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九十六章 坑弟

第二天。

建昌伯府,張鶴齡親自登門來,趁著弟弟早晨出門之前堵門口。

「你不去京營整頓兵馬,作何到我這里來?」張延齡好奇望過去。

張鶴齡道︰「姐姐病了,我打算入宮去看望一下,你不一起?」

「皇後染恙在身,她人在皇宮里必然是臥榻的,你覺得咱兩個弟弟前去……方便嗎?」張延齡好像有事情很忙的樣子,並不打算應張鶴齡邀請一起入宮。

「有什麼不方便的?那可是咱姐姐,砸斷骨頭連著筋,再說了,坤寧宮那地方還不是咱兄弟想去就去?」

言語之間,張鶴齡還真沒把自己當外人。

「不去,兄長想去的話,隨便。」

張延齡說完,有要出門之意。

張鶴齡皺眉不解道︰「你小子,平時最喜歡那些邀寵獻媚的,怎這次姐姐生病,你都不著急的?說吧,你有何陰謀?」

第一次,張延齡覺得這個兄長說話,好像有腦子了。

但這種有腦子,顯然不是建立在合理推測的基礎上,就是純粹沒事找事的瞎蒙,故意給人找茬,不幸言中罷了。

「我說某人,你說話可要講證據,你那只眼楮看到我喜歡邀寵獻媚?或者你自己喜歡干這套,也覺得別人跟你一樣是吧?」

張延齡顯然不會承認,自己跟張鶴齡是一路人的。

張鶴齡不屑道︰「少在為兄面前裝樣子,之前給宮里送去那麼多東西,還有娘那邊……你倒是挺大方的,還在這里說你沒獻媚?」

被張鶴齡這一說,張延齡琢磨了一下。

好像自己是進行了一些「禮尚往來」的事情,但是否邀寵獻媚……

我張延齡這種實力派,需要靠這種路子來籠絡皇帝和皇後的寵信?

「某人你要入宮我不攔著,你也別礙事,我還有旁的要緊差事。」張延齡不想跟這個兄長糾纏。

「你先等等,我還有事問你,是昨日你去見李廣的。」張鶴齡一本正經道,「我知道,他跟你說鹽引的事,我听說他那里有十萬引的鹽引,都是姐夫賜給他的,听說他還在戶部把這些鹽引以舊換新出了麻煩,想讓你通融,你不會答應他了吧?」

張延齡對于張鶴齡的「耳聰目明」沒有覺得多驚奇。

其實這些風聲,正是張延齡自己放出去的。

張延齡就是要塑造一種,自己跟李廣已經交惡的表象,這是為防止李廣暗中用一些他所預料不到的陰招,最好的辦法。

至于在皇帝面前吹風,那是最低級的做法,張延齡很清楚在朱祐樘眼中,他跟李廣「手心手背都是肉」,不會隨便偏向于誰,先開口攻擊對方的一定會引起皇帝的懷疑,有些事需要皇帝自己去調查和了解,比從當事人口中說出來,要有效得多。

「是有這麼回事,我沒答應他,怎麼著?」張延齡也沒否認。

張鶴齡不忿道︰「他一個閹人,連個蛋都沒下,要那麼多鹽引作何?姐夫也是的,給他怎不給咱?正好今天入宮,為兄要跟姐夫說一下……你最好還是一起去,咱兄弟倆要是能拿十萬引鹽引的話,還用累死累活的?為兄肯定多買幾個大宅子金屋藏嬌,江南的美女一買我買一船……」

真是有志氣的好青年。

張延齡突然覺得,歷史上兄弟倆最後的落難也就是咎由自取。

難道在吃喝玩樂之外,就不能想點別的?

