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如牆

攜行具,即是指單兵用于攜帶武器裝備、生活用品的一切用具。

諸如前世的戰術背包,武裝帶等等,能幫士兵把武器和口糧等日用品以更好的方式固定和攜帶起來,從而達到方便行軍和節省體力的目的。

東西掛在身上叮叮當當的亂晃,和把東西固定好再行軍,體力消耗是完全不同的。

李孟羲沒能想到的這個細節,在關羽練兵之時,普通士兵竟然注意到了。

李孟羲眉頭微皺,他在思考前世的攜行具都是怎樣的,腦海中閃過的畫面重,士兵們拉練越野行軍時,會把被子疊成很瓷實的豆腐塊,然後用繩子扎緊,和槍睡袋臉盆等綁在一起,所有攜帶物品全背在身上,然後行軍。

扎的瓷實目的應該是為了把攜帶的物品牢牢地固定住,防止晃動增加體力消耗。

听關羽說說需要簍子,李孟羲一下就樂了,劉備也樂了。

見這兩人面帶笑意,關羽不解。

「雲長,你要別的物件,一時半會兒還真沒辦法,唯獨簍子,哈,現在軍中最不缺的簍子。」劉備大笑著說到。

隨後,劉備說軍中為何不缺簍子,自然說到了李孟羲激勵人力之法,說現在軍中已經有很多人在扯樹枝編大筐,大筐都有幾十個了。

筐是下小上寬,簍子上下是個直筒,比筐還要容易編。

既然關羽需要簍子,劉備敢保證,不出半月,能讓關羽麾下的士卒半數人有簍子。

劉備和關羽兩人不如李孟羲看重技術,因此也不太關心技術細節。

雖然關羽只要簍子,可簍子本身也有重量,簍子應該做多大合適,大了浪費重量,小了裝不下東西。

大小需要根據要裝的物品來確定,需要裝的物品又有哪些呢,最大件的應該是鋪蓋卷和被子,然後是干糧,伙夫的瓦罐等炊具,剩下的就是盾牌,兵器,兵器又分短的環首刀,短戈,長的又分長槍,鎩,步槊,步戈等,除此之外,還有遠程武器,弓弩和箭支等。

這些東西到底需要多大的簍子裝才恰好夠裝,不同士兵帶的東西

不同,也應當有不同規格的簍子,那麼應該多幾種大小不同的簍子呢?

長途行軍,多一點重量,體力消耗就增加很多。

簍子自然應該越輕越好,但是什麼材質才又輕又堅韌呢?

李孟羲機關槍一樣問了一通,劉備和關羽只有攤手,無奈的笑了。

就一個簍子,還要究竟這麼多門門道道,偏偏李孟羲還說的很有道理,無任何可辯駁之處。

李孟羲性謹慎,能察人不察之處,今知矣。

最輕便的編簍的材料,劉備和關羽一致認為是竹子,把竹子破成細竹條,編的簍子可以很輕,一個很大的大簍子,重不過幾斤而已。

可是,李孟羲認為十幾斤也很重了。

奔襲七十里,這十幾斤的重量,得多消耗半碗大米飯的能量。

既然劉備和關羽兩個土著認為竹子編簍最強,那大概就是如此,他們兩人在這個時代的生活經驗,遠比李孟羲豐富。

李孟羲決定,回去就找人做竹簍,但目前沒得竹子,要是能遇到一片竹林就好了。

竹林又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只是可能因為氣候的原因,北方少有竹林。

問及關羽他麾下的幾百奔襲之士,帶的被子鋪蓋等雜物和長短兵器各有幾何,關羽從沒關注過這件事,一時無法作答。

「這便是將軍的不足了,軍中事無巨細,不必細管,但不可不知。若突遇戰事,不知麾下有槍兵幾何,刀盾幾何,弓弩幾何,如何排兵布陣?」李孟羲直言關羽之短。

關羽也不以為辱,正色拱手一禮,「受教。」

關羽雖說不察麾下各類兵種數量是多少,但士卒背負之物有多少,他大致是知道的。

刀盾兵,帶刀一把,盾一面,可裝干糧十斤的糧袋一個,水囊一個,木碗或陶碗一只,稿,席,各一,被褥兩只,一鋪一蓋,沒了。

不管是什麼兵種,基礎的物資都是干糧水囊木碗,鋪蓋卷被子這些。

不同兵種隨行物品的區別在兵器。

槍戈兵帶一根長槍或戈,副手兵器

是一把環首刀。

弓弩兵帶弓弩一張,箭兩筒,四十至六十支箭。

兵種就大致這三種,而且士兵們目前沒有重甲,不需要有人專門背重甲。

除此以外,每一什還有一頂帳篷,每一什還有一名伙夫需要背著糧食,煮糧食的大瓦罐,甚至還得背干木頭。干木頭升火沒有煙,若是濕木頭,煙隔一兩里都能看得見。

帳篷是很沉的,背帳篷的人,就沒辦法再背自己的被子和鋪蓋卷了。

李孟羲好奇,既然背不了,那怎麼辦?是交給別人背不,可別人也有東西要背的。

關羽給出的回答是,負責背帳篷的人不需要再帶鋪蓋被子。

也就是說,一什十個人,只帶九床鋪蓋,晚上休息的時候,把稿席鋪一起,接成個大通鋪,十個人一起擠在九張床上,蓋九張被子。

讓李孟羲糾結不已的問題,竟然以這麼簡單的解決了。

李孟羲不由自嘲,生活經驗還是太欠缺,根本不了解這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

其實如果再極端一點,兩人帶一個床鋪也能睡下的,無非擠一點而已。

問題李孟羲全弄明白了,他拍著胸膛大包大攬大攬的說,這事包在他李孟羲身上。

關羽和劉備相視一眼,哈哈笑了。

李孟羲從沒辦砸過一件事,值得信任。

天色已晚,關羽剛巧回來,借機又教了兩人孫子兵法一小段,等李孟羲背熟,月已上中天。

和關羽劉備兩人告別時,李孟羲特意跟劉備提了木匠營想擴軍之事,至少再得找十個木匠。

「此事交給我,明日我替你把木匠找來。」

劉備應下了此事。

——

回答車上睡覺,弟弟卻反常的不肯睡覺,非要扒著車往外看什麼。

李孟羲好奇,爬了起來,他順著弟弟看到方向一看, ,遠出,較遠處,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釘在地上的那些木樁,每個木樁上都綁著一個火把,遠遠看去,漆黑一片的營地四周,方方正正的火把如同長牆圍列四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