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1章 李瑜往事

說起李瑜,可能郭弈天的父輩比較了解。他不僅是一位驍勇善戰的百夫長,更是一位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的智多星。曾經契丹與宋國多次交戰,都是在李瑜的計策下化險為夷,從而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直到有一天,宋方兵力不足三千人,而黃河對岸有三萬人的契丹兵,兵力相差十倍之多。李瑜請求朝廷增兵馳援,可是等了數日仍舊杳無音信。眼看著契丹兵就要會軍南下,然後直搗黃龍。

李瑜平日熟讀孫子兵法,也喜歡讀一些文史類的書籍,比如《三國》。想到這里,李瑜突然靈機一動,想學諸葛亮借東風。

靈台擺好後,李瑜手執鐵劍,挑起一道黃符,不停地念著咒語,黃符立即被點燃。碎碎念,不覺令人望而生畏。黃符一直在燃燒,李瑜挑著它圍著靈台轉了一圈,虔誠地念叨,「天靈靈,風婆快顯靈;東風來,急急如命令。」

待到一炷香燒完,李瑜也不敢打包票說作法能否完全成功。畢竟三千多士兵的性命都在李瑜的手上,出不的一絲一毫的岔子。

天空依舊深邃,陰晴不定,無言卻難以捉模。

越明日,黃河上起了陣陣東風,河水波濤洶涌。煙霧繚繞,能見度低。宋國將士無不歡欣鼓舞,士氣高漲。于是士兵點燃早已準備好的草船,這次讓敵人有來無回,燒個片甲不留。

契丹大將也不是草包軟蛋,把酒壯膽時,突然感到一陣不適。或許是暈船的原因,北方人不習慣水戰。就像當年曹操中的連環計一樣,暈船嘔吐是士兵常見的現象。契丹大將頓時下令撤退,以防不測。

接到命令的士兵立即返航,百來艘船只往黃河上游劃動,場面頗為壯觀。被大風刮過來的火船迅速靠了過來,所幸契丹大軍撤得快,不然免不了一場浩劫。

雖然這場借東風沒能重創敵人,但是給敵將心理造成巨大的陰影。這給李瑜部隊爭取了三四天的有利時間。等到朝廷增兵趕到,守衛部隊未失一城一池。李瑜自然得到了提拔,從原先的百夫長升為軍師中郎將。

然後以黃河為界,宋國和契丹都不敢輕舉妄動。李瑜量己方兵力與契丹兵相當,然後兵分三路︰一路李瑜親自坐陣,以精銳力量正面應戰,兩路斡旋包抄,給契丹兵包餃子。

想法固然很好,但是瞬息萬變的戰場勝負只在一念之間。這次,李瑜主動出擊,契丹兵不得不被迫應戰。一萬宋軍對付三萬契丹兵,契丹將領一路逼退。李瑜在亂軍從中疲于應付,心里念想著其余兩路接應大軍快點兒趕到。

誰知人心難測,接應大軍听說李瑜是小諸葛,況且精銳部隊皆由他統領,所以半路上沉迷山水,準備過來直接收拾殘局。

支援軍遲遲未到,李瑜的肺都氣炸了。眼看大好形勢毀于一旦,再難逢此良機。李瑜的部隊以一敵三,浴血奮戰到最後一刻。宋軍先前部隊被逼到了山谷的盡頭,無路可退。亂軍從中,李瑜與契丹大將大戰三十回合。刀來劍往中,契丹大將殺紅了眼,出手霸道凌厲,橫刀所向,李瑜往後彎下腰躲過一劫。

李瑜使出魚躍龍門,挑劍揮砍,殺敵于無形。但是契丹大將左躲右閃,抓住一個良機,一刀斬斷了李瑜的腳筋,連帶踝關節粉碎性骨折。李瑜痛的瘋叫,宋軍軍心頓時崩垮掉了。

後來兩路援軍到來,契丹兵撤退。

這一役,宋國和契丹均傷亡過半,兩敗俱傷。李瑜千算萬算,也沒想到援軍如此不爭氣。但是這場大戰之後,援軍首領把功勞都攬在自己頭上,升官的升官,加爵的加爵。輪到李瑜分封時,他拄著鐵拐緩緩地拜見皇帝。大臣們紛紛投以白眼,皇帝本想賞賜一些金銀財寶或是官位給李瑜的,但是被他拒絕了。

此後,契丹不敢肆意侵犯宋國的邊界。而李瑜歸隱蘇州田園,不再過問朝廷之事。

曾經,朝廷多次派人找李瑜做官,都被他以「右足有疾,不便做官」的理由給謝絕了。其實李瑜心里明白,朝廷上下結黨營私,沆瀣一氣,他不想在那里同流合污。

但是江湖上一直流傳著李瑜借東風的傳說,他的事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後來李瑜因為生活所迫加入了丐幫,並順利成為了幫內的智囊。因為樂善好施,收入了一些殘疾俠客。這讓東西南三大舵主十分不爽,但是礙于李瑜的威望,三大舵主都是背後指指點點,不敢公然撕破臉皮。

而北舵主正是郭棋,他始終和李瑜站在一邊。當時的丐幫幫主對于此事是態度曖昧,而三大舵主把新招來的殘疾幫眾當做眼中釘,經常讓他們做些累活重活。要不是李瑜出面,在丐幫幫主面前說情,他們就會「光榮」的加入敢死隊的行列。

但是時間久了,三大舵主經常在丐幫幫主耳邊說那些人的壞話,卻不太管用。丐幫幫主向來都信任郭棋和李瑜,不可能存在偏見與傲慢。

後來南舵主曹陽密謀殺死了丐幫幫主,並登上新任幫主之位,權傾丐幫。

郭棋因此受到處處排擠,于是一氣之下離開了丐幫。李瑜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于是在同日也辭職了。

听完李瑜的往事,作為郭棋之子的郭弈天感慨良多︰「世事難料,父親居然還有這麼一個莫逆之交的兄弟。」白浪是契丹人,心里對抗遼的李瑜有幾分忌憚,或者說是痛恨,關于用人之事,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高傲表情,「哦,知道了,回去過幾天等通知吧。」

郭弈天立即表現出十分的不滿,「白大哥,你我是拜把兄弟,然道你還不相信我用人的眼光嗎?」白浪反駁道︰「這個……我也不好說,龍門要招的是精英,但是李瑜現在實力如何,誰能說的明白呢?」

「他的價值不可限量!我和他交過手,十招之內,我沒佔到任何便宜。這下你該安心了吧。還有他的身份比較特殊,是韓芬的舅舅。」郭弈天回答道。

听到「韓芬」二字,白浪頓生遺憾。雖然她永遠地走了,但是卻沒人能夠代替她在白浪心目中的地位。愛屋及烏,白浪一改常態,擲地有聲道︰「龍門的前身就是義和寨,既然如此,從現在起你就是這里的管家,負責龍門的大小事務。」

「感激白門主的心意,老朽定當效忠龍門,萬死不辭。」李瑜一瘸一拐地走到白浪跟前作揖道謝。

「大禮就免了,晚輩受不起。」白浪對兩人說道,「還有郭賢弟,你以後也要對待家人一樣,對待李瑜前輩。」

「那當然!他是我爹的故交,我一定會好好對待他,這個請你放心。」郭弈天拍了拍胸脯肯定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