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六章︰千金市骨

收復合陽之後,秦梁聯軍即要反攻河東。

秦國的目的是為了攻取河東,而少梁的目的則是迫使魏國承認他少梁的獨立,並就魏軍誘反、攻陷合陽一事給予交代。

二月十九日,翟虎攜合陽大夫尹騭以及秦將繆琳,從東梁返回合陽城外的聯軍營寨,與嬴虔、李郃共同商議征討河東一事。

而在此之前,李郃就魏軍俘虜的問題與嬴虔做了一番私下的交涉。

此次魏軍俘虜有整整二萬余人,這些青壯對于秦國來說無所謂,但是對于急缺勞動力的少梁而言,卻是一股巨大的助力,因此李郃與嬴虔商議,以‘協助秦軍討伐河東’作為條件,換取這些魏軍俘虜。

平心而論,嬴虔根本不在乎這兩萬魏軍俘虜,他只問了李郃一個問題︰「你少梁管得住麼?這兩萬魏軍俘虜若是鬧騰起來,那可是一場不小的禍事。」

李郃正色做出了答復︰「若這些魏軍俘虜滋事,介時我不會手下留情。」

對于李郃的承諾,嬴虔還是比較相信的,畢竟他也知道李郃並非那種婦人之仁的性格,雖說之前李郃寬恕了背叛少梁的諸合陽氏族,但也沒收了這些氏族九成的族產,甚至將帶頭的田氏、合氏幾個氏族驅逐出境,令其回到魏國生活。

想想也知道,這田氏、合氏等幾個氏族被驅逐回魏國後,單憑其剩下的十分之一的族產,即便不會餓死,但恐怕日子也會過得十分窘迫,倒也算是做到了嚴懲。

「不會後悔麼?用那‘二分收益’來交換這兩萬魏軍俘虜?」

嬴虔似有深意地試探李郃︰「只要少梁助我大秦打下河東,最少也能得到兩、三座城邑,即使每座城只有數萬人,兩三座城池也有十幾萬人,然而你卻要那這‘兩分利’來交換區區兩萬余魏軍俘虜?」

李郃平靜說道︰「我這個人素來見好就收,對于不該拿的東西,我不會伸手。」

「嘿。」嬴虔笑了下,答應將兩萬魏軍俘虜交給少梁。

于是乎,翟虎與李郃暫時先率兩萬少梁軍隊押解這兩萬魏軍俘虜回國,相約于三月初集結于蒲阪城下,共同討伐河東。

得知嬴虔將兩萬魏軍俘虜通通交給少梁,衛鞅帶著秦國駐少梁使者樛游一同來見嬴虔,詢問究竟。

嬴虔解釋道︰「李郃承諾助我軍討伐河東,直到魏國派使者與其交涉,滿足他少梁的訴求。在此期間打下的城池,全數歸我大秦所有,是故我答應將那兩萬余魏軍俘虜交給少梁,補充少梁的勞力。」

听到這話,衛鞅很是驚訝︰「他不想要河東的城池?」

嬴虔笑著說道︰「與其說是他不想要,應該說是他很識時務……前幾日我便試探過他,當時他也給出了確切的回答,相比河東的城池,他更希望得到皮氏。」

「皮氏?」衛鞅驚疑道︰「他想要西河郡?」

詢問間,他轉頭看了一眼駐少梁的使者樛游,後者搖搖頭,表示他並不清楚。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嬴虔搖搖頭說道︰「照他所說,他想要皮氏,是為了能更便利地與韓國的上黨郡建立交易,以便日後魏國再對他少梁施行禁鹽、禁運時能從上黨郡得到所需的物資,但我覺得他的目的恐怕不限于此……當然,即便他想要西河郡,也無損我大秦的利益。」

「唔。」衛鞅微微點了點頭。

他秦國奪取河東,一來是想要打通前往中原的道路,二來是看中了河東的富饒。

相比之下,西河郡太過于靠北,不說比河東貧瘠,且常年遭到林胡等異族的騷擾,這種地方,說實話他秦國並不想要。

至少暫時不想。

「我大秦得河東,少梁得西河,這倒也不錯。」樛游在旁笑著附和道︰「就我個人而言,少梁要比趙國可靠。」

或許有人會覺得納悶,樛游作為秦國駐少梁的使者,為何看上去有點幫少梁說話的意思。

原因很簡單,因為一般駐各國的使者,大多與這些國家的高層關系親密,甚至于,在不損害本國利益的情況下,這些常駐使者都會幫出使的國家說話,因為這些國家或會成為他們日後回國競爭重要職務的‘資本’。

就拿樛游舉例,他如今在少梁擔任常駐使者,倘若他與少梁的關系處得好,待等日後衛鞅卸下了秦國國相的職務,他就有機會在少梁的支持下去競爭秦國國相。

而一旦他真的成為了秦國國相,那麼秦國與少梁的關系就會變得更穩固。

所以別看駐他國的使者風險不小,但事實上也伴隨著莫大的機遇。

只不過目前少梁還太弱小,並且衛鞅在秦國的地位也如日中天,因此樛游也沒敢往這方面想,只是踏踏實實地在少梁積累人脈關系,待等日後回國競爭相位時,這些都會成為他的依仗。否則他出使少梁多少年,就等于耽誤了多少年,日後根本無法與其他秦國的臣子競爭。

