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9章 千牛衛大將軍

秦公大軍得勝歸來,李淵在大興宮設宴款待一眾將士們,封賞的封賞,升官的升官。

而這其中最耀眼的自然就是曾繼了,這一戰的戰報早就在大勝之後的第三天就被快馬送回來了,因此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戰的關鍵雖然是李世民的五千騎兵,但如果沒有曾繼在前面重創了隴西軍,根本就沒有李世民出場的機會。

畢竟論騎兵數量,以及戰馬的品質,李唐騎兵都遠不如隴西騎兵。

再加上相差四倍的數量劣勢,李世民如果冒然沖出去,只會羊入虎口,掀不起多大浪花出來。

後來李世民幾千騎兵大破竇建德的數萬大軍,靠的是裝甲精良的玄甲騎兵,也就是清一色的重裝騎兵,現在的他可還沒有那個本錢呢。

因此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一戰的頭功非曾繼莫屬。

曾繼是得到李淵認可的人,自然沒人敢在軍功上給他穿小鞋,因此除了得到大量封賞外,曾繼的官職再次升了一個大級,成為了正三品的武將。

本來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打了這麼大的一場勝仗,甚至可以說一戰將薛舉的西秦政權打老實了,這還不升官的話,那就沒辦法服眾了。

可是在幾天後,曾繼接到升遷調令時,卻看到了政治爭斗的苗頭。

「千牛衛大將軍?我成禁軍統領了?」

沈若葉看到曾繼震驚的表情,有些莫名奇妙。

「怎麼了?不是升官了嗎?正三品的話,應該比你之前的從四品宣威將軍大了好幾級吧?」

「官當然是升了,但這個千牛衛大將軍可不一般,這苗頭有點不對啊!」

「千牛衛怎麼了?話說這個官稱怎麼這麼怪?千牛?難道是給皇帝放牛的?」

沈若葉開了句玩笑,曾繼也笑了。

「雖然里面都有牛,但意思可完全不同,在軍中形容一把刀的好壞,有用殺牛的數量來衡量的,也就是說,用刀殺牛之後刀鋒不卷,依然鋒利的刀,才能被稱之為好刀。」

沈若葉也是用刀的大行家,聞听微微點頭。

「牛的肉質緊繃,牛骨更是較其它動物要硬,能殺牛而不卷刃,的確能算是好刀,但這跟千牛衛又有什麼關系?」

曾繼進一步解釋。

「殺一牛是好刀,如果殺千牛後刀身依然鋒利呢?」

「殺千牛?!那絕對算是寶刀了,恐怕就是軍中使用的陌刀,都不一定能做得到吧?」

「對呀,所以說這世上最強的寶刀又被稱為千牛刀!」

听到這里,沈若葉有點明白了。

「也就是說,所謂的千牛衛,就是一群裝備了千牛刀的府兵?听起來待遇不錯嘛!」

「呵呵,待遇的確很不錯,甚至稱其為待遇最好的兵種也不過份,但你覺得裝備了千牛刀的人通常會做什麼事?」

「裝備那麼好的武器,當然是上戰場……不對,以歷朝皇帝怕死的作風,一定會把最強的府兵留在身邊,啊~~我明白了,也就是說,你成皇帝的保鏢頭子了?這不是變向的剝奪你的兵權嗎?!」

沈若葉一瞬間就想到了其中的關鍵,所謂的千牛衛就是後世的皇家禁軍,而千牛衛大將軍就是禁軍首領的意思,千牛衛大將軍是不允許率軍出征的,甚至連離開王都這種事情在沒有得到皇帝同意前,都是不被允許的。

「明明打了勝仗,結果卻明升暗降,剝奪了你的兵權,姓李的這是卸磨殺驢啊!」

曾繼連咳了兩聲,沈若葉一臉不爽地瞪過來。

「怎麼了?人家都欺負到你臉上了,你就這麼忍了?」

「女俠,我不是忍了,而是你這個比喻不太好,我可不是驢!」

「哼,既然不是驢,那你想怎麼辦?」

「當然是先當著啦,不管怎麼說,千牛衛大將軍也是正三品的武將,除了那些一二品的大佬外,我就是朝中最大的官了。再加上千牛衛執掌王都安危,手中的權力可是相當大的。」

沈若葉越听越皺眉,眼看就要暴發了,曾繼趕緊補充。

「這只是暫時的,用不了多久,李淵自然就會將兵權還回來的,呵呵,這個時候就開始玩政治手段,太早了一點。」

「什麼意思?」

曾繼微微一笑。

「到時你就明白了,李唐的江山還沒坐穩呢,甚至就連這個長安,也遠比他們想象中要風雨飄搖得多了,走著瞧吧。」

曾繼正式升為千牛衛大將軍,李世民這邊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得知了。

他立刻就找到了自己的老爹李淵討說法,結果卻被李淵罵了一頓。

「怎麼?沒有曾繼你連仗都不會打了?就一定要他不成?」

「父王,我不是那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難道保護我的安危就不重要嗎?你應該清楚,現如今長安城內各方勢力匯集,可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听話的,有小心思的人不少,甚至做皇帝夢的人也不在少數,說不定哪天就有人鋌而走險,我如果不留一個能征善戰的人在身邊,豈不是隨時都有可能腦袋搬家?」

對于李淵的這番解釋,李世民是一個字都不相信的,但李淵這話又說得過于冠冕堂皇了,讓他找不著反駁的理由,最終也只能接受了這個事實。

看到自己兒子生氣的樣子,李淵一陣心軟。

「這樣吧,我也知道這一回有點對不住曾繼,新組建的左千牛衛就從他的弩陣軍中抽調一萬人好了,如此一來,你也能跟他有所交待了,剩下的兩萬人,你自行任命統帥吧。」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李世民也只能接受。

很快,曾繼升為左千牛衛大將軍的事情就在長安傳開了,大部分頭腦簡單的人都來祝賀,但也有像房玄齡,劉文靜這樣的人看出了里面政治爭斗的苗頭。

秦公府,也就是李世民位于長安城內的家。

房玄齡,劉文靜,杜如晦等人,一起聚在李世民身邊,討論著關于曾繼升為左千牛衛大將軍的事情。

「這是在削弱咱們的勢力,秦公,有人對你如今的權勢感到了威脅,開始眼紅了!」

杜如晦是未來與房玄齡齊名的一代名相,所謂的「房謀杜斷」說得就是他們二位。

此時的杜如晦雖然還沒有貞觀時朝那麼高的官職,但在李世民身邊已經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了。

其超高的政治能力,讓杜如晦一眼就看出了整件事的本質,並直言而出,讓整間房子內的氣氛一下子壓抑了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