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三章 馭人術

小皇帝猶豫了片刻,回答道︰「朕觀元冠受其人,身雄體壯猶如明王降世,當世罕見。听齊王說,獨一人便可破百人軍陣,若論戰力,奚康生恐怕都不如他。」

「然此人貌似恭敬,卻對朕無旁人面天子之懼,言談隨性,不受君恩,不知是否有奚康生那般忠誠。」

胡太後又嘆了口氣,奚康生的失敗是她心中永遠的痛。

撫軍大將軍奚康生勇猛無比,弓力十石。他本來是元乂一黨,可見元乂所作所為實在是天怒人怨,便暗中幫助胡太後宮變,打算在宮中做掉元乂。

可沒成想,關鍵時刻奚康生卻失了手,僅僅用劍傷了元乂的手,便被一擁而上的甲士所制服。

失去了內應的幫助,胡太後再也沒法對元乂這個妹夫下手了,從那以後,胡太後開始了痛苦的反思與謀劃。

吸取了奚康生失敗的教訓,胡太後打算避開宮內禁軍,在宮外對元乂下手,她和皇帝手中無兵無將,只得求助三位藩王,這也是相對自由的小皇帝最近暗中謀劃之事。

「皇帝,必須要在宮外動手,宮內除了我這殿中的幾名貼身侍女可信,其余太監、宮女、禁軍,全都不可信任,在宮內動手變數太多了。」

小皇帝元詡點了點頭,抹去淚痕,重新振作了起來對胡太後說︰「這元冠受,與‘那人’交惡頗多,听說前幾日去高陽王府,還當面做了一首名為《羌馬吟》的詩譏諷于他。」

「哦?」

胡太後大感好奇,胡太後雖然施政荒唐、濫用民力,但不代表她一無是處,實際上胡太後不僅文化水平不低,能批閱大臣辭藻堆砌復雜的文章,還能做些符合格調的詩作。除此之外,胡太後射術精湛,頗有巾幗不讓須眉的意思。

只可惜,文武雙全的胡太後,在私德和公心方面,給北魏朝野帶來的都是副作用。

可能是四十如虎,胡太後哪方面的渴望非常強勁,甚至在第一次垂簾時強行拿下了小叔子清河王元懌,嗯,就是被元乂干掉的哪位。

至于公心,胡太後可能覺得北魏天下都是她的,所以私心就是公心。

胡太後垂簾時,大建佛寺,洛陽周邊建了數百座佛寺,僧侶尼姑不用交稅,侵佔田土。而且還營建石窟、宮室,隨意封賞親信大臣。

北魏宗室在此之前其實被皇權壓抑的非常嚴重,從胡太後垂簾,諸位大王才開始變得驕橫奢侈、貪腐無度了起來。

小皇帝回想了一下,慢慢吟道︰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功名?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醉里挑燈看藏劍,夢中烽火照西京。

封狼居胥驃騎在,焉有羌馬窺風陵!」

胡太後眼前一亮,詩中報國無門的壓抑沉悶情感,絕非作偽,有如此情懷的詩人,絕對是想要為國效力的。

而且那句「封狼居胥驃騎在,焉有羌馬窺風陵!」,更是大大地譏諷了現在的驃騎大將軍元乂的昏聵無能。

太後在地上赤著足待了好一陣子,可能覺得有些涼,又帶著小皇帝回到了榻邊。

她拉著皇帝的手說道︰「此人定是忠義之士,又與元乂有隙,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應當重用他。」

小皇帝的眼神有點迷茫,他不知道該如何恰當地使用人才。

「先詢其所好,予其錢帛,此為施恩。」

「再探其言行,鑒其忠心,此為結義。」

胡太後將她的馭人之術向小皇帝娓娓道來,小皇帝听得似懂非懂,胡太後嘆了一口氣,問道︰「皇帝可有恩惠予他?可曾令其剖心明志?」

小皇帝元詡老老實實地回答︰「朕常常與他說話,元冠受對答恭敬,至于忠心,在殿中朕問過他,他說願為朕效死。」

胡太後哀嘆了片刻,一時間竟不知從何教導皇帝。皇帝大了,話說的重了刺激到他,會適得其反。

「可賞賜錢帛、美人、宅邸、書畫、良駒,投其所好便是了。關系不近,他又怎麼會表露真心呢?為陛下效死,哀家也會說,說有什麼用?」

小皇帝露出了糾結的表情,小孩子摳摳搜搜舍不得財物予人,只願意拿嘴上的空話來糊弄臣下。

胡太後一看哪還不明白,也是無話,只得決定自己來收服這位中郎將。

「元冠受現在何處?」

「便在殿外,本來禁軍不得隨意進入北宮,可今日元乂入宮恐嚇于朕,朕心中著實不安,便令元冠受隨朕入了北宮護衛。」

「皇帝且安坐,來啊,給哀家換套朝服。」

胡太後轉入殿後更衣,沒過多久,便以一身鄭重朝服出現,鳳冠金縷,威儀不可小覷。

「出去宣左領軍中郎將元冠受覲見。」

「是,太後。」

侍女款款而出,去宣在殿外的元冠受。

「吱呀~」

嘉福殿的殿門被再次推開,侍女對駐守在殿外的元冠受微微一福,說道︰「將軍,太後召見,請隨奴婢進來。」

在陰涼處歇了好半天的元冠受有些忐忑,別是偷喝酒水被發現了吧。

他隨著侍女進入從未進去過的嘉福殿,嘉福殿在洛陽宮室中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曹魏時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

因此嘉福殿哪怕經歷了數次大規模翻修,也顯得有些老舊了,柱子的紅漆在接近大梁的位置已經出現了一點點斑駁的剝落痕跡。

金爐玉案,隨處可見佛教的宏偉壁畫,昭示著宮殿主人的品位。

「太後,元冠受到了。」

侍女繞過珠簾,對坐在塌上的胡太後稟報。

「臣左領軍中郎將元冠受參見皇帝、太後。」

「免禮吧,自家子佷,不必拘謹,來,進來讓哀家看看。」

珠簾後傳來的聲音,嬌媚而成熟,似乎胡太後並不是元冠受想象中的那樣,是個滿頭白發聲音尖厲的老妖婆。

論起輩分來,元冠受的爺爺北海王元詳和小皇帝元詡的爺爺孝文帝元宏是一輩人,都是獻文帝拓跋弘的兒子。

所以說胡太後把元冠受叫做自家子佷,也沒什麼問題。

至于目前重臣里輩分最高的哪位,卻是白白胖胖人畜無害,似乎只熱衷于貪財這一項愛好的高陽王元雍。

是的,壕氣的讓元冠受去馬廄里任意挑寶馬的那位高陽王,是元冠受和元詡爺爺輩的人。高陽王元雍也是獻文帝拓跋弘的兒子,可能平常保養的好,心寬體胖,六十多歲的人了,看著跟四五十歲一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