張延齡道︰「你明知我現在于戶部中當差,負責幫陛下搞鹽政上的改革,還要給我添亂?我不給李廣兌現那十萬引的鹽引,他還不定要怎麼編排我,你居然也出來添亂?戶部鹽政出了問題,最先承擔責任的是我,現在朝中上下都盯著我,你不會是想坑弟吧?」

張鶴齡︰「……」

「我現在嚴令你不得去跟陛下討要鹽引,我還要上奏,把嚴謹勛貴討要鹽引的事形成定制,現在市面上鹽的價格已經很低,我好不容易搞出點政績,我容易嗎我?」

張延齡一副勞苦功高卻又不被人理解,還總有人扯後腿,望著張鶴齡的目光也是恨兄不成器。

「嘿,真是長能耐了,你說不要就不要?我還非要去要,你不要我還要……為兄最近正好缺錢花。」

說到這里,張鶴齡正色望著張延齡。

好像在說,你要是給我倆錢花花,解我「燃眉之急」,我就不著急去討要鹽引,但若是你不給……

「老二,你別走啊,咱有事好商量,你不進宮我怎麼跟姐夫開口啊……咱商量一下,別十萬引,一萬引也成啊,要不五千引?給個零花錢不過分吧……」

……

……

張延齡沒再理會張鶴齡。

兄弟倆本來就不在一個頻道上。

張鶴齡喜歡討要鹽引,就讓他去,以為朱祐樘真就那麼「昏庸」,鹽引是被人討要就無限賜予的?

你張鶴齡最近好像還惹著麻煩在身,皇帝要賞賜給你什麼,一定也要掂量一下,這麼做是否會惹來朝中甚至是天下人的非議。

大概張鶴齡自己也有點自知之明,所以才入宮去當乞丐前,先來找弟弟商量一起,也是知道自己現在沒有什麼面子,討不來值錢的玩意。

張延齡當日要去禮部。

在禮部等了半天,徐瓊才從宮里回來。

「延齡,听說皇後娘娘病了?還說你兄長已入宮,為何你沒去?」連徐瓊都知道了皇宮內苑的事情。

張延齡嘆道︰「我又不是大夫,皇後生病,我入宮又能幫什麼忙呢?」

徐瓊不解道︰「你不是大夫,居然會替賓之的兒子治病?也罷,這是你要的東西,老夫已詳細上奏了有關跟蠻夷談判的結果,尤其涉及到東邊朝鮮和遼東等處的地方事務,不過最近大明跟朝鮮來往不多,似乎如今朝鮮有新主吧?」

弘治九年時,朝鮮執政的國王,是朝鮮歷史上有名的昏君燕山君。

這個人嗜殺成性,而且喜歡搞一些大的風波,專門跟文人作對,當然他下場也不怎麼好,那都是後話。

總而言之,這個燕山君對大明也不夠虔誠,對于大明的朝貢也都斷了,之前只是派過使節來通知了他登位的消息。

張延齡道︰「最重要的,還是草原的安寧,跟兀良哈的談判有了結果,及早公布出去,也讓草原其余的部族知道我們大明的態度,我們可不希望草原被誰給納為一體。」

「嗯。」

徐瓊對于這種番邦外交的事顯然也不感興趣。

在徐瓊看來,他更在意的是官場的那些爾虞我詐,想的是如何能更進一步,最好在死之前能入閣。

換了以往,徐瓊絕對是不敢有此想法的。

歷史上的徐瓊,為自己能當一任的禮部尚書而感覺到此生無憾,但現在有張延齡的相助,令他當禮部尚書順理成章,顯得沒多大挑戰,而他又是榜眼出身,曾在翰苑為官,按資歷來說是有資格入閣的,那對于文官來說……

可是光宗耀祖,文人最高榮耀。

「延齡,最近陛下是否有跟你提過,內閣……增人之事?」

徐瓊三兩句之後,還是把話題轉移到這方面來。

張延齡本來就是來跟禮部過一下外交文書的,誰知會被徐瓊拿入閣的事為難。

張延齡搖頭道︰「陛下未曾在我面前提過,我又不是翰苑之官,陛下怎會在我面前透露這些呢?」

實話實說,又盡量不打擊徐瓊的積極性。

如果一棍子就把徐瓊打死,那徐瓊以後也不會多巴結他,這種長輩對晚輩的巴結,很多時候都是在暗地里進行的,就好像徐瓊喜歡給張延齡介紹聯姻對象,再或是徐瓊暗地里會替張延齡在朝堂說話……

都是討好的不同方式。

徐瓊嘆道︰「老夫老了呀。」

張延齡心想,你是老了。

而且老了之後,心思也多了,當個禮部尚書不挺好?非要拿禮部尚書當跳板,難道你入閣之後還能當首輔不成?就算徐溥退下來,後面還有那三位。

劉健年歲是大一點,但架不住李東陽和謝遷年歲沒到退休之後,人家不犯錯誤的話,你幾時能當上首輔?

