也不起,同樣笑著回道。

「這是你的時空,不過在朕的時空,你大元注定是沒辦法崛起的。」

「哈哈,朕的眼光可遠遠不局限在你這小小的宋朝。」

兩人哈哈大笑,忽必烈這話倒是不假,日後的元朝鐵騎,可謂是縱橫四方,打下的疆土,可以說是到了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地步。

不過這些都和趙匡胤沒什麼關系,兩人生在不同的時空,未來或許都沒有踫面的機會了。

在忽必烈的目送下,趙匡胤帶人離去。

一直到趙匡胤進入黑色光門,忽必烈才笑著說了句。

「可惜了,沒有生在同一個時代。」

隨即轉身直接離開,對于文天祥,忽必烈早就已經沒有多想了,讓他離開也好吧。

安全返回宋朝時空,趙匡胤親自賞賜了一套宅子給文天祥居住。

隨後,又在幾天後的朝會,封文天祥為丞相。

此時的趙匡胤和之前可以說完全不同,所以朝堂之上,那些士大夫也不敢隨便反駁皇帝的決定。

開玩笑,趙匡胤自從看了雲九的視頻後,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刑不上士大夫了。

現在誰要是犯錯,不論文武,趙匡胤都是一視同仁,改殺就殺。

並且,經過之前的事情,趙匡胤也已經殺雞儆猴了。

幾個不相信的士大夫被趙匡胤  斬了腦袋,現在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知道,之前的什麼刑不上士大夫,早就已經成了過去式。

就算你是不是士大夫,現在也沒有了任何豁免的權限。

眼下的宋朝初年,已經可以說是人才濟濟。

文天祥,岳飛,韓世忠,楊再興等人,徹底成為了朝堂之上炙熱可熱的人物。

而且,這些人也不是空有虛名之輩,每一個人的能力都足以讓人嘆服。

就這樣,趙匡胤已經開始計劃起北伐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過去,這一日,諸位皇帝一直期待的新視頻終于發布。

幾乎是第一時間,諸位皇帝就點開了視頻。

而朱元璋此時坐在視頻前,一臉笑容的說道。

「上一次的文天祥,不知道這一次會是誰,是那元朝?」

對于元朝,朱元璋倒是沒有太多好感,畢竟他小時候就深受元朝迫害,若非如此,他也不會率兵起義了。

從來沒有想過,這次的盤點會是明朝。

因為在朱元璋看來,咱大明的後世之君,絕對不會像趙軟蛋他們家一樣,是非不分,昏庸無能。

咱大明的後世皇帝,絕對個頂個的都是明軍,怎麼可能會做出宋朝那樣的事情。

只不過,這樣的笑容,在朱元璋臉上,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凝固了,繼而老臉慢慢陰沉了下來。

【他歷經明朝數代皇帝,他在明朝最艱難的時候,義無反顧的站了出來,可以說他保全了明朝。】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卻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最終被誣陷斬殺。】

【華夏歷朝十大悲情人物盤點,第九名,明朝,于謙。】

明朝?朱元璋看到這里直接愣住了。

之前還信誓旦旦的說,咱大明不可能有什麼悲情人物,但轉頭就被打臉了。

等等?于謙?這名字怎麼這麼耳熟?

很快,朱元璋就想起來了,這不是當初老四視頻的時候出現過嘛,記得當時視頻上,老四好像還很看好他呢。

只不顧,老四死的時候,這于謙還很年輕,所以倒是沒有太過的介紹。

不過從僅有的這些線索來看,這于謙顯然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可是最後居然被誣陷斬殺了?

一想到這里,朱元璋目光就不善的看向一旁的朱棣,面對老父親的目光注視,朱棣訕訕一笑道。

「爹,你別看我啊,之前視頻上也說了,我死的時候,這于謙還活的好好著呢,肯定和我沒關系。」

朱棣的確沒有殺于謙,這點,朱元璋很清楚。

「我沒說你,我說的是你兒子。」

「啊?」

聞言,朱棣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我兒子殺得和我有什麼關系?那時候我都死了啊,都去陰曹地府陪你老人家了。

見朱棣一副不知道怎麼解釋的樣子,朱元璋也懶得和他廢話,等看完了視頻再收拾你。

一想到趙軟蛋現在也在看著視頻,朱元璋這心里就是第一團窩火。

這家伙指不定在怎麼笑自己呢。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老朱笑了趙匡胤這麼久,眼下也該輪到咱老趙開心開心了。

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這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宋朝時空,趙匡胤看著視頻,愣了片刻後,才放聲大笑起來。

「哈哈,居然是那莽夫的明朝,好,好,朕倒要好好看看,這莽夫的子孫究竟有多好。」

看著趙匡胤這副模樣,下首的文天祥,岳飛等人都是無奈苦笑。

這兩個連面都沒有見過的人,是怎麼就干起來的?

趙匡胤心情大好,總算是輪到那莽夫的明朝了,之前那莽夫不是一直標榜,他的子孫肯定不會像宋朝這樣嗎。

現在讓朕來看看,這莽夫的子孫到底是什麼樣子。

視頻開始,一上來就是于謙考取進士,入朝為官的時候。

于謙初入朝堂是在永樂十九年也就是公元一千四百二十一年,這一年于謙考取辛丑科進士,從此踏上仕途。

而這時候的大明,還是永樂時期,皇帝則是大名鼎鼎的永樂大帝,朱棣。

初入朝堂的于謙,一開始雖然人微言輕,但是其才華是藏不住的,很快就引起了朱棣父子的注意。

尤其是太孫朱瞻基。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