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听得認真啊?」
周考用各種馬甲在人群里面穿梭,也遇到不同的反應。
有像第一個張姓青年一樣熱情交流的,也有愛答不理的,還有直接冷臉離開的,甚至還有些自己沒有開口,小弟狗腿子就冷嘲熱諷的。
但大體都不錯。
雖然不算完美,但已經比較符合周考的期望。
然後,逛著,就看到了自己的兩個記名弟子。
吳、淳于山。
一個未來的保生大帝,一個未來的瘟君。
吳和淳于山看著一個陌生人突然朝自己打招呼,還是一副長輩的口吻,驚訝不已,但感受到周考故意釋放出來的氣息,頓時明悟,就要行禮。
「免了。」周考淡淡道,看著淳于山,「你上課也真快,我以為你回到學宮,會自己先游走下洪荒。」
他上天後,一方面養傷,一方面尋個清淨。
但事情也在安排,其中三個弟子屬于上心中的上心。
林默不用多說,未來海神。
周考親自帶在身邊,放兜率放了段時間,在赤腳大仙悟道結束後,讓她跟著赤腳大仙一起到東海海外仙島游走,熟悉海洋,發展關系,為未來成就海神,建立水闕仙班打下基礎。
吳讓天康帶著,鑽研各種草藥。
最後淳于山,也被周考帶在身邊。
這個,不是因為天賦特別強,而是心性比較有問題,需要帶在身邊,時刻教育,言傳身教。
同時,帶到天庭,和截教瘟部留守的和瘟道人李平,多學習瘟疫一道,以及慎用瘟疫的理念。
也就是不久前,才放下來。
「一日不成老師親傳,弟子一日不敢懈怠。」淳于山道。
「這話說的,難道你成了真傳弟子,就可以懈怠了?」周考好笑道。
「沒有,弟子絕沒有這個意思,如果老師願意收弟子為真傳,弟子定然日夜修煉,更加刻苦。」淳于山听著周考的話,白淨的小臉一下漲紅,連忙道。
周考看得好笑,到底也還是孩子,只是中二了些,經過這些日子的教,漸漸回歸正軌。
雖然不可能像林默、吳這樣,即便身處黑暗,自己也能發光,溫暖著別人,但對周考來說足夠了。
畢竟,總得有個道德不如自己的徒弟,否則每次看到聖父聖母的弟子,他都覺得不是自己教出來的。
「這兼愛貴己兩種大道,截然不同,但對你們都有裨益,听著這些道音,可以極大地促進你們的修行。兒多听些貴己,山兒多听些兼愛的。」周考道。
「我听貴己,師兄听兼愛?」吳表情一呆,老師,您沒有說錯吧?
「不然呢?兼愛蒼生,醫者父母心,你這一塊,還需要旁人去教?你要的是貴己,病人的命是命,醫者的命也是命。對謙卑的病人要比他們更謙卑,而面對高傲的病人,要比他們更加高傲,那些給臉不要臉,就不要紆尊降貴,該死總得死,有些人死了,對三界反而好。至于山兒,我就不說了,自己心里有數就好。」周考道。
「遵老師教誨。」吳聞言,鄭重行禮,覺得老師說的和其他人說的不一樣,但極有道理。
淳于山訕訕發笑,心道,我也夠兼愛,試驗瘟疫,都是丟到北俱蘆洲去,不害其余凡人,至于北俱蘆洲的,關我什麼事?
周考同他們又聊了幾句,再打算躥躥,但還沒有躥過去,又听一聲高論響起。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方為大道。自古以來,天在上,而地在下,高下立判,道友何故爭執?」
「此言大謬,人腳踏大地,萬物所有,歸于大地,所謂天地,天在前地在後,乃是因為地在腳下,任意踐踏,而蒼穹在頭頂之上,故而言曰天地。但究其根本,在于地。道友,乃玉虛上仙,闡教真傳,怎也如凡人一般愚昧?不見腳下根本,而觀之虛無。」
周考目光望去,又見一座論道台起,其上兩側,分別坐著,闡教玉鼎真人與鎮元子真傳平道真人。
兩人論道,平道真人不消說,自是一片玄黃之光,大地敦厚,隱約間,見山川草木,大地河流。
而玉鼎真人雖然如今修為尚未恢復,但論道,說的是過去的境界,卻是半點不怕的,身後大羅神光閃耀,天地山川,生靈萬物之象浮現,萬二千種異獸精靈環繞。
「咦?玉鼎師叔怎麼和鎮元大仙的弟子爭論起來了?而且看起來,似乎氣氛還不是很好?」淳于山奇怪道,印象里,鎮元大仙的弟子都很溫和,而闡教的玉鼎師叔也很溫和。
而且听說元始師祖和鎮元大仙的關系也很好,時常邀請鎮元大仙去大羅天听講混元道果。
怎麼門下弟子還在斗法了?
「從鎮元大仙弟子進入學宮開始,便不時和玉虛的幾位師叔論道,算是比較常見了。」吳道,這個他都習慣了。
「那為什麼啊?」淳于山依舊疑惑道。
「這個我也不知道。」吳老實道。
「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周考看著兩個疑惑的蠢弟子,淡淡傳音道。
「嗯?」淳于山和吳頓時眼楮瞪大,這句話,他們听過,但真沒這麼想過?
「知道就好,其余的就少打听了,反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周考道。
當初紫霄宮講道,鴻鈞老祖傳下大道三千,成聖之法。
三千紅塵客繼往開來,有成聖之資的,基本都在道祖大道的基礎上,開闢自身大道,走出最適合自己的道。
其中,元始天尊創天仙道統,鎮元子創地仙道統。
開闢如今五仙種的兩仙,兩大修煉體系。
彼時,大道爭鋒,不敗敵人,難問大道。
元始天尊又是出了名的驕傲,于是便有了上面那句話。
當時明爭暗斗了好幾回,元始天尊大佔上風,但鎮元子腳踏大地,以地書調動洪荒山河之力,無盡地脈,自保有余,勉強算個平手。
兩教弟子,當時也沒少斗法。
直到後來,元始天尊成聖,這段爭斗才告一段落。
之後,鎮元子為紅雲之死,打上天庭。
元始天尊出面相救,彼此關系方才緩和,之後鎮元子常常上天,元始天尊的弟子洞府都在名山。
大家都是玄門,關系才好轉。
但入了學宮,論道爭鋒,那自然就又往事重提。
畢竟,這些地仙的弟子,心里也多少有些不服的。
如果當初是自己師尊有鴻蒙紫氣,還不知道現在聖位上的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