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1章 婆羅門制度

「這個,下面的人沒有回報,只是他們中有不少的喇嘛。」劉文濱小聲的回報。

「喇嘛?」

劉文靜心中一驚。

作為出使過突厥,見過突厥可汗的人,劉文靜當然明白喇嘛在草原上意味著什麼。

喇嘛最早出現于象雄古國。

象雄古國建立于公元前1500年到西元元年之間的鐵器時代,古象雄佛法是古象雄王子辛饒彌沃如來佛祖(釋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師父)所傳教的如來正法,也被稱為草原最古老的象雄佛法,居于最至高無上的位置。

這樣的勢力,不要說劉文靜,就是劉武周也惹不起。

草原之上只認強弱,不認法理,強者理所當然的要被尊敬。

「真的是喇嘛?」

劉文濱應道︰「的確是喇嘛,旁邊的胡人對他們異常尊重。他進屋、入座,都是踩著胡人的身體,和直接坐在胡人身體上的……」

劉文靜核實了。

是喇嘛。

「退下吧。」

他一下子老了十歲一樣。

如果是胡人小部落,他還可以派人劫殺,討個公道,至少他可以說他為死去的人報了仇了。但是喇嘛,他真的惹不起。

一旦有喇嘛死在漢地,很有可能引發胡漢之戰,這是他負擔不起的責任。

……

只不過劉文靜願意放過對方,不等于對方也願意放過他。

殺了人,金輪法王沒有離開食站。

「這里的管理者是誰?」金輪法王問道。

古象雄喇嘛與藏傳佛教不是一回事。

如果說中原皇帝玩的是上天之子,那麼古象雄喇嘛既是天,也是佛之口,一切的行為與管理都是他們說的算。

一直到松贊干布。先後與尼泊爾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聯姻。借著雙方的力量,才擊滅了古象雄一派,但是松贊干布去世後,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權力之爭,寧瑪派,連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四大新生派別也都在運用著「本教」(古象雄派)中的世間本教儀軌。

除了一分為四外,基本上改變不大。

注意這還是松贊干布剿滅古象雄一派之後。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各自帶了一尊佛像到吐番,修建起拉薩著名的大、小昭寺,隨公主前來的工匠也陸續修建寺廟,隨同前來的佛教僧人開始翻譯佛經,佛教開始從尼泊爾和漢地傳入吐番的前提下。

大草原的古象雄除了一派變四派,基本沒有改變。可見其實力。

再說句題外話,中原文明一直是強大的文明,幾乎可以融合所有的文明文化,但是一撞上佛教文明就抓瞎。

「回法王,此地是漢人的疆域,為劉武周的地盤。只不過劉武周現在已經出兵,才無法迎接法王。」一個突厥武士立即回答。

哪怕是突厥武士也有些怕這個金輪法王。

用人踏腳做凳子就不說了。就說他拿出的骷髏碗。

骷髏碗也稱人頭器,它是密宗修祛者舉行灌頂儀式時,在灌頂壺內盛聖水,頭器內盛酒,師傅將聖水灑在修行者頭上,並讓其喝酒,然後授予密法。

但是這人頭器不可謀殺人而得,必須自願。

初一听還不覺得,但是「自願」二字,細思極恐。

什麼樣的人才會自願獻出自己的頭骨,這怕是比謀殺人而得難上許多許多吧?

不僅如此,他腰上的人皮骷髏鼓也是自願。取童男16歲,取童女12歲,以兩個天靈蓋相背接合,兩面再蒙以人皮制成。

同時他還帶有脛骨喇叭大號角,這是取自因難產而死的婦女的脛骨,是由死者親屬捐獻給寺院的。吹此號聲淒冷,以其聲喻馴服神鬼。是一件法器。

其脖子上戴有人骨念珠是以修持成就者的梵頂骨(天靈蓋骨中間最厚的骨頭)或眉心骨制作而成的。一人只能取一枚,故一百零八顆的念珠,即是一百零八位喇嘛的頭骨制成。

對別人狠不算什麼,突厥人也做的到,但是對自己人都這麼狠……突厥武士愈發的恭敬了。

「哼!」金輪法王冷哼一聲,「這中原之地,貪婬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

金輪法王很不高興。身為法王駕到,王不出城十里相迎已是失禮,更不用說他現在已經進了城,還無一人接見了。

像他這等法王駕臨,正確的禮節應該是一城信徒以身鋪地,任其踩踏。

踩到了的人還要激動不已︰此為佛駐趾之福。

可是這里,什麼都沒有。

如果是在天竺,這里的王都要死,換人來做了。

金輪法王非常不喜歡漢人對佛法的不虔誠。

隨行的武士擔心他發火,殃及池魚,趕緊說道︰「法王說的對,這等中原之人貪婬樂禍,多殺多爭,不過是兩腳羊耳。」

這個突厥武士對中原的看法與他的祖輩一樣,渴望中原物資天華的他,不希望與中原做交易,而是把中原人改造成自家的牲口,想要直接去取也就是了。

「嗯,你繼續說。」

金輪法王對其的渴望不置可否。

「是!」那突厥武士越發的興奮起來,如果可以說動一位法王,那還擔心什麼?

「此地的劉武周為了取得我大突厥進一步的扶持,劉武周將俘獲的大量隋汾陽宮宮女獻給我突厥……」

金輪法王打斷了突厥武士的話,「你是說劉武周獻禮于突厥可汗?」

突厥武士恭謹的答道︰「是的,不僅是他,現在與劉武周交戰的李淵也是敬服于我大突厥,寫下降表,尊我大突厥……若非我大突厥出兵,在龍門趕上了正處于困難狀態下西進的李淵兵馬,他早敗亡了!」

介紹自家的驕傲,一應突厥人無不與有榮焉。

金輪法王顯然也不會在意這件事,古象雄解開對封建統治者的束縛,行的本就是婆羅門的驅使法門。

有一說一,婆羅門制度可以說是天下最穩定的制度了,即便到了二十二世紀,婆羅門說上一句話,不立即便有六名少女果身求雨嗎?

有一說一,對神明來說,你穿衣服與不穿,又有什麼區別嗎?

不過這確實可以明證人家制度上的優秀——在對人統治上的優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