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看馬凡拿過來,沖入法力,字便出現了。這人看了半天,卻連字在哪似乎都不知道。

高下立判。

這人不太行啊!

李世民與李秀寧只是這麼想,程咬金卻直接表現在了臉上。

也就是馬凡反應的快,未卜先知的知道程咬金開口沒好話,先出聲道︰「程將軍,可否把玉佩交到真人手中,這樣真人沒法注入法力。」

馬凡知道羅公遠是位有真本事的真人。對這樣的人不說供起來,但是也不好任人欺侮。

到時候再發生什麼裝逼打臉。不管是羅公遠打了程咬金的臉,還是程咬金一身福氣爆發打了羅公遠的臉,都是馬凡不願意看到的。

而且人羅公遠在自己被魔珠坑了的時候,是他收攏了力士陰兵,給了陰兵一處白日藏身之處。

這個人情,馬凡也是認的。

程咬金一听馬凡這麼一說,也反應過來,這玉佩不交到人家手上,確實不好出字。

「給!」

比起對羅公遠的不喜歡,程咬金明顯更想知道師父的事。

不過……

「道長想拿,直接說就是了。俺老程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

就是程咬金那張嘴,求人還刺了一句。

好在羅公遠已經看出來程咬金不喜歡他的原因,不與程咬金計較。

他就是計較,也會在查出程咬金的師父後,與他師父算總賬,而不是欺負一個道門弟子。

羅公遠丟不起那人。

心中想著以後找七殺他們算賬,表面上卻非常平靜的接過玉佩。

由于有馬凡的提醒,羅公遠接過玉佩後,便向里面注入法力,但是什麼都沒發生。

馬凡一看,想起玉佩認主的事,不由說︰「真人,我來吧。還請真人加以辨認一下。」

羅公遠這時候並不知道玉佩已經認主,所以非常不服輸的又加大了法力的輸送。

但是全然如泥牛入海,一點兒反應都沒有。

尷尬是肯定有的。不過羅公遠懷疑是不是七殺他們下了什麼禁制,故意屏蔽了自己。

這當然很氣人,但是以七殺、貪狼他們的性格,未必做不出來。

很好,這因果又多上了一筆。

羅公遠默默地為道門的三個倒霉蛋記上了一筆。

「啊嚏!」

「啊嚏!」

「啊嚏!」

與此同時,同樣下山並不在一起的三個道人同一時間打了噴嚏,並且異口同聲說︰「肯定是他們!」

根本都不用算的,他們便互相猜測起來。

破軍、貪狼、七殺,師兄弟三人自拜師那天起,他們便各種打,爭師兄位,爭修為,爭名聲。

一個繼承了破軍,其他兩個就非要繼承貪狼、七殺,誰勸都沒用。

至于羅公遠與他們的關系有多好?

就說一個,七殺、破軍、貪狼三星齊出,天下易主,業力纏身,就知道羅公遠對他們的態度了。

馬凡從羅公遠手中接過玉佩,真氣與神合為法力注入其中。

以馬凡的判斷這玉佩應該是靈氣更適合,但是靈氣為先天真氣轉化,馬凡哪里舍得,萬一這玉佩吞了,不還了呢?畢竟這玉佩的主人是程咬金。

所以馬凡用的也是法力。

只是這樣一來,玉佩中就有了羅公遠與馬凡的法力。

隨著馬凡注入法力,那玉佩漸漸越來越亮,與明亮中,煙雲升起,有一道人隱約中似有似無。

那道人看了一下四周,兩瓣嘴唇上下蠕動,顯然正在念誦經文。

「福生無量天尊。闡者,明也。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燧人取火免鮮食,伏羲畫卦陰陽前……」

這念經聲好似滾滾悶雷,在羅公遠帳中越來越響,听的眾人耳中轟鳴,但是偏偏周圍看火的軍士,巡邏的軍士都毫無所覺。就好像那聲音沒有出現一樣。

要出大事。

馬凡立時便想把法力收回來,但是他發現他辦不到。玉佩中竟然產生了一股吸力,不斷抽取馬凡的法力,注入玉佩之中。而那個人影念經愈發的大聲了。

馬凡只能是一旁靜靜站著,作為玉佩的人體發電機。

同時他發現自己眼角上出現了一個字幕︰玉清道法……後面跟了一個像是進度條的東西,不斷向前走動。

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沒有道行增加,也沒出現能力。就是玉清道法,他的面板上也沒有出現。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足夠馬凡吃驚的了,因為這還真的是闡教。

馬凡立即認真傾听︰玉清寶誥至心皈命禮玉界之上,梵彌羅,上極無上,天中之天。郁羅蕭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闕,森羅淨泓。玄元一,混沌之先。寶珠之中,玄之又玄……

隨著馬凡的認真傾听,那進度條前進的更快了,但是馬凡的面板上卻還是沒有出現玉清道法的字樣。

難道是沒有達到悟道的標準?

馬凡一邊想著,一邊那已經有如雷音環繞的誦經聲依然一刻不停的念誦著。

在玉佩中出現了一個道人的影像,開口誦經的時候,帳篷內的李世民、李秀寧與程咬金也忍不住立即努力傾听。

但他們反應很詭異,就好像整個人都慢了好幾拍,仿佛看到道人的他們也听到了什麼,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滿帳篷中的誦經音出自哪里,只是本能的露出側耳傾听的樣子。

只有羅公遠僅僅是看了一下馬凡手中的玉佩,就在心中升起一種明悟,不多問也不多言,只是微微行道禮。

羅公遠盤膝而坐,靜听道經。

「何人講道?」

與此同時本應是在李世民軍營休息的慈雲和尚突然出聲。

十七法力僧側耳听聞,竟隱約間也听到了。

一行十八人循聲找去。

一路之上,見的人不少,但是除他們外,無一人表示听到了聲音,軍士們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

十八個僧人尋到羅公遠的帳篷,同樣盤膝而坐,一時間帳篷中都顯得擁擠了起來。

但是那些看火的、巡邏的軍人們就仿佛是沒有看到似的,一點兒也不奇怪。甚至連問一聲「他們在做什麼」的都沒有。依然是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

就好像一時間,馬凡他們成為了被忽視的人一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