世伯啊,做人要知足。

「今日時候不早,我先告退,以後再登門拜訪求教。」張延齡起身行禮。

徐瓊道︰「最近听說你跟尚未服闋的程學士走得很近,有時間老夫也去拜會一下,詹事府很多事現在無人打理,陛下對翰苑體系的官員,似也有一些要見,可能近期會有調整,你多留點心。」

說來說去,還是在提醒張延齡幫忙問問,或是幫說一下他入閣的事。

「好。」

張延齡還是不拒絕。

二人作別之後,張延齡即刻便從禮部離開,往刑部而去。

……

……

皇宮里。

乾清宮。

張鶴齡前去探望完姐姐之後,便跑到乾清宮來煩朱祐樘。

朱祐樘本還想好好問詢一下這個小舅子在京營軍旅中的感想,等發現張鶴齡是為了利益而來時,朱祐樘也不厭其煩。

「鶴齡,你為何突然提到鹽引的事?莫不是最近府上有什麼周轉不靈的地方?」

皇帝說話的口吻,其實跟張延齡也差不多。

誰都知道你小子最近不缺錢,居然還跑來討好處。

張鶴齡憋屈著臉道︰「陛下,您忘了之前罰臣的俸了?」

「那點……算什麼?你要是缺俸祿的話,朕回頭讓人把你的俸祿,以賞賜的方式發還給你便是……」

哭窮,那就給你應該得的。

不是沒有俸祿嗎?或許朕還可以多給你一點。

張鶴齡道︰「可是鹽引更值錢啊。」

話說到這份上,已經屬于不要臉了。

若是以往,他或許還會從張皇後或是金夫人那里,婉轉讓兩個女人來給自己求。

但現在張皇後染病在身,這種事也就親自上了。

他覺得既然自己的弟弟立下那麼多功勞,皇帝應該會看重張家人,或許就不會拒絕了呢?

朱祐樘沉下臉道︰「本來賜給你,也是可以的,但這種事還是先問問你們兄弟二人的意見,若是延齡覺得應該賜給你的話,那朕就同意了。」

「真的?」

張鶴齡就好像個在央求大人買玩具的孩童一般,驚喜中所帶天真的性情,也是溢于言表的。

本來他黑挺驚喜,等回頭一想,自己正是被弟弟拒絕之後,才來親自求皇帝的,如此說來……

「陛下,這種好事,臣那弟弟怎會回絕呢?臣就替他答應了,您就賜給臣一人……要不賜給他一些也行,其實他最近很忙,一直在為朝廷辦事,都沒時間入宮……」

「是嗎?」

朱祐樘之所以會說問張延齡意見,是因為皇帝知道張延齡肯定不會同意。

張延齡也不可能前腳上奏了不要賜給勛貴鹽引,以亂了鹽政,回頭就打自己的臉自己來求。

張鶴齡笑道︰「可不是,陛下也應該體念一下他的辛苦吧?」

「辛苦是有,但你要更辛苦才是,軍中的事務有那麼輕松嗎?朕給你的差事,若是能辦好,尤其是在秋狩時,你掌管的兵士有好的表現,朕也就賜了,若是不好的話……也免再提。」

皇帝也實在沒辦法了。

這小舅子跟另外一個小舅子,完全不是一碼事。

這個小舅子的臉皮太厚了,就是個死纏爛打的熊孩子,討不到好處,趕都趕不走。

再加上朱祐樘因為妻子生病的事,本來就會心疼一下兩個內弟,在此時會給張鶴齡一個機會,其實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姐夫啊……」

「稱陛下!」

「陛下,臣其實已經做得夠努力了,最近從來沒曠工。」

「那你今日呢?」

「今日不是情況特殊,乃是姐姐……」

「稱皇後。」

「是,姐夫,這不是因為皇後生病了,我入宮來看看嗎?」

「……」

這個小舅子不講規矩起來,就是個市井潑皮,朱祐樘都很頭疼。

好在以往是兩個小舅子都讓他頭疼,現在只頭疼一個,只要以後堵著宮里的門,少見他幾面,似乎問題也不大。

朱祐樘面色很堅決道︰「皇後正生病,要賜也等皇後病好了,還有秋狩時你表現不好,門都沒有。來人,把壽寧侯送出宮,他再廢話就讓人轟出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