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四章︰東梁城

在東梁大夫範鵠的帶領下,李郃與狐氏一族眾人抵達了渡口西側的那座城池,即東梁城。

少梁只是一介小國,就算東梁是前者國內相對繁華的城池,城池面積也不大。

據範鵠介紹,東梁城的南北城牆約為兩里左右,東西城牆稍稍狹窄,大約是一里半左右,整座城大抵呈長方形。

李郃暗自在信中估算,大抵東梁南北城牆約為八百多米,東西城牆約六百多米,總面積約五十二萬平方,合約近八百畝地。

不得不說,這東梁城著實是一座小城,還不如李郃曾經出身的小鎮呢。

但即便是這等小城,也足以容納三千戶人口,甚至更多。

當然,前提是食物得管夠。

在這個年代,限制城池人口規模的因素並非只有土地,食物的獲取與糧食產量也是決定性因素。

跨過城外的護城河,一行人從東城門進入了城內。

此時呈現在眾人眼前的,盡是一排排低矮的土房,幾乎看不到有木質建築。

期間,有不少當地的百姓站在自家院子中朝外張望,好奇地看向李郃與狐氏眾人。

眼瞅見狐老的面色變得愈發難看,範鵠大夫連忙解釋道︰「狐老,這里只是外城……」

所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指內城,即王族、貴族、氏族、士族等有身份的人才有資格居住的地方;而郭即指外城,即普通平民居住的地方,兩者的比例一般是三比七。

在這個等級制度森嚴的年代,這個規矩是不可逾越的。

就拿李郃、李應、彭丑三人來說,以他們的身份,就只能居住在外城,不過眼下李郃等人已被狐氏接納,默認為氏族的成員,自然也就有資格住到內城去。

沿著黃土路一路往西,沒過多久眾人便再次看到了一堵高牆,正是這堵高牆隔絕了內城與外城。

在穿過這堵高牆後,眾人終于來到了內城。

相比較外城低矮的土房,內城的房屋大多都是木質建築,這讓狐老的面色總算是好看了些。

「內城的城西還有空處,在下領諸位前去。」

「有勞範大夫了。」

在範鵠的帶領下,不多時眾人便來到了內城的西側。

站在十字街口,範鵠指著一條通往南面的街道對狐老介紹道︰「此處原名‘孟氏里’,此前由孟氏一族居住,待去年孟氏搬遷至繁龐後,便空了出來……」

「因為什麼原因呢?」李郃好奇問道。

「這個嘛……」範鵠遲疑一下,笑著回道︰「……有各種原因。」

「……」

狐老父子對視一眼,再次隱隱感覺有點不妙。

瞧見父子二人臉上的異色,範鵠咳嗽一聲,揭過此事又介紹道︰「孟里大抵有一百五十戶,想來足以容納貴氏了……時辰也不早了,諸位不妨先進去安頓族人,範某還有事,就先告辭了。」

盡管狐老此刻心情復雜,卻也不好強留對方,遂擠出幾分笑容說道︰「有勞範大夫了,既然如此,我等先安頓族人……相信日後還有需要麻煩範大夫的地方,到時候請範大夫多多照顧。」

「這個自然。」範鵠信誓旦旦地做出保證,旋即便帶著隨從離開了。

看著這位東梁大夫離去的背影,李郃表情古怪地對狐費說道︰「怎麼感覺是被騙過來了?」

狐費臉上露出幾分苦笑。

事實上,在那範鵠之前對孟氏一族遷往繁龐一事含糊其辭時,他就已經感覺不對了,但那又能怎麼辦呢?他狐氏已經回不去魏國了。

「總之先安頓族人吧。」狐老拄著拐杖嘆息道。

隨後,當走入孟氏里之後,李郃才發現內部其實不止一條街,除了他們進來的這條主街外,東西兩側還有兩條街巷,只不過這兩條街巷僅僅只跟孟氏里的主街相連,並不與其他街道相通。

這樣的布局好處在于,只要在每個‘里’的出入口部署兵力,就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各個里的治安,保護各氏族的族人,壞處在于各個里之間都不想通,各氏族、家族之間,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往來。

但總得來說,李郃認為還是利大于弊,至少在安全方面可以得到保證。

不多時,眾人便來到了孟氏里內的一座深宅,這是整個里內面積最大的一座宅邸,想來是孟氏一族曾經族長居住的宅邸。

狐老站在宅邸外瞧了瞧,又走近宅邸瞧了瞧,滿意地點了點頭。

或許這座宅邸,是他對少梁為數不多滿意的地方了。

不出意外的話,這座深宅將成為狐氏一族的族屋,除了供狐老、狐費父子這一支居住以外,氏族設宴、祭祀,包括供奉狐氏歷代先祖、族人的靈位,都會在這座族屋內。

族屋確定之後,狐老與族內的老人在屋子稍歇,而狐費則帶著李郃與其余族人,開始分派戶屋、安頓族人。

就連李郃,狐費也分了他一座帶院子的小宅,據李郃目測,連房屋帶院子大概稍稍超出一百平的樣子。

更要緊的是,狐費分給李郃的這座小宅,就緊挨著族屋,可見對他對李郃的重視。

對此,李郃連忙說道︰「費叔,使不得……」

不等他說完,狐費便笑著說道︰「有什麼使不得的?你等原本可以有更好的去處,卻願意與我狐氏一同來到這小國受苦,我早已將你視為子佷……」說著,他又忍不住老調重彈︰「可惜為叔只有一個女兒,且也已經出嫁,否則,我定會將女兒許給你……」

