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九章 蘇全忠雨夜襲林溪

第三日凌晨,西周軍隊總算到達龍城。

不過大軍是沒法進城的。

姬發下令,暫于城外安營扎寨。

其實,此時早已經有大軍于城外扎寨,這便是殷郊率領的商軍王師和崇應彪率領的北崇軍。

北崇軍中,有一支顯得有些特異,這就是蘇全忠率領的冀州軍。

冀州軍並沒有像其他鎮侯軍那般聚集在一處,而是于一個遠處的偏僻山崗上扎起了營寨。

看來,蘇全忠對當初的崇侯虎征伐冀州之事還是有些芥蒂。

在那一戰中,蘇護軍中左糧道門趙丙被崇侯虎麾下金葵砍殺,這或許也是一個原因。

也不知這是蘇護的意思還是只是蘇全忠的意思。

虞揚、崇應鸞皆是年輕人的心性,虞揚更是被子受接見過,還討了個便宜封號,此時倆人對蘇全忠的行為頗有微詞。

但不爽歸不爽,倆人卻沒有當著冀州軍的人說什麼,不是他二人自知遠不是蘇全忠的對手而怕了他,而是崇應彪早就說過,這樣的事情不得非議。

東魯大部軍雖然沒有到來,但還是有一部分東魯鎮侯軍已經來到了北海。

比如東魯軍中,就有一個矮短的少年常常跑到別人軍中串門子,絲毫不顧及自己的身份和他人感受。

因為眾人知道,這人乃是東伯侯治下,邳州後錢永年之子錢無缺。

他好歹也是一鎮侯軍主帥。

這樣串門子,

真的,

合適嗎?!

錢無缺對此並不在意。

除非,

你敢模他逆鱗,明里背里說他「三寸丁」之類的話。

這要是被他知道,那便要打上門去,不出口惡氣誓不罷休。

因此大家都知道這錢無缺的脾性,也沒人敢隨便瞎說。

諸將都听說太師聞仲昨日從前線返回到了龍城。

只是還沒有人見過太師。

次日晨。

有軍卒于各路營中通報,太師將在龍城帥府中于巳時初刻接見各路將帥。

接到通報後,諸人皆是欣喜,終于不用苦等了。

帥府本身就不是很大,即使姜文煥的大部人馬和鄂順的南楚軍還沒有趕來,帥府也不可能容得下現今的所有將領。

因此,各路軍主帥也只能有選擇性的點一些認為還算勇武的將軍一同前去。

東魯雖然大路人馬未至,但是並不是說此地無人。

邳州軍就在。

錢無缺做為邳州軍首領,自然也是要去龍城帥府的。

帥府之中,有一處地方是專門用來接見將領的,名喚︰「明令樓」

明令樓只有三層,做為樓宇來說,面積不算小,只是其中布置簡簡單單,沒有絲毫奢華。

眾人一至明令樓,看到其中布置陳設,便知這是太師接見軍中將領的專用之所。

二樓,聞仲端坐于上位,余慶、吉立二人隨侍左右。

諸將見到上首位置的聞仲,遂齊齊行禮。

這其中,自是包括太子殷郊。

聞仲受過軍禮後,遂起身對殷郊道︰「殿下自朝歌遠來北海,為殷商百姓討伐叛賊,實是天下臣民之福,老臣有禮了」

聞仲說完便要行禮,卻不料被殷郊一把攔下,殷郊雙手扶起聞仲,言辭懇切、神情恭謹道︰「太師勞苦功高,數代老臣,于我大商猶如擎天巨柱,父王尚且不敢隨便受太師之禮,小子安敢?況大軍之中,只有大帥,豈有太子?」

聞仲聞言,面露微笑,老懷甚慰。

坐于上位之後,聞仲道︰「諸位來北海已經有些時日,雖然還有人馬未至,但卻也不影響各位的首戰。」

眾人一听,老太師的意思是……

要遣我們伐叛賊啊!

這可是自己來北海的首戰!

