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定魂珠

乾清宮,書房。

「陳洪,擺駕太和殿。」

朱由校朝著書房門口的陳洪吩咐道。

「是,皇爺。」

听到朱由校的聲音,陳洪連忙應道,這種情況他早就適應了。

太和殿。

朱由校揮退了陳洪等人後,獨自走進了太和殿,來到龍椅前,朱由校坐了上去。

「系統,簽到。」

朱由校在心中默念道,長期的簽到,朱由校也模清了一些簽到獲得物品的規律。

以他目前的氣運,最高能簽到出一品級別的寶器,不過只有每一次氣運暴漲的時候才有大概率能夠簽到出來,平時簽到出來的概率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概率,這麼多次簽到,除了每次氣運增長時抽到的一品寶器,他只抽中了一次,一柄普通的一品寶刀。

而二品和三品寶物的抽到概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這個倒是時常有抽,只是概率也不高。

四品到六品級別的法器的概率就很大了,大既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基本上每兩三天就能抽到一次。

剩下的就是七品到九品級別的凡器了,這個概率是最大,幾乎三天能抽中兩次,只是對于朱由校來說,法器都是廢物,更別說是凡器了。

好在朱由校發現每一次簽到的間隔時間越長,抽到好東西的概率會提升不少,雖然不會有靈器,但是二三品級別寶器的抽中概率確實提升了不少,所以他現在基本上都十天半個月才會簽到一次。

畢竟總是簽到出一些沒用的廢物,他看著也鬧心,不過自從韓爌交回了批紅之權後,朱由校便發現了氣運之樹的樹干瞬間粗壯了不少,他有預感,今天估計能抽出靈器級別的寶物。

【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獲得靈器︰定魂珠。】

系統機械而冷漠的聲音響了起來,朱由校也感覺到了腦海中那片灰蒙蒙的空間中出現了一顆暗紅色的珠子。

朱由校手一翻,珠子瞬間出現在他的手中,朱由校的腦海中也出現了關于定魂珠的詳細介紹。

定魂珠

品階︰靈器

能力︰定魂之光

查看完定魂珠的詳細介紹,朱由校對于這顆珠子也有一定的了解。

作為靈器,定魂珠確實配得上靈器的品階,它能夠將神念轉化成一道直接攻擊神魂的定魂之光,以他現在三品的修為,通過定魂珠轉化出來的定魂之光能夠將三品級別的強者定住一個呼吸。

對于朱由校這種三品級別的強者來說,別說一個呼吸,半個呼吸的時間都夠他殺對方幾次了。

不過對于二品的強者來說,這種級別的定魂之光只能定住對方不到十分之一個呼吸的時間,以朱由校現在的實力,只要時間掐得準,直接斬殺或者重份的概率不算小。

至于一品級別的強者,以他現在實力發出的定魂之光,估計能讓對方失神一下,至于時間多長,朱由校就估算不出來了,畢竟一品和三品的差距不算小。

把玩了片刻後,朱由校決定將定魂珠交給曹毅,畢竟他在宮里也沒有動手的機會,真到了該他動手的時候,估計大明也差不多完了。

………

東廠。

看著東廠的大門,韋藩也不禁感嘆東林黨的能量夠大,居然能夠在這種情況下翻盤。

「韋大人請!」

韋藩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守在門口的番役來到他身邊喊道。

「好的。」

韋藩瞬間回神,點頭應道,說實在的,如果不是韓爌跟他說,他們請動了皇帝,皇帝已經下令,不準曹毅胡亂攀咬,他才不想再到東廠里來,曹毅的手段著實毒辣,他可不想親自嘗試一下。

「曹督主!」

來到大堂,看到曹毅正在拿著一疊供詞,迎了上來,韋藩率先拱手道,態度放得相當低。

「韋大人請坐。」

曹毅也跟著拱手說道,既然韋藩的身段放得這麼低,他當然也不會一幅龍傲天的姿態,官場不是一個人的世界,對于東林黨那些人,他不會客氣,畢竟已經擺明了是敵人,再客氣也是抽刀子上的結果。

而韋藩則是還能交好的人,不需要韋藩幫他什麼,只需要韋藩兩不相幫就足夠了。

一番無聊的客套寒暄之後,韋藩笑著說道︰

「督主,韋某這次來這里,乃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來查看姚宗文等人彈劾熊廷弼案的審查結果,不知督主可否行個方便?」

听到韋藩的話,曹毅也不意外,朱由校那邊應了韓爌,讓大理寺嚴加監督,韓爌自然會催促韋藩過來監督。

「當然可以,正好本督也在查看姚宗文幾人的供詞,韋大人不妨看看。」

曹毅將手中的那疊供詞遞給了韋藩,既然韓爌交還了批紅之權給皇帝,那他自然不可能繼續下去,周嘉謨和高攀龍能放,不過左光斗和趙南星兩人他是鏟除定了,這種好斗分子,決不能讓他們繼續留在官場。

接過供詞後,韋藩一頁一頁地翻看,翻看完後,韋藩臉色好了不少,情況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嚴重。

「督主,這證據似乎不太充足啊?」

韋藩小心翼翼地看著曹毅,他不覺得曹毅拿這些供詞出來,會不知道單靠這些證據很難徹底釘死周嘉謨四人。

「不知道韋大人需要什麼證據?本督可以讓下面的人去找來。」

曹毅淡淡地說道。

韋藩也沒有想到曹毅會這麼說,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畢竟這種事情,東廠還真是專業的,無論是什麼證據,東廠都能整出一份像模像樣的。

「韓爌那些人真以為交還了批紅之權給陛下,就能平安無事嗎?那也太小看我了。」

看到韋藩有點懵,曹毅再度給了他一悶棍。

畢竟對于所有文官來說,皇帝才是對手,這不關忠心不忠心的事情。

皇權與臣權之爭,自古就有,大臣們認為皇帝未必個個英明,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國家社稷,皇權必須要受到限制,不然的話,國家危矣。

這是理念的問題,哪怕是孫承宗這種能全家殉國的人也不可能避免,畢竟因為昏君而亡國的,又不止一次。

……

看著東廠的大門,韋藩也是一臉茫然,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來的,不過他知道東林黨許諾給自己的左都御史之位未必穩當。

因為東林黨的舉動可以說是背叛了所有文官,其他人恐怕不會看著東林黨這麼容易就推自己上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