李郃哭笑不得,畢竟這話他已經不知听狐費說了幾遍。

在器重李郃的同時,狐費也沒有忘記李應、彭丑這兩個李郃的跟班,分別為二人分配了一座與李郃大致無二的小宅,就在李郃的同一側。

還是那句話,與其他孟氏里的房屋相比,這三座小宅也不見得就大了,位置才是關鍵。

李應也明白這一點,頗有些受寵若驚地連聲對狐費說道︰「不敢當、不敢當,我二人自願追隨阿郃,既然阿郃已經分到了一座宅子,我倆住到他那就是了,費叔還是將這兩間宅子分給族人吧。」

狐費聞言笑著說道︰「你二人遲早也要成婚,難道介時夫妻二人還要賴在阿郃家中?」

「這……」李應被說服了,最後感激且感慨地收下狐費的好意。

不得不說,狐費做人確實到位,也難怪像李郃願意喚他一聲費叔,不愧是狐氏一族未來的族長。

等到堪堪入夜,狐氏各族人陸續都安頓好了。

原本狐老有意殺豬宰禽,于新搬入的族屋內召開宴席,慶賀他狐氏順利遷族至東梁城,但由于各個族人長途跋涉已十分疲倦,狐老最終還是決定將宴事延後,等族人先適應少梁的生活再說。

當晚,狐老吩咐人宰了一頭豬,用搬來的食鼎煮爛,又煮了些米飯,讓各個族人分食。

而李郃、李應、彭丑幾人,則被狐老請到了族屋,與狐老一家一同用飯。

李郃等人也因此再次見到了狐老的夫人王氏,與狐費的夫人田氏,以及這家唯一的孫兒,年僅十歲出頭的狐豚兒……

沒錯,這可憐孩子的小名就叫‘豚兒’,大抵是狐老希望通過給孫兒取個‘小豬’的賤名,期盼孫兒健康成長,不至于夭折。

畢竟這個年代,小孩夭折、孕婦難產,亦是阻擾家族壯大的重大因素,狐費的長子,據說就不幸夭折,因此全家特別疼愛這個小子。

說起來,這小子也是李郃的小迷弟,自從那次李郃獨自托起一輛載滿錢物、陷入泥坑的牛車後,這小子便成為了李郃的仰慕者,一有機會就跑到李郃跟前,纏著李郃教他武藝,與同樣纏著李郃的狐豨如出一轍。

對此,李郃哭笑不得之余,也倍感無奈,畢竟,其實他並沒有刻意練過什麼武藝,都是天生的,這怎麼教?

「好了,不許胡鬧!」

最終,狐老板著臉喝斥了一聲,制止了孫兒對李郃的糾纏,旋即便招呼李郃三人入座。

幾個男人一邊喝著煮沸的酒,一邊隨意地聊了起來。

期間,狐老帶著幾分感慨之色對李郃說道︰「……總算是安頓下來了,阿郃,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去投軍麼?」

「嗯。」李郃點點頭道︰「不過,先過幾日吧,先去芝川那邊看看情況,雖說眼下已經誤了播種的時節,但好歹還是種一些谷子吧,待秋季時多少能收點……還可以種些豆子。」

狐老听得啞然,半晌才笑著問道︰「阿郃是擔心糧食麼?其實這倒不必擔心,今日老夫已經問過那位範大夫了,我狐氏在令狐邑的村子、田地,安邑日後會折算成錢,供我狐氏在少梁使用……」

說著,他微微嘆了口氣,顯然是沒指望那些田地能換來多少錢,可能只夠他狐氏在少梁使用一陣子,可又有什麼辦法呢?只怪他狐氏弱小,因此被令狐君隨意拿捏。

見桌上的氣氛隨著狐老的嘆息而變得有些沉重,狐費連忙打圓場道︰「總之,阿郃不必擔心生計,以我狐氏帶來的錢物,吃到明年綽綽有余,再者,那位範大夫也表示會給予幫助……至于你說的投軍……」

他轉頭看向狐老,請示道︰「父親,孩兒也認為,若我狐氏想要在少梁立足,最好能有人在軍中佔據高位,更何況少梁直面西秦……」

「唔。」

狐老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轉頭對李郃說道︰「阿郃,明日老夫召集族內年輕人,由你挑選,與你一同投軍!」

李郃愣了愣,勸說道︰「狐老,墾田一事正缺勞力,不如先由我三人去軍中探探,待我三人立足牢固之後,再……」

狐老抬手打斷了李郃的話,正色說道︰「老夫知道,以阿郃你的本事,在不久之後定能于少梁的軍中嶄露頭角,正因如此,此番我狐氏必須與你一同進退……豈可讓你三人先行投軍,等立足牢固後,再厚著臉皮派族人去投奔你?」

「狐老太見外了……」

見狐老神色嚴肅,想來已拿定主意,李郃露出幾許無奈之色。

但不可否認,正因為如此,他才愈發敬重這位老人。

從旁,狐豚兒眼巴巴地看著李郃,在母親田氏嚴厲的眼神示意下,老老實實低頭扒飯,始終找不到插嘴的機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