首戰之功可是不同尋常的。

于是,各人臉上皆是一陣激動神情。

聞仲將眾人神情盡收眼底,心下也是暗暗點頭。

聞戰則喜,這是軍隊最需要的素質。

聞仲接著道︰「北海有二城,一曰‘呼勒’,一曰‘林溪’,呼勒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守城將軍延泰勒不僅身懷異術,而且精通兵法,此人又生性謹慎,故呼勒城久久拿不下來」

「林溪城在呼勒城西北方一百二十里處,城雖不大,卻也十分重要」

「林溪城為呼勒城之犄角,且有探馬來報,北狄軍多轉入林溪,而後又自林溪城入呼勒城以為援軍」

「故,我欲先拿下林溪城,斬斷此犄角,切斷北狄與呼勒的聯系」

說完,聞仲掃視廳內眾將,道︰「不知誰願領兵前往?!」

眾人聞言,皆欲應下。

只是,

太子殷郊卻已然起身開口︰「太師,我願率本部人馬前往林溪,誓將此城拿下」

聞仲聞言,看了看殷郊,思索片刻後,並未允許。

廳內諸將見聞仲如此,如何不知太師心思。

這是擔心太子殿下安危。

此時又有一人道︰「小子願往!」

聲音很大。

人呢?

聞仲循聲望去,想要在眾人中看到那答話之人,卻怎麼也找不到。

此時,一個矮短少年走到前列,有些拙劣的躬身道︰「太師,小子願往」。

聞仲這才知道,剛才答話的是這個矮短少年。

聞仲看著這矮短少年道︰「你可報上名號來」

錢無缺道︰「小子乃是東伯侯治下,邳州侯錢永年之子錢無缺」

聞仲笑著點了點頭,卻並沒有立馬答應。

因為此時還有不少人在那嚷嚷著要拿下這首戰之功。

其中有一年輕聲音叫的是最為響亮,而且是中氣十足。

只听那人道︰「老太師,小子我願立軍令狀!如若拿不下林溪城,小子甘願獻上項上人頭!」

其余人聞言,深吸一口涼氣。

嘶,這小子,是個狠人!

初來北海,此處狀況都還沒模清,你就敢立軍令狀,當真是不要命的主。

任你再狠,也得給不要命的人讓道。

于是,廳內安靜了不少。

聞仲心中對此人既有贊許也有些嘆息。

這人,莫非是一行事莽撞之人?

聞仲循聲望去,而後道︰「你可上前一步說話」

那人上前來,也不等聞仲詢問,而是一行軍禮,道︰「小子冀州侯蘇護之子蘇全忠!」

哦,原來是這小子!

眾將聞言,心下所想各有不同。

但拜蘇護當初謀反和演武考校所賜,大家都知道這個蘇全忠的確是一勇武之人。

只是,這小子未免有些不懂禮數。

他報名號時,應當向那三寸……啊,不對,應該像那錢無缺一樣,先報上北伯侯名號,再報他冀州之名號。

很顯然,他略過了此環節。

崇應彪此時亦在,聞蘇全忠所言,心中不爽,但他一向穩重,此時也沒有當場發作。

蘇全忠此等無禮之舉,崇應彪也自是知道其他人心中自有公論。

不過他也不能不表示一二。

只見崇應彪出列道︰「稟太師,我北崇境內之臣民,皆知冀州蘇全忠勇武無敵,小子我身為北伯侯之子,也斗膽向太師推薦蘇全忠」。

聞仲看著崇應彪,微笑頷首,而後看向蘇全忠道︰

「既然你敢立下軍令狀,而且又有北伯侯之子的推薦,那就令你前往林溪城」,聞仲神情之中,帶有幾分威嚴之色。

又道︰「你姐姐妲己,我也是見過的,而且朝中之臣對她多有贊許頌揚,希望你今後也能像你姐姐一樣受到眾人稱頌」

蘇全忠聞言,老老實實行禮稱是。

聞仲隨即笑道︰「當然,你雖勇猛,終究是凡人,若是那林溪城內有修行異士,以至于你拿不下此城,我自會恕你無罪」

蘇全忠凌然道︰「太師何故小看小子,太師只道他有修行異士,安知我冀州軍中沒有!」

聞仲笑笑,並未深究。

這個時代的軍中,有幾個修行異士那簡直不要太正常!

