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著學生們整齊劃一的自信回答,湯皖轉身在黑板上寫完「落後就要挨打」幾個字後,用手指著道︰
「‘落後就要挨打’不僅僅是現在世界的重要規則,我敢斷言,即使是一百年後,也同樣適用。」
「所以弱國無外交,他的外交注定是無力的,在現有的國際關系規則下處于劣勢地位,全憑別人擺布。」
「當你變得孱弱時,他們便會用武力來強取利益,當你變得強大時,他們便會坐下來和你談外交!」
這番話已然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同,因為此刻便是最真實的寫照,皆舉起手鼓掌之。
「啪啪啪啪」
待掌聲過後,湯皖又開始提出一個問題。
「既然已經認識到了國際關系的真實面目,那麼我們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出無限的可能呢?」
又一位老教授舉手答道︰
「君子當以德服人,國家亦然!」
現場立馬便有人舉手示意想要反駁,但是湯皖不想把好好的一堂課變成亂糟糟的議論會,便沒有讓反駁,而是自己回應道︰
「大炮是不會談論君子之德的!」
「哈哈哈哈」
那位老教授還想說些什麼,卻是沒有得到湯皖允許,只能生氣坐下。
湯皖也不想糾結于這點,便又在黑板上寫下四個字「合縱連橫。」
「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有戰國縱橫家的味道?」
「對!!」
湯皖又在「合縱連橫」下方分出兩條線,標上箭頭,分別為地緣國際關系與全球國際關系。
並且解釋道︰
「我個人傾向把國際關系暫且分為以下兩類。」
「地緣國際關系指的是某一地區的國際關系,全球國際關系則是指全世界整體的國際關系,包含地緣國際關系。」
見台下眾人不甚理解,湯皖開始仔細講解道︰
「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地緣國際關系,舉個例子!」
「從世界地圖上看,以我國拓展開去,北方有毛熊,東邊有腳盆雞,大洋對面有鷹醬,西方則是約翰牛,高爐雞等」
「他們皆在我國互相存在某種關系,便可稱之為地緣國際關系。」
台下的學生似乎還是沒有听懂,但是不妨礙先記下來,回去慢慢思考,教室里響起「唰唰」的寫字聲。
湯皖停下來,看了看時鐘,道︰
「先休息十分鐘!」
休息期間,湯皖剛準備喝點水,潤潤喉,便看見錢玄和迅哥兒兩人找來。
錢玄稀奇道︰
「原來你所謂的國際關系便是指這個,倒是好讓我大開眼界,我于外國時,雖听說過,但是沒你講的通俗易懂!」
湯皖臉皮逐漸發燙,不過是仗著一些學過的東西瞎編亂造而已,哪能承擔的起如此夸獎,連連謙虛道︰
「我只是從我的實際角度出發,把我的觀點分享出來而已,沒你想的那麼夸張!」
迅哥兒則是有些愁眉苦臉,鄒眉道︰
「按照你這樣的講課,怕是光是研究世界各國的資料,便已然是個大工程,我所認識的人就沒有搞這一行的。」
哪知湯皖非常裝逼道︰
「這條路當然不容易,但總是需要有人去走的,我理應當為人先,不能弱了你倆名聲?」
其實心里想︰卡bug大法,早就寫好了答案,不過是從新推導一邊解題過程而已,算不得難事。只有搞一些你們不熟知的領域,才能濫竽充數,蒙混過關,這叫非對稱作戰!
湯皖一邊接受來自同行的夸贊,一邊被敬佩的眼光洗禮,卻時刻不忘提醒自己,還有下半場,得裝全乎了,不能半途掉鏈子!
十分鐘後,教室里又恢復了正常講課,貌似人又多了些,湯皖沒有理會這些,繼續道︰
「剛剛我們已經定義了國際關系,也分析了國際關系的實質,解釋了地緣國際關系,接下來講解全球國際關系!」
同學們知道接下來要講的乃是滿滿的干貨,紛紛拿出紙筆,作勢要記錄,待一切準備好後,湯皖才說道︰
「全球國際關系我認為是全世界的國家在不同的地區所存在的關系,包含了地緣國際關系。」
「舉個例子,約翰牛和鷹醬既在歐洲有關系存在,又在亞洲有關系存在,便可稱之為全球國際關系。」
「孫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的課程先從全球國際關系開始,首先聚焦于發生在歐洲的一場戰爭,我個人稱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
「接下來我將詳細的梳理一戰爆發的原因,時間回到1882年,漢斯貓,胡子貓,小母狼建立了針對毛熊的三國同盟。」
「1904年約翰牛和高盧雄雞簽訂共同協約,1907年約翰牛與毛熊簽訂共同協約,三國協約的建立,標志著歐洲兩大火拼團體正式成立,一戰一觸即發。」
湯皖隨後用不同顏色的筆在同盟國和協約國上標記不同顏色加以區分,以便學生能直觀的理解。
此刻教室里很安靜,除了筆與紙張的摩擦,其他皆在仔細听講,即使有學生有些疑慮,也沒有打斷,而是想在課後咨詢。
然後接著道︰
「之戰的直接導火索便始于一場槍殺案,公元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一名塞爾維亞青年槍殺,一戰就此打響!」
湯皖一口氣把一戰的爆發到今日的過程講述完畢,才停下來歇口氣,而講台下方也漸漸響起了掌聲,並且掌聲越來越響。
揮手示意停下後,湯皖則繼續道︰
「時間不多了,今天先概括性的梳理一下一戰的爆發,下節課我將從爭執關系、經濟關系、民族關系、軍事關系、文化關系、宗教關系、地域關系,這六個方面來逐一解讀一戰爆發的深層原因。」
「並且分析完後,再來預測一下一戰的進程!」
「下課!」
「轟!!!!」
教室內響起一陣嘈雜,學生們覺得湯皖今天的表現有些亮眼,竟然對歐洲列強如此之了解,這是他們不曾見過的。
而一些老教授本來是組團來看笑話的,沒想到湯皖根本不給他們開團的機會,采用揚長避短之計,盡說一些他們不知道的知識,乃是一拳砸在棉花上。
但同時,也在內心里對湯皖高看了一眼,真就是肚子里有貨的,而非浪得虛名,不過對湯皖的板書和簡體字最是詬病,實在不像個文化人寫出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