因此,樛游在不損害秦國利益的情況下,才要幫助少梁說話,讓少梁承他的情,鼎力支持他。

韓國駐少梁使者申春先前之所以對李郃提出的請求無一不從,也是這個道理,並非全然是因為韓國相邦申不害的叮囑。

二月二十一日,在尹騭回到合陽邑之後,嬴虔率領五萬秦軍回到倉城,集結大軍準備渡河前往蒲阪。

而與此同時,翟虎、李郃率兩萬少梁軍隊,押解著兩萬余魏軍俘虜回到東梁城。

在這兩萬余魏軍俘虜中,鄭侯、華賈二將麾下的五千余魏軍並未被視為真正的俘虜,他們甚至被允許進入東梁城。

當然,其中除了真正的元里魏軍,其余大部分魏軍在進城時還是要求解除兵器。

但即便如此,鄭侯、華賈二將麾下那四千余‘假元里魏卒’對此也無不滿意。

他們很清楚,此次其他被俘虜的魏軍兵將都要在少梁被奴役五年,只有他們不需要,這完全是看在‘元里魏軍’的面子上。

因此當李郃邀請鄭侯、華賈二人進東梁城看看時,這些人也很渴望進城仔細看看這座元里魏軍曾經奮戰過的城池。

「請!」

只見在東梁城的西城門外,聞訊而來的東梁大夫範鵠親自前來相迎,邀請鄭侯、華賈與那五百余名真正的元里魏卒進城,甚至于城內的東梁百姓在听說元里魏軍回來後,竟也在城內夾道歡迎,這讓鄭侯、華賈以及他們麾下那五百余名元里魏卒又感動、又羞愧。

畢竟他們哪是真的返回,他們此次是作為少梁的敵人回到了這片土地,只不過他們戰敗了而已。

在翟虎、李郃、範鵠等人的指引下,鄭侯、華賈以及他們麾下五千余魏卒進入了城內,參觀了城內的每一處。

與他們記憶中相比,東梁城的變化十分巨大,外城曾經那些土坯房,在時隔年逾後大多都換成了磚房,城內幾條主要街道也鋪上了石磚,整座城看起來整齊有序。

然而最最讓鄭侯、華賈等人感到震撼的,還是城內中央廣場所豎立了石柱與石碑。

那是一塊比城牆更高的石碑,從上到下刻著兩行字︰你之名諱無人知曉,你之功績與世長存。

而圍繞著石碑的那幾根石柱上,還雕刻著當年東梁卒奮死抵抗秦軍的浮圖,其中甚至有元里魏卒,還有瑕陽君、鄭侯、華賈等魏國將領。

看到這一切,鄭侯、華賈與他們麾下五百余真正的元里魏卒,一個個雙目含淚,感動地說不出話來。

對比去年他們這五百余人回到魏國後,立刻就被魏國編入再次征討河西的軍隊,既無獎勵、也無撫恤,少梁人卻沒有忘記他元里魏卒的付出與犧牲,在城內為他們建立了豐功碑,供人瞻仰。

相信這一刻,這五百余元里魏卒恐怕有不少人在後悔︰早知如此,老子還不如留在少梁,為少梁賣命得了,回什麼魏國!

就連鄭侯與華賈,此刻心中竟也生出一個想法︰或許投奔少梁也不壞?

就當鄭侯、華賈上上下下五百余人心情復雜地看著那座高聳的豐功碑以及周圍的石柱浮圖時,遠處忽然傳來一聲問候︰「鄭二千將!華二千將!」

鄭侯下意識地抬頭看去,隨即就看到一群缺胳膊少腿的東梁百姓在遠處朝他們招手。

那是當年因落下殘疾而無法撤回魏國的元里魏卒們。

「陳繹?」

「田年?」

「衛羊?你這小子還活著呢?哈!」

五百余元里魏卒興奮地涌了過去,與曾經的袍澤相互推攘、擁抱。

看到這感人的一幕,鄭侯克制心中的激動情緒,轉頭看向李郃,苦笑道︰「這麼大的手筆,看來你不止是想讓我等為少梁奴役五年啊?」

李郃微微一笑。

古有千金買市骨的典故,而東梁城的這座豐功碑,便是他少梁的千金馬骨。

「啊。」他笑著對鄭侯說道︰「不止是五年,而是五十年、五百年,不是你等,連你等的後人也要奴役……哈,玩笑玩笑,我少梁當然也會給你等應得的官爵與待遇。……怎麼樣?再次成為可以相互托付性命的兄弟?」

鄭侯幾番張嘴,良久苦笑道︰「這可真是……讓我等好生為難。」

當日,除了鄭侯、華賈二人還在猶豫,他二人麾下五百余原元里魏卒,皆在感動之下改投了少梁,就連假稱元里魏軍的其余近五千魏卒,亦有近一千人感動于少梁對元里魏卒的懷念之舉,決定成為少梁的軍卒,成為真正的‘東梁卒’。

事實上剩下的魏卒也十分心動,只是迫于家眷都在魏國,不敢盲目做出決定。

但即便如此,亦有將近一千五百名魏卒決定投奔少梁,就因為這座豐功碑。

很顯然,這個數字還遠遠不是極限。

事後,待這座豐功碑與元里魏卒的石柱浮圖傳開于一萬五千余真正的魏軍俘虜,這些魏軍俘虜無不震驚,他們萬萬也不會想到,少梁居然會如此鄭重其事地紀念一支他魏國的軍隊。

這一刻,這一萬五千余真正的魏軍俘虜,亦對少梁國充滿了好感,甚至于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產生了投奔少梁的想法,只要少梁能接來他們的家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