聞仲又撫慰眾將士一二,隨後擺宴帥府。

這是眾人第一次吃的這麼歡快舒暢,可比在城外營帳中吃的好多了。

當然,這也只有他們這些高級將領們才能有的待遇。

哪怕是這些將領主帥們的隨身護衛或是偏將,也只能呆在偏廳等候,吃的自然也是遠遠不及他們。

偏廳之中,有一將軍模樣的人長得實在是驚艷眾人,人群中時不時地有人向他看去。

對此,孔宣早就習以為常了。

男人,在有些時候,也喜歡看好看的男人。

黃明四人亦在。

反倒是身為殷郊貼身護衛的殷破敗、晁田、晁雷、雷開四人沒有隨行,而是在城外軍營之中。

時至申時,諸人才從聞仲帥府中散去。

此時,虞揚從身後拍了拍崇應鸞,朝他使了個眼色,而後將目光看向一年輕俊美的將軍模樣的人。

崇應鸞順著虞揚目光看去,心下驚訝,這人,和蕭瑜可謂是不分伯仲,只不過倆人的美卻是截然不同。

蕭瑜屬于那種美中帶有一絲陰柔,而這人身上的氣質卻完全不同。

崇應鸞點點頭道︰「的確俊美無比」

虞揚又重重拍了一下崇應鸞肩膀,崇應鸞疼的差點沒喊出來。

只听虞揚道︰「我是說,你不覺得那人有些眼熟?」

崇應鸞臉一紅。

又看了看,遂對著虞揚道︰「的確是有些眼熟,難道在哪里見過??」

虞揚搖搖頭,他也想不起來。

也確實不怪倆人想不起來,畢竟當初在南門見到孔宣真容時,也就那麼一剎那的時間。

能有個眼熟的印象,就已經很不錯了。

蘇全忠匆匆離開,他沒有帶任何人來帥府中,他要趕去將這事與諸將商議。

一路之上他都在暗自慶幸,還好將鄭倫帶來,否則如果真的遇到敵方有修行異士時,還真不知該怎麼辦。

而至于那些凡間猛將,蘇全忠卻是全然不放在眼里。

時至八月底,已然入秋。

照理說這個時節應當不會有磅礡大雨。

然而,這北海的天氣著實詭異,大雨下了兩天兩夜,而且還沒有要停下的趨勢。

離太師定下的最後出兵期限也只剩下五天。

蘇全忠下令,冀州軍,出發!

此是,偏將趙壬建言道︰「小侯爺,這麼大的雨,我們是不是再等等?小侯爺可以去太師那詢問一下是否可以晚些時候再出兵」

蘇全忠看著趙壬道︰「軍令如山,豈能隨便更改」

趙壬見此,也不敢再多言,他本是趙丙之弟,趙丙戰亡後,蘇護念其忠誠,遂讓趙壬接了趙丙的位置。

蘇全忠畢竟是將門之後,人是莽了點,但武藝與統軍能力還是不錯的。

對于軍機軍紀軍令的重要性,他也深知。

蘇全忠下令,冀州軍分為先鋒、中軍以及殿後三部分。

與正常統帥不同的是,蘇全忠親自為先鋒,走在最前面,反倒是副將趙壬坐鎮中軍。

鄭倫率軍殿後,現在的鄭倫也早已經不是那個運糧官了,而是冀州軍中的一員偏將。

人送外號「神鴉飛將軍」,這倒不是說他能飛,而是說他有那會飛的三千烏鴉兵。

趙壬也無奈,不合常理的天氣,不合常理的主帥,這到底怎麼打啊!

大風雨,旌旗立。

雨越下越大,尤其是晚上,軍卒們更是行路難。

這個時代,別說天氣不好,就是天氣極好的時候夜行軍也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

因為時代的原因,人們往往營養跟不上從而患有夜盲癥,所以晚上行軍殊為不易。

趙壬見此,請求蘇全忠撤軍,蘇全忠卻仍是馬不停蹄,直言道︰「前進。」

雨又大了幾分,一切就和趙壬所預料的一樣,大軍迷失了方向。

趙壬都快急哭了,再次請求蘇全忠撤軍,原路返回興許還有生路,不然,就是大軍為他們陪葬。

蘇全忠還是愣聲道︰「前進。」

沒有半分猶豫。

趙壬真哭了︰「將軍,我等具為大商將士,若是戰死在戰場上,死得其所,可若是不明不白死在這大雨夜地里,哪怕下了九幽也不冥目啊!!」

蘇全忠難得多說了幾個字︰「放心,下不得九幽。」

趙壬止住眼淚,臉上掛滿水珠子,不知是淚多一點還是雨水多一點。

又行了一陣,人馬深陷泥濘者相望,更有甚者,人馬相互踩踏。

趙壬望著一個又一個倒下的將士,心如刀割。

行軍打仗,有所傷亡是正常的,渡河、上山,無論怎樣都會死傷幾個,哪怕平地行軍,也可能會有不小心摔倒跌破頭的士兵。

現在的傷亡,其實和普通行軍差不了多少。

但讓趙壬絕望的是,明明可以等到大雨停下再北上,明明可以阻止這一切,而且這只是開始,如果這雨再不停,隨著時間推移,找不到路的大軍只會越死越多,直至全軍覆沒。

天色陰黑黑的。

這是一片極為陌生的平地,大雨,迷路,人人自以為必死,但蘇全忠的軍中威信是用那桿方天畫戟生生打出來的,沒有人敢違抗命令。

蘇大山一腳一個大坑,他無懼深夜大雨和泥濘,走在蘇全忠身邊。

他原本是奴隸,是戰俘,死了都沒人流眼淚的人,也無名姓,因為身形巨大,力大無窮而被蘇全忠看上,遂賜了姓名。

現在能隨軍出征,對他來說,怎麼能錯過,要是能再立新功,那自己的前途豈不是能更加輝煌。

這等大雨泥濘有何懼怕,這等黑夜還能黑過曾為奴隸的歲月?

蘇大山覺得自己現在是個真正的人了,兩丈的身軀高高挺立,他就是大軍中的旌旗。

伊斜身為林溪城主將,深耕林溪多年,早就確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

今天他召集了所有將領,在公審三人。

「莫里高,你三人說你們來自馬方,是來助我林溪的修行之人,可是,你三人卻是一點神通都不曾有!」

「而且,我軍士卒還從你等身上搜到商軍之密信,如何解釋?」

伊斜看著帳中被月兌光衣物五花大綁的莫里高三人。

莫里高三人面面相覷,臉色難看極了。

他們的確是自馬方而來,但是半路中不知被誰弄昏過去,而後把自己身上的法寶全給收了去。

待醒來後,卻發現自己在林溪城一不起眼的角落里。

而更為糟糕的是,這麼不起眼的角落里竟然能被林溪城的軍卒們給發現了,然後從自己身上搜出一些錦帛信物之類的東西,再之後就被捆綁著來到了這里。

至于施展不了神通,那還不是因為沒有寶物嗎?!

有寶物你看我等能不能施展神通!

三人除了一口咿咿呀呀的鳥語外,實在是沒有什麼東西能證明自己來自馬方,反倒是能證明自己來自大商的東西倒不少,而且身份還是殷商細作。

伊斜也不傻,想了想後,令人將這三人先行關押起來。待日後細細審查。

就在此時,屋外喧鬧起來,不一會兒,有軍卒來報,有一大波人馬殺進城來了。

伊斜聞言,臉色大變,而後震怒。

眼神中充滿殺意地看向莫里高三人!

這還用再審查嗎?!

眼前的事和三人懷中的帛書所說都已經相互印證了!

伊斜牙縫中重重擠出一句︰

「將此三個殷商細作斬首示眾!」

而後憤怒道︰「北狄馬方,原來你們早就與殷商暗中往來!」

走出屋外,一陣風雨刮到了他的臉上。

伊斜抬頭望著黑洞洞的天際,如此大風大雨,他們是怎樣到達我林溪城的?而且竟然還破了城?怎麼早些時候沒有士卒來報?

他們行軍竟然如此迅猛!

伊斜想到此處,心中一股寒意升起。

此時,一個巨人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似乎抬手便能拆毀一方房屋,而巨人之下,還有無數帶甲兵士,看其甲冑與武器,全是商軍。

林溪城諸人正匆匆備戰,可那巨人勇武過人,便是數百人也奈何不得他,而且那巨人戰的甚有章法,一旦發現有多人圍來,便抽身離去,尋找小股部隊肆虐。

伊斜看的目瞪口呆,這種大漢難道不應該用無比的力量與強硬的攻勢殺敵嗎?

可那巨人偏偏只通過防守和反擊來偷襲對方,果然上有無道昏君,下有無恥將領。

「無道昏君」,這自然是北海反賊扣到子受頭上的帽子,否則拿什麼理由反叛。

蘇全忠揮動方天畫戟無人能擋,先鋒軍齊聲喊著——

「反大商者,必誅!」

他全然忘記了,以前他可是也反過大商,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這已經不重要了。

趙壬帶著中軍掩殺,他麻木的揮動著兵刃,這種風雨陰晦,烽火不接的天氣,他們竟然孤軍深入,置全軍于死地而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破了地方一城門,達成了一次完美的偷襲。

這等絕境,竟然硬生生一路克服過去了。

鄭倫率軍左沖右殺,他並沒有放出飛鴉兵,對付凡人軍卒,修道之人是不會用仙家法術的。

除非修的是邪道而又失了道者本心之人才會這麼干。

鄭倫自是不會去做這種事。

是夜,

風雨吹鬢角,

紅血滿弓刀。

林溪城破,伊斜陣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